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网络基础上的精神医学科研合作研究
2021-12-03
(沈阳理工大学校医院,辽宁 沈阳 110159)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精神障碍问题日益突出,全世界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已超过4.5 亿。1993 年,世卫组织开展全球疾病负担问题研究,将伤残调整生命年作为减少疾病负担衡量指标,采用客观定量方法综合评价疾病早逝造成的健康生命年的损失。按照DALYs 以时间为单位对生命质量的综合度量,世界精神障碍疾病负担的比重为10%,预测2020 年发达国家达到14%。21 世纪工业化进程加剧,精神障碍大幅上升,有关专家预测,精神障碍将成为21 世纪的流行病。现代疾病预防治疗依靠基础研究,有必要关注精神医学科学研究合作。随着精神疾病大幅增加,精神医学成为发展最快的临床科学之一。精神医学是医学学科外延最广的学科之一,相关学科有神经医学、行为医学等。从事精神医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要有不同的学科背景知识,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合作可以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有利于不同学科的融合性。
1 核心概念阐述
精神疾病是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的大脑功能失调,出现感知、情感等心理过程异常,严重度达到需要用医学方法干预的疾病。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疾病发展规律的学科。科研合作是科研工作者为达到生产科学知识目的、实现科研目标进行协同互助的科学活动。科研合作包括有合作关系的研究人员合作,与竞争对手的合作,为完成某项科研课题必须发生的合作[1]。随着经济信息化及新技术革命加速,许多学者开始关注知识网络的研究,有学者将知识网络视为知识管理研究的新理论范式。知识网络主要分为三类:企业等知识主体之间的网络,研究较多的是科研工作者之间、企业之间的知识合作网络;知识与人之间的网络,就是人和观念等联结起来的网络;知识之间的网络是以知识分类为基础建立的知识分类网络。
精神疾病是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的疾病,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精神医学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发展精神医学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探寻精神医学研究科研合作,对促进精神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精神医学领域具有的学科复杂性决定研究人员的构成有不同的学科背景知识,其合作对缩短科研时间,扩大科研成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同学科背景科学家的融合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创新性,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团体内部优势,有利于精神医学科学共同体的形成。
2 世界精神医学科研合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科交叉程度扩大,科研合作可以促进知识交流,合作成为精神医学科研的必要选择[2]。学术论文合著是科研合作重要表现形式,研究学术论文合作有利于了解合作类型规律,更好制定科研计划,提高科研合作质量。科研合作网络是各领域科研人员为生产新科学知识相互合作研究发文形成的关系网络[3]。
根据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报告,在精神医学期刊中选取影响因子前10 位期刊论文,检索36557 篇相关文献,将两个以上机构作者署名文献视为跨机构合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精神医学研究作者的合作关系,应用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检索论文中合著论文占29430篇。科研成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发表,为展示作者合作网络结构选择发文量在43 以前的百位作者。合作网络中点度中心最高的作者与网络中其他145 个节点有直接联系,在精神医学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地位。检索数分析显示机构合作论文有19475 篇,分布呈现迅猛增长态势,36557 篇精神医学论文涉及机构5182 个。科研成果产出量大幅度增加。哈佛大学点度最高,表明哈佛大学科研能力最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心理应激激素增多,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必须依靠广泛的合作才能解决。许多其他领域研究者中有作者机构合作增长趋势的报道,从作者机构等层面对精神医学科研合作进行计量分析,构建科学合作网络,发现研究层面呈现同一发展趋势,精神医学研究科研合作成为推动领域发展的首要因素[4]。精神医学研究文献中,80%以上论文由2 个以上作者合作发表,相互合作完成科研成果成为主要研究方式。作者以合作方式产出研究成果情况与总情况一致。
精神医学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发展,克雷丕林被誉为现代精神医学之父,20 世纪中后期精神医学进入生物学研究层面。精神医学演进可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兴盛阶段。随着精神疾病大幅增加,精神病学成为发展最快的临床学科之一,抑郁症与抗精神病药物研究是精神医学研究的热点,精神疾病分类是初级研究热点。在发展阶段研究热点转向神经活性物质导致睡眠障碍等。精神疾病是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的进步,世界对基因医学研究突飞猛进,未来会发现更多精神疾病候选基因。如何找到精神疾病患者具体临床症状对应的致病基因,如何做到精神疾病患者个性治疗是未来精神疾病研究方向[5]。
3 中国精神医学科研合作
近年来,我国精神病患者人数迅猛增长,有必要对中国精神医学科学合作进行分析。我国精神病患者人数迅猛增长的形势引起精神医学研究者的重视,从中国知网选取精神医学相关核心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从我国精神医学10 种核心期刊中检索出16624 篇文章,可以看出,精神医学科学合作比例不断提高[6]。
为展示作者合作网络结构,选择发文量在32以前的百位作者,点度最高的作者与网络其他33个节点有直接联系,在精神医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对机构合作文献统计显示,合作论文共7672 篇,参与合作研究机构最多的论文发表于《上海精神医学》,参与机构达20 个。选取出现频次24 以上百名研究机构,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在合作网络中具有较高学术地位,中南大学在合作网络中控制其他科研机构能力最强[7]。合作关系网络表现出明显地域特征,山东精神卫生中心与山大的合作为样本机构合作频次最高的,说明研究机构存在密切合作关系。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江开达等作者与中南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在合作网信息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精神医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区域合作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北京,我国精神医学研究科研合作节点以北京为中心网络,地区合作空间分布不平衡,各区域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区域精神医学合作研究。区域内部合作和大区域合作的不足,限制了精神医学科研的发展,国家应鼓励区域开展精神医学合作研究[8]。
我国精神医学发展经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侧重精神病量表研究的阶段,及21 世纪初侧重精神病症状学研究阶段。我国精神医学研究热点包括精神病诊断、精神卫生服务等研究。上世纪80年代国内精神医学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相比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我国精神病分子遗传学研究相对薄弱,多学科角度对精神疾病研究日趋成熟,我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方面研究较多,与我国精神卫生服务逐渐标准化有关。随着我国卫生服务项目不断增加,在深化卫生改革、细化治疗方案同时,强调康复治疗同步理念,提高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度,希望有更多患者回归家庭,我国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相关研究。
4 结论
世界精神医学研究领域作者机构的合作率呈现上升趋势,世界精神医学合作网络核心作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SeidmaLJ,合作网络核心研究机构为哈佛大学。国际抑郁症研究领域作者科研机构呈现上升趋势,合作网络核心研究机构为哈佛大学。中国精神医学领域研究作者合作率呈增长趋势,我国精神医学合作网络核心作者为江开达,核心研究机构为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应鼓励各国开展医学领域科学合作研究,促进精神医学科研水平的协调发展。应加强与科技发达国家的科研合作,学习吸收科技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促进精神医学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