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1-12-02杨立伟

今日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咪啶美托动力学

杨立伟

(象州县人民医院,广西 象州,545800)

所谓苏醒期躁动,即患者在实施麻醉手术后苏醒期内出现的一种并发症状,其在临床主要会表现为呻吟、哭喊、定向障碍以及语无伦次等情况,对熟悉的人士无法进行辨认。患者在术后出现躁动主要是在麻醉苏醒30min内,其具有自限性,大概10min左右便会恢复。但是也有文献研究分析,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会一直持续到术后2d。当前患者在术后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概率高达一半之上,远比成人更高。

因此如何预防苏醒期躁动,成为当前临床重视的一项问题。而在实施麻醉时,采取右美托咪啶麻醉,具有显著优势。其不仅在大型手术前、还包括ICU、影像学检测不配合患者检查时,给予镇定。

1.药理作用

右美托咪啶作为新型的一种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啶主要是对突出后α2肾上腺受体进行激动后,发挥对患者器官的作用[1]。在采取右美托咪啶麻醉后,会直接作用于患者的α2肾上腺受体,从而发挥镇静效果。另外,右美托咪啶通过对脊髓背角α2受体进行激动,可以对感觉神经递质释放进行抑制,起到镇痛效果。第三,右美托咪啶主要对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进行抑制,而发挥抗交感作用,降低血浆儿茶酚胺的产生,保障患者在麻醉后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状态。右美托咪啶作为一种升级版的美托咪定,使用右美托咪啶,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α受体激动,发挥抗交感神经活动,从而抑制应激反应,具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以及镇痛效果[2-3]。

相比阿片类药物,使用右美托咪啶协同效果较佳,不仅能够进行镇痛、镇静,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保障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也并不会对患者的呼吸进行抑制。临床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出现躁动的发生概率,对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行改善,临床价值较高[4]。

2.药效学

2.1 心血管系统 就当前的临床研究应用可知,临床使用右美托咪啶后,能够减缓患者心率速度,有效降低血压[5-6]。但需注意的是,在采取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时,有一定概率会使患者短时间中出现血压升高问题,从而实现保护压力性反射。有相关研究文献认为,患者在采取结肠镜检查时,在检查过程中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7]。但也有相关文献中指出,冠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心动过缓时,使用右美托咪啶,效果较为理想[8]。

2.2 呼吸系统 临床在使用麻醉药物时,部分药物会有一定概率抑制患者呼吸。但临床在使用右美托咪啶时,其发挥麻醉效果时,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的风险[9]。因此采取其他药物联合右美托咪啶进行麻醉,可以改善患者呼吸不足指数。

3.麻醉实际应用

3.1 术前用药 由于右美托咪啶自身存在较佳的镇静以及抗焦虑效果,为了保障手术可以顺利实施,有较多学者认为在手术之前,对患者使用麻醉药物时,可选择右美托咪啶。在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啶,可以有效降低由于气管插管所导致心动出现过速反应,维持患者体内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进一步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10-11]。在查阅国外研究文献可知,骨折患者在术前需使用右美托咪啶注射,能够减少术中硫喷妥钠的使用量,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处于平稳状态,且患者意识复苏时间相比使用生理盐水,并无显著差异[12]。

3.2 神经外科手术 该类手术患者在术中实施全身麻醉之后,为了保障手术能够顺利开展,降低手术对患者刺激,需要将麻醉控制到一定深度,逐步减缓麻醉效果,将麻醉效果转变为浅麻醉状态,从而能够唤醒患者[13]。在实施全身麻醉时,绝大多数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实施,而在进行管道拔除时,患者主动脉压或者颅内压都会有所提高,还会提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当前有临床研究分析,患者在实施颅内动脉瘤手术实施麻醉时,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缓解由于手术、插管、拔管刺激所导致的心率异常或血压升高的症状,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在入睡-清醒这一过程中患者状态更为平稳,减少异常反应[14-15]。

3.3 ICU镇静 临床在实施实验后可知,对ICU患者实施镇静时采取右美托咪啶,能够延长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时间,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有效缩短患者停留ICU以及气管拔管时间[16]。当前临床在使用ICU镇静药物时,主要包括咪哒哇仑、劳拉西泮等药物,但在实验后发现,该类药虽能使患者处于较为镇静效果,但同样会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有所延长,且提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18]。

部分学者在临床中,曾对右美托咪啶和苯二氮类镇静药物实施对比,经结果可知,患者在实验右美托咪啶后,其镇定效果更为理想,且ICU停留和机械通气时间会更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会更低。

3.4 心血管手术 在查阅临床研究可知,实施心血管手术时,使用右美托咪啶机械能麻醉,能够抑制患者出现心肌缺血问题,并减少术中与术后的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当前有临床研究认为,在对患者实施心血管手术室,麻醉和手术刺激会使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出现一定程度的负面改变,进一步刺激患者释放儿茶酚胺,增加心肌耗氧量,从而加重患者的心肌缺血问题[19]。但在心血管手术开展过程中,若采取右美托咪啶麻醉,并使用持续泵注,能够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刺激,使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状态,有效减少患者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5 小儿麻醉 当前临床在实施后小儿麻醉时,右美托咪啶使用较为广泛。在查阅研究文献后可知,有学者将实施磁共振检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组后实施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啶麻醉。研究结果表明,患儿在采取右美托咪啶麻醉后,实施检查时肢体活动概率以及需呼吸管率概率显著较低,且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较长。所以不难发现,在使用右美托咪啶进行麻醉时,具有较高安全性,在小儿检查、治疗中使用较多。

右美托咪啶属于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其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焦虑、以及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减少各类有害刺激,例如气管插管时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剧烈变化,提高心血管系统稳定性。右美托咪啶作为一种新型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使用右美托咪啶其能够抑制交感神经细胞释放冲动,从而对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进行有效的控制。使用右美托咪啶可以降低患者异常升高的血压,减少患者心率波动,抑制拔管期的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咪啶美托动力学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基于随机-动力学模型的非均匀推移质扩散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右旋美托咪啶增强局麻药对坐骨神经的阻滞作用
TNAE的合成和热分解动力学
C36团簇生长动力学及自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