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阳修记体文看其生活雅趣及其文化抉微
2021-12-03林迅
林 迅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 239000)
欧阳修凭借其以往卓越的文创成就,在宋代文坛之上开创了散文体裁的先河。 他以不朽的记体文,永存于世,被后人奉为“一代文宗”。 欧阳修所创作的散文数量不少,以赋、记、碑志等体裁为主。在众多体裁之中,他对记体文的创作数量为数不多,现存仅39 篇,但是其中的内容丰富,而且各具特色,历来被文学之士所极力推崇。 在为数不多的记体文中,欧阳修对自己实际生活、情怀进行描述。在宋代,宋人格外尚“理”,所以记体文中,有哲理的影子,也有对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的描述。 在内容方面,体现了文章幽居之意境、生活中的雅致和自然山水的畅然。 在很大程度上,记体文对宋代文人生活的实际进行了深入的表达,对宋代士大夫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中的情趣作出了特有的描绘。
一、记体文中所描述的人文生活
(一)庭院幽居富有诗意的生活
被后世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诗文体裁上也造诣颇深。 在韦应物的《幽居》中,曾赋予了诗文中所描绘的情景具有安静、祥和的意境,对幽居独处中、怡然自得的心态有了精准的描述。 欧阳修在创作记体文时,也曾多次对其居所进行描写,在文章《非非堂记》中,就有了明确的记载。 到了明道元年的时候,欧阳修身居洛阳,在此期间,他担任了西京留守推官一职。 之后,他曾在自己的居所,与僚友作诗饮酒,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赏赏花、品品茶。 在此番交友之中,他所居之处的环境,与他自己当时的审美情趣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契合。 在他所居的周围,都种上了竹,将其自身所具备的清新雅致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一种文人雅士之感油然而生。 他酷爱竹,曾在《戕竹记》中写道:“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反观字里行间,非非堂屋外种有很多的竹子,非非堂屋内,虽然陈设简陋,但是陈列在堂屋中的书卷数量有百卷之多[1]。 从居住的环境和屋中陈列的物品便可以对屋主进行想象,可知主人是温文尔雅的宋代文人。在幽静的环境中,可以闭目养神,由此来净化内心。通过古今对照,所思所想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清净的环境之中,能够让人保持清醒的意识,在此基础上产生具有哲理性的思维。
从古至今,“雅”字是众多文人特有的共性,也是衡量一个文人文化、修养、才情方面的一个重要标准。 欧阳修之居所,以幽静而为其主要特性。 正因如此,他才能够静其心、思其忧,对富有诗意的生活格外喜爱。
(二)日常儒雅情调的记述
欧阳修在文坛上造诣颇深,是世人共同认可的。 不仅如此,他在琴、棋、书、画、诗、酒、品茶、赏石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同时,以上的活动是他生活中的乐趣,从另一种方面而言,这也是组成他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2]。 在记体文中,亦占据着大量的篇幅。
被誉为“文房四宝”的琴、棋、书、画,从古至今,都是怡养文人性情的重要的方式。 因此,欧阳修对它们也有很多的记载。 例如,在《三琴记》一文中,他对家中的三副古琴做了详尽的描述,主要有琴的命名、制琴所需的材质、琴形(外貌)、琴音几个方面。 他虽对琴有所钟爱,但是并非所有的琴音都是他所偏爱的,他只对淡雅的琴音有偏爱。 而在淡雅琴音之中,欧阳修认为,琴曲之关键,无非就是“自适”,这也是他独特的审美情趣之所在。 除琴之外,棋也为欧阳修的日常生活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与乐趣。 因他长期在外,且身有官职,在与文人墨客畅谈时,通常会选择以宴饮的形式。 然而,在他们借酒助兴、饮酒畅谈时,自然就成为了他们娱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自然赋予了人类无限的美景。 欧阳修同文人墨客一起,在自然环境中尽情地感受山水之乐,在此过程之中,也不忘饮酒做文章,这便是所谓的文人风雅之情。 在记体文中,欧阳修对书画也有详细的描述与记载,从而使作品中所蕴藏的哲理意味更加悠长。 欧阳修在书画方面的造诣,也是非常显著的。
欧阳修自号“醉翁”,在后人眼中,他是一位同李白一般的文人墨客,喜爱饮酒赋诗。 当他偕同朋友一同出游时,赋诗饮酒是出游中必不可少的主要活动。 欧阳修也爱花,特别对牡丹尤为偏爱。 他曾在《洛阳牡丹记》中,将牡丹描绘得栩栩如生。 在这篇文章之中,他将全文巧妙地分为了三个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名为“花品序”,主要描绘的是牡丹的二十四个品种;第二部分为“花释名”,主要是对“牡丹”命名的由来进行的详细描写;第三篇是“风俗记”,主要记载了在游牡丹宴、贡花,以及对牡丹花进行接植栽灌方面的主要事宜。 欧阳修对牡丹偏爱的程度,在记体文中都有描述。 善于赏花者,他的品格性情与世俗是怡然的,这也是令人显而易见的事情[3]。 另外,欧阳修对茶也颇为偏爱。 在《浮槎山水记》一文中,有明确的记载。 阅读此文,你会发现欧阳修在茶这方面,研究极深。 茶虽然作为一种事物,但它的性质却很简单。 浊饮一杯清茶,便能将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体现得淋漓尽致。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在古代素有文人“八大雅事”之称。 爱琴者,性情通透且从容;爱棋者,非常睿智且深谋远虑;爱书者,善于对书中的情感进行把握;爱画者,至善至美;爱诗者,能将诗之韵深藏于心;爱酒者,望能寻一知己;爱花者,品性自怡;爱茶者,情操高尚。 八大雅事,不仅能够陶冶文人墨客的情操,而且还利于他们意志方面的锻炼,富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思想底蕴,而这也是自古以来诸多文人雅士必修的内容。 欧阳修在日常生活中的雅兴,不单停留在“八大雅事”之上,他对奇石也颇有研究[4]。 他曾在《菱溪石记》中,对身处菱溪中大石的来历有过确切的记载。 他还对一些比较奇特的石头非常喜爱,在此基础之上,他观赏石头的价值得到了认可,并且对世事废兴表示了感慨。 他还将具有观赏价值的奇石拿给世人们一同鉴赏。 欧阳修的审美情趣并非富贵、所谓的奢华之物,而是他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平淡,是其所追求的雅致情趣。
(三)对自然山水畅达的胸怀
欧阳修有“文宗”之美誉,除此之外,他还驰骋官场、参政。 他在政治、文学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成就,乃至名誉。 然而,纵观他的一生,可谓是坎坷多艰。 在官场上,他曾受挫;在亲情上,他曾落得亲朋离丧的下场。 虽然他屡次被疾病缠身,但他依然到老自居,在逆境之中怡然自适。 这与他丰富的生活雅兴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他曾寄情于山水,借自然之景物,排心中之苦闷,而达到一种乐观的心境。
在景祐三年时,欧阳修被贬到了夷陵[5]。 夷陵之地,与繁盛之洛阳难以相比,此时欧阳修的处境也十分困苦。 然而,他并没有被现实打倒,而是悄无声息地留恋上了夷陵朴野的风俗,以及秀美的自然之景。 庆历新政之后,欧阳修一度再遭贬,到了滁州。 滁州之地,偏僻且荒凉,远不及洛阳与夷陵。 此时的欧阳修,心中已生愤懑不平之情,然而,处于江淮之间的滁州,具有秀丽的山水之景,淳朴的民风之俗,这便是导致欧阳修再一次寄情于景,以此来抒发自己愤懑之情的原因。 《醉翁亭记》便是他被贬滁州之时所作,跟随他的笔触,可以感受到他被贬之后,仍然心系家国存亡、与民同乐的质朴之情的描述。
二、文人生活之中,所赋予的文章意蕴
记体文的主要功能,就是“记述”所发生的事件。 其中,可分为记事、记物和记行。 记体文通过语言文字,对生活中所衍生的文化进行抒写,综合体现了欧阳修文人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由生活实际中衍生的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蕴也悠远流长。
(一)思想之明理
就古文理论的方面而言,欧阳修在这一方面的造诣继承了韩愈与柳宗元“文以明道”的理论。 前者所谓的“道”,是儒家思想家孔孟之道,不过需要从实际出发,秉承实事求是的理念。 欧阳修所谓的道,是融汇了百家思想,从实际出发的[6]。 在思想层面,都注重揭示哲理。 从表面来看,欧阳修的文章“尚理”的色彩浓厚,文章的侧重点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其实不然,文章是对现实哲理深入的揭示。
欧阳修的文章,看似是对自然的记述,但是却很少单纯地状景览物,更多的是借自然山水之情,抒发所发生的历史故事,由此,才能深入地对比实际问题的思考,并且阐述自己在此过程之中发现的哲理。 欧阳修被贬滁州之时,曾创作了《丰乐亭记》一文,记述了建亭所发生的事件,以及他与滁州当地的人共同游览的情景之外,还转入了对五代时期的描写。 其中,记录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历史演变,借此笔触,抒发了心中对安定、和平来之不易的万千感慨,告诫后世要珍惜,并表达了与民同乐的一种理念。 在欧阳修的记体文中,大多都是对事件经历进行身临其境的描述,由此借助事物议哲理。
(二)清雅的审美情趣
优雅、精致是对宋代文人审美情趣的最终体现。 而所谓的尚雅,成为了整个时代的审美观。 对于欧阳修的审美情趣,大多数人认为他注重“清雅”,总体而言,就是清淡而雅致。 从欧阳修记体文中所记载的居所,可以看出,他对干净、清淡雅致的生活环境十分向往。 他不奢望华丽,注重的却是其中的那份宁静与独特的意趣。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们还可以从文人墨客所偏爱之物之中,对他们审美情趣进行探索。 上文所述,“八大雅事”是文人墨客共同的雅事,作为“四艺”的琴、棋、书、画是成为文人过程之中必修的课程[7]。 毫无疑问,这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之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就欧阳修的审美情趣而言,他的审美意识并非停留在普通文人的阶段,已经上升到了自然界之中。 他是用自己文人身份的心灵,对那些淡雅的美好事物进行捕捉的。 无论是“八大雅事”还是“四艺”,都是他们文人审美品格的体现。 而众多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也是由它们所支撑起来的。
(三)平易的风格特征
谈及欧阳修,世人常以“平易”二字对他的风格特征进行总体概括。 朱熹曾将欧阳修的文章与“三苏”的文章进行对比,对比之后便引出了“平易”二字[8]。 同时,这两个字也是欧阳修记文体中主要的描写特征。 欧阳修的文章,在语言方面平实且畅达,其中的语法乃至语句都非常灵活、表达自然,丝毫不受一些条框的束缚,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没有新词的出现,也没有另辟蹊径的词。 而在古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有很大一部分人,一直心系着家国存亡,欧阳修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他曾倡导“与民共乐”,对民生民情十分关注,这也体现了士大夫更加趋于平民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欧阳修记体文主要是对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进行记载,体现出了欧阳修所具有的文人化的生活特性。 在他的记体文中,相关文字的记述表达,还蕴藏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正因为其记体文的选材比较贴近实际,才共同地将其北宋士大夫的一个整体形象准确地记述了下来,从此才能更好地流传于后世。 源于生活实际的事例在一定程度上更有说服力,作为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只有将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以记体温的方式记叙下来,后世才会对欧阳修所经历的坎坷感同身受,才能让更多的学者产生共鸣,让优秀的文化不朽地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