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守正”与“创新”

2021-12-02李芳陈道发胡中波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守正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

李芳 陈道发 胡中波

摘    要:守正创新是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遵循。所谓守正,就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成功经验的坚守,包括守责任之正、守学科之正、守课堂之正和守队伍之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根本所在。所谓创新,则是在守正的基础上,紧随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贴近学生实际,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推动教学模式、育人模式、网络阵地和备课模式的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活力之源。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才能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学生获得感,增强立德树人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分众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1-0069-05

守正创新是新时代高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

下简称“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1]这一重要论述为思政课建设的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守正是对于思政课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成功经验的坚守,是思政课建设的根本所在。创新是在守正的基础上,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是思政课建设的活力之源。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才能努力将思政课建设好,增强立德树人实效。

一、守正是思政课建设的根本所在

推进思政课建设,守正是基础,是根本之所在。守正的词义解释是“恪守正道”,内涵很丰富。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角度来看,守正就是要坚守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与伟大成就,具体体现在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作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和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等方面。

(一)守责任之正:全面落实高校党委的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这已经成为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从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发展历程来看,凡是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高校思政课就会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凡是动摇和削弱党的领导,高校思政课就会遭受严重干扰和挫折[2]。由此可见,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3]。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党委只有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才能确保高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课程的定位决定了思政课建设在学校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决定了高校党委担负着思政课建设的主体责任。高校党委要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压实主体责任,办好思政课。

加强思政课建设,高校党委是关键。全面落实高校党委主体责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要切实体现在思政课建设的方方面面。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高校党委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上充分认识开设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办好思政课的重大作用,彻底剔除那种思政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观念。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健全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格局,举全校之力办好思政课。三是要推动政策落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的有力举措。高校党委要对标对表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一件一件抓落实,确保思政课改革创新政策落地生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切实履行好思政课建设的主体责任,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一把手工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纳入学校“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把思政课建设成“第一课程”,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根据学术背景和工作经历,校领导全员深入思政课课堂听课,指导集体备课,联系相应的教研室教师,而且还担任一个教学专题的负责人并走进课堂、走上讲台承担该专题的教学工作。

(二)守学科之正: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建设的支撑作用

学科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政课建设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来支撑高校思政课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宝贵经验。虽然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毋庸置疑,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是学科最初设立的直接动因。早在“98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高校思政课建设就被提到了学科建设的高度。“05方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为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2005年12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正式设立。此后,在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文件中,也多次强调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支撑作用。总之,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诞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其是因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需要而生,同时又反过来支撑了高校思政课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不可替代。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学术支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根本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讲透,用理论的魅力吸引并征服学生。而要将理论讲清讲透,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理支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要把学术支撑和人才支撑作用发挥好,就應根据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需要,来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领域、凝练研究方向。华中师范大学是根据高校思政课的课程体系来设置教研部,确保每门思政课都有一个专门的教研部负责建设;明确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均是思政课教师,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骨干必须是思政课教学骨干,引导教师以科研支撑服务教学,将科研育人、学术育人落到实处;搭建学科支撑平台,创建“名师讲思政课”“名师指导集体备课”“思政名师面对面”等教学品牌,推动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统一;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特别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的博士生根据思政课教学需要确定论文选题,培养合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才。

(三)守课堂之正:严格课堂教学的精细化管理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方法更加便捷,但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地位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3]。要想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就必须要严格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高校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要让大学生“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真学”是基础。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只有通过严格的课堂教学管理,让大学生的心“静下来”,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为“真信”“真用”筑牢基础。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困难,大班教学目前依然是高校思政课的普遍现象。这一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课堂管理的难度,而且制约了教学互动的开展。如果放松管理,学生的旷课率又会显著增加,出现“不学”“混学”“浮学”等消极课堂的局面,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

课堂教学管理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更不是要把课堂管“死”,而是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华中师范大学结合思政课的教学实际,探索并建立了一整套精细化的课堂管理制度。第一,实行“小组制”的思政课堂管理模式。将思政课堂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建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小组共同体”,即组员的表现与小组平时成绩相挂钩。课堂教学管理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来牵头完成,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自主管理能力。第二,以《课堂学习手册》为抓手,规范课堂学习过程。《课堂学习手册》中有对课堂纪律、成绩构成、学习要求的详细介绍,主要是“立规矩”,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第三,改革考试评价方式,由传统的“重视知识记忆、注重结果考核”转变为“重视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以及由过程导致的“良好结果的总结性评价”。在综合成绩的评定中,平时成绩占比最高可达80%,促使大学生扭转“重视期末考试、忽略平时学习”的倾向,重视日常学习的积累。平时成绩综合评价课堂考勤、小组研讨和成果展示等方面。期末考试淡化知识考察,注重能力培养,把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四)守队伍之正: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任何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都是主导力量,是引导教育活动、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来说,教师同样是主导性因素。思政课自身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在广大教师队伍中责任更大、担子更重。高校思政课建设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知识传播和价值引领作用都需要通过思政课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如果没有了思政课教师富有成效的教学,那么高校思政课就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更难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此外,思政课的挑战性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1]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具体而言就是思政课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更新速度快,同时要讲清讲透尖锐敏感的问题。这些都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能力和高超的育人水平。只有这样,高校思政课教师才能做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才能让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 终身受益的“金课”。所以,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思政课教师专门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价值遵循。华中师范大学坚持“六要”标准,采取系列举措,严把“三关”,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严把入口关。坚持“让信马列者讲马列”,严格实行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同时,逐步落实思政课师生比要求,既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和先进人物等兼任思政课教师,又推动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两支队伍融合,鼓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的辅导员骨干兼任思政课教师。二是严把培养关。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项目申报、科研立项、教师进修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向他们倾斜,同时为每人配备一名教学导师,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站稳三尺讲台。加大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异、有教学创新成果的思政课教师的支持力度。三是严把考核关。建立严格的思政课听课评课制度,明确学校领导、学院领导、教学督导和一线教师的听课评课责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优化思政课教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的相关指标,构建以教学为中心的考核体系,引导思政课教师倾心教学、研究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二、创新是思政课建设的活力之源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斗争愈加复杂,办好思政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只有紧随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贴近学生实际、坚持与时俱进,下大力气推动教学模式、育人模式、网络阵地和备课模式的创新,才能不断增强思政课建设的活力,提升教学水平。

(一)创教学模式之新:实施“思政+专业”分众式教学改革

高校思政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是其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在大学通行的选课制度下,部分高校思政课也采取了选课模式,存在着专业混排的情况,甚至一个课堂有来自文学、历史、理工、体育、音乐等不同专业的学生。虽然选课制度有一定的优势,比如能够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教师,但是它给思政课教学带来的弊端更加明显。因为对于高校思政课来说,它不是兴趣爱好课,也不是专业能力课,而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问题的理解和理论的需求层次也不一样。把他们放在一个課堂里,必然会导致思政课教师在授课时面临着“众口难调”的问题,容易“顾此失彼”,难以照顾到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进而导致教学吸引力不强、实效性不高。同时,由于传统的认知偏见和功利心理,部分学生对思政课认识不清,认为思政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了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让思政课由“虚”变“实”,提升教学效果,有必要将思政课教学与专业结合起来,实施“思政+专业”的分众式教学改革。

华中师范大学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为原则,遵循学生、教师和教学分众的三重逻辑,推进“思政+专业”的分众式教学改革,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打造”专属思政课。第一,学生分众是基础。自2018年起取消了实行多年的思政课选课制,直接按照院系专业进行排课,从总体上保证了每个思政课堂的学生基础相近、专业背景相同,为分众式教学奠定基础。第二,教师分众是关键。根据学校招生专业的基本情况,将思政课教师分成文史、理工、经管和艺体四个类别,承担相应类别专业的思政课教学工作。教师的教学对象相对明确,以便于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特点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教学,推动分众式教师队伍建设。第三,教学分众是根本。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等方面实施分类,改变思政课教学中的同质化倾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还邀请行业模范、先进人物参与教学改革,开展“体育冠军为体育生讲思政课”“美术家为美术生讲思政课”“音乐家为音乐生讲思政课”等系列分众式教学活动。实践证明,分众化教学将思政和专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获得感。

(二)创育人模式之新:建设“学马列·读原著”活动型思政课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高校思政课要想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整体上看,高校思政课教学是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组成。理论教学更多的是课堂主导模式下的系统知识传授,而实践教学是由教师精心设计,在课堂与课堂之外的场域中采用活动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即时经验与直接体验为主的教学形态[4]。可见,实践教学是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的。理论教学是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又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无法脱离具体的社会现实,需要实践教学的引领。在实践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将课堂上讲授的理论内容展现出来,使之具体化和生动化,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和影响学生,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实践中将知识体系转换成价值信仰。但是,由于涉及学生多和组织难度大等客观原因,部分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呈现泛化的趋势,有的把党团活动、社团活动、专业实习和“三下乡”实践活动等都纳入进来。虽然这些活动都具有育人的功能,但是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存在本质的区别。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必须以理论教学为依据,与课程内容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活动中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

高校思政课在本质上是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课程。大学生要学好马克思主义、提升理论素养,必须以学好原著为基础。华中师范大学沿着“学马列、悟马列、传马列”的思路,积极探索“学马列·读原著”活动型思政课程育人新模式。该模式主要由三大活动构成:一是“名家导读马列经典”活动,帮助学生“学马列”。每年邀请6~10位马列名家导读经典名篇,帮助学生静心品读经典,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师德高尚、学养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名家不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力量说服学生,而且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二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征文比赛,引导学生“悟马列”。读透原著,学通原文,才能悟懂原理。每年举办两期征文比赛活动,要求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丰富内涵展開,征文体裁不限,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点,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现学习的所思、所得、所想、所悟。每期都能收到论文、诗歌、音乐、绘画、微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征文。三是“马列原著百生讲”活动,实现朋辈教育“传马列”。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仅要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更要学有所为,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每年举办的“马列原著百生讲”活动,要求主讲人选取一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某一句或某一段,深入剖析,体会经典著作的深刻内涵,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和生活经历展开演讲,以“朋辈引领”的模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证明,“学马列·读原著”活动型思政课程不仅促进了课堂主阵地作用的发挥,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课程虽然不算学分、不考核、不强制,但学生踊跃参与。以“名家导读马列经典”为例,地点从小教室、大教室到报告厅,最后到演播厅开通直播,场场爆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三)创网络阵地之新:打造“智慧思政”学习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就必然包含推动思政课建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从教育需求来看,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而学生在网民群体中的规模最大,占比达21.0%。可见,大学生是不折不扣的“网生代”,是“网络原住民”。他们不仅习惯在网络上寻找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而且喜欢在网络上分享观点、表达意见,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在互联网带来学习便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还裹挟着西方的价值观念。如果不对这些信息加以甄别和引导,就会影响立德树人的实效。因此,互联网成为思政课建设中的最大变量,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是由网而生,迫切需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思政课建设,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形成网上网下的教育合力。

华中师范大学在把握大学生成长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打造“智慧思政”学习平台,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一是实施“云课堂”平台在线辅助教学。将大学生思政课4门必修课程的讲稿、课件、视频、参考资料、课堂讨论、作业、测验、实践教学活动等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搬到了云平台[5],形成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相互补充的课堂形态,构建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网络课堂教学为补充的“立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二是创办“桂子山上思政说”微信公众号。由学生自主组建运营团队,以学生的视角,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方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言学语、网言网语“另类”呈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成为学生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形式和有益补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大学生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公众号自2018年9月正式运营以来,共推出两百余篇原创推文,关注人数过万人,浏览总量超七万人次,深受广大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有专家评论,“桂子山上思政说”微信公众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远远地走在了前面。三是录制精品课程,上线“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以教材为依据,以专题教学指南为参考,设置教学专题和知识节点,由理论专家、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学骨干组成教学团队,录制微课视频,两门课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选课人数达十万余人次,被高校思政课程研究中心评为“优质课程”,并向全国公开推介。

(四)创备课模式之新:探索“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集体备课模式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基础之上,教师通过集体合作优化备课内容和提升备课效果的重要形式[6]。党和国家在一系列文件中明确了加强集体备课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标准。之所以如此重视思政课的集体备课,是因为思政课所具有的特殊性。第一,思政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通过集体备课,能够帮助思政课教师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辨别能力,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保持政治警觉。第二,思政课的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主要体现在思政课已经形成了统一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指南和建设标准。这“四个统一”为思政课的集体备课奠定了基础,也决定了思政课最适合通过集体备课来推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第三,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且更新速度快。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仅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伦理学等学科内容,而且与时俱进。这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受到专业、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如果仅仅依靠思政课教师的“单打独斗”,必然难以完成好教学任务。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发挥集体智慧,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促进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探索“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思政课集体备课新模式。“同课异构”,即围绕同一门课程中的同一个专题,邀请不同学校的优秀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的讲解及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展示。“协同共研”,是在“同课异构”的基础上,教师针对本专题教学的重难点问题,群策群力,共同研讨,形成授课共识。该模式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校际合作“手拉手”。备课会覆盖了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彼此之间博采众长、优势互补,整体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二是答疑解惑“面对面”。针对每期备课会的主题,邀请相关专业方向的知名专家答疑解惑,就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理论阐释,帮助一线思政课教师将重大理论问题转化为教学亮点问题,学术上先深入,教学上再浅出,提升他们对问题的解读和教学能力。三是聚焦主题“瞄靶心”。备课会每期聚焦于某一门思政课的某一个专题,深耕教材,弄懂、弄通教学内容,落实、落细重点难点,目的与过程并重,内容与方法并举,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提升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践证明,“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集体备课新模式在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平衡、更充分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一线思政课教师如何备好上好思政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有与会教师说到,“这个模式好就好在今天备完课,明天回去上课就可以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贵在守正,要在创新。守正绝非守旧,更不意味着排斥创新;创新不是一切归零,而是在守正基础上的突破和发展。守正和创新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于思政课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守正,创新才有坚实的基础;不断创新,守正才能充满活力。坚定不移守正,矢志不渝创新,推动守正与创新齐头并进,才能努力将思政课建设好,更好发挥其“主干渠道”“主要阵地”“关键课程”和“灵魂课程”的重要作用,才能为大学生在“拔节孕穗期”的茁壮成长提供充足的养料,为大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骆郁廷,秦玉娟.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設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

[3]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4]李薇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意义、需求与回应[J].北京教育(高教),2021(2).

[5]张凤华.基于云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实践及反思——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8(2).

[6]赵庆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制度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0(8).

猜你喜欢

守正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守正创新
温儒敏: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