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性建筑地景化设计策略浅析

2021-12-02刘婷婷李芳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纪念景观空间

刘婷婷 李芳芳

摘要:地景化建筑适应纪念性建筑形式的变化,运用主客转换、异质缝合、模拟重构、形象隐喻、空间沉浸五种设计方法解决纪念性建筑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可以预见随着纪念性建筑的不断发展,纪念性空间与地景化的联系将会更加密切,也将会诞生越来越多具有意义的作品。

关键词:地景建筑;纪念性空间;地景

引言

纪念性建筑设计与地景在当代结合日益密切,但关于纪念性建筑地景化设计方法缺乏总结。由此从整体环境、建筑形象和空间营造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了主客转换、异质缝合、模拟重构、形象隐喻、空间沉浸五种纪念性建筑地景化设计策略,并对五种设计策略分别举例分析。

1纪念性建筑发展趋势分析

1.1纪念性建筑形式逐渐变化

纪念性建筑承载了人类对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感情与记忆,体现了人类发展的共同价值。根据纪念主题的不同,纪念性建筑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一类是重要的历史遗迹,一类是纪念建筑的风格化。近几十年随着人文主义思潮迅速发展,纪念性建筑造型发生巨大变化,人们不再追求高大的纪念碑、对称方式表达场地严肃的纪念效果,而是通过塑造场地环境,更好地协调纪念本体与纪念空间的关系,从一种图形式的震慑转变为空间叙事的体验。

1.2纪念性空间地景化表达的趋势

当代纪念性建筑设计融入了许多新的设计手法,地景化便是其中一种。地景建筑是发源于大地景观艺术的建筑形式和毯式建筑,地景建筑融合自然环境肌理,模拟地形景观,嵌入土地与周围环境,营造建筑与环境的延伸感和融合感,地景化设计具有以下的特点:场地环境的适应性、功能的水平延展性、场地集聚效应、景观的丰富多样性,被看作是顺应潮流的绿色建筑、共享建筑[3]。纪念性建筑地景化设计,体现了设计者对环境及空间的双重精神追求,是把设计方案的重心从纪念历史英雄人物及历史事件转换到对现实生活场景的“日常化”塑造,从官方意识形态和宏伟叙事向公众集体记忆和思考转变。

纪念性建筑与场地景观是相互结合的设计要素,也属于纪念性空间表达的两个组成部分。当代纪念性建筑地景化设计按照场地景观与纪念性建筑的结合密切程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纪念性建筑实体占主导,辅以场地处理手法,改革开放前设计的纪念性建筑受到近代以来建筑思潮的影响,主要属于第一种,以民族风格建筑元素装饰的宏大建筑体量来促使民众铭记国家苦难和民族解放。第二种是地景化设计占主导,建筑空间大部分沉于地下,形成融合周围环境并共同烘托纪念性的整体。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建筑思潮涌入和毯式建筑、地景化设计兴起,当代纪念性建筑逐渐有了更多样的形式,地景化设计手法对纪念性建筑设计的影响从场地环境的塑造逐渐深入到建筑整体设计,成为构筑一种建筑与自然融合的基本策略,在此可以归结为一种纪念建筑的地景化设计。

2纪念性建筑地景化设计策略

2.1建造的环境

纪念性建筑的建筑环境大多是历史事件发生地,有重要的城市空间意义,或是重要建筑遗址。基地环境决定纪念性建筑设计要维护其现有环境、历史遗迹及场所氛围。纪念性建筑地景化设计延续空间肌理,以共生互补的方式实现新旧空间共处,保证非历史遗存空间的改造、新建与原历史遗存空间形态的形成有良好的过渡关系。地景化设计通常会运用主客转换法、异质缝合法来处理复杂脆弱的纪念建筑环境。

2.1.1异质缝合

纪念性建筑所在环境较为复杂,有差异巨大的环境要素,包括基地里的地形、植物、重要建筑遗迹等。地景化建筑是建筑与景观的结合体,可把建筑埋入地下,地上部分作为景观介入复杂环境,从建筑共生的角度弥补环境所匮缺的元素并弥合场地矛盾。美国911纪念公园便利用恐怖分子炸毁大楼所留下的6米深的地坑,设计了两处水瀑逐渐汇聚的矩形深坑水池,池岸刻上遇害者姓名。深邃的水池表达了“倒映虚空”的理念,也协调了城市中诸要素的关系。

2.1.2主客转换

在纪念性建筑设计中,基地里的遗址建筑常常被看作客体,新建筑是設计的主体。重要建筑遗迹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纪念意义,形式感太强的新建建筑易破坏原纪念建筑的纪念意义和环境稳态。当代纪念性建筑地景化设计可以转换设计主体与客体,使新建筑成为客体,把场地里的历史建筑烘托为纪念性主体。主客转换可以保持文脉的延续并维护空间秩序。在汶川地震钟楼遗址广场设计中,在地震中残存的钟楼作为广场中唯一高耸的纪念性建筑物被完整保存。设计者转换了设计主体与客体,将重点放在设计希望广场的组成要素上,用希望广场烘托钟楼,形成钟楼、希望广场和静思园系列空间秩序,将人们从当下拉回到地震发生时的场景。

2.2表现的手法

纪念性建筑形象必须体现建筑的文脉和历史,同时要与周围环境要素取得协调。地景化建筑的外在形象是靠建筑对大地景观的呼应结合局部的建筑实体设计来组合完成的,基于对场地肌理的模拟而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对场地重构。纪念性建筑地景化设计运用模拟重构法和形象隐喻法来表现建筑形象。

2.2.1模拟重构地景化建筑

模拟地形的起伏,将形体的竖向线条转化为水平流动的线条,隐藏建筑体量模拟自然形态。重构则是建筑延续周围景观并形成新地景起伏,重新塑造场地地貌,与纪念性流线功能相联系形成室外活动场所。洛杉矶大屠杀纪念馆将展览馆建筑埋入地下,一部分建筑形体从地表升起,延续了公园草地肌理并形成一个可以登高的坡地。

2.2.2形象隐喻

形象隐喻是纪念性建筑常用手法,当代纪念性建筑地景化设计的形象隐喻融合了大地景观艺术处理手法。建筑实体与地景化设计相互作用,营造出形体含蓄却直击心灵的雕塑般形象。北川地震纪念馆采用了大地艺术隐喻自然事件的设计手法,塑造了几条裂缝穿越大地,象征地震对现实世界的伤害,以此引发大众思考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何镜堂院士设计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建筑形体逐渐抬升,构成了一把尖利而折断的日军刺刀的形象,以大地为刺刀比以纪念碑为刺刀更加肃穆震撼,设计者巧妙处理了建筑形象与纪念园区的割裂感,同时烘托了“刺刀”的震撼力。

结语

综上所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近代政治制度与思想变革,纪念性建筑内涵发生深刻变化,建筑形式也从宏大体量走向以人为本、尊重周围环境、与环境共生的建筑形式。从林樱设计的越战纪念碑到何镜堂院士设计的汶川地震纪念馆,再到近几年的玉树州地震遗址纪念馆等项目,可以发现纪念性建筑空间表达方法越来越多样,地景与纪念性建筑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所创造的纪念性情境也逐渐被人们认可。但是地景式设计与纪念性建筑如何融合,有哪些普遍的设计规律,目前还没有具体地总结。

参考文献

[1]米满宁,王胜蓝.山地墓园地景化设计策略探讨[J].中国园林,2020,36 (03):60-64.

[2]周璐瑶,高裕江.浅析当代文化建筑地景化客观条件与应对策略[J].建筑与文化,2017(01):168-169.

[3]张向宁,陈硕,曹伟.地景化视域下寒地建筑体型重构地表的方法研究[J].华中建筑,2015,33(12):30-34.

[4]李明娟,孟培.建筑地景化的形态表现[J].艺海,2015(01):152-155.

[5]陈英.地景化的聚落[J].建筑知识,2011,31(09):54-57.

[6]仇银豪,周蝉跃.覆土建筑的景观特征[J].华中建筑,2010,28(02):26-28.

猜你喜欢

纪念景观空间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特别的纪念
新黄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日纪念广岛核爆6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