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新时代转换

2021-12-03夏玲玲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时代

夏玲玲 亢 升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2020年3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制度设计层面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①参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326/c419242-31649875.html,2020年7月1日最后访问。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性,如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②参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htt p://cpc.people.com.cn/n1/2018/0912/c64036-30289666.html,2020年7月1日最后访问。追溯劳动教育的思想渊源,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个概念,但在其多部著作中都有关于劳动教育的规定性表述。如在《共产党宣言》中,他明确提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点;在《资本论》中,他阐述了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即一方面能“提高社会生产”,另一方面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他从未来社会发展视角,指出劳动教育“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等论述。马克思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劳动教育的存在本质,以“现实的人”的生存方式为观照,建构了科学的劳动教育思想。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中国化,经历了救亡图存、国家建构到特色探索的历史过程,形成了系统完备、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然而,劳动教育是动态、发展的概念。随着科技发展和时代变革,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亟须新时代转换,转换重点在于重视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通过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探索“以劳育人”的内涵和实质;转换关键在于洞察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特点、新问题,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规律遵循和实践路向。

一、集体与个体统一: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新时代转换的价值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①参见新华网:《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28/c_1115120734.htm,2020年7月1日最后访问。劳动创造伟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诠释,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新时代发展就是劳动教育思想必须同“新”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教育思想新时代转换的现实意义在于将劳动教育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解决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体现服务国家建设发展大局的精神气质。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使命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从未来社会发展的视角,指出“教育和生产劳动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77页。改造社会是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遵循,也是劳动教育的现实功能。当前,我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了转换的新要求,转换的意义在于通过劳动教育凝聚全民族共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本质要求:在劳动中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物质需要。“劳动”,首先是作为经济范畴而存在,是人的类本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劳动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政治、经济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同时受到特定时期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③参见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326/c419242-31649875.html,2020年7月1日最后访问。劳动教育思想的新时代转换,就是促进劳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新态势,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价值彰显:在劳动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劳动教育的价值层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辩证统一的。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代表劳动人民对强国时代的向往和追求。只有依靠全体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出巨大社会财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国富民强和社会和谐。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代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生动描写,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教育的发展逻辑倡导劳动不仅是生存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完全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实现劳动自由和劳动幸福。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劳动解放实现人自身的解放,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目标。从个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体现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这些道德品质只有在人类物质生活实践中、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形成、完善和发展。

3.主体塑造:在劳动教育中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劳动者的劳动品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社会主义事业成败与否的根本力量。劳动人民不仅要有“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主体认识,也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情操;在政治素养上,劳动人民要坚定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民族的发展大局,胸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必胜信念。实践证明,劳动教育是培养劳动品质的最主要形式,不仅能塑造内在劳动气质,提升劳动源动力,形成劳动自觉,更能培养家国情怀和坚定“四个自信”,成为胸怀祖国、兼济天下的社会主义合格劳动者。

(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要求

劳动教育思想萌芽于资本主义制度剥削下的工厂里,马克思敏锐地洞察到生产劳动的教育意义,探寻劳动教育的社会价值。《意见》的发布,明确了新时期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定位,为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实践方向。劳动教育思想的新时代转换,重点在于把握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核心逻辑,从学校教育视角,将劳动教育提升到制度建构层面,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入挖掘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

1.劳动教育是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从历史进程看,“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①钟毅:《试论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教育学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67页。自此,劳动教育正式出场,成为我国教育方针的指导思想。但是,在过去很长时期,学校劳动教育流于形式,逐渐被淡化和弱化。《意见》的出台,重申了劳动教育对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从新时代教育方针层面,以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促进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协同发展,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

2.劳动教育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从内容上看,劳动教育是关于“人”的类本质问题的理论阐释,即劳动创造人本身,正是因为劳动,才使人和动物区分开来。学生从人类历史发展角度理解劳动的意义与目的、功能与价值,这些理论背后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形式上看,劳动教育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其优点在于灵活、多样,能有效地弥补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形式单一等问题。从效果上看,劳动教育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方式,可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整体效果,有助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讲得深、讲得透,使学生听得懂、真的信,引导学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3.劳动教育是发挥教学效果的有效助手。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劳动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知识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带来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②〔苏〕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吴式颖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69页。这种“不起作用”的过程,寓劳动于教学,通过劳动过程和学科教育相结合,保证教学进程和学习效果。劳动教育作为一种隐性教育,具备丰富多样的教育姿态,可以激发学习积极性,使教学与劳动做到“最健全、最自然的配合”。

(三)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0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作为“现实的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的,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现实的人”发展为哲学意义上“完整的人”,需要具备能力素质、自由个性和人的本质三个维度。劳动教育以实现人的本质为归宿,满足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需要。

1.劳动教育能促进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素质,指的是“现实的人”所具有的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社会需要生产和自身能力生产的能力,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劳动能力是“现实的人”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金字塔中的最基础、最根本能力,是产生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因此,劳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贯通其他“四育”的本质力量,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机地统一在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劳动教育是促进一切能力素质的核心要素。

2.劳动教育能促进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可以肯定,消灭那种强制性的旧式分工,必将为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劳动变换提供可能,而劳动变换必然会造就个人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①康渝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98页。马克思对人的自由个性论述是针对旧社会分工造成的人的异化而谈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逐渐从物的依赖性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大的劳动自由和劳动幸福,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职业方向和劳动形式,最终成为“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的自由发展个体。

3.劳动教育以促进人的本质全面发展为实践归宿。人的本质全面发展指的是从“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发展为“完整的人”,具有丰富性和完整性。劳动教育思想新时代转换就是通过劳动,扬弃异化,使人能够全面占有自身本质和全部社会关系,达到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现实的人”和“完整的人”的统一、自由和必然的统一,最终实现个体自由和社会自由的高度统一。

二、内容与形式并重: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新时代转换的原则遵循

在我国,劳动教育思想一直备受关注,党和国家从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出发,探索劳动教育的时代课题和实践遵循。新时代青年和青年工作关乎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兴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劳动教育的新时代课题就是通过开展大中小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需要及时转换,使其在内容范畴上体现综合育人的认识导向,在形式范畴上体现协同育人的方法导向,在功能范畴上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导向。

(一)认识论层面:体现把握综合育人的内容导向

劳动教育在教育中处于统摄地位,统领其他教育,并把一切教育内容联结在一起“。一切科学知识无不来源于劳动,一切创造发明无不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品质,劳动联结着人类已知的与未知的、感性的与理性的、机体的与认知的、身体的与大脑的、理智的与情感的等人的全面发展内容。因此,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统领意义。”②王连照:《论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施》,《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7期,第89-94页。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具体开展中,要延展“以劳育人”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劳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融合发展,形成“五育”并举、融合发展的劳动教育新格局。具体来说,“劳动是道德之源”,通过劳动实践能培养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更好地遵守社会公德、谨守职业道德、发扬家庭美德。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更能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劳动教育能增智,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其过程能使学生产生学以致用的满足感,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动力。在日常劳动中渗透科学技术知识,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因素,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劳动创造力。劳动教育能强体和美育,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中曾论述过劳动、健康和美的关系“,在太阳城的人民中根本看不到丑陋的人……那里的人认为体格匀称、活泼和富有朝气就是她们的美。”在强体上,劳动能锻炼身体,养成强健的体魄,健康的身体本身就具有美感。在美育上,学校不仅可以引导青年人通过劳动改善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生活,还能引导他们在劳动中理解生命的自由与美感,体会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总之,劳动教育具有修身树德、增智提能、强体美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因此,学校应该从劳动教育的统领地位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形成综合育人新局面。

(二)方法论层面:体现开展协同育人的形式要求

马克思认为,劳动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是一致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7页。对于青年人来说,劳动教育的场所和成长成才的场所是一致的。现代社会中,家庭是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单元,学校是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单元,社会是成长锻炼的实践单元。家庭、学校和社会有不同分工,各有其主导性领域。然而,在长期的劳动教育实践中,暴露出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不规范和社会教育形式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形成相互联系、彼此配合的整体性教育。劳动教育思想的新时代转换,在于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格局,联通青年人的生活世界、思想世界和职业世界,保障劳动教育在实践层面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规范性。首先,重视生活教育,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生活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真正的劳动应该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在劳力上劳心、手脑相长地开展劳动,而非在课堂中简单设置一门劳作功课敷衍了事。”②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10页。生活教育能培养人们基本的生活技能,增强学生的自力之能力;能锻炼人们基本的生产技能,灵活、适度地参与家庭生产劳动,谋手脑之相长;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劳动教育的生活化和常态化。生活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增强个体的基本劳动能力,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打下基础,更能影响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实施效果。其次,重视集体教育,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集体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方面。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劳动集体”概念,认为“劳动集体是劳动教育的目的、对象和手段,因此要为了集体、在集体中、通过集体来开展劳动教育”。③〔苏〕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第179页。苏联劳动教育是以培养共产主义劳动者为目标,对于我们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有一定借鉴意义。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树立集体主义劳动价值观——劳动,不仅为了创造物质财富,满足生活需要的个人目标,更是为了服务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体人民美好生活的集体目标。学校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体力量。在学校集体中,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形成人人爱劳动的道德风尚;还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将科学技术知识融入实践活动,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在集体劳动中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教育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是联通社会教育的桥梁,能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的整体效果,在劳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重视实践教育,发挥社会的支持作用。“社会”这一场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劳动教育思想的最终形成也是在社会化工厂里关注儿童教育下实现的。然而,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和“重知识、轻能力”的导向,学校劳动教育呈现形式主义倾向。很多学者呼吁劳动教育应该走出校园,延伸到生活世界和社会领域。劳动教育思想的新时代转换在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互相补位,通过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深化对抽象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因此,劳动教育中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探索学校-社会协同联动的劳动教育新形态。

(三)价值论层面:体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属性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自萌芽始,在实践上就带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政治性,是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有力武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道:“工人阶级在不可避免地夺取政权之后,将使理论的和实践的工艺教育在工人学校中占据应有的位置。”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1页。马克思设想通过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满足无产阶级的知识文化需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这里的“人”,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新人,是身心解放、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他们属于无产阶级一部分。当下,国家社会平稳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其先进性、优越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矛盾。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转换,聚焦新时代党和国家在思想领域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唤醒劳动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首先,劳动本身也是道德范畴,是经济范畴和道德范畴的统一。从道德层面看,劳动态度是考察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道德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资本主义的道德体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服务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基于此,劳动教育具有政治和道德功能。其次,劳动教育是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任何情况下,劳动教育如果没有与其并行的知识教育,没有与其并行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教育,就不会带来教育的好处,会成为不起作用的一种过程。……只有把过去作为总的体系的一部分时,劳动才可能成为教育的手段。”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326/c419242-31649875.html,2020年7月1日最后访问。教育作为政治的上层建筑,本身就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的转换,在于将劳动教育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以劳动教育促成思政工作全链路运作。以高校为例,劳动教育应该以一种自觉意识和行为的姿态,主动融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探究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等育人资源与劳动教育的生长点,形成劳动教育贯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十育人”思政工作体系。最后,劳动教育是提升个人思想道德境界的根本途径。劳动教育是实践活动,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劳动教育的过程就是锻炼个人意志,培养道德情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通过劳动教育,人们将个体的理想信念与国家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在建设美丽“大家”的同时兼顾幸福“小家”,从而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位。

三、继承与创新结合: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新时代转换的现实进路

马克思阐释了劳动教育的内涵本质及教育意蕴,为考察劳动教育适用性和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和实践范式。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进路,要在坚定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内核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自觉探索出一条体现民族特色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道路。

(一)对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科学继承

科学继承是新时代转换的前提条件,指的是辩证地分析、创造性发展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继承其合理内核,实现发展和创新。具体地说,首先,要坚持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的本质要求。《意见》的发布,从国家建设和顶层设计上强调了劳动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彰显了党和国家对马克思劳动教育精神的根本遵循。其次,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要结合中国国情和坚持与时俱进。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谈到劳动教育的功能时指出,劳动教育是改造现代社会最有力的手段,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的指向。在新时代的国情下,劳动教育在认识论上应该革故鼎新,扬弃前资本主义时期的激烈社会变革属性,体现社会主义社会中培养时代新人的基本定位,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19世纪机器化大生产发达,无产阶级虽然通过体力劳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自身的生活状况却每况愈下,没有占有任何生产资料。马克思希望通过教育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反抗资产阶级统治,扬弃异化劳动,消灭阶级和消除两极分化。当前,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愈发受到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在内容上扬弃了单一的生产技术过程和原理等特征,呈现出日益系统化、规范化和一体化的知识结构倾向;在形式上扬弃了单纯生产劳动、体力劳动的形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日益发展为服务型劳动、脑体结合型劳动方式。

(二)丰富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赋予并丰富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新的时代内涵,进行更深层的转换。2013年,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科技大国发起了以基因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我国主动融入新科技浪潮,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展规划,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此,劳动亦呈现出新形态,正如《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①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http://cpc.people.com.cn/n1/2020/0326/c419242-31649875.html,2020年7月1日最后访问。劳动教育思想的时代内涵包括两层含义:首先,劳动教育要体现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劳动的具体形态从来都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劳动教育新时代转换的关键在于融入“教育-科技-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社会布局中,融入社会产业结构变革和科技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我国三大产业在国内GDP中占比为第一产业7.1%、第二产业39%、第三产业53.9%。随着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力在产业结构中的分布逐渐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可以说,马克思所处的工业化时代之“制造性劳动”在今天逐渐被非生产性劳动、非物质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代替。②〔法〕安德烈·高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态:迷失与方向》,彭姝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64-79页。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家对高新技术的投入,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劳动形态日益呈现出新颖、多元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劳动教育也要适应劳动形态的日新月异,适时地进行转换和创新。因此,劳动教育要体现新科技发展要求,体现新时代经济社会的一体化特征,服务国家发展的整体布局要求。其次,劳动教育要实现脑体融合的客观要求。劳动本身并无差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由于阶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分工和异化,造成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仍然存在。为了促进脑体融合,一方面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把握劳动发展时代特征,认识到生产劳动中的体力劳动成分大幅度降低,体力劳动者也越来越具有脑力劳动特征,需要同时处理更多的复杂劳动。正如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2015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所言,“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活动,从日常生活到国际关系,从工作到休闲,并且正在重新定义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多个方面。”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18页。为了更好地迎合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学校需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数字劳动、非物质劳动带来的劳动技术需求,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劳动观念,提高适应和发展非物质劳动、数字劳动的能力素养。因此,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新科技为中介,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劳动者,才是消灭脑体差别的最终归宿。

(三)促进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于深厚的文明土壤之中,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价值诉求,……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更加充分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④参见人民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n1/2018/1112/c1001-30395898.html,2020年7月1日最后访问。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勤劳好学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很多教育和劳动思想的光芒,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新时代转化还要从文化层面追溯历史渊源,促进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实现新时代转换。例如,孔子思想中“文行并举”“仁者爱人”“学而不厌”等思想,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劳动产生道德等。提倡文行并举,认为学生不仅要学习四书五经,更要践行仁礼、农业生产、社会治理等社会实践活动,这其中蕴含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举的思想。在《论语·宪问》中提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认为仁者爱人的途径是“以劳治身”,勤劳是成仁尽孝的途径,要培育勤劳的社会道德风尚。“学而知之”“学不厌、教不倦,即是仁圣”等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他勤奋好学的教育主张。墨子的思想中,“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主要从尚利贵义、义利统一的劳动价值观出发,重视技术、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综合技术教育有很大启发意义。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①参见新华网:《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c_1112612018.htm,2020年7月1日最后访问。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是文化内生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中国化,是保持生命力的关键。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才能扎根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结合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才能完成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只有二者融合共生、相向而行,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新时代价值,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动力,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猜你喜欢

马克思劳动时代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