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奇迹的人民主体依据
2021-12-03付文佳
张 岩 付文佳
(1.辽宁社会科学院,辽宁沈阳110031;2.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一、群众史观:中国经济奇迹时代之问下的创生主体追寻
世纪之交最受重视和关注的世界历史现象,莫过于中国经济35年(1978—2013)间始终保持年均9.8%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模式”“中国经验”成为全球政学两界热议的学术话题。2021年,时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泱泱华夏风华正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新审视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深层次根源,既是对历史的尊重,又是对初心的坚守。
中国经济奇迹的创生除体现为经济高速增长外,还表现为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即便有些国家还对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现象持不置可否的态度,但却不得不承认中国减贫成绩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据世界银行减贫数据统计,1981—2015年34年间,世界其他地区脱贫总人数1.52亿,而同期中国脱贫人口总数高达7.28亿。特别是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仅2016年一年,就有2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国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①《中国减贫成就令世界赞叹——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大力改善民生》《,人民日报》2017年3月13日,第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严峻形势下,“我国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②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 b/202102/t20210227_1814154.html,2021年3月1日访问。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①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http://www.gov.cn/premier/2021-03/12/content_5592671.htm,2021年3月1日访问。可以说,离开中国的脱贫奇迹,贫困人口减半这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就绝对无法实现。
2021年新年贺词,习近平讲话仅仅1428字,却精辟概括了新冠疫情肆虐背景下中国绘就的壮美画卷——患难彰显民族精神、经济迈上崭新台阶、科学实现重大突破、脱贫取得决定性胜利、改革续写华丽篇章。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华民族巨轮远航,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建设开启新的征程。
改革开放43年的实践向世人证明,经济上迅速崛起的中国不仅可以解决困扰国人已久的温饱问题,让人民在小康路上昂首阔步向前迈进,还彻底改变了旧有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最中央。改革之初,谁能预料到中国会取得如此成就?这种市场化改革与苏东国家转轨绩效的结果形成强烈反差,由此,“中国之谜”成为世人急需破译的“斯芬克斯之谜”。“北京共识”打破了单一的经济学视角解读,人们试图以多学科互动的方式来深入探寻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成因。
究竟是谁创造了伟大的中国经济奇迹?又是什么让中国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经济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从总体性出发为我们开启一扇智慧之门。
马克思在对英雄史观的批判中阐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思想。面对鲍威尔等人无视劳动者创造财富的事实,鼓吹“思想创造一切”的谬论,马克思明确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52页。即思想理论只有反映群众利益并在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历史并不是绝对精神的体现,也绝不是少数杰出人物的作品,在其现实性上,是“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人民群众现实活动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实践作为历史分析的基础,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的生产实践所创造。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69页。所谓的历史其实就是人们为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目的所进行的活动而已。后来这一思想经过马克思主义者的继承和发展,规范性表达为教科书中的经典表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列宁说“无产阶级的百万大军才是万能的”,④《列宁全集》(第二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9页。毛泽东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⑤《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页。邓小平也指出“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7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⑦《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0、21页。在中国,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深入人心的政治话语和约定俗成的哲学命题,一直以来生动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实施中。
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主体自觉的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强调个人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指出历史发展规律无非即人的活动发展规律。那么,人民群众到底怎样创造了如此伟大的历史呢?仅从政治的意识形态话语去肯定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人们从学术话语对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加以认可。因此,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视为解读中国经济奇迹的深层哲学依据,对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观照,不但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阐释,而且还符合当代中国经济现实的历史逻辑。
二、唯物史观:人民主体地位确认的内生逻辑
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离开具有能动作用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人类历史也就不复存在。唯物史观就其本质而言,以群众史观为主体性维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内在包含制度更迭、人的发展和生产方式变迁三个维度。但在以往解读中,人们似乎更多从第一重维度,即政治维度去对唯物史观加以阐述,从而忽视了对人及其现实经济生活的观照。直至20世纪初,由“宏观”回归“具体”,进而回归马克思哲学真精神的学术背景下,“大写历史”的弊端开始引发学者的反思,人的发展逻辑作为唯物史观内蕴的第二重逻辑线索日益得到哲学界更多的关注,由此衍生出三条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线索,即“以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为基础的、以政治制度更迭为线索的社会发展逻辑,和以人自身的发展逻辑为线索的从‘依附性的群体性的人’到‘建立在物的依赖性基础上的人格独立的人’,再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社会形态划分。”①付文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及其经济体制基础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哲学院,2018年,第56页。
回归马克思经典原著,交往形式“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04页。相比于革命视域下政治制度的更迭而言,突出生产力的作用,关注生产方式在社会变迁中的动因地位,以及由此引发的人自身的主体地位演变过程,似乎更能说明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进程。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历史发展的第一大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它决定了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同时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导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59页。这种情况下,只有采取革命的手段才能消除现存生产关系与进步的生产力之间的被异化力量统治的激烈矛盾。这样一来,生产力发展和阶级革命以双重动力的方式推动历史进步,由此引出革命和发展这两大唯物史观视域。即在唯物史观发展视域下,以生产方式变迁和由此产生的人的自由发展过程作为历史的根本逻辑,对现实的经济生活加以关注,由此在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变革中突出“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作为一个历史性的概念,“现实的个人”在革命视域下呈现为政治共同体中整体化、阶级化的存在,以“无产阶级”的形式推动了革命的胜利。随着时代的发展,唯物史观发展视域逐渐凸显,独立与自由的个体理应成为“现实的个人”的历史维度,使“现实的人包括了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进行物质生产实践的个体,包括每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体。”④谢晓娟、任静:《论马克思的人民观》,《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这种背景下,“人民离不开个体,离不开成熟的、理性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个体要想实现自己的利益,也必须作为人民的一员,融入人民中”⑤陈培永:《重思马克思的“人民”概念》,《哲学动态》2018年第1期。并以此去回应“人民群众怎样创造历史”这一举世瞩目的时代之问。
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中国建设主体从臣民到人民的超越,人民实现了由革命的总体化主体到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法定主体的转变。在这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具体国情,努力探寻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经验,积极寻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形成了科学的、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首先,邓小平高瞻远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和“三个有利于”的工作标准,重新确立了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强调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将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检验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民的群众基础和主体范围,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艰难困境打开了新局面。其次,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六种新型从业人员(民营科技企业中工作的创业和技术人员、外资企业中被聘用的管理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从事中介组织的工作人员等)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变革者和建设者的行列,再加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进一步将人民群众作为决定党的事业成败的根本性因素。再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五个统筹”为人民群众利益的构建提供了具体路径,再一次强调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体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中心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新境界、新成果,是对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新观察、新命题,是党和政府尊重人民实践主体地位、鼓励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更是习近平无产阶级立场上群众观日臻成熟的重要标志。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深入贯彻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生命线,也是一以贯之的坚定立场。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40页。在这过程中,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让全体人民共享国家社会改革发展的利益成果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不懈的追求。新时代呼唤新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科学运用和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斗争和建设中,心里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习近平不止一次表示,任何时候群众路线都必然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事关存亡的生命线,只有始终与人民心手相连、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人民作为历史前进的依靠和动力,才能坚如磐石,披荆斩棘。以“两个一百年”为核心目标的“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构建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论体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789页。这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继续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的铿锵宣言。在新时代、新方位的基础上,面对社会客观发展的新条件,综合考量人民主观需要的新变化。党的十九大作出科学的、重大的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彻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而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再一次与时俱进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③《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个人作为党工作和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消除了革命视域下对人民群众的内涵和外延的片面、狭隘的理解,是对马克思“群众”概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苦、与人民团结奋斗。”④何毅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0页。人民中心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价值遵循和目标指向。
三、改革开放:人民主体性回归及中国经济奇迹的创生
中国经济奇迹的创生必然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归功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诞生,一直到1978年的22年间,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功不可没,发挥了重要的建设作用,但其高度集中性却束缚了社会主义经济本应具有的生机,导致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贫困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历经29年艰辛探索,“向死而生”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终于为这个饱经磨难的国家指明了一条光辉道路,不但对思想政治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还引导推动了学术界重新回归对唯物史观的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以穿透历史与现实的笔力勾勒出中国的‘发展中’现实和发展过程的宏观逻辑,标志着对建国30多年来国情的准确认知。”①郭忠义、贺长余:《论辩证法的范式变迁》,《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人们开始重新反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的辩证关系,质疑和批判了关于历史原动力的问题的“阶级斗争动力论”,指出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离开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形态的进步,一切进步就都不复存在,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的进步了。在正确理解和运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将市场经济创造性地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以中国的现实国情为根基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的内在优势,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颗火种在中国大地再次熊熊燃烧。至此,改革开放的大潮一日千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绽放出绚烂夺目的花朵。
改革开放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忽视生产方式变迁这一内在逻辑,改变了按照传统采取革命对抗方式去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思考路径,也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之初在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实际基础上空谈制度建设的错误思想,在共产主义两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指导下,形成了科学的、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将社会主义由抽象的制度安排真实地转化为“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活条件”,进而开始实现向共同富裕本质的复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包含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独立性的特征,又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上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扬弃。
改革开放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正确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为和平发展时期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提供了经济体制基础,鼓励人民群众以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主体身份而存在;改革开放倡导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不断丰富物质财富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成为现实可能,不仅促进了每个个人的主体性自觉,也促进了个性独立、自主自为的真正现实主体的诞生;改革开放极力推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使一切促进生产力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充分体现。总而言之,唯物史观视角下,不管是解放思想,还是发展生产力,抑或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都是要充分解放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让其以意识上具有独立自主性的主体身份而存在,并在经济活动中拥有更多的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从而积极地以经济发展建设主体的姿态参与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在一定意义上讲,“正是人的自由本性,才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②刘艳菊:《马克思价值范畴的三重维度解读》,《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3645亿元,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十一位,此后的35年时间里,经济发展以年均近10%的速度高速增长,2010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③国家统计局《:波澜壮阔四十载 民族复兴展新篇——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http://www.stats.gov.cn/ztj c/ztf x/ggkf 40n/201808/t20180827_1619235.html,2018年8月27日访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的五年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再次实现新的突破,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经济建设取得卓越成就,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超过30%的贡献率。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在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中,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和平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道路”上,世界历史进入中国世纪。
对于未来社会发展走向,马克思预言:“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30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让人实现其独立性。在自由、自主的经济活动中,人们摆脱旧有依附关系的桎梏,唤醒了对独立个人价值的认知,在向“自由个性人”迈进的过程中,原来的个人依附观念、一元思维观念、等级特权观念逐渐被创新观念、个人独立观念、平等民主观念所取代,极大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当前条件下,经济体制改革依然远未实现彻底释放其巨大潜能的重大任务,还对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客观地设置了障碍和制约。因而,继续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是我们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关键所在,依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2页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改革开放43周年,理论与实践结合创造出的成就赢得了世界认同,这些成就“在本质属性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实的人民的具体而生动的社会改造活动”。④李振兴,郭忠义:《中国改革开放的唯物史观实践逻辑探析》,《临沂大学学报》2020年第12期。从哲学角度来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人为本的、尊重人的个体主体地位的市场经济。
一直以来,我们在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总把实现个人利益与自私功利的价值取向相等同。但按马克思的本意,市场经济理念的真谛就在于对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自律的个人的尊重,这种个性独立标志着人从群体依附中的伟大解放。习近平充分意识到现实的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进步作用,“以人民为中心”突出共建、强调共享,他说:“共享理念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第401-402页。“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36页。推动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归根结底是要充分保障人民个体利益的有效性,让每个人都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生活。特别是党的十九大,第一次将保护人民的人格权,与保护人身权、财产权一起写入报告,再次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主体地位。
人的自由与解放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生活为立足点来考察人自身,以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对个人未来生存方式进行了科学地预测:“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页。可见,充分肯定人的个性,全面提升人的能力,实现人的本质复归是这个“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特征。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放异彩,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民主政治、文化建设、法治体系已然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助力于“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扬帆远航,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样看来,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自由人联合体”的终极目标指向还相差甚远,但已然初步具备了某些基本性质和特征。因此,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的基本国情,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现实的关系,充分调动作为生动个体的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面对市场经济的波涛汹涌,迎接并存的机遇与挑战,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怀和气魄去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依然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而奋斗在新时代条件下的现实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