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2021-12-03周德锋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农技技术推广人才

周德锋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4)

农业科技是发展农业经济、实施振兴乡村战略的重要支撑[1]。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是“科技兴农”的排头兵和主力军,是连接农业科学技术与我国数亿分散农民的桥梁,负责将先进的科技成果传播推广给数亿分散农业生产者获取经济效益。他们的思想行为、能力素质是影响科技转化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培养一支精良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1 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有偏差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以农林院校培养为主,但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则以培养研究型应用人才为主,针对农技推广人才需要所聚焦的实用技能型、复合应用型人才还不够。一是农林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向名校看齐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未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二是涉农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涉农专业特别是农业推广类专业不受家长、考生的欢迎,从而一定程度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三是地方涉农高职院校政策定向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规模甚小,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不匹配情况。

1.2 培养理念没有与时俱进

农业科学虽然是传统学科,但现代农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施农业、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领域不断向农业科学融合,现代农业呈现出向一二三产业综合化发展新态势,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理念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变革需求。一是高等教育在传统“知识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下,知识和技能就源源不断填充到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缺乏创造性、创新性和活力等诟病。二是随着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产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产业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在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理念更需与时俱进结合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方面的乡村振兴。

1.3 培养内容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五位一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仍然立足农业生产,在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相关内容欠缺,尤其是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的培训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其次在绿色农业、生态宜居发展的培训上没有跟上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当前农业面临环境保护束缚、生产资源和人力资源瓶颈、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农技人员彻底贯彻生态宜居的要求,摆脱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不够强、急功近利狭隘追求眼前利益等问题,推广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生产方式。最后,农技推广人才培训受经费、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培训内容很难兼顾到乡风文明等人文精神,不利于乡土文化的复兴。

1.4 人才培养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协调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过程和环节都有效发挥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我国在这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我国的农业教育和农业推广存在脱节的现象,农林院校更多的注重农业教育,却忽视农业推广。二是农林院校的师资水平更多的是理论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但实践能力、生产经验、农业推广能力则略显不足。三是由于经费、培训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农技推广人员继续教育多为安排短期培训班,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长,受训人员不了解每个生长期实际和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的情况下,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灌输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四是缺乏系统的培训监管评估机制。不管是培训教学过程的监管,还是受训者学习效果的评价,都存在缺位或流于形式。

1.5 推广功能逐渐弱化不利于人才成长

笔者在对乡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现实情况走访调查时发现,乡镇一线农业推广工作的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农业推广在编岗位人员“闲置”或“转岗”现象严重,大多受制于乡镇政府工作需要,从事繁重的行政性管理事务,与农业生产严重脱节、脱钩。二是现存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年龄结构、素质结构、技术领域等都老化,知识的更新迭代速度慢,所具备的能力要求与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不相匹配。三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事业编制,扎根基层、接地气的“土专家”“田秀才”无法通过招录考试,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两难境地。这些现象导致农业推广功能逐渐弱化,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成长。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策略

2.1 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是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培养、开发的根本保障。一是农林院校分类定位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目标,保障农业领域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定向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复合型、实用技能型人才。二是扩大地方涉农高职院校政策定向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规模,从人才供给上做到地方农业发展需要,应培尽培。三是宣传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支持、创业指导等服务[2],在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引导城市人才下乡[3],优化农业人才队伍。四是建立职前、职后进阶培养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基层农技推广人才知识更新需求。

2.2 人才培养过程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只有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在职前、职后培养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才能为基层农技推广事业提供人才支撑。一是高等农业教育作为现代农业产业的先驱,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着力培养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前瞻性眼光、国际化视野。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要突破传统农业发展的束缚,汇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融合产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协同的绿色发展理念,培养有助乡村振兴发展的现代农业人才。三是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推广行为能够为乡村农业振兴带来勃勃生机,要不断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理念和爱农意识,促使他们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向新技术、新信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3 以乡村振兴为指导开展农技推广人才培养工作

按中央要求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培养工作上必须以乡村振兴为指导。首先,产业兴旺列为首位,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养内容设置上立足农业生产资源开发的同时,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电子商务、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等。其次,坚定有力的发展绿色农业,建立生态农村。培训内容设置紧跟乡村振兴战略步伐,贯彻绿色、低碳、循环、安全等理念推动破解农业面临束缚、瓶颈和挑战。再次,打破千篇一律政策指导设置培训内容的方式。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农村的生产实际、乡土风情开设培训内容,农技推广人才具备技术推广同时,接地气地促推乡风文明与传统文化紧密接轨。

2.4 全过程管理服务推动人才培养

首先,农林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时,注重农业教育和农业推广,学校教师考核机制导向上,引导教师深入农村,立足于农业农村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和科研。其次,加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存量在编岗位人员实践教学环节,因地制宜开展现场教学,提高生产经验、农业推广能力。再次,针对种植大户开展专项培训班,农机服务公司针对农村务农劳动力减少等实际情况推广实用、省力、省工、轻便、维修方便的农机具等分层次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满足多方面需求,提升他们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建立培训鉴定评估机制,培训实施过程中增添现场指导、一对一咨询、互动教学、网络学习等培训方式[4],培训后建立受训者技术实施应用情况来反馈评价培训效果。

2.5 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机制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必须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摆在重要地位,鼓励和支持各级涉农主体广泛参与,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一是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保障人员在岗、尽责、有作为,增加经费投入,扭转乡镇级农技推广被动无力的局面。二是创新激励机制,优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成长环境。三是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国家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导,鼓励和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学校、公益性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农民合作协会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推广体系。四是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购买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项目,既提升推广服务水平,又提升存量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专业知识。

国际经验表明,人才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力量[5]。我国现代农业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养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更大的挑战[6]。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导作用,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道路,不断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全程管理服务,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猜你喜欢

农技技术推广人才
人才云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