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检查受血者传染性疾病感染指标及意义探究
2021-12-02林先娘赖寒光杨晓明邓亚
林先娘 赖寒光 杨晓明 邓亚
输血治疗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积极寻找出血原因的同时,需合理选择输血治疗方案。对于需要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其病因不同,处理方式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输血治疗的原则为消除原因,及时止血,根据患者实际的病情情况,决定输血,及时补充血容量。输血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在输血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后再进行输血治疗,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输血治疗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的几率,对于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实施一定的检测,对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抗体)、丙肝病毒抗体(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HCV抗体)以及梅毒(TRUST)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源,减少因输血原因而导致感染,降低因其而产生的医疗纠纷[1-4]。因此在本研究中,选择医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 20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输血前检查受血者传染性疾病感染指标应用效果并探究其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医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 20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 720例,女性患者3 480例,年龄为:4个月~85岁,平均年龄(45.31±10.03)岁,患者住院的科室为:内科1 016例,肿瘤科754例,儿科249例,外科1 284例,妇产科879例,血液科2 109例,以及其他科室909例,对其进行输血前免疫荧光分析法以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所有患者符合以下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出血的患者;(2)输血前患有贫血或低清蛋白血症的患者;(3)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4)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等重症感染患者。
排除标准:(1)无明确输血适应证的患者;(2)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患有急性肺水肿、肺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高血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
1.2 方法
对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由经治医生对受血者行输血前做输血感染疾病免疫标志物的有关检查,包括抗-HCV、抗-HIV1/2、梅毒以及HBsAg等。首次输血患者必须进行输血前检查,住院患者在住院后检查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门诊输血患者间隔3个月输血应重新进行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
对于手术患者、待产孕妇和有创诊疗操作患者应提前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确保意外大出血时输血治疗的及时性和安全性。患者在输血前,抽取3 mL静脉血液,分离器血清,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以及双感染抗原夹心酶免疫法进行检测,根据其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及标准进行检验。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
(1)对所有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传染指标检查,并分析其结果。
(2)对所有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阳性结果输血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s),计数资料表示为(n,%)。
表1 接受输血治疗患者的传染指标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例(%)](n=7 200)
表2 接受输血治疗患者阳性结果输血史情况分析[例(%)]
2 结果
2.1 接受输血治疗患者的传染指标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在7 200例接受输血治疗患者的传染性指标检查结果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的患者有2 113例,占比29.35%;丙肝病毒抗体(HCV抗体)呈阳性的患者有32例,占比0.44%;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抗体)呈阳性的患者有25例,占比0.35%;梅毒(TRUST)试验呈阳性的患者有502例,占比6.97%。详见表1。
2.2 接受输血治疗患者阳性结果输血史情况分析
接受输血治疗患者阳性结果输血史情况为:有既往输血史患者HBsAg阳性有1 649例,无既往输血史患者HBsAg阳性有464例;有既往输血史患者HCV抗体阳性有25例,无既往输血史患者HCV抗体阳性有7例;有既往输血史患者HIV抗体阳性有20例,无既往输血史患者HIV抗体阳性有5例,说明有既往输血史患者发生感染更高。详见表2。
3 讨论
输血是治疗与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是临床治疗抢救生命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患有严重疾病的支持治疗、以及大面积烧伤、放射性损伤的抢救等情况均需要进行输血,对于贫血患者,进行临床输血时,可通过血管输入红细胞成分而纠正贫血,保持机体的正常生理需求,维持血容量,还可以供给具有待氧能力的红细胞纠正因红细胞减少或其带氧能力降低所导致的急性缺氧症,补充各种凝血因子以纠正部分患者的血液凝固障碍[5-6]。输血前检查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供血者进行的检查,另一方面是对实际接受输血的患者,即受血者进行的检查。输血前检查的目的在于为每一名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选择适合的血液成分,使其有正常的存活时间,并且不引起接受输血治疗患者本身红细胞临床上的明显破坏。输血前的检查要求是,输入的红细胞在受血者体内必须不凝集或不溶血,输入的血浆成分不导致受血者红细胞的明显破坏[7-9]。输血治疗可补充患者的血容量、血红蛋白、抗体,增加患者机体免疫力、有效循坏血量、心排出量,促进血液循坏、血氧功能,纠正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和水肿,还可有效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纠正患者血液凝固障碍,预防及控制出血。输血不仅能够治疗患者,还可能会引起受血者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产生,常见的为输血传播产生病毒的风险,对于需要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实施一定输血前的相关检测,可有效地防止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还可降低医疗纠纷,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0-11],因此本次研究对于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实施输血前的相关检查,观察其检测感染指标,探究其效果及意义。
输血无论是在抢救危重患者生命还是治疗某些疾病中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输血治疗有着其严格的适用范围,如果不合理使用血液或滥用血液,不仅会造成宝贵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会引起输血不良反应或传播疾病,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死亡,给患者带来生命危害和财产损失。输血传播的疾病是指受血者通过输入或接种含病原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疾病,已知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有十几种,主要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ntibody 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diagnostic kit,IH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G virus,HGV)、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imitted virus,TT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人类疱疹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人 类 微 小 病 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HPVB19)、人类嗜T细胞病毒(human T-cell virus,HTLV)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virus,SARSV)、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疟原虫、克-雅氏病。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和肝炎。输血相关感染可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传染病是指传染源(人或是其他寄主)携带病原体,通过传播途经(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感染易感者的疾病。输血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过程中被输入了带有病毒或细菌(如:艾滋病,各种病毒性肝炎,败血症,痢疾,肺结核,梅毒等传染性病毒或细菌)的血液或者血制品,会给患者身体带来巨大的损害。输血相关感染主要包括细菌污染的感染和传染病的感染,前者可产生或轻或重的输血反应,后者表现为相应的传染病症状,后果较为严重[12-13]。细菌污染血制品可以引起败血症,还可以引起病毒感染,如乙型、丙型、丁型、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别可引起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输血前四项检查是指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四项控感检查。输血的患者,需要进行传染病的相关检查,除了传染病的相关检查以外,输血的患者还要进行血型鉴定,以及不规则抗体筛查,了解患者输血前的状况,对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输血前进行一定的检查,检查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可降低疾病传播的概率。血液传播疾病病原体抗体筛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本身就存在这些传染病,还是接受了血液治疗后被某种传染性病毒所引发感染,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各项检查,选择与患者血型匹配的各种血液成分,使之能够在患者体内有效地存活,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可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达到安全、有效输血的目的[14-16]。本次研究显示,在7 200例接受输血治疗患者的传染性指标检查结果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的患者有2 113例,占比29.35%;丙肝病毒抗体(HCV抗体)呈阳性的患者有32例,占比0.44%;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抗体)呈阳性的患者有25例,占比0.35%;梅毒(TRUST)试验呈阳性的患者有502例,占比6.97%;接受输血治疗患者阳性结果输血史情况为:有既往输血史患者HBsAg阳性有1 649例,无既往输血史患者HBsAg阳性有464例;有既往输血史患者HCV抗体阳性有25例,无既往输血史患者HCV抗体阳性有7例;有既往输血史患者HIV抗体阳性有20例,无既往输血史患者HIV抗体阳性有5例。说明有一部分患者在进行输血治疗前已经产生了传染性疾病,有既往输血史患者HBsAg阳性、HCV 抗体阳性以及HIV抗体阳性机率更大,导致患者造成传染病的可能性较高。输血治疗前的检验项目可保证献血者以及受血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对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实施相关感染指标检测,可降低患者因输血治疗而导致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了解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是否已为阳性,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可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