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区阳虚人群的三伏灸临床应用研究
2021-12-02杨静芳晋延玲沈立龙指导老师林忆平
杨静芳,晋延玲,沈立龙,指导老师:林忆平
(1.云南省昆明市精神卫生防治医院,云南 昆明 650224;2.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3.云南健之佳连锁健康药房有限公司五华和谐世纪博仁堂诊所,云南 昆明 650221)
三伏灸是依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天人相应”理论,顺应人体在夏季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便于药物吸收的生理特点,在每年初、中、末伏的前3 d,采用穴位贴敷疗法以扶助人体正气、祛除机体内伏寒邪的中医外治疗法,属于天灸的一种。清·张璐在《张氏医通》中全面论述了三伏灸的适应证、药物组成、选穴及贴敷时间等,后人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将三伏灸应用于秋冬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虚寒性疾病的治疗。本研究基于昆明地区四季温差不大、伏天温度不高的气候特点,从证候角度出发,观察三伏灸对昆明地区阳虚人群的防病保健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昆明市精神卫生防治医院中医科门诊部收治的阳虚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4~62岁,平均(48.0±2.3)岁;合并颈椎病10例,慢性肩背痛8例,过敏性鼻炎6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体虚易感6例,慢性咽炎2例,慢性胃炎1例,骨关节病1例,耳鸣1例,慢性腹泻1例,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冠心病1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诊断学》中阳虚证的辨证标准制定:经常畏寒,四肢不温,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可有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为细数)无力[1]。
1.3 纳入标准 有冬春容易发作或加重疾病病史,属阳虚证者;或有好发于冬春季的过敏性、虚寒性疾病属阳虚证者;或具有阳虚证表现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年龄<4岁;严重心脏病患者;阴虚火旺证候者;皮肤严重过敏者;未按规定治疗者;无法判断疗效者;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 治疗方法
①药饼制备。药饼以清·张璐《张氏医通》所载的“白芥子散”为基本方,由白附片、黄芪、肉桂、芥子、延胡索、生甘遂、细辛、冰片组成,以上药物研细末后按4∶3∶2∶1∶1∶1∶1∶0.005的比例以鲜生姜汁调和制成药饼备用。②穴位贴敷。取穴以背俞穴、足三里、关元、气海、命门等为基础穴,根据病证的不同随症配穴。各伏主穴具体如下:初伏取大椎、肺俞(双侧)、风门(双侧),中伏取膏肓(双侧)、脾俞(双侧),末伏取大椎、肾俞(双侧)、关元俞。随症配穴:咳喘加定喘、天突,骨病及关节、筋肉不适加大杼、阳陵泉,瘀血加膈俞、血海,咽喉、气道病加天突,气病加膻中、阳陵泉,以痒、走窜为特点的病证加膈俞、血海,痛经加十七椎、天枢,脾胃病加中脘、阴陵泉,便秘或腹泻加天枢。在每伏的前3 d贴敷,每次取药饼2 g,以专用胶布固定于穴位。每伏贴药1次,每次贴4~8 h,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贴药后皮肤会有热感、灼痛感,局部皮肤发红、轻微起泡等均为正常现象。若皮肤出现严重水泡,应注意保护疮面,嘱患者贴药当日避免食辛辣发物,饮食以清淡为宜。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畏寒、四肢不温、口淡不渴、渴喜热饮、小便清长、便溏、尿少浮肿、冷痛、恶寒、头晕、目眩、脘痞等证候按照无、偶尔、经常分别计0、1、2分。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症状分级量化标准评定疗效[2]。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70%;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为30%~<70%;无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率<3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为(19.19±0.86)分,随访1年中医证候积分为(9.51±0.68)分,低于治疗前积分(P<0.01);随访2年,中医证候积分为(4.21±0.27)分,低于治疗前及随访1年积分(P<0.05)。
(2)临床疗效 随访1年,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8.57%:随访2年,显效29例,有效1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随访1年和随访2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2例阳虚患者随访1、2年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阳虚证指患者因体内阳气亏损,温煦、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多由病程日久或久居寒凉之处使阳热之气逐渐耗损,或由气虚进一步发展,或因年高而命门火衰,或因过服苦寒清凉之品以致脏腑功能减退,机体失于阳气温煦,不能抵御阴寒之气,寒从内生,形成畏冷、肢凉等一派虚寒证候。阳气不能蒸腾气化水液,则见便溏、尿清或尿少浮肿、舌淡胖等症[1]。
天灸最早见于南北朝·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此后历代医籍均有详细记载。《张氏医通》中白芥子散敷贴则被后世医家广泛运用。天灸通过刺激皮部,改善经络气血运行,从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或病理状态产生良性调整作用,最终纠正阴阳盛衰,使其趋于平衡,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即所谓“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不药补亦可”[3-7]。用于天灸的中药一般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恶疮、痈疽、肿毒等。天灸对机体免疫功能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此外,天灸所用药物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可使皮肤发生无菌性渗出性炎性反应,继而引起局部皮肤细胞膜蛋白质可逆性结构变化,使其形成疏松组织,增加皮肤渗透性,从而增加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入[7]。
冬病夏治三伏贴是依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进行天灸的治疗方法。三伏天人体阳气隆盛、经络通畅、腠理疏松,药物更易经皮进入机体。该法通过将辛温发散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使药物迅速渗透吸收,深达脏腑经络失调之所,从而振奋阳气、扶助正气、祛除机体内伏寒邪,减轻或消除冬、春相对寒冷季节易发之病,起到“缓则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作用[8]。崔小娜等[9]观察三伏天灸与三伏针刺对免疫学的影响,发现二者均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Ⅰ型变态反应,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同时还发现天灸组在降低免疫球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方面更具优势。
本研究所选腧穴以背俞穴、足三里、关元、气海、命门等为基础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一般脏病、虚证多取背俞穴;足三里调理脾胃、补益后天之本;关元益肾气、培元固本;气海补中益气;命门温肾壮阳。三伏灸选穴以清上焦、调中焦、补下焦、祛邪扶正原则贯穿始终,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各伏均以保健要穴为基本,同时根据病证随症配穴,诸穴合用,共奏温阳补虚之效。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冬”,三伏气候温和,因此为了更好地振奋阳气,祛除机体内伏之邪,故在白芥子散基础上加用肉桂温阳、黄芪补气升阳,二者共奏补气温阳、扶正补虚之效。研究表明,天灸疗法经皮给药能提高血药浓度,且经皮给药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灭活,其作用不仅是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的简单叠加,二者相互激发可产生更大的整体效应[10]。天灸药物穿透皮肤后即可循低流阻通道传输,直接作用于经络和脏腑[11-12]。
本研究以“扶正”为主线,上、中、下三焦同治,阴病治阳,所选药物和穴位配合,共奏补气温阳之效,调节阳虚人群体质,尤其对于伏天气候温和、四季温差不大的昆明地区的阳虚人群防病保健作用显著,这与江冠亚等[13]研究结果一致,但其防病保健作用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适用于其他体质人群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