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氏“背奇穴”与背俞穴的分布及主治规律探析*

2021-12-02耿升俊黄培冬姜云武黄莉娟王馨悦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董氏俞穴主治

耿升俊,黄培冬,姜云武,张 铃,黄莉娟,王馨悦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背俞穴首见于《黄帝内经》,其中,《灵枢·背俞》指出五脏背俞穴的具体位置为:“……皆挟脊相去三寸所……”《素问·气府论》曰:“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提出五脏六腑均有背俞穴,但未记载其具体位置;两晋时期,由皇甫谧编著的《针灸甲乙经》明确指出五脏六腑背俞穴的位置为:“……两傍各一寸五分。”至唐代孙思邈编著《千金方》补充厥阴俞而完善。所以通过上述的中医古籍可知,背俞穴是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的腧穴,与督脉及膀胱经第2侧线平行,对应相应的脏腑及椎体棘突,是脏腑之气通过经络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将藏象理论与经络系统内外结合,故在临床中当脏腑发生病变时,疾病可通过经络反映于外,在背俞穴处可找到阳性反应点或压痛点,从而采用斜刺及直刺的方法针刺背俞穴可治疗脏腑及其相关组织病症。

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在深入学习传统经穴及《黄帝内经》等诸多古籍的基础上,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后独创的具有特定的针法、特殊的疗效及完备的理论体系的奇穴,又称“正经奇穴”[1]。董氏奇穴广泛分布于全身,将其按部位划分为“十二部位”[2],分布于颈、背和腰部的穴位(董氏“背奇穴”)不仅是董氏奇穴中的重要组成之一,且以背俞穴及十四经腧穴在背部的分布规律与理论特点为基础,还结合了全息律、藏象五行、天象星宗和洛书八卦理论。董师在诸多理论及多年运用的临床经验基础上,采用董氏特色疗法——点刺放血“背奇穴”的方法来治疗各种疑难病症,疗效显著。因此,笔者通过梳理《董氏针灸注疏》后发现,董氏“背奇穴”与背俞穴在穴位分布、主治病证和针刺方法上有区别亦有联系,本研究将从以下方面加以比较和总结,希望在针灸临床研究治疗中给予借鉴和启发,为临床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依据,现简述如下。

1 董氏“背奇穴”与背俞穴分布的异同点

董氏“背奇穴”在整个后背区分布了大量腧穴,有单穴、多穴一名且与背俞穴同穴异名的特点。在颈部的7穴均位于3条垂直线上(后正中线、左右旁开0.8寸),此七穴类似北斗七星的走向,故依据星象天宗又命名为“七星穴”,根据七星穴中各个穴位的位置,得知总枢穴与风府、哑门穴位置接近,其穴位的分布、组成及命名如图1所示。而在十四正经中,背俞穴仅分布于背腰部,所以分布于项部的董氏奇穴与背俞穴有明显差别,在穴位的布局上,项部七穴扩大了分布范围;在主治病症上,董师发现七星穴是治疗小儿呕吐、发热等病症的效穴;在针刺方法上,项部的“背奇穴”可采用点刺放血的方法。

图1 参考项部董氏奇穴图,修改自《董氏奇穴精要整理》

分布于背腰部的“背奇穴”与背俞穴在分布位置、命名方式及现代解剖上有一定的联系和差别。①在分布位置上:背俞穴位于督脉旁开1.5寸,基本上依据脏腑所在位置的高低次序排列,与相应脏腑位置接近。而董氏“背奇穴”位于7条垂直线上(除分枝上、中和下穴),分别是后正中线、后正中线旁开1.5寸、3寸和6寸左右各一条线,其中,有5条与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重叠,且位于腰骶部的董氏奇穴多数分布于膀胱经及督脉上,多个奇穴与背俞穴亦重合,如火主、火妙、火巢、水中和水腑穴分别与肺俞、厥阴俞、心俞、三焦俞及肾俞同穴。②在穴位命名上:背俞穴是直接以脏腑命名的一类特定穴,每一脏腑在背腰部都有对应的背俞穴,其命名融入了藏象学说及经络系统,因背俞穴的命名方式简捷,故从穴名即可知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背奇穴”依据藏象五行、河图洛书、后天八卦及取类比象的方法,多数以五行及数字命名,例如,火凤、土月、金北、木梅、水中、五岭、双凤、双河及三江穴。在背部土区(土月、土泄和土克穴)以上的奇穴由内(督脉)向外(膀胱经)以五行火、金及木命名,并配以五脏,与五脏基本对应,如心肺区的穴位以火、金命名,肝脾区的穴位以木、土命名,按后天洛书布局。所以位于背部的董氏奇穴与背俞穴在命名方式上均与脏腑有密切联系,但命名方式及布局模式却有显著差别。其穴位的分布、组成及命名如图2所示。《黄帝内经》曰:“肾为腰之府、肾主水。”所以腰部董氏奇穴的分布模式及命名方式仍遵循中医理论原理,按后天八卦图布局,对应后天八卦坎位(水位),多数以五行水及取象比类六命名,如水腑、水分和六满等穴,其中,因冲霄穴位于腰骶部,根据上病下取的治疗原则,所以其有治疗头痛的作用,故依据主治命名。其穴位分布、组成及命名。见图3。③在现代解剖学中:背俞穴[3]的分布规律与脊神经节段性分布特点具有很大相似性,除三焦俞外,基本在相应脏腑或相邻近的两个神经节段内,与相应的脏腑神经节段基本对应,由此背俞穴受与其相对应脏腑或邻近的某一脊神经节段支配,如肝由T6~9支配,肝俞穴由T9支配;肾由T11~12支配,肾俞穴由L1支配。在杨维杰[4]重新修订的《董氏奇穴针灸学》中,分布于背腰部的多个“背奇穴”同样受相应的脊神经节段支配,与相应的脏腑神经有密切联系,但因其有多穴一组、多穴一名的特点,扩大了脊神经支配的范围,同一穴位常受多个脏腑神经节段支配,如双凤穴由T3~8支配,双河穴由L5、S2~3支配。

图2 参考背部董氏奇穴图

图3 参考腰部董氏奇穴图

笔者通过上文对董氏“背奇穴”与背俞穴在穴位分布、命名及解剖上等的论述,从以下方面总结了两者在分布上的异同点。见表1。

表1 两者分布的异同点

2 董氏“背奇穴”与背俞穴主治的侧重点

背俞穴通过经络与脏腑内外相应,是藏象理论在腧穴的集中体现,其主治病症主要有以下四点:①相应的脏腑疾病:《黄帝内经》曰:“迫藏刺背,背俞也。”说明背俞穴在治疗上对该脏腑具有特异性,对治疗各种脏腑相关的病症均有较好疗效,同时背俞穴与脏腑通过标本上下相通[5]、气街内外相应[6],采用原穴或下合穴配合俞募穴可增强疗效;②相应脏腑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疾病:经络具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将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及皮肉筋骨相互联络沟通,在经络的作用下将脏腑、官窍和筋骨连结成一个整体,所以当脏腑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影响到脏腑相对应的组织器官,如“肝开窍于目”“肝主筋”,肝经循行于目,肝脏通过足厥阴肝经内外连接,所以当肝发生病变时,通过肝经可累及于目,故肝俞可治疗目疾及筋脉病症;③外感、皮肤病病症:背俞穴位于膀胱经上,“太阳主表”,是人身阳气的重要汇聚,“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肺在五脏中居于高位,外邪多首犯于表,通过鼻窍侵犯于肺,所以临床治疗外感、皮肤病症时,常点刺或斜刺肺俞穴,其疗效较佳;④局部病症:局部病症即为背俞穴近治作用的体现,对于由阳气亏虚或寒湿闭阻引起的背腰肌肉的诸痛症,针刺背俞穴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如肾俞穴治疗腰痛病。

董氏“背奇穴”的主治作用,是董师运用诸多理论及通过临床实践后的总结,其治疗范围尤为广泛,与背俞穴的主治病症有明显的不同,扩大了背俞穴的主治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脏腑病症[7]:脏腑病症是董氏奇穴中重要主治内容,尤其是背腰部奇穴的布局及命名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治疗上与整体辨证相联合,将中医藏象五行等理论及现代医学应用到治疗中。董氏门人认为董氏“背奇穴”均有其所属的五脏解部,“解部”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密切相关,并以五脏比类五行,直接以五行命名,脏气互含交叉,故可治疗对应实体脏器及五行“藏象”疾病。例如,后背心肺区的穴位对应心肺两脏,两者气血相通,通过调节心肺的气血运行,可治疗心肺的病症,如心悸、胸闷和咳嗽等病症;“肾为腰之府、肾为水脏而藏真火”,在腰部的奇穴皆有调肾水的作用,所以董氏“背奇穴”可治疗肾脏相关的疾病,如妇科病、带下病和泌尿系疾病等。②全身性疾病:董师将此主治特点融入了中医整体观,他虽将人体划分为十二部位,但认为每个部位都与整个人体全息通应[8],强调任一局部穴位皆能治疗全身疾病,所以“背奇穴”与胸腹、手足和头面等部位全息通应,并将此理论与中医藏象及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结合起来治疗诸多病症,如五岭穴的主治基本包含了所有病症(脏腑病症、脏腑相关的组织病症、神志病、外感病及各类痧症等),此主治病症是董氏“背奇穴”治疗范围尤其广泛的作用。③痛症及疑难杂病:“络病理论”疗法是董氏奇穴的重要治疗方法,是董氏“背奇穴”的特色疗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所以董师认为“病多夹瘀”,对治疗实性痛症及瘀血所致的“久病、怪病、难病”疗效显著[9-10],故许多疑难病症,经多种方法治疗后疗效仍不佳者,应用此理论却取得较好疗效,如凡属血之病变引起的手足麻木、痛症及血管硬化等疑难病症均可选用双凤穴、金林穴等治疗;对于某些杂病,选用董氏“背奇穴”疗效亦佳,如七星穴可治疗霍乱症、顽固性呕吐及小儿高热惊风等,分枝穴有解毒的功效;三金穴在膏肓、魄户和附分附近,除了可治疗诸多虚证外,治疗膝关节痛疗效亦佳。所以董氏“背奇穴”的主治范围与背俞穴相比,其治疗范围更广泛。

3 董氏“背奇穴”与背俞穴针刺的不同点

关于背俞穴的针刺方法,《灵枢·背俞》曰:“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论述了五脏病多虚,灸可温补阳气,且灸较安全,故提倡重灸,《针灸甲乙经》曰:“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首次提出背俞穴可针可灸,但应浅刺,以防伤脏,但在“十三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11]中背俞穴的针刺方法为:在第10胸椎以上的背俞穴均可斜刺0.5~0.8寸,从脾俞到肾俞穴的4个背俞穴可直刺0.5~1.0寸,腰骶部的大、小肠俞、膀胱俞可直刺0.8~1.2寸。在临床治疗中,背俞穴的针刺方法以斜刺及直刺为主,亦可点刺,针刺角度和深度与现代解剖有关[12],常配合补泻、灸法及穴位贴敷,以增强疗效。①斜刺:因背部肌肉较浅薄,胸腔脏器众多,T12以上的背俞穴不可深刺,常向脊柱方向斜刺0.5~1寸,或向下平刺1.0~1.5寸,亦可直刺0.3~0.5寸[13],以防刺伤脏器。同时对于表证、虚证等病证是首选针刺方法,如在治疗儿科病时,因小儿多火,发育尚不成熟,病性多实,所以病邪首犯于表,病性较急,针刺治疗时多斜刺、浅刺;老年性慢性疾病,病性多虚,所以亦需斜刺或浅刺。②直刺:因腰部肌肉深厚,脏器偏少,所以腰部的背俞穴针刺相对安全,肾俞穴可直刺0.8~1.2寸,但不可向外直刺,以免刺伤肾脏,L2棘突以下背俞穴可直刺1.2~1.5寸[14]。笔者通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及临床跟师后发现,病证的虚实决定了针刺的浅深,对于青少年、身体强壮者亦首选直刺或深刺。③点刺: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背为阳”,太阳为阳中之阳,外邪最先侵入,通过侵犯膀胱经后逐渐入里,对于外感表证、皮肤病病位较浅的病症,可直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皮肤针叩刺背俞穴,达到解表祛邪的目的。针刺深浅不仅与病位、病性有关,与四时节气亦关联,所以在春夏季节,邪多犯心肝两脏,病在表,当浅刺以泻;而秋冬季节,“燥宜伤肺,肾主封藏”,病位在里,宜深刺。④补泻:《灵枢·经脉》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根据病性、病位、时节和体质的不同,常灵活运用于背俞穴的针刺治疗中,对于虚证,针刺予补法;对于实证,针刺予泻法。所以在临床治疗上常根据患者体质、病邪特点的不同,辨证论治后选择相应的针刺方法及得气手法,达到除病邪、助康复的目的。⑤灸法:临床治疗中,灸法以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及温灸器灸较常用,具有疏风解表、温通经脉和升阳举陷等作用,艾灸相应背俞穴可治疗外感表证、局部病症及脏腑虚弱证等。⑥穴位贴敷:背俞穴是穴位贴敷疗法中的重要穴位,通过贴敷背俞穴调节经络与脏腑的功能,从而调节机体及脏腑的功能,达到预防及治疗疾病的目的,如三敷贴在治疗脏腑虚弱性、过敏性和妇儿科等疾病,疗效明显。所以背俞穴的针刺方法有以上几点。

董氏奇穴的针刺方法简便易行,多数采用“深刺、皮下刺、浅刺、刺血”等手法,并不强调复杂的补泻手法[15]。同时董师在临床针刺治疗中特别注重针刺手法,他认为穴位的针刺深浅不同,主治亦有别,但在董氏“背奇穴”中,董师并未强调针刺深浅的不同,他认为除水中、水腑,分枝上、中、下穴可针刺外,余穴均刺络放血[16-18],所以“背奇穴”的针刺方法以刺络放血为主。①刺络放血法:董师认为背部薄如纸,且为通外在之阳,疾病多由血瘀而致,采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以畅通全身经络。《针经指南·标幽赋》曰:“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所以在“背奇穴”中,董师据此理论将对应取穴十法中的头病脚治和脚病头治灵活应用各类病症,通过点刺腰背部奇穴治疗头面五官及上、下肢病症等,如冲霄穴可治疗后头痛,双凤穴可治疗手足麻木、疼痛。②直刺:在“背奇穴”中,分支上、中、下穴可直刺1.0~1.5寸,水中、水腑穴直刺0.8~1.0寸。所以从上文对两者的针刺不同点比较后可知,董氏“背奇穴”的针刺方法更简捷。

4 小结

董氏“背奇穴”虽与背俞穴有一定联系,却有显著区别。背俞穴作为内通五脏六腑、外注膀胱经的腧穴,将中医藏象、经络理论及标本气街理论贯穿其中,常以斜刺、直刺为主,主治脏腑及相应组织病症。“背奇穴”以背俞穴为理论基础,又结合了全息律、藏象五行、天象星宗及洛书八卦理论,常采用刺络放血法来治疗各种病症。所以“背奇穴”与背俞穴以中医藏象理论为基石,是《黄帝内经》在临床应用中的体现。

本研究仅简洁地分析比较了两者在穴位分布、主治病症及针刺方法上的异同点,关于两者相关叙述存在较多的不足点及局限性,所以在日后的临床治疗中仍需进一步的探讨,进一步挖掘两者更多的差别与联系,以扩大主治范围,提高临床疗效。就本文对两者的分布位置、主治病症及针刺方法而言,两者虽有一定共性,但董氏“背奇穴”的分布范围更广泛,主治病症更突出,针刺方法更简便。

所以在临床治疗应将董氏“背奇穴”与背俞穴相结合,针刺与点刺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如点刺放血“背奇穴”可降低了临床针刺意外;为临床治疗各种病症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理论基础,两者在临床治疗中可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如在治疗脏腑病症时,可同选董氏“背奇穴”与背俞穴针刺治疗;对于外感病症,两者可均点刺治疗;笔者通过对董氏奇穴的相关书籍及文献查阅后发现,董氏“背奇穴”与其四肢的穴位相比,往往是较易被忽略的部分,但本研究却重点突出了董氏“背奇穴”与背俞穴的异同点,希望在临床治疗中,“背奇穴”能更多地应用于临床,做到两者相互为用,为临床针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董氏俞穴主治
拔罐治疗脂肪肝
“意”与“法”—董其昌的书家维度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跨越八省区市的爱心接力
董氏开胃贴治疗湿食困脾型厌食症的实验研究
跨越八省区市的爱心接力
——记董氏膏方微商爱心团队
从“肺主治节”论治COPD肺血管重构
主治医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