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中以“学案导学”促进自主学习的实践思考

2021-12-03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三高级中学何静

家长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练习题学案导学导学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第三高级中学 何静

“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由“学案”和“导学”两部分组成。“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设计的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导学”则指的是引导学生在“学案”教学中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够独立地思考化学问题,切实参与到化学的实验、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要想在高中化学教学有效地实施“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对当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有一定的认识,分析过往教学的缺点,并加以改善,再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问题

(一)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缺乏变通

高中化学的实用性较强,同时也反映了一定的微观的化学反应现象,这意味着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设计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设计教学内容,以更形象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但是在当下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善于“满堂灌”的教学,教学方式难以变通,缺乏新意。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高中化学知识点多,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学生学习内容多。而且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得不压缩时间快速讲解化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就是缺乏精力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二是学生的积极性不足,当教师布置相关的互动话题时,学生的参与度低,不愿意与教师形成互动,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影响到教师的讲课感受,致使教师在长期得不到学生的互动回应时,疲于发展创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高中化学教学难度较大

高中化学的知识点较为琐碎,不仅涉及宏观化学知识,还有一些微观的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化学原理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化学作为理工科学科,学生需要记忆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如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等,这类知识点较为繁杂,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混淆化学概念,导致无法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存在一种学习状态:怯于表达自己的学习状况,无法发现自己学习的薄弱地方,难以提升自己的化学学习成绩。长此以往,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被消耗,化学基础拉开差距,后期可能出现难以跟上学习进度的情况,不利于高中生化学素质的培养。

(三)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许多学生学习参与度较低,不能主动地投入化学知识的思考和学习当中,学生没有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这与传统应试教育“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关系。学生在化学教学中依赖教师的授课内容,习惯于教师直接将知识点讲透彻的教学模式,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内容,导致自身在课堂上缺乏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大脑形同虚设,只有储存的功能,却没有运行的功能,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导致学生很难投入化学知识的深度学习中,容易忽略化学学习的趣味性,仅仅将化学这门学科当作学习的任务,没有把自己当作化学教学课堂的主体,影响到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发展背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经济事业发展缓慢,中国的教育也在很长一段难以有所突破,尊崇着“应试教育”的传统教学理念。而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的教育也开始跟随时代的发展进行改革和突破,教学理念也从“以教为主”的模式转化为“以学为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在众多教育者的探索实践中被提出,进而得到各个学科教学的运用,高中化学自然不例外。尤其是信息技术普及运用的当下,中国的教育开始融合新时代科技元素,为各个学科设计多样、灵活自由的教学课堂内容提供技术的支持。“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也开始崭露头角,打破了传统教育领域的弊端,一跃成为教育领域的创新性教学手段,提升了各类学科教学效果,是实现新时代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目标的重要教学方式。

三、“学案导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一)“学案导学”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主要分为课前预习、课中教学及课后练习,针对学生设计合理、科学的“学案”计划,可以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指明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预习的内容,避免盲目式地学习。“学案”的目的是“导学”,通过“学案”,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化学教学中的知识要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完善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能够对即将学习或已经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形成一个初步知识框架,为之后的化学深度学习做准备。此外,“学案导学”也为学生复习提供了合理复习安排和练习,学生可以结合自身能力进行巩固复习,提升化学综合素质。而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还是课后练习,学生都可以在其中发挥主体的学习优势,进而提升自身化学自主学习能力。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互动的教学课堂

沉闷的课堂教学环境往往容易造成学生的压抑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而“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完全是以“学习主体”的角色进行互动学习,互相交流思想、辨析化学问题。这种良性的互动不仅体现在学生之间,还体现在师生之间。通过“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问题情景,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交流的问题环境,引导学生多思、多交流,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让教师更快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使教师适当地调整的“学案”计划,完善“学案”,进一步提升化学教学的效率,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自由、互动的化学课堂。

(三)提升学生的化学探究思维、化学运用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学案导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入化学深度学习状态,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钻研到化学知识的深度探究拓展中,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链,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快速解答化学问题。另外,“学案导学”能够结合化学原理来剖析现实生活中的化学运用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及探究运用能力,有利于打造高效率的化学教学课堂。

四、高中化学中以“学案导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措施

(一)“学案”与情景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学习

“学案导学”的核心是“学案”的设计,具有指向性和目标性,能够将化学中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简单的梳理,让学生通过“学案”快速了解即将学习的化学内容是什么,初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通过“学案”确定哪一个知识点可以作为基础要点先行学习。当然,高中化学中有一些实验的观察环节、实验操作环节,仅仅依靠教材内容,学生并不容易理解,也难以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可以融合“学案”与实验情景,结合教材的教学目标,通过“学案”展示特定的化学实验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实验现象,理解和学习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为之后自主操作实践打下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融合“学案”与生活、化学反应现象的微观动态视频等情景,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化学概念性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学案”中包含了“氯气的性质”“氯与碱的反应”等知识点,并简要概括了氯气的形态、颜色等特点及实验室制氯气方法的步骤。但是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难以进行自主学习。而当教师融合“氯”的原子结构的微观示意图及“实验室制氯气”微课视频情景之后,学生则可以完成自主学习。学生从“氯”的原子结构的微观示意图,得知“氯”原子外层电子有7个,很容易得到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氯”可以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而学生在观看实验视频时,能自主地掌握实验室制氯气所需要的实验设备、操作步骤、实验原理等知识,并形成一定的实验操作意识。之后,教师可以接着导入“氯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过程视频,即在未知的试剂瓶中滴加AgNO3溶液,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是否生成白色的沉淀,促使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用AgNO3溶液来检验氯离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一实验的原理,并能够正确地书写氯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通过学案完成自主学习。

(二)“学案”与问题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学源于思”,思考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环境。可以将“学案”设计与问题进行联系,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问题,先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能有独立的观点。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建小组,为学生的思考、思维交流营造一种自由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小组内互动沟通,彼此分享自己的观点,引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当中,能够对“学案”的问题进行质疑,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化学求知欲望,促使高中生探索化学未知,并能够通过合作与他人共同解决化学问题,解答质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使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

例如,在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课时安排,将“学案”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其中每个模块的知识点都有着一个核心的问题,教师可以直接融合这类核心问题设计“学案”,如化学反应的类型知识模块围绕“化学反应有哪些类型?如何分类的(分类方法是什么)?”问题进行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模块围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是如何转移的?怎样通过化合价升降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设计;氧化剂和还原剂知识模块围绕“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进行设计。而每一核心问题又可以划分多个层次性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分析能力。随后,教师让学生总结自己的观点,归纳自己观点的要素,自由组成小组,互相交流思考分析的问题答案,促使学生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完善自己的答案,得出更全面的知识要点,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使学生学会利用合作这种学习方法完善学习过程。

(三)“学案”与练习题的结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巩固练习

“学案导学”并非仅仅引导学生在化学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够进行化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学习。教师可以在“学案”设计时融合一些练习题,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练习题,还能扩大教学范围,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回顾知识点时,通过练习题来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的化学实践解题能力,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让“学案导学”的优势体现得更为明显。学生在重新根据“学案”做练习题时,又对所学知识重新进行了梳理,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链。以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在利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在“学案”中设计了相应的练习题,①金属钠与氯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氯化钠;②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③锌和硝酸银反应;④高锰酸钾制氧气,让学生对应着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并通过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分析这类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自主解题,有利于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而在教学之后,在学生复习这一课时的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重新做“学案”练习题,通过让学生自主回顾练习题来检测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重新梳理相关的知识点,提升高中生的化学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自主练习、复习的习惯,促使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可通过“学案”与练习题的结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巩固练习、“学案”与问题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等策略,组织开展各类高中化学教学计划。

猜你喜欢

练习题学案导学导学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我是小导游
条形磁体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
暑假趣味练习题(三年级)
暑假趣味练习题(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