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培育措施对红松人工林径向生长性质的影响

2021-12-03屈淑芬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红松人工林径向

屈淑芬

(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二龙山乡综合服务中心林业站,吉林 东丰 136300)

红松属于国内比较常见的树种,这种树种的生长周期通常比较长,比较符合国内工业生产在木材方面的基本需要,红松人工林的出现,科学解决了目前国内森林资源稀缺的严重问题,为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贡献了自身宝贵的力量,但是,在现阶段我国人工林当中,因为大径木材的不足对工业的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形成制约。优化对红松的培育措施可以增加红松产量,对于发展工业经济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优化红松的种植措施对于在短时期内、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获取理想数量的大径木材具有重要意义。

1 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内容

森林培育主要措施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数木和森林利用太阳能或者其他的物质能源促使树木、森林进行转化,形成人类迫切需要的一些生产工业中所需要的生产原材料和其他一些能源的过程。使用正确的森林培育方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森林资源的多项显著优势。不但可以促使森林资源的各项优势得到科学合理地发挥,同时,在当前社会科技信息水平不断发展的同时,森林培育的措施和方式更加趋向于丰富程度和高效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森林培育发展的手段、方式呈现多样化,实现了森林培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未来森林培育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符合未来国家森林资源发展的主流趋势,而将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与工艺应用到森林培育工作过程中,可以促使我国相关行业更加迅速的发展,对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2 森林培育措施对红松人工林径向生长产生的实际影响

2.1 坡位差异性对红松人工林径向生长性质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在同样一片森林区域之中,使用森林培育的方式在培养红松人工林的过程之中,红松的径向生长情况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从地势、地质等因素来看,往往坡下的含水量更高,因此土壤当中的营养成分更加丰富,更适宜红松人工林的培育,同时相比之下,生长宽度的数据比坡上更大,由此证明坡位差异对于红松人工林生长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坡位的差异性不同对红松人工林产生的影响也不同,选择适宜的坡度对于培养红松人工林具有重要意义。

2.2 密度问题对红松人工林径向生长产生的具体影响

在红松人工林种植初期需要将密度控制在1m×1.5m,这样才可以保证红松拥有最快的生长速率,不同的环境、实际情况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使得红松人工林在种植初期的密度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选择合适的初始密度对于红松人工林的生长情况至关重要。红松人工林的初始密度会影响到红松林当中每个植株对于阳光、水分的利用效率,如果密度太大,对阳光、水分的利用率就会更高,红松的生长速度也会更快,而空间过小就会造成红松人工林阳光、水分利用率低,生长速度慢,生长宽度也存在差异。

总之,选择合适的初始种植密度对于红松人工林的良好生长大有帮助,提升红松人工林的生长速率,为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3 红松人工林培育过程中的具体措施

3.1 优化设计,动态精准选种

红松人工林的径向生长和红松的密度存在至关重要的关联属性,所以,在进行红松人工林种植之前必须要经过非常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才能够保证目标区域的种植地比较符合红松林的生长存活环境。为了达到合适的初始密度,要求在种植红松人工林之前需要开展科学的规划,从而最大限度上确保种植区域满足红松的生长条件。从红松人工林内在的生长规律出发,需要在种植红松人工林的过程中实现精确选种,具体而言就是选择发芽率大于95%的种子进行种植,只有以此来最大限度上确保红松树种的优质性,获得高质量的红松树种,选择标准是籽粒肥大、颜色鲜艳的红松种子进行种植。

3.2 选择比较适合的土壤环境进行灌溉的改良

土壤对于红松人工林的径向生长情况往往存在很大的影响,初期管理工作做好以后,还要做好红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3.2.1 强化土壤营养管理

对红松人工林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具体的土壤结构实现有效管理,结合红松在实际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针对性施肥。长白山是吉林地区红松重点培养基地,因此施肥工作往往需要在五月上旬开始,需要注意的是施肥过程中避免过量造成因为红松生长速度过快或过慢造成的质量问题;

3.2.2 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红松在生长初期往往需要大量的水分,受到林分结构的影响,红松幼苗往往往往吸收水分不够充足,所以林业管理人员需要从红松人工林径向生长的角度出发选择最佳的灌溉方式。以红松出土时期为例,需要的水分量并不大,所以在灌溉时需要最大限度上防止出现灌溉次数过于频繁的情况,建议使用喷灌或滴灌的方式,待红松树叶开放以后再开始大水量灌溉,每次持续2小时到3小时,这样才可以满足红松快速生长的需求。

3.3 改良抚育措施,优化防寒准备

在红松进行生长的过程之中,杂草等因素会对红松的生长周期造成影响,尤其是存在的杂草会在红松的光照、吸收的水分等方面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威胁和限制,从而造成红松在生长的过程之中出现内部木质上的木质疏松,或者导致径向生长宽度的不足等问题。所以,在进行红松的日常抚育过程之中要科学做好以下多方面的工作:因此需要在红松生长初期将杂草清理干净,防止因为杂草等因素增多红松生长的养分,同时可以降低红松出现病虫害的几率;强化修剪工作,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红松林需要选择不同的修剪方式。以红松幼苗期为例,可以对红松进行截干,以此来提升红松的径向宽度;做好红松的防寒工作,建议选择垫草的方式保证红松内部的热量不向外散发。

影响红松人工林径向生长的具体原因其实很多,因此,在实际的红松人工林管理过程之中,要求在管理上必须结合生长区域的气候特征,主要选取比较适合生长区域的最佳方案,以此为基础促使红松人工林的生长速度趋向于正常水准,主要目的在于缩减经济收益间隔。

4 案例分析——以长白山为例

因为红松自身具有极强的喜光属性,并且对土壤成分要求高,所以并不适宜在过于干旱或过于潮湿的严寒气候,同时,红松具有浅根性,常常生长于具有良好排水性能的湿润山坡上,对于湿度相对比较敏感,而长白山地区生长着大量的红松人工林,长白山地区是吉林地区红松生长的主要地域,该地处长白山中麓南坡、地形平缓,地形以低山为主,而土壤类型属于在花岗岩基础上发育的暗棕壤,局部地区明显存在草甸土、沼泽土。

长白山地区春季开始时间晚,春季风大、少雨,容易干旱,而长白山地区红松人工林的生长初期一旦处于温度低的季节,会加厚森林的冻土层,相对应的冻土层融化时间也会被推迟,缩短红松人工林树木的生长周期,导致红松的径向较窄,因为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地区的红松径向生长明显受到了气候变动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在红松人工林的生长初期,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是有助于红松的径向生长。

长白山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气温下降速度快,9月中旬左右出现早霜;冬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气压影响和控制,寒冷而干燥,属于典型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而暖冬在一定概率上会延长红松的生长期,有助于红松形成光合作用,这也为红松次年的继续生长提供非常充足的营养,同时,暖冬有助于促进红松径向生长,在降水量比较充足的情况下,红松属于一种半阳性树种,对温度会相对敏感,提升酶活性,提升红松和光合作用效率,增加红松的径向生长。

5 结语

影响红松人工林径向生长的因素比较多,气候对红松径向生长因素产生的影响显著强于其他树种。因此在培育红松人工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育方式,为红松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必须要选择最佳的方案,以此促进红松人工林生长速度,缩短经济收益间隔。

猜你喜欢

红松人工林径向
径向电磁轴承冷却优化研究
绕口令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浅探径向连接体的圆周运动
双级径向旋流器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千分尺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