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2021-12-02李肖云

今日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袋鼠早产儿新生儿

李肖云

(贵港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贵港,537100)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新生儿,该类新生儿出生后极易出现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其父母承受着巨大经济压力和经济负担。依据2013年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早产儿率位于全世界第二位[1]。袋鼠式护理基于证据、拯救早产儿生命一项干预措施,其特点为缓解早产儿不良刺激,降低败血症、低血糖、低体温以及死亡率,并促进早产儿神经、体格发育,加强亲子感情交流。随着国内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我国高龄孕产妇比例显著增加,意味着更多早产儿出生。出生初期时间内,如何帮助及救治早产儿及其家庭并渡过难关,成为儿科医护人员不断探索课题。“袋鼠式护理”简便易行、效果明显,近些年来被全国各地早产儿应用,并获得显著成效。文章就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情况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袋鼠式护理研究现状

1978 年哥伦比亚儿科因缺乏暖箱导致许多低出生体重儿死亡,Edgar Rey和Hecotr M iarten医生将1例出生体重小于1000g新生儿放入母亲怀中,利用婴儿目前体温温暖新生儿,并进行哺乳,这种婴儿趴在母亲胸前且有皮肤接触方式类似于袋鼠抚养幼子,因此被人们称之为“袋鼠式护理”。直至80年代初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肯定袋鼠式护理,并表示肯定大力提倡。自2003年并对外发布《袋鼠式护理临床实践指南》。目前袋鼠式护理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个国家。依据调查提示[2],美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袋鼠式护理被作为常规护理应用,其比例高达98%。与国外比较,我国关于袋鼠式护理工作研究及其应用规模、深度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所获得结果相似。研究指出[3],袋鼠式护理可稳定早产儿护理中与常规护理效果同样,且不会增加发病率及死亡率。但目前国内尚无大样本研究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早产儿是否会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调查范围相对局限。同时,国内大多数医院无开展袋鼠式护理条件,均限制袋鼠式护理模式拓展及应用。

2.袋鼠式护理实施

2.1 实施者 目前袋鼠式护理实施主要人群为早产儿目前,但国外除母亲外,对父亲、无血缘关系妇女有相应研究。研究指出[4],母亲实施袋鼠式护理与父亲相比较,早产儿足跟采血疼痛评分显著偏低,且心率恢复基线时间更短。但部分研究得出[5],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所获得效果与母亲一致,且目前处于疲惫时,希望获得父亲轮替,保证休息,为婴儿提供持久袋鼠式护理。部分研究指出[6],可鼓励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其中,为母亲提供更多生活支持。研究指出[7],无血缘关系女性与母亲相比较,在减轻早产儿疼痛差异性较小,但相比较父亲,人们更倾向于父亲参与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提示无血缘关系女性替代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并非理想选择。

2.2 实施时间 WHO指出:袋鼠式护理开始时间以婴儿生命体征平稳后并尽快实施,当婴儿胎龄至40周或体质量为2500g时结束。早产儿出生体质量以1200~1799g,孕周为28周~30周,且出生后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其他特殊情况时,等待婴儿病情稳定后并实施袋鼠式护理[8]。早产儿出生体质>1800g,孕周≥30周,少部分会并发早产相关并发症,当大部分婴儿出生后即可实施袋鼠式护理。对其持续时间上,多为患儿及其家属耐受程度相关,以1次/d或每日多次,每次0.5~3h。其他研究中尚未涉及到袋鼠式护理实施最佳时间。

2.3 实施方案 袋鼠式护理模式实施过程中,对环境要求上为室温24~26℃,避开通风口,避免早产儿体温散失过快。袋鼠式护理实施期间,其姿势要求上,早产儿无需穿戴纸尿裤,将头部抬高30°,脸偏向一侧,选择俯卧位姿势,将其放置于照顾者裸露胸前,二者肌肤最大程度直接接触。操作过程中,可为目前播放舒缓音乐,目前可借助镜子观察婴儿情况。研究指出[9],袋鼠式护理实施过程中播放舒缓音乐可有效减轻母亲焦虑程度,但音乐会促使目前将注意力从消极刺激物转移到满意、暖心事物上。基于国内外文化差异性,我国可依据国内实际情况是否实施音乐疗法。同时,当早产儿病情不稳定时,可间断性开展袋鼠式护理操作,医护人员及时协助家属正确摆放早产儿头部位置,确保气管插管、动静脉通路等设备稳定。操作实施过程中,若早产儿出现皮肤冰凉、肤色改变等情况时,及时结束并通知医师。

3.袋鼠式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3.1 减轻早产儿疼痛 1995年美国全美保健机构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明确应为所有患者评估指标。目前国内研究上指出重复性袋鼠式护理对重复性疼痛刺激具有镇痛作用。但目前国内研究对象多为轻型早产的早产儿,大多数研究早产儿胎龄为32~36周、28~37周等,国内关于极早早产儿方面研究尚未涉及,与极早早产儿病情过重相关。国外对胎龄研究范围广泛,胎龄最小为26周,极早早产儿实施袋鼠式护理可减少疼痛反应,但其效果无早产儿好。研究指出[10],新生儿护理实施袋鼠式护理作为非药物疼痛干预措施早产儿操作性疼痛,无需担心其不良反应。对其机制分析上,与袋鼠式护理模式实施下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降低采足跟血后唾液与血清皮质醇水平,缓解早产儿操作性疼痛,减轻易激惹状态,疼痛刺激以及刺激后,降低早产儿心率,提高血氧饱和率。

3.2 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研究指出[11],对收入225例早产儿研究指出,袋鼠式护理模式可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包括头围、身长及体重。袋鼠式护理模式实施下促进新生儿体格生长发育,且与母婴间皮肤密切接触,母婴间皮肤密切接触并刺激神经,促进机体内激素生长,如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进而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同时,机体内儿茶酚胺升高,促进糖原、蛋白质及脂肪合成,摄入量显著增加。袋鼠式护理实施过程中,早产儿自主活动减少,氧气、热量消耗显著减少,并利于体质量增加。

3.3 促进早产儿神经发育 随着医疗水平逐渐提高,早产儿死亡率迅速下降,但早产儿自身并发症率尚未减少,神经系统障碍中,如脑瘫、智力障碍及视力听力障碍成为早产儿主要并发症。研究指出[12],对出生98例早产儿分别采取袋鼠式护理及常规护理,经袋鼠式护理后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显著偏高,由此得出新生儿神经发育情况显著。袋鼠式护理模式通过母婴之间皮肤密切基础,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达到中枢神经良性刺激,利于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研究指出[13],袋鼠式护理利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神经体格发育,加快患儿健康恢复。相关研究证实袋鼠式护理实施过程中可对新生儿近期、远期预后改善,与袋鼠式护理多种有益作用相关,当袋鼠式护理实施过程中可为新生儿提供更为舒适宫外环境,从而减轻外界不良刺激,形成良好睡眠利于神经系统发育,袋鼠式护理实施过程中促进新生儿大脑结构完善,建立脑白质及灰质,促进大脑发育[12]。

3.4 其他 目前部分研究证实袋鼠式护理可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早产儿并发感染发生率偏高,母乳喂养下提高患儿营养及免疫功能,可有效防治感染。相关研究指出[14],与常规护理相比较,袋鼠式护理增加母乳摄入量下,改善外周血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亚群提升,改善新生儿免疫低下情况,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时,分娩会对产妇造成应激反应,对早产儿而言,母婴分离及早产儿病情担忧,产妇不稳定情绪加重,甚至会引起抑郁,带来严重心理问题,对产妇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相关研究指出,袋鼠式护理提高孕产妇与新生儿亲密接触,预防及减轻产妇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袋鼠式护理模式下,产妇不良心理及其精神状态改善,产妇会阴切口疼痛程度减轻,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率降低,利于产妇恢复良好身心状态。

4.小结

袋鼠式护理模式基于科学、有效、人性化,显著降低早产儿护理费用,并提高母乳喂养率,早产儿父母及其家庭成员精神压力减轻,并不断完善家庭角色等。目前国内对袋鼠式护理模式应用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性。后续仍需基于国外开展袋鼠式护理模式相关经验基础上不断完善国内相关研究,并不断丰富及完善,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袋鼠式护理模式。

猜你喜欢

袋鼠早产儿新生儿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蹦蹦跳跳的袋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