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白茶绿色高产种植技术

2021-12-03郭陈胜郭丰睿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茶苗白茶茶农

郭陈胜 郭丰睿

(福建省三山源茶业有限公司,福建 福鼎 355200)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为成品白茶一般为芽头,满披了白毫,看起来如银似雪,因而得名。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在实际生产制作过程中,白茶在采摘后没有进行杀青处理,或者揉捻处理,只是进行一定时间的晾晒,或者使用文火对其进行干燥处理而加工形成的,因此,其外形的芽毫十分完整,且满身披毫。在经过沸水冲泡后,毫香清鲜,且汤色黄绿清澈,品味起来具有滋味清淡回甘的显著特点。目前,白茶的主要产区分布在福建福鼎、政和、柘荣以及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和云南景谷等地,其中,福鼎是白茶的主要产区,素有白茶之乡的美誉,其产量约战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此外,熟悉白茶的人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句话形象说明了白茶的特殊价值。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白茶中,氨基酸的含量大约占到了6.23%,这一含量比普通的茶叶高出了两倍还多。而且,白茶茶叶经过自身的陈化,其中的多酚类物质不断被氧化,使得茶多酚含量逐渐降低,而茶多糖类物质则相应增加,从而具有了较高的药用价值,能够消炎杀菌、清热解毒、解救醒酒以及治疗小儿麻疹。此外,贮存年头较长的老白茶,还具有防癌、抗癌、解读、防过敏的功效。因此,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基于白茶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很多地方纷纷引进白茶,开始进行大规模种植。尤其是福建本土,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但白茶对于种植场地、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基于此,研究白茶的绿色高产种植技术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 白茶绿色高产种植的准备工作分析

1.1 科学选择茶园用地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就明白了产地对于植物品种的影响,正如《晏子使楚》中的话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白茶在种植过程中,种植场地的土壤、地形和气候条件对其生长起着局定性的作用,对于茶叶后期的香气、滋味、口感,乃至药用价值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白茶适宜种植在坡度在30°以下的茶园地中,而且位置最好是坐南朝北,且土壤肥沃、环境幽静。而且,土壤的pH应处于4.5~7.0之间,属于微酸性的土质。此外,种植园地要远离工厂,且周围还要交通便利。这种地形在福建地区较为常见,很好选择。

1.2 合理开展茶园的规划工作

茶农在选择完茶园用地后,就应该开始进行茶园的规划工作了,在进行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保持好水土,同时还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茶园用地的实际情况来科学设计种茶的区域,并科学进行防护林、隔离带以及排水系统的设置。如果茶园用地上存在着一些阔叶林,在规划设计时,还应适当保留一些,如果没有,则应适当移植一些来作为防护林和隔离带。最后,还要科学设计安排支干道。在这一环节,应尽量将坡地茶园的主干道形状设置成为S型,以此方便茶叶的采摘、生产和运输,从而为后期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精心设计排水灌溉系统

在白茶种植过程中,排水灌溉系统的设计工作十分重要。因为茶园用地处于山腰位置,如果不做好排水灌溉系统,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现象,或者是遭遇干旱影响到茶树的正常生长。在实际操作中,茶农应在当地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及时在茶园的山腰及山脚等位置处设置排水渠、蓄水池和沉积池,并保证茶园能与设置的排水灌溉系统相联通。这样,在处于梅雨天气时,降雨的雨水能够通过排水渠进入到蓄水池,实现雨水的引流,从而避免大量的降雨对茶园造成不利的影响。

1.4 及时进行茶园用地的开垦

在选择完茶园种植场地后,茶农还要进行种茶园地的开垦工作。一般来说,茶园地的开垦工作大致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进行初开垦;第二个步骤是进行复开垦。其中,进行初开垦处理时,茶农要保证土层的深度能达到65 cm以上,并在操作的过程中及时祛除园地中的杂草,并捡拾其中的石块等杂物,然后将初开垦进行暴晒。经过一段时间的太阳暴晒,茶农就可以进行复开垦操作了。在这一环节中,茶农应确保整行的深度达到35 cm,并且还要对缓坡地进行一定的处理,以石块和树根做为坝底,保持坡度能处于15~25°之间。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修筑高梯田,并确保高梯田能够保持内低外高的状态,从而有效避免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

2 白茶绿色高产种植技术研究

在做好白茶种植准备工作以后,茶农还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白茶树苗的种植。一般来说,每年的二月中旬到三月下旬期间以及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下旬,时进行白茶树苗种植的最佳时期。茶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在哪一个时间段开展茶树苗的种植工作。而在茶树苗种植过程中,为了实现白茶产量的最大化,还应合理设计种植的密度和数量。一般来说,在15°以下的坡地中,每亩茶园最佳的种植密度为120cm~155cm×28cm,种植的数量大约在3000株~3200株之间。

此外,在种植的过程中,茶农还要注意如下的事项:首先,要做到当天移苗当天种植,并且还要保证进行边穴种植,同时确保边穴的土壤能保持一定的湿润程度。而且,在每个边穴中只能种植两株茶树苗,并要保证每株茶苗的大小及长势均能保持相似。此外,因为白茶苗株的根系较浅,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茶农需要用手轻轻扶好茶苗,且需要一只手扶住茶苗,而另一只手进行覆土操作,且在进行覆土时,不能过浅,也不宜过深,最好是将土层盖至茶苗的根颈部位,保证土壤外不露根须即可。这样能够确保茶苗的根系可以自由地舒展,从而更好地与土壤密接,进而利于茶苗的茁壮生长。在移栽工作完成后,茶农还要及时进行浇水操作。在这一环节中,要保证水分浇得透彻,但也不能浇得过多。

3 白茶绿色高产管理技术分析

3.1 浇水技术

白茶幼苗对于水分比较敏感,如果是在初春时节进行的种植,极易遭遇连续晴天的情况,一旦遇到连续晴天的情况时,茶农应每3天进行一次浇水操作,且必须保证浇得透彻。如果连续下了2天的雨,则在三天内不需要进行浇水操作。如果是在秋季进行的定植,因为新开垦种植的茶园,裸露的土壤较多,茶农应及时在土壤表面覆盖保湿草帘,定时浇水,这样能够极大提升茶苗的成活率。此外,茶农也可以在茶苗中间种植三叶草和紫云英等绿肥植物,这样不但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还能减少土层中水分的蒸发,并有效增强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此外,这样还能有效抑制其他杂草的生长,并且在严寒的冬季对土壤和茶苗起到防寒、御寒的作用。

最后,针对1~2年树龄的茶园,在遇到高温天气时,茶农还应每天定时对茶苗进行观察,并适当进行浇水操作。而且,为了避免在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对茶树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茶农还要及时进行清沟排水操作。

3.2 施肥技术

在新开垦种植的茶园中,为了保证幼龄期茶苗的茁壮生长,茶农还必须做好施肥工作。在进行施肥操作的过程中,茶农应尽量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式,并且还要合理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在具体操作中,新开垦种植的茶园,一年需要进行2~3次的施肥操作:第一次施肥需要在春茶修剪之前进行,一般来说,应在四月底到五月初这段时间内进行。在这次施肥操作中,每亩茶园应使用90kg的化肥;而第二次施肥一般是在十一月中旬进行的,在这次施肥操作中,茶农应同时使用有机肥和氮肥。其中有机肥施量为每亩地180 kg,氮肥则为30 kg。此外,在这次施肥操作中,应采用在开沟施肥的方式,开沟的深度应达到40 cm,在施肥结束后,茶农应及时进行复土操作。

3.3 中耕除草技术

在白茶种植管理技术中心,要想实现绿色高产,还必须定期进行除草。一般来说,中耕除草操作最敬爱的时间是在每年的五月上旬到六月中旬期间,在第一次施肥后进行。在这次操作中,主要是进行浅梗操作,浅梗的深度一般在8~15 cm之间。而在八月上旬到十月上旬期间,还要进行一次中耕,其深度应在10~25 cm之间。

3.4 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白茶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而且,为了实现白茶的绿色高产,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应尽量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一般来说,茶农应在每年的五月中旬以及八月下旬分两次对茶园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处理。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使用黄板对白茶绿叶蝉以及粉虱子等虫害进行引诱,然后将其捕杀。当到了冬季时,茶农可以使用矿物油及石硫合剂进行封茶园处理,从而有效提高茶树的抗寒能力,促进其健康生长。

4 结语

综上所述,白茶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和药物价值的茶品种,因此获得了广泛的种植。本文就详细分析了白茶的绿色高产种植技术,这仅是笔者的一点个人浅见,希望能对广大白茶种植户的白茶种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确保白茶的健康生长和绿色高产,进而提升茶农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茶苗白茶茶农
绘本
老党员“卖”茶忙
绘本
“早春茶”开采
贵州省福泉市:抢抓时节育茶苗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新建无性系茶园“三改”快速成园技术
茶乡人家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武夷山茶农采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