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师兼任野外研学导师的探索
2021-12-02刘志勇
刘志勇
研学导师是做好中小学研学旅行体验教育活动的灵魂人物。《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指出,研学导师是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订或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各类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同时规定,应至少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一名研学导师,负责制订研学旅行教育工作计划,在带队教师、导游等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提供研学旅行教育服务。本文以内蒙古野外研学实践为例,阐述中学地理教师兼任野外研学导师的可行性、挑战性与机遇。
一、可行性
1. 展现地理学科特色与优势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野外研学实践是地理学科专业教学区别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野外研学实践同样是高中地理学习特有的学习方式,《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倡导学生走入真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进行学习。
通过野外研学实践,学生在“考察”“探究”“体验”“总结”“升华”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野外实际问题、体验和感受真实生活,从而在野外研学实践中体现地理实践力。
2. 具备研学方案设计的能力
研学旅行作为新兴课程,目前没有统一的教材。研学旅行开始前,研学导师需制订研学旅行课程的方案。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原则如下:
①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要以课标为统领并作延伸。如地理新课程地貌部分,课标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课标对教学要求定位在“地貌名称”“地貌特征”,至于“分布”“成因”并没有强调,无法提升高中生的认知层面。为此,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需要综合参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②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从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来考虑,课标对地貌的教学要求还要从“分布”“成因”进行解读。
③研学旅行课程要以教育内涵深刻的主题为载体。课程主题要体现学生的研学目标,承载课程内容。
④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要考虑研学路线的经济性、易达性,内容与课堂教学的衔接性,遵循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以内蒙古野外研学实践为例,设计的研学方案如图1所示。
3. 提高研学指导素养
研学导师作为野外研学实践指导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中学地理教师经过地理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已经积累了大量野外研学实践知识;另一方面,他们有专门的教育教学技能,已具备带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与研学情境有机结合的能力。能够在研学旅行中引导学生在旅中学、在学中研、在研中悟、在悟中获。
探究是研学的核心要求。探究是中小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研究性活动方式。探究性学习可采用主题、项目、任务、问题等情境來驱动。地理野外考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研究意识,让学生在野外陌生场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以问题燃起学生研学的求知欲,驱动探究活动的深入。
这种问题式教学法正是中学地理教师日常教学中熟练的教法之一。探究性学习是研学旅行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核心要求,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得到的共识会更深刻,结论会更全面。以内蒙古野外研学实践为例,作为兼职研学导师的中学地理教师(以下简称 “地兼研导”)对研学问题设计较好地体现与地理学科的深度融合(见图2)。
4. 健全研学标准评价机制
在野外研学实践结束后,地兼研导可借鉴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模式,结合野外研学实践课程的特点,制订《内蒙古野外研学实践评价表》。具体内容如下:
过程性评价:综合五个方面进行评分,包括小组分工合作的表现、发现与探究问题的方式方法、信息技术的熟练使用情况、钻研问题表现出的行动意识与行动能力、采集地理信息与论证推理过程的形式。
总结性评价:包括研学任务完成的质量等级、研学汇报的形式与创意、研学成果的推广价值与形式、人地协调观的形成与发展。
综合得分:“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量化加总得出可视化研学实践成果。
野外研学实践的评价方案强调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整合,该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全面化,方法的多样化。从学生的参与态度、方法掌握、能力培养、成果展示、情感体验等方面入手,既关注过程又兼顾结果,采用自评、组评和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量化打分,发挥对野外现场教学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二、挑战性
1. 跨学科知识储备不足
研学旅行是跨自然与社会两大学科领域的校外教育活动,涉及地理、生物、历史、语文、政治等多学科。野外研学课堂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研学过程中,研学导师和学生一同进入开放的研学场景,参与研学活动,面对学生的提问,地兼研导也可能会陷入难以回答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认识、思考和解决综合性问题,地兼研导自身既要有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又要具备广阔的视野、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野外知识,才能较好地胜任研学旅行活动的组织与主题探究。
2. 教育信息技术不熟练
传统的地理野外考察,教师和学生通过纸质版地图、手持式GPS、罗盘、望远镜、地质锤来确定路线、测量位置和采集样品。而现代地理野外研学将野外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野外研学过程可视化与数据化,使研学管理精准化与精细化。本次内蒙古野外研学实践中,采用“形色”APP识别花草树木;用“两步路户外助手”APP在地图上记录行走的路程、海拔和速率;用手机编辑图文;用“元道经纬相机”APP拍摄自带经纬度、海拔、时间的照片;用“虚拟天文馆”APP观测星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兼研导应加强学习,弥补自身不足,熟练掌握教育信息技术,在野外研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
3. 地理实践指导不科学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但当前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课时、专任教师、场地、道具均难以保证,导致实践教学走形式,走过场,真正开设地理实验、调查研究、野外实习、地理科普等实践教学的学校凤毛麟角。缺少地理专用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相关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缺少野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及对野外研学的理论学习不足,最终会导致地兼研导在野外研学实践出现指导不科学的问题。为此,地兼研导应积极进修野外研学实践的理论知识,参加对口研修班培训,到成熟的野外实习基地进行现场学习。
三、机遇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发布后,全国各地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研学导师在研学实践中担任研学任务的引导者、研学过程的指导者,直接影响研学实践的效果。当前研学导师供不应求,中学地理教师因地理学科独特的学科性质,担任兼职研学实践导师独具优势,既能有效降低研学成本,又能满足研学教育服务要求。地兼研导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以实际行动促进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