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需求的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研究

2021-12-03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跨文化

何 英

(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辽宁沈阳110868)

根据“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建立更加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加强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进高校公共外语教育的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势在必行。其中,如何定位高校公共外语教学在高校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参与、服务、保障功能,发挥外语教学在学生能力养成、助力专业学科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掣肘和难题。

一、深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是完善跨文化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大学外语是大学基础必修课,是面向全国所有高校在学生低年级开设的基础通识课,也是对学生大学毕业和进一步考研都具有影响的一门课程。大学外语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而设立,并随着中国的发展而发展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还停留于本土教育,与国外的合作和交流很少。党中央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之后,1978年8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上提出了《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同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增大派遣留学生的数量,要成千上万地派”。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邓小平教育理论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7-79页。其中,“面向世界”就是指我国的教育要加强与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先进知识和技术,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大学外语教学作为培训学生跨文化交流的基础课已经成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培养高校各级各类跨文化交流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对国际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10号)提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促进人文交流、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以《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础,研制了《普通高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等维度规定了新时代英语类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的基本准则,为外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引。

高校外语人才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语言学习情况,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和国际视野,在培训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学习,为学生参加工作之后的国际交流扫清文化差异障碍。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表达的还是文化。打造学生的国际化交流能力,就要从培养学生了解历史、了解跨文化差异开始。虽然学生外语的学习始于学校的课堂,但它的应用却可能要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已不仅仅是基于高等教育功能等应然层面的期待,也是聚焦于高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如何使学生能够立足社会,全面提升学生语言使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思维是摆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面前的新命题。

二、高校外语教学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

当前,一些高校管理模式受惯性和教学思维固化等因素影响,公共外语教学在思维、实践、通专融合、师资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制约了高校公共外语教学进步与发展,尚未形成有效服务社会的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思维方面,公共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不强

高校外语课作为基础学科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但一些学生和学生家长对课程设置的目的和作用的认识不尽相同。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最重要的内容是要背单词和做英语四六级试题,把通过英语四六考试作为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也有一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大学英语学习就是能阅读英语原版书和写英语论文,甚至有的学校管理者也认为外语仅是一门语言课程,而没有将其作为学生未来发展的必备的要件进行思考。显然,这些认识对高校外语学习存在着一定的误解。

高校外语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完成小学、初中和高中十余年英语学习基础上的延伸,高校外语教学不只局限在“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学习层面,而应该是在“听说读写译”基础上的跨文化认知和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课程。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更是文化的载体。公共外语教学面对的是工学、农学、医学、法学、管理学等十三个学科五百多个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和科学研究中的国际合作交流机会会很多,没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必然会对学生的发展空间产生影响。这其中还有一项重要的非语言交流因素值得关注,如跨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差异、宗教差异、习俗差异等方面,已经成为困扰当今跨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因素。

(二)在实践方面,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不强

2016年6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公共外语教学由于受传统和惯例模式影响,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沿袭着课堂教学模式。由于公共外语长期被高校定义成公共基础课程,没有像专业课一样的实习和实践课程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传统套路性”有余、“实战搏击性”不足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部分高校的大学外语课依然延续着中小学外语课的模式,虽然历经翻译教学法、阅读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等教学改革,但还是徘徊在语法教学的领域,局限在教材和考试的维度里。作为教学成果的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托福和雅思考试等成绩,虽然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对外语知识积累程度,但并不能全面展现学生对这一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借助这门知识完成研究和专项工作的能力。高校外语课程之所以一直没有走出“纸上谈兵”的误区,是由于存在外语教学只是一门语言课程、文学课程的误解。这种误解,不仅影响了高校公共外语课程的发展,还影响了高校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掌握,导致学生毕业后,参与中西方跨文化高层次研究交流和专业学术互动中捉襟见肘。

(三)在通专融合方面,公共外语与专业课程严重脱钩

当前,大学英语教材虽然种类繁多,教材的侧重点和难易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多数高校从教学评估和专业认证的角度,会采用统一版本的外语教材,很多高校在同一年级采用同一教材,使用统一考试教学大纲,过度强调公共外语的“公”而忽视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和不同自然环境区域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对“专”的需求。高校外语教学成了中小学外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延续,影响学校对跨文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专业课与通识课脱轨、教学与现实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科和学科之间“各自为战”“自弹自唱”现象比较普遍。高校外语教育应该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研究方向,从选取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入手,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承担起服务高校优势学科发展和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的责任。

(四)在师资建设方面,公共外语教师的进修和培训严重不足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留学基金委加大了对合作交流项目的人员派出资助,高校学科专业教师出国学习和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而公共外语教师参加对外学习、交流和培训的机会却没有相应增加。由于日常教学工作任务繁重,并缺乏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使公共外语教师在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思维方式更新上较为滞后,由于缺乏更新而产生的缺少创新,一些高校出现的重“教”轻“研”情况,“几十年如一日”的枯燥教学既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抑制了教师教学主动性的发挥。

(五)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公共外语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不够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大学教育借鉴苏联经验,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专业教育学以致用,比较关注知识结构和专业深度。改革开放后,受西方精英教育理念及大学扩招的影响,大学外语对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授课形式等做了统一要求,但实践训练的部分没有设置在教学课程内。东部沿海城市国际化程度高,外语语言环境优越,日常课外生活中接触外国留学生、游客和国际工作人士的机会多,学生使用和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容易被激发。而内地非重点大学的情况并不乐观,本科学生没有外教授课,留学生也很少,学生缺少像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外语国际交流机会。由于课堂内容缺乏学以致用的环境,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目前,还有很多高校外语教学没有教学实习环节,学生实践部分也由于课时少、教学内容多而被挤到第二课堂,外语精英人才多样化的高端培养环境明显不足。

三、推进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建立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作为工作目标。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2021年3月13日。因此,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也应结合实际有步骤加快。针对当前高校外语教育遇到的瓶颈问题,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增加高校公共外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让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更大,国家和用人单位对具有全球视野、精通外语交流和通晓国际规则和谈判技巧的跨文化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高校外语教学不应停留在简单的语言教学层面,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急需的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和“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端人才匮乏局面,外语教学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引入跨文化教学内容,走培养国际化高级专业人才的道路。

在外语教学中,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是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的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①夏代英、胡慧:《多元文化背景下探析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海外英语》2014年第19卷,第69-70页。在实践中,应该针对不同院校和专业方向落实公共外语的基础教学和专业研究重点,突出该领域的历史背景、研究过程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基础作用,让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起跨文化学习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应着重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和它所取得的所有的成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对语言的学习,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母语之外语言的兴趣,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学习语言,而非为了学语言而学习;在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方面,注意从让学生全面了解该种语言文化的产生背景和沿革,引导学生理解跨文化思维方式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学生用文化的历史去思考和解答语言交流沟通中存在因东西方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障碍。因此,去除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屏障,用不同文化背景理解思考不同地区语言逻辑的差异,对于在高校公共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对学生使用非母语语言技能的培养

技能培养可以有认知环节参与,但必须通过实践获得,因此需要培训和练习,光靠理论知识不行。但知识的领会和技能的形成总是相辅相成的,专业领域技能常常是知识外化的工具,当然更是表达能力的手段和方式。如果缺乏技能,知识将难以转化应用到新的情景,能力就不能实现、施展,更谈不上创新。②马陆亭:《高等教育结构化育人的教学实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137-145、170页。大学公共外语应针对学生的外语基础、专业特点和未来的职业需求,进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学院和专业的学生开设各具特点的外语选修课程,不断提高公共外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国际化跨文化交际专业人才短缺的社会问题和大批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象是当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两难课题,这决定了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技能必须成为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重点,而其基础是对教材的改革。大学外语教学在外语语言内容基础上,可以根据高校的性质拓展和开发服务公共类外语教材和服务专业类外语教材。服务公共类教材适用于综合类大学和师范类院校,这类教材趋同于现在普遍使用的公共外语教学教材,应该加大“听说”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加强对英美社会文化和政治文学的分析,便于学生掌握西方文化的综合概况。服务专业类教材适用于专业类院校如农科、工科、金融、医疗、艺术、体育等,这类院校的公共外语类教学应该贴近本校办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本学科国际学科前沿的了解和学习,突出“读写”能力的训练,更加突出公共外语教学实用性和针对性。只有公共外语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度高,才能逐步引导公共外语类教师向服务专业性学科转变,同时注重高级专门人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外语类培训,进一步提高高校外语服务专业研究的实践能力,需要在科学实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环节中进行培养锻炼,从而解决外语教学和学科专业在教学中的“两层皮”问题。

(三)加强教师队伍梯队性建设

应该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评估机制,采取有效形式将一线教师从以评职称为导向的写论文、找课题、出专著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进一步加大对教师学术交流、技能训练和进修提高等方面的投入,打通高校公共外语教师向学科专业教师的发展的通道,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各高校公共外语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应通过建立高校外语师资库的方式开展校际教学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以改善各高校长期以来“各自为战”形成的外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格局,促进校际外语教学交流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主选学适合自己的外语课程。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外语教师不同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和自身业务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向调整,针对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应该侧重于综合类基础性外语教育教学,突出对欧美文化和东北亚地区国家特点的语言文化背景进行研究,加强对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和各类应试教育考试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发挥其基础知识扎实、教学较为严谨的优势。针对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应鼓励其投入到专业学科外语教育的研究与思考中,发挥其在帮助专业学科国外前沿领域研究和服务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遇到听说读写译方面的难题,协助学生深化相关专业课题研究,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知识更新快和接受能力强的优势。针对经验阅历比较多、年龄偏大的教师应侧重高校应试类题库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和教材开发与研究建设。

(四)推进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发展

随着高校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互联网的普及,高校外语学习的观念、途径、方式和方法都在不断进步,各种现代外语教育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外语学习的内容也变得十分丰富,外语教学的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10月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总体方案》明确: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总体方案》提出:“制定‘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服务国家需求,引导高校争创世界一流”。要落实这一要求,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关键。

教学评价是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部分。应按照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特点和外语教学标准,制定符合本校办学特色的大学外语考评方案,实行“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培养跨文化复合型人才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从顶层设计、评价指标、实施路线等综合推进。就学校层面而言,需要建设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教学质量意识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开展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的多样性评价,可以将学生的外语实践表现和外语语言输出能力纳入考评范畴,做到既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也对教师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方面举措进行评价,避免学生学习“哑巴外语和聋人外语”及“为考而教和不考不教”等不良现象,坚持以考察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考核指导思想,使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五)强化高校外语教学的社会服务功能

当前,世界一流大学在履行其知识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主要职能的过程中保存和传播知识,追求和探究真理,推动社会发展和文化的再创造。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以“原创性贡献”为主要内容,着重考察大学在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培养的成就。自“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实施以来,我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强化大学社会服务能力、贡献及影响的评价,如教育部对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进行了调整,突出对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情况的考量,以审视和考量大学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区域需求为视角,制定社会服务分类的标准和内容框架,将社会服务作为“双一流”建设大学的分类依据之一。①刘路、洪茜、李瑞琳、Hamish Coates:《美、澳、日三国评价大学社会服务的经验与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第134-141页。针对这些要求,我们应树立大学为社会服务贡献的理念并付出实际贡献行动。

有关部门和高校应该将外语教学的社会服务性作为教学的一项任务,实现校内和校外“双服务”模式。校内服务可以协助专业学科完成科研所必需的资料阅读翻译和梳理归纳,助推专业学科加快发展。校外服务可分为校际服务和社会服务,校际服务可利用外语教学专业优势实现资源共享,社会服务可以组织公共外语教学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如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对外外语宣传、帮助机关报纸刊物杂志和新媒体做好翻译、参与地方文化对外宣传、实施辐射周边国家、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策划宣传等,同时可以协助专业学科中英文对照翻译、英文校对和对外服务等,使高校公共外语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作用发挥出来。

总而言之,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系到2035年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实现,而高校公共外语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基础学科和重要组成部分,对落实教育“十四五”规划,推动高校教育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方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高校外语教育理论更新、强化外语教育结构调整、完善教材改革、调动教师积极性、推进学生语言能力养成,是解决高校公共外语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需要有关部门、高校和社会共同研究、思考和解决。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Discussion about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