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职汽车制造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1-12-02胡彬
胡彬
摘要:工匠精神的培养,对高职汽车制造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知识技能水平提高及核心素养培育等有着积极意义。但培养过程复杂繁琐,教师在拓展培养路径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培养效果的评估与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目标与实施方案,以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加速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专业;工匠精神;路径研究
引言
工匠精神是职业品质与道德及能力的直接体现,最初是指工匠精雕细琢的技术水平与对细节要求的高标准及提升工艺以追求完美极致的品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号召下,职业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向与目标更加明确。
一、论述工匠精神作用
工匠精神在传承技艺精湛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在现代信息化时代中,又赋予了其敬业、进取、责任等新的内涵,使其更符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如何将工匠精神教育渗透到高职汽车制造专业教学中,加速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成为了高职院校助推职业教育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急需解决的问题。高职汽车制造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广阔,未来可从事各类机动车的制造、运行匠,应具备持之以恒的品质与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掌握行业前沿相关的知识技能,在结构与材料及工艺等产品优化方面献计献策,提高产品的质量与口碑,而不是以情怀或利益来蒙蔽大众,更不能以功利之心衡量工作。高职汽车制造专业建设的职业化与开放性等特征明显,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研究层次要求不高,更加注重是对专业理论的应用能力,这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分的关键点。尤其是在实训与实习阶段,可以当作检验与再学习工匠精神的机会。利用职业教育的平台,在学生日常管理与学生实操过程及专业教学等环节渗透工匠精神的教育,利于强化学生的精益求精与专注做事的良好品质,更利于技能水平的提升。能在学习与工作中专心致志,抵御枯燥感,更利于学生责任感与科学钻研精神等良好的品质的养成。
二、分析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建设现状
(一)对工匠精神培养重视度低
随着汽车制造行业的不断转型升级,经历过浪潮来临与行业遇冷,促使高职汽车制造专业就业空间与方向逐渐发生变动。由于岗位人员缺乏创新、挑战自我及融会贯通等工匠精神,难以适应行业与产业的革新,从而出现逐渐被行业发展淘汰的问题。虽然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的提升,能够拓展毕业生的未来发展空间,但忽视工匠精神的培养,将不利于毕业生与社会岗位适应能力的提升。
(二)师资队伍与软硬件建设条件匮乏,无法满足实践活动的拓展
师资队伍与院校软硬件的建设条件缺乏,难以在院校内开展高质量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了解实际工作状况,不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与细节上精益求精品质的养成,更不利于实践操作对理论知识的反哺,无法满足企业所需的专业实践经验与工艺背景丰富的技能人才需求。因此,职业院校还需在场地设备条件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安排及创新。
三、关于培养高职汽车制造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措施
(一)重视自身示范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媒介,应当注重自身示范作用,通过师德师风等方面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的教学理念、职业素养及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与能力发展。尤其是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应当时刻体现出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及细致严谨等教学态度,让学生效仿教师的言行举止与思想品质。因此,加大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拓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质活动,提高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
通过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的反馈,了学生在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欠缺。针对学生制度遵守意识与吃苦耐劳品质较差的问题。
1需鼓励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的制定提出意见想法,通过树立榜样作用和教师的示范作用,逐步强化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意识。
2多开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主题活动,分析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差的表现,如生活上只求享受不愿付出;学习上不求上进,不愿刻苦努力;择业上对基层与待遇差的工作不屑一顾,图轻松与高薪等。究其原因与错误的家庭教育模式及家长观念影响等家庭因素有关;与学校教育体制存在弊端及意志锻炼的任务活动少等学校因素有关;与依赖性强及适应能力差等学生自身因素有关。可以通过开展各类专业技能比赛的方式,培养学生敢于攻克难关的意志品质;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勤工俭学或公益劳动等方式,强化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聘请企业岗位人员到校开展专题讲座或技术介入指导,在毕业顶岗实习中,学校制定严格的实习管理与考核等制度,逐步锻炼学生精益求精等品质;可通过能力拓展训练等方式,实现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常态化教育;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与工厂,体会实际工作情况,受工作人员严谨敬业精神的感染。
(三)提高对学生注意细节的要求,使学生了解精益求精的道理
汽车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汽车制造与维修综合实践、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唯有具备工匠精神,才能得心应手的开展各类机动车的制造、调试及维修等工作。尤其是在零部件装配与加工的实操环节,零部件出现加工误差,将直接影响装配质量。因此在实训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注意细节的叮嘱与严格要求,让学生明白精益求精的道理。
结束语
综上述,由于我国汽车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对技能型人才更加缺乏,同时对汽车制造专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是向社会培育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相对于知识技能传授,更应当注重汽车制造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需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的教育,以有效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切实满足产业与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晓姣.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高职汽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J].时代汽车,2021,(06):51-52.
[2]韓萍.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研究[J].时代汽车,2021,(06):81-82.
[3]刘红业.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21,(02):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