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原则与策略分析

2021-12-03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南峰初级中学李萍花

家长 2021年20期
关键词:班级儿童农村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南峰初级中学 李萍花

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原则

(一)纪律严明

留守儿童从小就离开父母,由年老一辈照料生活,但是老人缺少足够的教育理念,因此不能满足孩子在情感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求。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长期缺少家人的关爱,因此容易导致内心脆弱、敏感,严重的还会引发多疑、焦虑、情感冷漠甚至打架斗殴等问题。

一些小学教师由于本职工作的疏忽,或相关管理不到位,造成了在升学之后学生延续了之前的不良习惯。而初中时期的学生正步入青春期,更加大了初中教师对其的管理难度。但是,正所谓“无规矩难成方圆”,无论学生之前有种种不良行为,一旦步入了中学阶段,教师就应该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对于违反纪律、不守班规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差异,给孩子树立起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并不是没人关心。

(二)端正看法

当前,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经济呈现出现代化趋势。而农村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基础设施落后,医疗教育资源差异大,再加之身边亲属的监护能力不足,和一些新闻媒体经常以“关注留守儿童”为题材进行传播和发表,导致一些人认为农村的留守儿童就是“问题儿童”,他们不仅脆弱敏感,还性格古怪,甚至来自城市的支教教师也普遍这样认为。这显然是错误的看法。

事实上,留守儿童并不都像报道出来的那样只有不好的一面,相反,大多数儿童都是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他们坚强、懂事,也天真活泼,与城市中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片面地把留守儿童“标签化”,不仅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基本理念,也是教师职业素养缺失的体现。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在心理上呈现过渡的阶段,认为自己快要成为甚至已经成为大人了,追求自我独立,想要摆脱家长的监护和束缚,实现自我发展,这是所有步入青春期的学生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如果仅凭这一点就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问题儿童”,那将是教育管理的不足和信息普及不到位的体现。因此,农村初中教师应该端正自身的看法,对学生一视同仁,给农村学生足够的包容和关爱。

(三)自我实现

在我国当前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初中正处于后半阶段,从这一方面来讲,初中时期是连接小学和高中的关键阶段,存在着重要的过渡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农村初中的学生存在很多学习上的问题,比如学习意识不强烈、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对学习不能产生足够的兴趣,严重的还会出现旷课、逃学、辍学等现象,最终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在初中阶段的在校率和升学率迅速下降。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在这一时期缺少了学习的内生动力,学生自己内心产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的观念。而外部的教师和家长不停地督促,会逐渐让学生产生厌烦感,加重了学生的倦怠和懒散。长此以往,学生不仅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还容易引发逆反心理,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站到“教育者”的“对立面”来显示自己的成人感。在这一时期,面临此类问题,农村教师应该发挥其教育作用,采取相关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思维观念,让学生自发性地学习,爱上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二、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应采用的具体策略

(一)规范留守儿童的行为,纠正其不良习惯

留守儿童在小时候就缺少了父母的关照和爱护,尽管一些父母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发展,但是也因为相隔遥远,而难以实现时时督促和教育,从而造成孩子情感缺失、安全感不足,导致他们在网络游戏上寻找情感慰藉和精神输出,最终患上网瘾,产生厌学、逃学行为。这时,首先农村教师就应该发挥其教育作用,改变留守儿童的不良习惯和嗜好。在班级课堂教育上树立班规,给班级集体一个纪律严明的氛围,也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并严格遵守上下学时间,不得出现迟到、早退、逃学、逃课等行为,一经发现,应按照班规予以处罚。其次,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和监护人做好沟通,定期家访或者通话,及时交流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让学生完整地度过九年义务教育学习,保证上课听课率和升学率。对于沉迷网络的学生应该合理地规定其上网时长,再阶段性地减少上网次数,合理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把眼睛从网络游戏转向网络学习。

(二)给留守儿童去标签化,拒绝歧视

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关爱,存在不愿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性格弊端,这类学生在与人的交往中难以敞开心扉,不愿意在人前展露自己,甚至在人群中存在自卑感、边缘感,认为自己就是不够优秀,性格上天生存在缺陷。这是极其错误的想法。一些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难免出现困惑和迷茫。这时作为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杜绝思想歧视,平等看待留守儿童与城市中长大的儿童。如果教师也拿“有色眼镜”去看待留守儿童,这种看法会在无声无息之间通过各种途径传达给学生,这样一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敏感心理,使之失去自信心和学习上、生活上的乐趣。因此,农村教师应该给留守儿童去标签化,杜绝歧视,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展现真我。

(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当前传统教育的模式下,教师在授课中存在单向传授知识的问题,尽管农村课堂的学生人数与城市课堂人数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仍然存在教师线性教授知识,而忽视了每个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弊端,教师不能够完全了解学生是否听得懂、学得会,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与城市存在不小的差距,只有部分农村地区实现多媒体教学,大多数教师都是以以往的授课经验进行教学。这样一来,教师的知识体系不能及时更新,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因此很容易造成知识面狭窄,不能提升其综合素质,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创新课堂授课方式,加强学生互动,引导其自主学习。除了基本的必备科目教育,教师还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学会分享。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多涉及网络方面和其他城市教学方面的讲解,如果条件允许,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设备,给学生搭建一个沟通外界、连接知识的平台,渲染求知欲浓厚的班级氛围。

三、结语

当前,在我国鼓励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的大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课题。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作为教师,不仅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保证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猜你喜欢

班级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班级“无课日”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新农村 新一辈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