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发展的价值
2021-12-03裴兆彤
裴兆彤
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既存在相同之处,又有着不少区别,美声唱法在国际上享誉盛名,自身演唱方法的科学性已经受到专业的认可,因此,两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借鉴,尤其是民族声乐发展需要借鉴一定的西式演唱技巧,以海纳百川的态度接纳外来文化和技术内容,进行筛选和甄别,选择其中可以融合的部分进行借鉴,不断优化民族声乐演唱方式;从技术层面、民族特色以及世界化的表演水准中去粗取精,提升民族声乐的声乐技巧以及文化内涵。
一、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主要特色
(一)美声唱法的主要特色
美声的发声方式在当代音乐发展中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声乐技巧,而是逐渐演变出了特色的演唱风格,是一种美学原则以及艺术价值的体现。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的音乐,原本的发音是“Bel Canto”,译为中文的意思就是“美妙的歌声”,这也是美声唱法这个称呼的由来。美声在发展中融合了意大利本身的文化、语言表达以及人们的民族性格,在欧洲逐步传播过程中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有了更多富有各国特色的音乐学派。
最初的美声演唱由于是在唱诗班中进行,那时候的唱诗班没有女性加入,一般都是由男童进行女声演唱,但是,由于十几岁时男童就要经历变声期,经过这个时段的男声往往不再悦耳动听,为此不少唱诗班将男童进行阉割,既能保持童真的声带,又兼具男性强大的肺活量,能够唱出华丽的花式唱腔,同时,还能够有空灵的华彩乐章展示,实现了高音和装饰音的协调,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世界上还在流行阉人歌手,到了十八世纪后期人们的审美更加多元化,戏剧成为不少人的娱乐活动,由于需要更加强烈的感情表达,阉人歌手那种空灵的声线不再适合情感的表达,因此,歌剧舞台开始吸纳女性进行演唱。由于多样化人群的纳入,美声有了新的变化,发声方式和演唱技巧也在不断更新演变,无数歌手在演唱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唱技巧,形成了经典的歌曲曲目、演唱会以及清唱剧目[1]。
(二)民族唱法的主要特色
民族唱法来源于民族音乐,在中国境内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是由中国传统的戏曲、曲艺以及民歌融合而成的传统民族声乐唱法。这种唱法诞生于民间,是在各个地区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演唱形式,同时是各民族演唱模式的融合。地方戏曲的支柱腔调有昆腔、高腔、梆子以及皮黄四大声腔类型,由这四种形成了三百多种戏剧种类,加上本有的评弹、琴书、鼓词以及牌子曲等多种形式的曲种,民族声乐蓬勃发展,当前的民族声乐唱法就是借鉴了多重的曲艺唱法,继承并进一步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曲艺内容,形成一种混合时代演唱模式,以民族语言为基础,辅助以独特的强调以及韵味进行更加全面的演唱模式。
二、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之间的共性
首先,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唱法的气息应用上是差不多的,两种唱法都重视呼吸的控制方法,要保持声音发出的连贯性就需要调整呼吸的频率,美声唱法中很多专业演唱者都会有一套有规律的呼吸方法,最常使用的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主要调整胸腔、腹腔以及横膈膜,针对呼吸的频率进行有效控制。在这一点上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民族唱法以下腹呼吸的模式为主,讲究以腰腹支持气息,保持演唱的圆润与流畅度。
其次,不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都要求有着清晰的咬字,发音清晰兼顾抑扬顿挫,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国家,本身发生过程中就要突出吐字的圆润以及流畅,以唱法带动歌词。两者都强调演唱过程中保持字正腔圆,由于演唱中要将声音发通顺,就需要结合字音,因此,如果字音发声不准,那么演唱出的歌曲也就不会好听。
再次,美声唱法本身的音乐表达风格和民族唱法都有一定的相同之处,美声唱法着重于表现演唱内容的高雅以及隆重,民族唱法的表现形式则是以情真意切以及民族韵味为基础,这两种唱法在进行唱法表现中都会存在不同的方面,唱法上细微的变化衍生出了细微的风格变化。
最后,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两者都有着很多的演唱特征,要认清两种唱法在风格认知上存在的一致性,演唱者对于演唱方式的把握会反映在音乐作品上,在此基础上展示出优秀的演唱技法,以此完成演唱风格的完美呈现。美声唱法或者民族唱法实际上都是要依照声乐作品为主,不能仅凭演唱者的理解进行演唱,作品才是整个演唱的基础。要展示出的情绪、风格、模式都是演唱表达的方式,要根据不同的特色进行艺术上的微调,优化演唱作品的艺术价值[2]。
三、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之间的差别
要分辨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优化过程中,要注意两种唱法具体要求都不相同,尤其是在细节方面比较的话,会有一些差别存在。
首先,美声唱法细分了各个声部,每个声部的音色是固定的,因此,整体音色虽然宏大,但是声音的发声中清亮的感觉比民族唱法会差一点。其次,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使用的身体共鸣腔存在差异,美声演唱一般是以鼻咽腔为主,由喉头进行共振演唱,声音听上去更加圆润饱满,而民族唱法是以硬腭以及口腔的上部进行共振,声音共振靠前,因此,显得更加清亮,但是没有美声发生那么源源不绝的听感。相对于美声唱法来说,民族唱法为了突出清亮的听感就更加着重利用局部的共鸣腔进行发声。再次,两种唱法虽然都讲究字正腔圆,但是,演唱的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美声唱法在引入之后不如英文语系表达的那种发声较为靠前的唱法,相比于民族唱法咬字更加靠后。最后,美声唱法在演唱过程中高音较宽,但是,民族唱法在高音阶段排气较小,发声更加灵巧。
四、美声唱法应用在民族声乐中的主要内容
美声唱法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按照当前世界的主流音乐发展来看,美声唱法是现今全世界范围内公认最科学的演唱方式,利用混音的模式进行演唱,在真声演唱的基础上融合假声的高音逐步升高,完成真假声的转换。美声唱法的主要特征就是不同的音色以不同的共鸣腔进行发声,从演唱的发声来说美声的演唱基本上能调动起全身各个部位的共鸣腔,针对演唱的音量以及音色进行调节,在增强声音可塑性的基础上保障歌曲的优美与灵动。
就当前美声演唱时采用的呼吸方法而言,美声演唱中操纵呼吸的模式更加自由灵活,有着对于呼吸的强烈把控能力,民族声乐可以借鉴美声唱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的呼吸方式,促使音域和音量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扩大,且能够保障呼吸的流畅,发声更加清亮且具有清晰的情绪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在瑕疵上也可以进行互补,要将两种唱法进行取长补短的融合,填补民族声乐中的一部分缺陷,以美声唱法长年累月形成的演唱体系融入声乐当中,优化民族声乐发声体系,同时,将美声唱法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应用在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以此推进民族声乐的进一步发展[3]。
五、美声唱法融入民族声乐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在全球化深化发展的新世纪中,民族声乐需要有新鲜的内容,不论是创作的题材、内容上都需要不断地创新,由于演唱的舞台经验不断累积,因此,民族声乐也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民族声乐本身更多的表现形式,在音乐制作、演唱和传播途径上都会有一定的优化发展,全球化推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民族声乐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的舞台,因此,民族声乐也在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新世纪文化的融合发展,当前,时代的交替给予了民族声乐足够的发展空间,人民的艺术审美也在不断提升,形成了更高层次的艺术审美发展,不少民族声乐在词曲创作方面包含了更多内涵,同时创作技巧也逐步纯熟,旋律在优美的基础上更加朗朗上口。
依赖全球化文化逐步共融的趋势,国家文化层面的交流也不断加强,在交流过程中民族声乐也进入了国际视野,在国家级大型活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少民族声乐的演唱家肩负起了文化交流的责任,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声乐表演活动,传播本国的民族声乐艺术。
另一方面,民族声乐发展融入了美声演唱科学化的激发,尤其是呼吸、咬字以及共鸣腔的协调应用上,美声发展过程中累积了很多演唱经验,以此为基础,学习美声唱法能够有效提升民族声乐的现场表演。除了演唱之外,民族声乐还借鉴了美声唱法的教学体系,美声教学模式励精图治质量上乘,借鉴之后能够有效提升民族声乐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要注意,民族声乐本身是以声部来划分人们的声音,明确人声类型,以不同的类型采取因材施教的引导式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演唱者自身的嗓音条件,还能够科学化地应用嗓音,不会造成不合理用嗓而导致嗓音受到损害,民族声乐在教学过程中也吸取了这方面的经验,不断优化、调整民族声乐的教学模式,完善民族声乐教学中演唱技巧的把控[4]。
六、结束语
民族声乐或者美声唱法都是一种较为笼统的演唱概括,两种唱法风格上的差别更大于演唱模式与框架之间的区别,在全球化发展的当下,两种唱法能够形成良好的融合,在发挥各自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音乐表演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