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内痔后局部穿孔二例报道

2021-12-02贾凌威樊强陈礼升曹志新胡俊波黄丹

腹部外科 2021年3期
关键词:硬化剂肛管肠镜

贾凌威,樊强,陈礼升,曹志新,胡俊波,黄丹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湖北 武汉 430030;2.武汉市第八医院肛肠科, 湖北 武汉 430010

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历史悠久,国内外一致认为该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国内常见硬化剂包括5%鱼肝油酸钠、5%石碳酸植物油、消痔灵、聚桂醇等[1]。硬化剂注射早期多用于门脉高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近5年来,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内痔逐渐在内镜领域兴起,文献报道可见肛门出血、疼痛、组织水肿等并发症,但注射部位肠壁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较罕见。我们报道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近期连续收治的2例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后局部肠壁穿孔并导致严重感染的病例,希望通过个案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探讨硬化剂注射治疗适应证,分享注射经验,规范诊疗行为。

病 例 资 料

病例1:病人男性,56岁,因“体检发现结肠息肉1月余”于2019年6月9日收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平素偶有便血,量少。肠镜结论:结肠多发息肉,痔疮。病人在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配合良好:于痔核表面分6点注射聚桂醇18 mL,每点3 mL(图1)。病人于术后第6天出现肛门疼痛,并逐渐加重,常规镇痛无法缓解,并因疼痛出现排便困难,予以润肠通便、加强镇痛等对症支持治疗效果不佳。2019年7月3日体检:膝胸卧位10点距肛缘约3 cm处皮肤可见一瘘口,约0.3 cm×0.3 cm,有粪便溢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明显,肛门直肠检查因疼痛无法进行。2019年7月3日盆腔CT平扫:直肠左侧及肛周脂肪间隙模糊伴少许气体影,考虑肛周脓肿,不除外肛瘘。2019年7月7日MRI:肛管截石位11点钟方向肛周脓肿形成,肛管截石位2点钟方向肛瘘(括约肌上型)形成,肛管及直肠下段黏膜片状长T2信号,考虑术后改变(图2)。临床诊断:肠镜下痔硬化剂注射后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直肠穿孔。病人于2019年7月9日转入胃肠外科并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辅助下乙状结肠双腔造瘘+坐骨直肠窝脓肿切开引流清创+挂线引流术。术中:截石位2点钟方向距肛缘约4 cm处可见直肠黏膜溃疡、水肿,溃疡面中央可见直肠壁结构缺损,大小约0.5 cm×0.3 cm,术后发现肛管瘢痕狭窄,后期依次行肛管狭窄切开术和乙状结肠造瘘还纳术,随访10个月,病人肛周创面愈合良好,肛门排便控便功能尚可。

病例2:病人男性,59岁,因“肠镜下聚桂醇注射治疗内痔后1 d,下腹疼痛6 h”于2019年12月14日急诊收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病人1 d前于外院在静脉麻醉下行肠镜下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过程顺利。入院时病人高热,临床表现符合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腹部CT提示肛管直肠周围脂肪组织间隙模糊伴气体样低密度影,盆腔积液。病人于2019年12月15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经肛门探查术,术中:截石位距齿状线约2 cm的2~3点钟方向肠壁缺损,大小约0.3 cm×0.3 cm,出血溢脓,证实为肠壁穿孔,腹膜后组织呈充气、蜂窝织炎感染性病变,予以多点切开,清除脓肿,以活力碘、稀释双氧水、甲硝唑、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膜后脓腔后,行乙状结肠双腔造瘘。经肛管缺损处置入引流管引流冲洗。经术后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病人出院,随访8个月,病人肛门排便控便功能可。

讨 论

内镜下内痔硬化剂注射技术(以下简称内镜下硬化术)是传统注射技术的衍生,国内文献报道其治疗效果满意,近期治愈率为89.6%~95.8%,未见严重并发症[2]。但是,各文献报道纳入研究对象缺乏一致性,讨论得出的适应证不同:沈峰等[3]观察不同剂型硬化剂肠镜下注射治疗效果,研究中均纳入Ⅰ期出血性内痔病人;刘先秒等[4]研究结肠镜聚桂醇注射治疗的效果,其对象为Ⅱ、Ⅲ期出血性内痔病人;而张艳等[5]的研究中则纳入Ⅰ~Ⅲ期内痔、混合痔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也存在争议:微创硬化治疗技术指南(2012版)[6]推荐Ⅰ~Ⅲ期内痔首选内镜下硬化术治疗,而痔套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7]建议Ⅰ~Ⅲ期内痔行胶圈套扎治疗;美国的痔相关临床指南[8]认为,内痔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的有效性证据有限。在国外,胶圈套扎治疗被认为是痔治疗最有效的方法,而非内镜下硬化术[9]。以上事实表明:就内镜治疗内痔的合理适应证而言,学术界暂未达成共识;因此,临床医生对内镜下硬化术适应证的把握易出现偏差。

缺乏对痔病的理解,也是导致适应证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内痔的发病机制,主要有“静脉曲张”学说[10]和“肛垫下移”学说[11],后者得到普遍认可。根据该理论,“肛垫”(肛管血管垫)是直肠肛管正常解剖的一部分,而非疾病状态。因此,只有当它发生了病理性改变并伴有出血、脱垂、血栓、疼痛、嵌顿等症状导致“痔病”时,才需要进一步处理。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消除痔,解除痔相关临床症状才是痔病诊疗的基本原则,也是内痔分期的意义所在[11]。正确评估痔的分期,明确病人就诊原因,是选择内镜下硬化术治疗的前提。反思病例1:该病人诊断为Ⅰ期内痔,偶有便血,原则上选择改善生活饮食习惯即可,无需有创治疗,且该病例痔核数少,肠镜下予以6点多点注射,临床依据不足。病人因体检入院,并无痔相关主诉,预防性内镜硬化注射直接导致治疗过度,并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内镜普及后,无症状痔个体检出比例势必增加,但不意味着都需要有创治疗,而预防性治疗的理念显然更是不合适的。

不容忽视的是,硬化剂注射对于进针的角度、深度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只有当硬化剂进入黏膜下软组织并产生无菌、可控性炎性并粘连、瘢痕形成后,“肛垫”下移的状态才得以改善;同时药物必须准确进入痔小血管内产生栓塞作用,阻断痔核血供,才能逐渐使其萎缩,达到治疗目的。碍于肠镜下操作缺乏触感和视野景深,有时候容易出现针尖定位不准、注射精度差等情况。术中操作不规范,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病例1中,内痔较轻,痔静脉丛单薄,在缺乏丰富经验指导的情况下,针尖极易误入过深而导致肠壁肌层坏死、穿孔。病例2中外院诊疗过程无法客观评价,但结合肠壁穿孔等表现,推测极有可能同样出现了硬化剂注射层次的错误。此外,硬化剂作为药物,其剂型和成分对安全性也有影响。文献报道,采用泡沫硬化剂,可以显著减少注射后出血的发生率[12],但推注时阻力明显,延长了操作时间[13]。不同于国内硬化剂种类繁多,在德国,聚卡多醇是唯一被批准的清洁剂类硬化剂[14]。

本文2例病人平素体健,无重大身心疾病,无痛肠镜术中并无病人耐受差、不配合的情形,因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适应证选择失误、术中操作欠缺规范密切相关。目前,内镜下硬化术治疗内痔的适应证缺乏大样本RCT等高级别证据的规范与支持,基于有限的文献报道和专家经验,我们认为,内镜下硬化术对于Ⅰ、Ⅱ期出血性、脱垂性内痔有较好的疗效,且肠镜下高清放大视野对痔出血部位的甄别较肉眼更有优势;对比Ⅰ期内痔,Ⅱ期内痔体积较大,曲张静脉丛较丰富,临床医生更易把握注射层次,规范操作后推测安全性有保障,因此,建议首先对Ⅱ期内痔合并出血、脱垂的病人,在经验丰富的大型内镜中心以RCT形式试探性开展内镜硬化注射术,各中心动态审视适应证的合理性,重视并发症的反思处理,分享经验成果。

猜你喜欢

硬化剂肛管肠镜
妊娠合并肛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依从性的护理干预模式与效果分析
和爽联合莫沙必利在肠镜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女性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特点
做肠镜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
硬化剂注射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探究
硬化剂注射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对于静脉曲张微创疗法的研究与设想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