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和合农场”资源发展小学生劳动能力的研究
2021-12-03江苏省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李春兰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 李春兰
农场模式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中应用比较广泛,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和合农场”是我校针对五年级、六年级学生开放的劳动实践基地。在农场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蔬果进行耕种,对蔬果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与观察记录。这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劳动能力,使学生掌握多种农作物的常识和耕种农作物的工具。此外,学生通过劳动付出收获劳动的成果,在分享、分配劳动成果中真正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真正提升了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
一、抓住区域管理重点,培养学生的劳动责任心
农场对应的多为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群体,在参与过程中“熊孩子”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农场中会存在一定的无序性,甚至会在栽培、灌水等方面产生矛盾与冲突,有的学生存在偷懒的情况。因此,“和合农场”在发展过程中采用了区域管理的方案,根据年级学生的需要采用了区域管理的方式,以此提升小学生的劳动责任心。区域管理的方式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便于教师的管理。因为农场活动时通常是集体活动,学生班级比较多,甚至每个班级内部还会划分不同的小组,如果不划分区域容易造成管理难题。因此,在学生刚刚接触农场时,教师就应根据班级为单位划分专门的区域进行管理,班级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内部进一步划分组,并通过立标识牌等多种方式进行区分,避免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另一方面是便于学生管理,区域管理落实到每一个个体或小组,学生的责任心明显提升,做得好不好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观察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小组划分区域的方式避免了学生之间的偷懒耍滑现象,学生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因此通过划分区域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群体内部产生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自觉地在劳动过程中监督自身,提升自身的责任心。
二、突出自由实践操作,实现学生管理全过程
“和合农场”的劳动过程中,所有的劳动内容都需要学生参与管理且进行全流程的管理。农场劳动时从栽培到育苗、从除草到灌溉、从驱虫到收获,都需要学生参与全过程的管理,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案并确保管理方案的可执行性、条理性,通过管理参与到农场实践当中。根据季节的不同和班级的选择不同,每个班级、每个小组所在区域种植的内容不同,包括毛豆、白菜、青菜、火龙果、小黄瓜、小番茄等,还有学生选择了茶花、白兰花、丹丹花等。在种植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所选内容实行全部管理,如种植毛豆时学生的管理内容有:①合理密植,保证全苗。从行距、株距、播种、开沟,都需要学生以集体的方式完成,同时确保所有播种的有效性,如播种时毛豆每穴2-3粒即可,不能过多,同时开沟应以2-3厘米为主;②施肥。施肥需要根据所负责的区域面积进行合理的施肥,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叶面喷施和土地肥,在施肥时教师引导学生将施肥的肥料与毛豆生长的关系内容进行搜集和整理,了解施肥肥料的选择性;③日常管理。包括除草、追肥、灌水、间苗等,都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所有操作。学生在管理不同的蔬果时都需要制定出管理时间表,按照时间表进行有效管理。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其进行辅导和干预,如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锄头等劳动工具、间苗时如何判断苗距等,提升学生参与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农作物管理的技巧。
三、结合实际指导记录,养成观察、记录的好习惯
“和合农场”分区域的农作物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自己负责的区域、自身管理的内容进行观察、记录,真实反映负责区域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在记录过程中开展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纵向对比就是与之前相比的变化、差异,包括植物生长速度、施肥数量等内容;而横向对比就是与其他人的作物对比,了解农作物生长的情况与内容。观察记录是小学生所负责区域内蔬果生长情况的真实反馈,也是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必要依据。以“南瓜”为例,南瓜生长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南瓜从种植、出苗、结果的全过程,在观察记录时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措施,如南瓜的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以后,发现枝条之间互相遮挡且叶片之间重叠,感觉非常不美观,而且影响了南瓜的正常生长,这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记录的内容寻求教师的帮助,由教师给出处理的方案并预测处理后的结果。学生根据教师的意见增加支架,使茎蔓到支架上并进行简单梳理,根据后续的生长情况记录并调整最终达到枝条互相不遮挡、叶片均匀分布的效果。
四、借助收获劳动成果,使学生感受劳动创造的价值
“和合农场”丰收以后,每个区域的学生都可以自主回收,可以收获自身的劳动成果。劳动成果收获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分配,鼓励学生互相分享、感受自身劳动成果的价值,从而真正提升小学生的劳动意愿,实现劳动教育的有效渗透。丰收总是喜悦的。在学生种植的毛豆、白菜、青菜、火龙果、小黄瓜、小番茄等蔬果成熟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意愿进行分享。一部分学生拿回家与父母分享,与家人分享是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甚至在蔬果回收的当天就有一部分家长主动参与到蔬果的回收当中。在现场家长品尝了孩子的劳动成果,进一步融洽了亲子关系。一部分学生组织义卖,除亲子分享以外的劳动成果可以通过义卖的方式进行分享,在收获当天或第二天可以邀请周围的居民、教师等进行采购,以合理的价格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换取为具体的经济金额,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所创作的价值,从而实现劳动情感教育的渗透。无论是义卖还是亲自分享,对学生都是一种认可,是对学生自身劳动付出的认可,符合劳动与技术课程教育的定位。
五、通过组织爱心义卖,提升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和合农场”的收获转化为现金资源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支配,制定出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爱心,通过合理分配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价值得到体现、劳动成果受到认可,感受到合理分配带来的丰富情感内容。通过义卖获得了资金以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做好具体的引导工作,避免乱花、乱买的情况发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制定出资金分配表,同时也可以提供历届学生资金分配表让学生进行参考,通过资金表分配的方式让学生形成珍惜劳动成果、合理分配与花销的意识。在分配时,教师可以引导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分配:①自己小组同学中的学习用品是否需要更新呢?②毕业在即,是否有足够的钱买一些小的礼物进行交换留念呢?③还有很多的山区小朋友、小伙伴没有我们一样的条件,是否需要捐一些钱给他们呢?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对劳动资金进行分配。学生用劳动成果换取的资金是有限的,在分配的过程中学生明显提高了认识,与大手大脚花父母的钱不同的是,学生都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换取的钱花得更有意义一些,因此,在资金分配方面体现出了小学生的爱心与责任担当。每个学生的资金分配表都需要记录并张贴在“和合农场”的公告栏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感受到自己的爱心被认可、自己的责任被认同。
六、结语
“和合农场”对提升小学生的劳动能力、发展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和合农场”只针对五、六年级学生开放,在后续的工作中需要尝试向更低年级的学生逐步开放,并开发出新的蔬果品种,进一步丰富小学生的劳动场景与内容,让“和合农场”真正在小学生群体中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