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重复与群化形态在陶艺壁饰中的应用
——以韩国麦粒音乐厅为例
2021-12-03吕维
吕维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陶艺壁饰属于环境陶艺的范畴,是建筑空间中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公共空间中,陶艺壁饰以其特有的形态填补墙壁的空白,尤其是大面积的陶艺墙,在空间中十分醒目,吸引人们驻足。而陶艺壁饰的形态始终以大量的元素重复、堆砌、叠加的构成形式呈现,在建筑空间中体现出特有的质感和美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种创作手法已经形成趋势。陶艺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创作理念也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具有美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一、陶艺壁饰中的重复
重复是平面构成的基本规律,通常呈现出相同或相似的形态连续排列,结合不同的材质往往有整齐、规律的视觉效果。而群化是运用面积大而数量少的基本形构成的简洁设计。这种设计可以通过数量少的基本形,以不同的位置关系来构成较为丰富的组合效果。这两种构成形式在陶艺壁饰中有明显的体现,其致密的排列组合与泥土和釉面结合,使作品形成新的肌理,或表面光滑或体现出柔软的质地,使观赏者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触觉,从而引发人们的联想。在大型陶艺作品中,作品通常要覆盖整个墙面,陶艺家利用重复和叠加材质的方法安排和组织布局,达到审美效果。在创作中既要做出泥土丰富的变化,又要使整体在变化中统一,才能体现出作品的有机性和生命力。
二、群化在陶艺壁饰中的体现
群化原则在完形心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群化原则是用知觉组织的方法将人所接收到的刺激赋予联系及次序关系。把画面中各个分离的独立元素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诸多元素能够有机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陶艺家在创作时,有意将形态元素进行密集排列,当视觉中的众多元素在色彩、形状、数量,方向十分近似时,这些不同元素会被视为彼此相互关联而形成一个整体概念,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三、以韩国麦粒音乐厅为例
(一)《时间与空间的畅想》作品分析
在单个形态不断地重复中,陶瓷会显示出独特的质感。陶艺壁饰的材质是泥土,通过塑造、烧制,运用元素重复表现的方法,会赋予泥土柔软或光滑的质感和亲切感,同时这种大量的组合形态及釉料的表面加工,使作品形成坚硬、光滑的肌理形态。例如在韩国麦粒音乐厅《时间与空间的畅想》(以下简称时间)作品中,四壁是凹凸起伏的立方体形状,表面光滑、大小各异,布满墙壁。从远处看整幅作品形成复杂组合的群化效果,这正是因为是在元素重复组合中体现的,运用正方形体块的组合不断叠加,使之成为群化、有范围的秩序组合。而这种重复并不是冗余,几何体的重复在音乐厅中具有反射声音的作用,演奏时使音乐回声变长,是陶瓷材质的功能与形式的完美融合,既提高了声音质量,也使作品形成有趣味的形式。
除材质之外,这些颜色相近的“彩块”也是不容忽视的,颜色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是作品中最直观的信息。赭色块在墙面上不断重复,颜色相似但在明度、纯度、色相上又有所差异,整幅作品以暖色为主要基调,通过群化和视觉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在光线的映衬下,与音乐厅相融合,提升了建筑空间的艺术视觉效果,丰富了建筑的形态语言,使室内空间产生沉静典雅的氛围。
因此,形态要素通过重复与群化的构成,充实了作品的视觉信息,成为完整而复杂的有机统一体。元素在相互连接、错落的关系中,形成有节奏的韵律变化和平衡构图,不因为大量的组合排列而使作品失衡、残缺,始终是在水平线上下波动,统一在整体的建筑空间中。
(二)《生命之光》作品分析
麦粒音乐厅另一幅作品《生命之光》则是将泥片卷成无数个“漩涡”状单体,有明显的手工痕迹,呈现出材质本身的肌理,这些元素交错排列并嵌入在整面墙壁,整体形态协调统一并灵活多变,材质与形态组成新的肌理,显现出更加细致和复杂的画面效果,使材料与造型之间相得益彰,也体现出丰富的泥性语言。
与此类似的作品还有马伦·克洛普曼的瓷枕墙的作品。其灵感来自建筑形态和生物形状,每个元素都是单独构造的,精确地处理每一个细节施以釉料来强调体积和线条。目标是通过形状和光的作用来改变对空间的感知。艺术家将传统陶瓷技术与极简主义、现代主义思想结合。与麦粒厅不同的是马伦·克洛普曼的瓷枕墙面积较小,这些元素也在排列组合,但它肌理却体现出支离破碎的相融,用艺术家的本意来说“是在偶然和控制之间创造视觉融合、体现原型和架构的交汇”。克洛普曼的创作理念更像是结构主义在陶艺上的体现,具有明显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特征。这与麦粒厅中的壁饰截然不同。《生命之光》的组成元素是紧紧地粘连在一起,毫无缝隙,元素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有意的相互关联,形成苍茫之象,虽然也是将传统陶瓷技术与现代思想融合,但是其体现的内在观念仍具有中国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气象万千”“和而不同”的精神内核。是东方文化中追求整体意识的表现。
由此可以得知,重复与群化的排列组合的在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而这种创作方式在大型作品中层见叠出,成为趋势。另一方面,当艺术家有意利用物体表面之间的反差创造视觉趣味时,肌理就成为其中的阐释要素。它可以以自己特有的多样化表现形式,给不同的组合以连续性,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艺术欣赏者寻求新颖的审美需求。
四、心理触觉
(一)重复元素的影响
重复与群化形态产生的肌理吸引着我们的心理触觉,这是因为在不同肌理中变化丰富的明暗图案给出了一条条视觉线索,使我们可以间接地感受到肌理的存在。即使我们并没有真正接触或感觉到一个物体,我们的记忆仍然会提供与之对应的知觉或触觉反应,例如光滑、柔软、硬质、粗糙、粘黏、颗粒等。这些感知是通过物体对视觉的刺激使我们在头脑中产生触觉想象,这种想象与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有关,在生活中我们触摸的物体有它固有的材质和肌理,同时也掺杂着个人情感的经验,会让我们的脑海里很早就有对某种事物的印象,存储在我们的记忆中,视觉在感知物体时,调动了相应的触觉感知经验,使感知得到强化。这在陶艺壁饰中依然有明显的体现。例如《生命之光》中元素通过重复、群化,但体积、大小并不一样,在成组的排列中形成高低起伏的肌理形态,再加上表面无釉的瓷泥质地露出泥料本身的白色,当我们观看时,对视觉产生刺激,并唤起大脑中关联事物的认知,使我们对材质肌理产生不同的认知和感受,从而激发我们的审美体验。这与中国南朝画家宗炳的美学观点“澄怀味象”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强调对客观事物的审美反应,是主客体之间审美关系的命题。
(二)作为功能的肌理形态
《时间》这面陶瓷墙的设计有所不同,其致密的结构和凸起的“箱体”是从功能的出发点考虑的,并且这些“箱体”的表面也是有弧度的,类似眼球的晶状体,并不是平整的矩形。其的目的是避免吸音达到最佳的扩音和反射效果。基于这种的特殊的需求,我们最终看到的是一面凹凸起伏的“陶瓷琴键”。经测试,在音乐厅内即使是相邻很远的两个人说话,也好像有在耳旁说话的感觉。这样的设计不只是审美艺术的要求,而是通过反复研究材质改进工艺的技术性、科学性的结果。整幅壁饰质地光滑、错落有致,最重要的是这种肌理形态不仅刺激我们的心理触觉,更吸引着我们的听觉,是肌理形态功能的体现。所以,材质的重复与群化产生的肌理不仅刺激人们的触觉感知,而且因陶瓷材质的特殊性也具有传声的功能,刺激我们的听觉系统,成为陶艺壁饰形态富有个性化表现方式的视觉体现。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视觉体验质感的不是形式的表象,而是内在的表达构图,重复与群化的艺术构图在与人们的视觉知觉同构中,经过叙述和转化,成为一种视觉信息,其形成的新的陶艺形态语言唤起了人们在美学过程中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现实和艺术中起着潜在沟通和交流的作用,引发人们的情绪变化,从而使陶艺壁饰的形态语言更加丰富,形态美感基于这样的愉悦感而得到升华。
五、结语
重复与群化的创作形式已彰显蓬勃的生命力,其内在的秩序变化和肌理触感提升了建筑空间的艺术化视觉效果,其质感或光滑平整或粗糙厚重甚至破裂生涩,都使作品具有不同的审美感知,或沉静肃穆,或气势磅礴。陶艺壁饰依墙而立、形态万千造型提升了建筑的艺术视觉效果。此外,陶艺壁饰的安置和建筑空间类型有紧密的关系,根据建筑的不同功能设计不同的陶艺壁饰是它的前提,它像是一篇文章的题目,一段路的标识,吸引、引导人们的审美认知,对空间的感知,装饰的认识,为人们传达了民族文化,其美学内涵教育、引导了人们的审美认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