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2021-12-02罗伙林
罗伙林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科教育中,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用显著。思考当前小学体育教育现状,我们应明确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不断创新体育教育方法,使学生热爱学习体育,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升体育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效率
教师明确当前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知晓学生体育学习现状,不断创新实践科学的体育教育方法,将学生体育学习情绪点燃。学生在教师的教育指引下不断学习体育知识,提高体育技能,通过体育学习与实践锻炼身心,打造健康体质,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一)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足
思索当前小学体育教育现状,教师的教学过程过于“中规中矩”,对学生学习而言缺乏兴趣激发,一堂体育课下来学生似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育训练,体育知识掌握也不够熟练。教师应明确自身在体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小学生体育学习与发展规律出发,不断创新体育教育方法。教师重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激发,打造高质量小学体育课堂,使学生热爱学习体育,接受充分的体育训练,实现理想的体育教育效果。
(二)家校配合不充分,家庭对孩子体育学习不够重视
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除了在校期间为学生体育学习与发展做好铺垫外,我们不可忽视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因为学校体育教育时间非常有限,学生在课余家庭时间里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现实是家校合作并不充分,很多家长对孩子体育学习重视度不够,如没有为孩子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使得很多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不充足,更不懂的体育运动坚持的重要,体育精神培养缺失。教师应与家庭建立良好、密切的联系,为学生体育学习与发展做创新尝试。
二、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策略
(一)创设体育学习情境,强化学生体育学习感知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方法,追求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应结合体育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境的积极影响下加强体育学习感知,实现理想的体育学习效果。
以“乒乓球”为例,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奥运排场上,祖国的乒乓球体育运动健儿表现优秀,为国争光,更体现了昂扬向上的可贵体育精神。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将经典乒乓球赛事及精彩解说向学生呈现,学生欣赏乒乓球赛事,被运动健儿精湛的球技、矫健的身姿及灵活、快速的反应所深深吸引。通过情境创设触动学生内心,树立优秀榜样,对乒乓球学习充满敬畏与向往。学生既能掌握乒乓球相关体育知识,又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运动实践当中,得到充分锻炼,从而实现高质量体育课堂的打造。
(二)设计趣味体育游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激发,创新体育教育方法,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游戏。小学生喜爱游戏活动,能积极参与其中,接受充分训练,进而实现高质量体育课堂打造。
以“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为例,教师为学生讲述民间体育活动故事,使学生了解相关体育活动的由来。为学生准备体育游戏道具,设计趣味游戏,组织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拔河”民间体育活动为例,教师准备一条拔河绳,在中间系上红布作为中心标志,学生分成势均力敌的两队进行拔河游戏。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开动脑筋设计拔河口号,也可以动用表情让对方笑,或者在游戏过程中出数学题、诗词上下句对答等,在拔河游戏中锻炼学生专注力、反应力等重要能力。同时,通过拔河游戏培養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有力量往一处使,共同献计献策,享受体育游戏的快乐的,体会体育竞技的畅快,从而实现高质量体育课堂的打造。
(三)重视家校交流互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素养
为达到理想的小学体育教学效果,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外,还应重视家校合作互动,发挥家庭的教育力量积极督促学生,使之坚持进行体育运动,练就健康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微信等聊天软件为教师与家庭沟通创造了条件,教师利用微信建立班级体育健康群。结合体育教学内容,组织家长录制孩子坚持体育锻炼的视频,按要求打卡,为学生坚持体育运动提供源源动力。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同时对打卡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可以是一支笔、一个笔记本,这对学生是莫大的鼓励。家校合作下,使学生体育运动由最初的被动、希望父母和老师认可逐步转变为积极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学生更加自律、自信,从而达到理想的体育教育效果。
结语:
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师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受益于教师的科学教育引导,强化体育学习与训练,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诗茂.基于创新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1).9.
[2]窦力华.创新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116-117.
[3]严顺玲.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好家长,2018,000 (041):P.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