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12-03滕鸿钰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用水节水灌溉

滕鸿钰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水利管理所,甘肃 武威 733000)

水资源是中国农业生产中的核心资源,是推动农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必须要做到节约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高效利用,才可切实避免水资源浪费问题,并促使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探讨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有关概念的定义

1.1 农业水资源

所谓农业水资源就是农业生产环节为充分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以及维持生命需要的水资源,涵盖了地表水、动植物体水、大气与地下水,通过统计可以发现其中涵盖了农、林、牧灌溉用水等。

1.2 灌溉用水

根据耗水主体的差异性,农业用水通常分成林业、渔业、牧业与灌溉用水这两个部分。在这之中,农业灌溉用水是主要用水户,占据了农业用水的百分之九十左右,这些用水量和灌溉规模、降水量以及相关技术紧密相关。根据水资源来源的差异性,农业用水还可以划分成灌溉用水与天然来水。前者就是说经过机电井与沟渠等农田水利设施得到的水资源;后者就是来自平时的降水以及土壤潮湿。两种水资源一并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着彼此替代的作用。因为天然来水关键是受到天气与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所影响,是人类不可控制的,因此很难对其进行经济上可行性的分析,但是灌溉用水就有一定的可控性,是通过人工操作的,所以需要对这一水资源加以效率评价。除此以外,根据经济学角度而言,自然来水一本被看作非市场产品,界定成外生的,但是灌溉用水供给必须要使用物质投入才可以得到,就算灌溉用水价格很低的状况下也需花费适当的成本,因而可当作生产函数的投入要素加以分析。

1.3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农业用水效率以及灌溉用水效率探索上,外国和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已经从多个学科领域的视角进行了相应的探讨,通常使用水分生产率与灌溉水利用系数等各种指标评估农业用水效益,不过指标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此次探索的思路之中,把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当成农业生产要素,基于生产函数评判灌溉用水效率。

2 灌溉用水发展情况及其用水效率管理的意义

2.1 发展情况

伴随中国持续提倡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在国内大部分区域以内均已经把节水灌溉工作科学使用在了农业产业发展工作过程中,与此同时综合了地区发展特征,使用了因地制宜的节水灌溉方式,大大提升了水体资源利用率。目前,国内在农业产业发展结构中,按照各地区把其分成不一样的灌溉区域,各个不同的发展地区要严格按照自身农业产业发展基本要求,科学使用水体资源,如此一来对于缓解中国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以及促进地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利的。

2.2 意义

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发展无法脱离了农业灌溉而得到良好发展,增强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管理,须得综合农业水资源价格改革背景以及有关政策支持等加强宏观管理。同时在这一基础之上根据农业产业实际发展情况,构成完整的用水管理制度,综合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科学化水平,如此管理改革会影响到农业用水户经济发展以及用水意识。要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不单单要各级水行政部门和政府部门共同探讨制定出合适的节水灌溉改革举措,构成将经济手段作为关键的节水机制,还需要让水危机意识渗透人心,提高全民节约用水的意识,从而发展成随时随地节省水资源的局面。再者,需要不断提升农作物生产产量与质量,以及农作物经济效益,从而有效推动农业生产和节水灌溉循环发展。经过综上举措构成以生产关系的改革 促进节约用水工作的顺利开展,继而构建节约用水型的农业。

3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设施设备较为陈旧

在传统的农田灌溉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因此许多地区都开始采用滴灌的形式来实施灌溉,这样能够大幅度节约水资源,优化灌溉效果,提升用水效率。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然有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约束,在灌溉中依旧采用着陈旧的设施设备,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更换。并且,设备缺乏良好的保养,容易在使用中发生各种问题,影响到灌溉质量和效率。

3.2 用水存在浪费现象

当前有的地区仍受到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束缚,在灌溉时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浪费问题。这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通常相对落后,因此采用的灌溉方法大多仍旧是传统的大水漫灌形式。这样一来会导致水资源被大量浪费,造成了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的问题。与此同时,在这样的灌溉工作中,实际用水浇灌的面积较广,有不少水资源都会被蒸发掉,继而产生不可忽视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3.3 面积设计不够合理

有不少农田的灌溉用水面积规划都存在着不够合理的问题,由此引发了水资源浪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土面积十分广阔,而其中有不少地区处在缺水状态下,经济发展也相对较缓。所以这部分地区在实施农业灌溉时,大多是依靠人力劳动,机械化程度不高,由此便会产生规划和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拉低了整体灌溉用水效率。

3.4 用水群体节水意识淡薄

现如今,国内农业生产主体仍然是农民,这一类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低,所以,对农业节水灌溉模式知之甚少,很难在实际工作中促进国内农业节水模式深入发展。如果药提升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国家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使用节水灌溉农业的模式,以此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水资源不足会影响到人们生活与生产的方方面面,所以农业灌溉用水浪费现象需要尽快处理好,避免阻碍国家社会生产别的方面良好发展。

4 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提升策略

4.1 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要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则必须要先从设施设备方面着手,为灌溉效率的提升打好基础。相关工作单位及人员在管理农业灌溉用水时,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和科学管理,确保其质量达标。要定期作出检查,并安排专业人员实施设备养护,一旦发现农业灌溉设施设备出现问题或隐患,必须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恰当的措施予以解决,如此才能避免在灌溉过程中发生水资源浪费现象。另外,引入先进技术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进行农业灌溉时,需要对目前的灌溉技术进行不断研究和开发,争取改进现有技术,或是引入更多新型技术,并把这些科学高效的技术传授给农民,让他们能将其运用到日常的农业灌溉工作中。如此才能充分体现出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价值和成效,并确保节水工作得以落实,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更上一层台阶。

4.2 转变传统的灌溉方法

切实改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一大有效措施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用水的供需比例,采用先进的灌溉方法来替代传统的灌溉模式。有部分研究人员及管理工作人员提出,灌溉用水效率的提升,应当从水资源的供给角度出发,解决农业用水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改善灌溉工作的效果,但是却忽视了在灌溉过程中的用水效率问题。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仍在快速发展,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影响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因此不能再像之前一样从单方面的角度对供水工作实施管理,而是应当逐步进行改革,转变成为针对农业灌溉工作的水资源管理,将以往的大水漫灌形式转变成为更高效率的滴灌形式,以便最大程度地利用好水资源,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节约经济成本。除此之外,也可设置提灌站,在水源区域与农田用地之间建立专门的灌溉站点。这样可便于对水资源实施储存和管理,并随时运用于农田灌溉工作中,从而大大缩减水资源运输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水资源浪费现象。

4.3 加强相关管理工作

农业灌溉用水包括了多种形式,比如土壤水、地下水和降雨等等。而不同的区域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条件,要对水资源进行大规模调度,则存在着很大难度,且需要耗费不少成本。因此这就需要对灌溉水实施合理分配,并科学改造大型灌区。例如工作人员可设置相应的景区等工程结构,避免发生水资源浪费情况,并在工程结束后恢复景区原状,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与此同时还需构建科学完善的节水灌溉体系,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对应的灌溉方法,并完善后续管理工作。要对农业灌溉用水模式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确保其能够带动农业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并创造更多经济收益。若是发现在灌溉工作中存在问题,就要及时对其进行调整。

4.4 大力宣传节水

因为农村对于节水方面的宣传教育不足,很多农民使用的是漫灌模式,此为农业灌溉设施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强化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这一类群体的节水艺术,促使农民充分意识到水资源流失是非常严重的事情。需要不断健全部委监督与管理工作,确保农民在实际灌溉过程中处理废弃物,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新技术,防止灌溉浪费现象发生。在农业节水中,药持续增强对管理工作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培训,让人员可以科学处置节水方面的突发性问题,有效设计水保护流程,保障施工过程质量,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5 结语

综上可知,农业灌溉用水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对此,相关人员就要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转变传统的灌溉方法,同时加强相关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猜你喜欢

用水节水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迎接高风险的用水时代——读《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