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环境下企业信用监管的行政对策研究
2021-12-02戴振
戴振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经济活动被激发,企业失信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探究市场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问题,从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信息监管的职能分析入手,探究企业信用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宽进严管”联动机制、强化企业市场行为信用监管、完善企业退出监管等行政对策建议。
关键词:市场环境 企业信用监管 市场监督管理
市场经济活动与市场主体数量增多相互作用,不但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主体的大幅增多不仅激发了市场经济活力,同时也对市场调控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催生市场失灵的问题。单纯的市场调控无法阻止企业失信问题的发生,这必须借助行政监管的力量,对企业失信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研究针对性的企业信用监管对策。
1.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信用监管的职能
市场监管部门是企业信用监管的主体之一,其以法律赋予的职能为依托,通过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进入市场、市场经营、退出市场等行为进行信用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在企业信用监管中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准入行为的信用监管,包括申请设立登记、合法手续提供、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的审查等,并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建立户口”;二是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信用监管,包括信用信息公示、日常检查、投诉举报检查等,形成企业动态信用监管档案;三是对企业退出市场行为进行信用监管,包括注销登记手续、违法监管、停止经营监管等,监督企业减负最后的责任义务。
2.市场环境下企业信用监管问题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市场准入时存在失信行为。从目前的市场调查情况来看,一些市场经营主体存在违法进入市场的行为,市场主體不登记现象存在,这一问题在食品餐饮行业、外卖行业最为显著。企业注册资本的“认缴制”改革后,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零门槛”也加大了企业失信问题以及信用监管的难度。企业在注册登记时的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
二是对企业经营行为的信用监管难度大,虽然“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市场管理领域广泛应用,但“信息孤岛”现象依然严重,企业信用信息在各部门间的共享性较差,这也加大了企业信用监管的难度。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不完善,市场与社会的获取难度较大,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率低,内容少,存在或多或少的虚报假报问题。
三是对企业退出市场的信用监管存在不足,目前对企业退出市场的制度设计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不同市场主体的注销程序不同,尤其是个体工商户的注销模式,给企业信用监管带来较大的难度。此外,企业在退出市场经营活动时,存在随意退市的现象,或者清算时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
(2)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企业信用监管工作中“宽进严管”的联动机制难以落实,目前的现状是企业“宽进”发展较快,而“严管”则落实不力。目前市场监管部门虽然不断加“互联网+”的投入,但信息化建设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互通性不强,业务系统不互通导致联动机制难以落实。二是目前监管部门对企业信用监管的机制还不健全,缺乏统一完善的企业信用监管网络体系,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存在漏洞,信息宣传不到位,数据缺乏应用性。关于企业信用监管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包括面向社会的信用法律法规、失信制裁的法律支持、奖惩机制等不完善,这些都是导致企业信用监管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三是企业退出市场的信用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包括法律法规的条文支持、细则支持等,以及僵尸企业的监管与处罚等,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企业在退出市场时过于随意。
3.企业信用监管的行政对策
(1)完善准入与“宽进严管”联动机制
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企业信用监管工作中,监管队伍是工作实施的主体,这就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升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沟通互动、快速响应是联动机制的基础,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互联网+”建设,在企业信用监管各主体间建设信息互通的业务系统,保障企业信用信息的动态更新共享。要强化对企业信用监管的全方位认识,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自身信用管理体系,对社会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好维权氛围,发挥“315”更大的作用。要优化企业信用监管的外部监督机制,增强社会媒体的监督约束作用,完善行业协会的约束机制,提升媒体在普法、宣传、监督、舆论等方面的监督作用。
(2)强化企业市场行为的信用监管
一是要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平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科学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整合企业信用平台,包括司法、税务、金融、市场监管等各部门。二是要建立统一的企业信用监管网络平台,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三是要完善企业信用监管的法律法规,完善和规范企业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统一企业信用监管法规,加快推进企业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管、警示与惩戒机制建设,并制定严格、清晰的实施细则。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褒扬和激励机制,做到“奖惩有序”。
(3)完善企业退出监管
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推出的信用监管机制,增加吊销企业不注销法律责任,家里企业注销追溯机制,设立停业暂缓期等,通过弹性机制和灵活的监管手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监管方法,避免企业成为僵尸企业。要加强对僵尸企业的信用监管,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参与力度,参与僵尸企业并购重组,对僵尸企业进行正常的扶持,允许进行破产重组,另一方面要建设企业信息跟踪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对企业进行重点监督。
总之,对企业信用进行有效监管是保障市场稳定、健康运行的关键,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落实企业信用监管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金红磊,宫文.北京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20.2
[2]孙建华,唐克勇,万子锐.促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与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融合[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8.1
[3]张茅.着力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 建立企业信用监管长效机制[J].中国信用.2018.5
[4]靳涛,贾梦寒,张立东.商改背景下完善我国企业信用监管的制度化构想[J].市场监督管理.2019.4
[5]任莎莎.市场监督管理中企业信用监管问题研究——以N县为例[D].山东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