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语文课堂应有“思维含量”
2021-12-02郭跃辉
【摘 要】面对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议论文教学中“知识含量有余”而“思维含量不足”的局面,教师要善于将“识记知识”转变为“理解知识”,将“辨识概念”转变为“分析概念”,将“答题公式”转变为“方法运用”,将“灌输价值”转变为“思考体验”。
【关键词】思维含量;高品质语文课堂;知识;概念;价值观
【作者简介】郭跃辉,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文本解读及教学转化、初中语文测评。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初中语文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基于教材文本解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重构研究”(GDJY-2020-A-zy01) 当“思维发展与提升”成为语文学科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时,语文课堂教学就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一节《鱼我所欲也》初中文言文教学课。执教者注重文言文知识的讲解与学习,重视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并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亮点频出。但其教学中也暴露了课堂教学“知识含量”有余而“思维含量”不足的问题。阅读教学,特别是论说类文本教学,尤其要注重提升课堂的“思维含量”。
一、将知识由“识记”转变为“理解”
由布卢姆提出、安德森等人修订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过程的维度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类。其中,记忆指从长时记忆中提取有关信息,理解被定义为从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1]27本节课上,执教者先让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进行文本翻译,接着指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進行翻译,最后通过PPT呈现翻译的文字,并请学生集体朗读。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笔者于课后请几位学生在不看课下注释的情况下,解释“生亦我所欲……所恶有甚于死者”一段文字,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够说出这几句话的大致意思,更遑论其逻辑关系了。
从布卢姆认知过程分类的角度来看,执教者的教学以指导学生记忆为主。从整个教学来看,这堂课上的学生能够记忆、背诵译文,但对原文没有进行深度理解,未能从文本中建构意义。孟子的文章注重推理、逻辑严密,这就需要教师对重难点句子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深度学习与理解。《鱼我所欲也》中“生亦我所欲……所恶有甚于死者”一段,是整篇文章最难理解的部分。这部分文字总共包括五句话,是孟子证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这一观点的主要论据。第一句话是“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能苟且偷生,因为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情;有些祸患我们不能避免,因为有比死更令人厌恶的事情。第二、第三句话“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实际上是通过反问、假设的语气对第一句话进行申述,意思是:假如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能用呢?假如人们所厌恶的事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用来躲避祸患的事,哪一件不可以呢?第四句话“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中的“由是”一词是句意理解的关键,“由”即“通过……的手段”,前一个“是”指的是“凡可以得生者”,后一个“是”指的是“凡可以辟患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可以通过所有得以生存的手段来活着,但不能为了活着做任何事情,因为有的事情是不能做的;人可以通过所有避患的手段来避免死亡,但不能为了避患而做任何事情,有些事情同样是不能做的。第五句话是结论性的句子,旨在重申“世界上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事”的观点。这五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对独立,只有理解了各个句子的大意,厘清了句子间的内在关系,学生才能将其和前文的“舍生取义”以及后文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关联起来,进而真正理解整篇文章的内涵。
二、将概念由“辨识”转变为“分析”
对于论说类文言文而言,理解的关键点不仅仅是“炼字炼句处”和“章法考究处”,还包括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有两处关键概念需要着重分析。一是“舍生取义”中的“义”究竟指什么?二是“贤者有是心”和“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心”指什么?两个“心”的内涵是否一致?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不仅关系到学生对《鱼我所欲也》全文的理解,还关系到学生对孟子思想的把握。
首先,儒家学者重视“义”,常常是“仁义”“礼义”连用。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及“义”,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见义不为,无勇也”等。“义”是一种道德律令,泛指“应该去做的事情”。孟子将“性善”与“义”结合,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端”是人与生俱来的善性,其中“舍生取义”的“义”对应的正是羞恶之心,即人应该有羞恶之心,这就是“义”的表现。课文第一段提出“舍生取义”的主题后,没有继续阐释“义”的含义。第二段首先举了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接着又阐述“万钟”与“礼义”的关系,其中就贯穿了“舍生取义”的道德准则。这些例子中隐含着“义即符合羞恶之心”的观点。正如朱熹所说:“言虽欲食之急而犹恶无礼,有宁死而不食者。是其羞恶之本心,欲恶有甚于生死者,人皆有之也。”[2]333
其次,把握了孟子说的“义之端”就是羞恶之心后,学生便可以理解,原文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与“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心”指的就是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正是孟子“性善论”的表现,即包含羞恶之心的“四端”是人与生俱来的,就像人生下来就有身体四肢一样。但是很多人在利欲面前失去了羞恶之心,例如为了一顿饭而丧失尊严,为了优厚的俸禄而迷失本心,这是孟子所反对的。朱熹又说:“本心,谓羞恶之心。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而不省察于斯焉。”[2]333“是心”“本心”即羞恶之心,这种解读有助于学生对“义”与“心”进行具体化的分析与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辨识“舍生取义”“本心”之类的概念,忽略对这些概念的深度阐释,则只能在学生头脑中存留下一些抽象的符号,这既无助于课文的理解与知识的积累,也无助于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教育。
三、将思维由“公式”转变为“运用”
基于九年级下册的学情,执教者还有意讲解了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与答题技巧。这种将课文作为一篇优秀的论说文而不是“浅易的文言文”进行处理的方式,完全符合九年级的学段教学目标。课后的“思考探究”第一题“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的设置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挖掘并掌握文本中的议论文知识,包括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等内容。针对教材的这一要求,不少教师热衷于提供某种答题公式,美其名曰“思维框架”,以帮助学生迅速识记相关知识。
教师将“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与……进行对比,从而证明……的中心论点”的答题公式提供给学生,然后请学生仿照中考问答题的形式进行回答。这种情况下,学生基本能够找到文章中生与死的对比项,进而呈现这样的答案: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将生与死进行对比,从而证明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一方面,这种简单化的答题公式,直接在知识和结论之间建立了联系,省略了思考分析的过程,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简单地认为作者只是将“生”与“死”进行对比的观点是不对的,“所欲有甚于生者”和“所欲莫甚于生”以及贤者面对这两种境况时的态度与选择,才构成了语义上的正反对比。这是道理层面的对比,是通过正反说理的形式,突出人在生死面前的道德抉择。另外,在课文第二段中,“一箪食,一豆羹”和“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也形成了语义上的对比,乞人宁可饿死也不肯放弃尊严,而有的人却为了优厚的俸禄失去本心,这也是一种对比反差,这种反差在“乡”与“今”的时间对比中显得更为强烈。作者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突出了“人不能失去本心”的观点。
经过一番具体理解与分析后,教师对于论证方法的教学还不能止步。根据布卢姆的知识维度分类法,论证方法只是概念性知识,仅仅学习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概念性知识,无法真正提升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将概念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即“知如何”做“事”的知识,因为程序性知识反映不同的“过程”,而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涉及可以称作“结果”的部分。[1]47《鱼我所欲也》课后“积累拓展”第五题是这样设置的:“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教材的编写者设置这道题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引导学生突破类比论证的概念性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实现对“类比论证的操作原理与方法”这一程序性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孟子善于选取日常生活事例进行说理,这实际上是一种“近取譬”的思维。就《鱼我所欲也》一文而言,孟子将人们对不同价值的鱼和熊掌的选择,类比为人们面对生与义时的选择,从而使“舍生取义”的抽象道理更为通俗易懂。至于如何进行对比说理,这就涉及程序性知识的问题了。
四、将价值由“灌输”转变为“思考”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价值观教育。执教者从《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得出了“人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通过PPT展示了一段关于道德教育的文字,要求学生齐声朗读。接着,播放了一段关于2020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视频,意在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通过分析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完成课文中心主旨的讲解后,便将课文的道德主题直接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用道德律令的方式要求学生遵从,这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浓重的灌输色彩的道德教育,从教学效果来看,也不是一种有效的学科育人方式。
价值观教育要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进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坚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3]当然,对于“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学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落实,但至少可以思考这一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并且从辩证的角度进行理解。首先,“舍生取义”是人的生命与道义发生冲突时的道德选择。与“鱼,我所欲也”相比,“生,亦我所欲也”一句多了一个“亦”字。孟子没有出于句意照应的考虑说“生,我所欲也”,而是加了一个“亦”字,这实际上是对生命的珍视。人,可以选择不吃鱼,但不能轻易选择放弃生命。“舍生取义”只是在一种极端情况下的抉择,并非适用于任何道德情境,其完整的表述应为“在生与义发生冲突时,应舍生取义”。其次,即使生命和道义发生了冲突,也要判断冲突的性质和程度。课后“积累拓展”第四题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这道课后习题将历史上的“舍生取义”与当今社会联系起来,意在引导学生结合当下情境,对“舍生取义”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理解。在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今天,生命与道义的关系并不像孟子说的那样简单直接。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加辩证地鼓励学生“舍生取义”,则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生命观的养成。
总之,高品质的语文课堂要增加“思维含量”。对于语文知识、概念的学习,除了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分析与运用;对于分析的过程,在关注结论的同时更要关注得出结论的过程以及使用的论据,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对于语文课程的价值观教育,不能仅仅通过灌输的方式進行,而要将其建立在辩证分析、领悟理解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道德体验。
参考文献:
[1]L.W.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皮连生,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蒋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