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1-12-03苏玉琼
杨 铃,苏玉琼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将立德树人这一思想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好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并使红色基因浸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效用,助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
新时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占据了重要地位,而文化更是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源头所在。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成果,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更凝结着丰富的民族精神。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创造的先进文化,这一文化经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而生,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得以进一步发展。[1]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助推政治环境良性发展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2]高校要大力培养出符合社会价值导向,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高校应当成为助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社会主义大学。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首先应当明确的一大前提就是:“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中国国家及社会发展到如今水平,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对于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保障高校育人方向科学,步履稳健,准确无误实现目标的必要前提。[3]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精神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凝练,蕴含深刻的精神内涵。
高等教育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党和人民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是助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力量。[4]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课程建设中,将蕴含红色基因的红色文化贯穿于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一方面是对我党的精神进行一种传承,另一方面更是将其中所包含的精神浸润至高校受教育者的思维深处,培养其端正的价值观。这样的举措有利于更好辅助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要求的社会建设后备力量,红色文化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更有利于受教育者自我约束,坚定信念,让每一个个体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保持独立清醒的状态,避免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阻碍祖国的进步和发展。
(二)高校育人道德规范价值
道德规范的存在,体现了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制定出的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5]而道德规范则是这一标准在道德层面的表现。文化教育存在的其中一大意义,即为传递规范。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先立德,而后树人。这就表明了高校在为社会培养输送优质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的过程中,除了保障专业能力的学习外,同时也应当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国家的发展,除了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及国际话语权,国家内部的社会安定,人民共同和谐生活同样重要。个体构建科学的道德观,社会整体才能融洽地为了共同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从受教育者的成长轨迹来看,大学生群体无论是从学习和生活的范围还是环境来看,都是出于比较开放的状态,自由度高,约束较少。大学生活是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前的过渡时期,大学生在这一阶段已经或多或少与社会有了接触。但社会较之大学而言,无论是生存环境还是人际关系都更为复杂,与学校有着极大的差别。在这一环境下,大学生群体更需要具备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能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判断和抉择。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履行道德义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这要求制定好完善的道德规范并引导每个人自觉履行,才能更好地让每个人承担这一责任。蕴含红色基因的红色文化,是我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事业、建设祖国以及改革实践中凝练的先进思想总和的集中体现,它包含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道德。[6]因此,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将红色文化及其所包含的精神融入除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专业课程建设中,扩大高校课程育人影响面,深化课堂思想内涵教育的传递,从而有效保障高校“立德树人”根基稳固,具有道德规范价值。
(三)精神传承价值
红色资源是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艰苦卓绝革命斗争的真实记载,而红色文化则是对这段历史以及传奇的最好见证。这样的文化是宝贵的,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份文化的每一个构成,都包含着一段传奇,这是无数英雄儿女用自己的生命、躯体以及英勇无畏的精神,怀揣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梦想而书写的历史教材。除此之外,红色文化更是一部大型党史合集,它包含着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诞生史、改革开放奋斗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以及民族奋斗的历史,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宝库。[7]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培养有责任、有担当,能够扛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国新时代“两步走”的发展战略也需要时代新人的支撑。基于高校层面,红色文化的融入为高校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着力点。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红色基因为培养青年成长为胸怀理想,身怀本领,富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撑。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不同,红色文化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资源充沛且多元化,是生动鲜活的教育教材;同时,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相契合,能够很好地提升高校铸魂育人的针对性,帮助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创新发展。
除此之外,大学生仍然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阶段,并未完全成型,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如今处于网络时代,网络让世界变小,拉近各国之间的距离,加快信息传播,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的更好机会的同时,也带来各种外来思想冲击及社会思潮轰炸。虽然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但仍存在各种不良信息侵蚀青年群体思想世界的情况。总而言之,不论从个体年龄层面还是环境层面来看,高校培育时代新人及受教育者自我成长都充满了挑战。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构造保驾护航,并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可行性探讨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1.部分学生红色文化精神认同感亟待增强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生于和平年代,享受着革命先烈们以身拼搏换来的平和岁月。国家获得独立,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因此,高校大学生们从一出生就处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之中。优渥的生活水平以及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让新时代高校学子们无法想象那个战火纷飞、充满危险、极其不稳定的年代,无法从内心与红色资源中的真实故事产生共鸣。也正是由于红色文化产生的年代过于久远,仅有少部分学生深刻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大部分学生对红色文化仅仅是粗浅了解的程度,并不了解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是红色文化。这表明了红色文化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传承,也体现了部分高校对于红色文化引入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够深入,以及采用的方式实效性并不高,并没有使受教育者深入了解到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导致受教育者对红色精神并不能产生认同感。
2.红色文化传播成效有待提升
网络时代,各类信息纷繁复杂,红色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加多样化的传播方式。高校弘扬红色文化通过学者讲座、观看纪录片、参观历史博物馆以及课堂课本讲解等多种方式,但在一些传播情境中过于注重理论化讲述,缺乏新意而缺少吸引力,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脱节。学生缺少切身体验感,没有认同感,无法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的核心内涵,难以有效将红色文化的内涵转换输入自身意识形态构建,以致在学习生活中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3.融入专业课实效性需要提高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主要指各学科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协同育人模式,但在实际实践过程中,由于高校某些课程,尤其是部分理工科课程,自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融入红色文化的思政教学主要针对的是高校学子的德育与品德培养,因此在融合协同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排异反映,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红色思政元素比较困难。且专业课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内容也不够生动有趣,大多数教师采用的仍是传统理论教学的“填鸭式”方式,所以在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上收获的成果仍不够丰富。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1.培养目标相关联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P27)立德即为受教育者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品质,且“立德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与基础。首先应当构建良好的品德修养个人素质,而后才能提升专业技能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求高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时代新人,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详细阐述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须得“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9]。不畏强权、玉汝于成、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为国家独立而不懈奋斗,是红色文化的内涵所指。不怕流血,不惧牺牲,将生死置之度外,面对强敌誓死捍卫国家尊严,是红色文化精神的体现。除此之外,更是包含了“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的理性爱国主义精神。[10]因此,红色文化精神中突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有着目标上的相关联性。
2.丰富教育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内容涵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等多重领域,蕴含丰富又多元化的精神内涵。课程思政教学可以在专业课程基础上,对思政元素加以挖掘,并与之结合,在注重专业技能培育的同时进行思想塑造和品德修养培育,坚定学生的思想信念,牢守爱国主义教育主线。相较已然存在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红色文化丰富了教育者可选择的教学资源,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为灵活生动,真实发生的事件更有代入感,思政元素更容易挖掘,且红色文化中爱国精神浓郁,不仅与专业课结合更为容易,更是紧扣《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如此一来,某些除文史类的跨度较大的专业课教学也能够很好的解决难以融入思政元素的问题,助推课程思政建设。
三、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策略探索
(一)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
新时代科学技术成熟,国家快步向前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各类思潮也在不断对教育事业发出挑战,在此背景下,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品德及科学正确的政治修养是保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的必要前提。要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首先,应当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
1.深化专业教师红色文化修养
组织教师队伍首先接触红色文化,深入学习红色文化的内涵。红色文化的学习与了解能够帮助教师团队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到这一文化的核心内涵及精神涵养所在。部分老师对红色文化认知存在偏颇,并未能理解到其正确内涵,或并未了解其全面内容。这样的状态并不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任务中扮演好传输知识的教育者角色,就会存在误导学生的可能。因此,要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践行专业课程与红色文化思政元素相结合的课程改革,保障教师团队对红色文化的科学认知,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并内化于心,而后外化于行,自觉肩负起传承红色文化的时代使命,挖掘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将“立德树人”贯彻到底。
2.提升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意识
提升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首先要明确时代价值引领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指示:“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1]党的领导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坚持这一前提,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教育方向,才能保障高等教育的风向不偏移,保证高校人才培养不走错路。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还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意识。如今我国发展态势良好,国内环境安定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但国际形势变化莫测,且不乏居心叵测之辈妄图以信息入侵思潮冲击等方式残害国人,尤其是侵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世界。面对这一情况,高校专业课教师更应该时刻牢记自身作为时代新人培养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注重专业课的同时强化价值观塑造,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把握好利用好各类红色文化资源载体,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保持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入意识,强调价值引领,将思政元素浸润至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
3.提升专业课教师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并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这就要求高校在落实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协同校内教研组、学院以及教务处等多个部门,共同探讨,群策群力,合作参与。协助专业课教师明晰课程思政概念,在把握专业课既有特点的基础上,挖掘专业课自身所含有的思政元素,制定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方案。
(二)挖掘教学资源,革新教学方式
1.充分利用红色资源
文化的核心即为意识形态,所以红色文化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映,是先进文化的反映,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映。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中,应当充分建立当地红色文化载体与课程实践之间的联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国土地大物博,高校所分布的每座城市或多或少都有着一定的红色文化历史底蕴,历史留下的物件、遗址等都是红色精神的具象载体。合理利用好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在各个教育基地实施实践学习和研究,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大义、爱国精神,帮助其确立崇高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由于红色文化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文化体系,其内涵丰富,文化资源涵盖领域广泛,所以与课程思政建设十分契合,有利于帮助各专业课教师挖掘可与之结合的思政元素,设计相关教学环节。
2.创新教学方式
在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作为智能手机和各大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的忠实拥护群体,已然受到了来自猎奇化泛娱乐主义思潮的冲击。新奇事物的狂轰滥炸让他们专注力下降,尤其是面对传统课堂“填鸭式”理论灌输,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学习实效性不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中应当予以注意,合理摒弃传统授课模式中收效甚微的部分,积极运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注意授课时理论知识点的立体化表达,比如结合图像、影片,注重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和接受习性,使得枯燥的知识点更加生动易于接受。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避免将教学局限在教室之内,打破受教育者对教学的固有认知。任何素质培养和知识接收都离不开实践。为此,可以将目的地设置为合理范围内的某红色文化展览馆,在徒步的过程中感受先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学生经过一路的跋涉,精神的疲惫更能唤起对红色精神的认同感。
(三)搭建全方位红色基因育人平台
1.打造校园沉浸式影响环境模式
课程思政要求全员、全程、全课程的协同式育人理念,因此在课程之外,也应该创造具有“润物细无声”成效的环境。因此,高校可把握好契机,将红色文化资源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元素相结合,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校园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是大学生度过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场所,因此借助校园版画宣传栏、雕塑建筑、文化标语以及校园公众号等途径,弘扬传播红色文化,强化思政教育,拓宽课程思政建设理念辐射面,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实现对大学生潜移默化传输爱国主义、科学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辅助深化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助推课程思政建设发展。
2.全平台红色文化输出育人
“全员、全程、全课程”三全育人格局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建设形式。课程思政建设进程的推进需要多方位、全方位红色文化输出育人的支持。网络时代,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及平台多种多样,信息浪潮汹涌,在此背景下,要想实现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完成大学生道德素质培养还需要克服网络各类信息思想思潮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冲击。因此,高校需要利用好各类网络媒体及平台,输出红色文化,使思政教育由课堂延伸至课外,时时刻刻传递包含爱国主义等在内的红色文化精神,实现全平台共同努力助推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四)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1.教师教学设计评估
教学阶段性的评价,是衡量这一阶段教学工作质量的标准,也是分析这一教学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施以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的实践来源。这之中主要包括了对于受教育者学业成绩的评价、教学完成质量的评价以及课程设计的评价。在课程思政建设这一背景下,高校教学评价内容应当从以往单一的专业课教学实效性评价提升至包含技能教学效果、思政道德品质在内的多维多角度评价标准。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可以督促教师认清专业教学与品德素质培养并重的育人职责,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进程。
2.学生培育效果评价
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最终落脚点是受教育者,因此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效果需要以受教育者的品德素质及价值观构建成果为评价准则。在推行课程思政教学建设过程中,学生是否在学习专业课技能的同时,也培育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了科学的价值观,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意识;课程思政教学进程是否收获了预期的目标,是高校需要注意的问题。阶段性评价后,如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则予以坚持;如果发现问题,则立即分析构成因素并将教学设计予以优化,力求取得良好成果。
综上,大学生是国家及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就需要高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行专业技能与品德培养并重的时代新人培育理念。红色文化所含精神内涵,不仅可以协助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更能保障高校人才培育的道德素质引领,助力学生成长为爱国爱党、为社会主义发展做出贡献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