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科技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

2021-12-02陈玉洁

艺术品鉴 2021年27期
关键词:叙事性观者动态

陈玉洁

一、传统叙事性绘画概况

(一)叙事性绘画定义

“叙事性绘画”是西方美术史上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一种有较强文学性的绘画类别,其目的是用画面讲述一个故事,从而让人们对某件事产生认同。在中国,曾有“故实画”之说,该名词第一次出现是在清代学者陈邦彦编纂的《御定历代题画师类》中,它是指一些描述历史事实和故事的绘画,“故实”这个名词由此诞生。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中西方在各种思潮的基础上做出了许多叙事性绘画研究,直到照相机的发明,现代传播技术的成熟,叙事性绘画在“图像时代”下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

(二)中国叙事性绘画的“异时同图”

文字出现前,人们主要通过刻绘来记录某些事件;文字出现后,“左图右史”成为中国最普遍的一种绘画叙事方式。左图右史的绘画需要图像与文字互补,画家们为了表达更为复杂而完整的内容,他们延展了画面载体的界限,在卷、轴、册、屏上尽情发挥,不受“画框”所缚,正是这种以“卷轴”为载体的绘画,更清晰地表达了中国人“语图一体”的以“时间”为载体的独特时空观。

1.散点透视

卷轴上要进行叙事性绘画,首先要改变人眼可见的透视。中国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是固定在已有视域之内,而是根据需要,组织不同点上所看到的事物,这种“移动视点”的透视方法为“异时同图”的叙事性绘画打下了基础。

2.多时空表现

何谓“异时同图”?“异时同图”是指画家利用“移动视点”将“时间段”内出现的人物、景物等巧妙融入同一画幅中。例如,传世杰作《韩熙载夜宴图》,画家在三米长的画卷中,以约60厘米为一段,巧妙利用场景转换、韩熙载的反复出现,描绘了主人公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客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写意”的精神态度。观者驻足其中,视点随其移动,他们突破了自身时空的限制,在心理空间中体验到不同情节所带来的“多时空”的艺术效果。

(三)西方叙事性绘画的“同时同图”

西方叙事性绘画的萌芽根深于法国拉斯科洞穴和西班牙阿尔泰米拉洞穴的图像上。与中国一样,埃及壁画也曾盛行“异时同图”,直到欧几里得对“近大远小”的突破性解释,让画家们开始注重数学,注重视域的再现,但不论题材如何转变,以“画框”为载体的“空间性”绘画,是西方人对“真实再现”的追求。

1.定点透视

欧几里得曾言光沿直线传播,这种直线性促进了绘画中短缩法的诞生。短缩法的视点尚不固定,直到马可·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了固定视点,才有了“定点透视”的概念。视角的固定意味着空间的固定,“同时同图”的绘画方法营造出来的便是“三维立体”的画面效果。

2.三维时空表现

如何在二维平面上展现三维空间?“定点透视”成了“看清”世界的新方法。视点固定后,画家们捕捉到的稳定形象是在某一瞬间下的,这让绘画有了时间瞬间性的特点。画家们通过人物、建筑准确的透视关系,在二维平面上塑造出前所未有的立体感,这种深度空间的幻觉让绘画的拟真性逐渐达到人眼无法分辨的程度,也让画面的叙事内容走上了引人入胜的戏剧化道路。

二、照相机的发明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

1839 年,法国达盖尔银版照相机诞生,以写实为最高艺术理念的西方叙事性绘画不再承担记录历史的重任,而是把对“瞬间再现”的绘画语言和绘画色彩作为画面表现的主要内容。艺术家们开始以新的艺术理念去探索照相机无法仿效的未知领域,这让依附于框架之上的西方叙事性绘画走向了更加多元的艺术生态中。

(一)画面动作的连续性

如何艺术性再现“真实”的“瞬间”?西方叙事性绘画合理安排动作潜在的连续性。不同的瞬间动作会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传统叙事性绘画热衷于高潮来临前的“瞬间”,例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伦勃朗的《夜巡》,画家们对显性动作的合理选取为观者构建起巨大而隐性的叙事空间。

照相机出现后,照片成为绘画重要的辅助工具和参考资料,画家们在捕捉现实时认识到动作的连续与焦距的模糊,并将这些发现运用到自己的画作中。以未来主义贾科莫·巴拉的《被拴住的狗的动态》为例,画家描绘了女主人牵着一条狗在街上行进的动态,狗的四肢、狗链,以及女主人的脚都由多个瞬间动作叠加,让整幅画像一个慢放的电影镜头,给观者以视觉上的革新。虽然它的叙事性不如传统绘画那样宏大,但它在框架空间中为解决动作连续性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为后世的数字艺术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画面色彩的流动性

色彩在叙事性绘画中,不仅承担着造型的责任,还是叙事氛围构建、画面情感表达的基础。

印象派是19 世纪重要的画派,其主旨是描绘大自然的光色变化以及目光所触的瞬间印象,他们“再现”瞬间的方式不同于古典绘画,而是利用色调的合理组合、色彩的有趣排列,传达给观者客观对象的瞬间印象。例如,莫奈的《撑阳伞的女人》,其色彩丰富灵动,并不受视觉真实性所缚,画家的重点主要放在色彩对印象信息的传达,并用色彩的排列组合来表现人的运动、风的吹拂、光的走向,其中,色块的流动性让描绘的瞬间更加深入人心。画家用色彩为平面上的叙事性绘画增加了时间上的流动性,为之后光色变幻的动态绘画形式埋下了种子。

(三)画面内容的解构性

20 世纪60 年代,雅克·德里达提出了著名的“解构主义”理论,影响了包括绘画在内的众多人文学科,他主张对传统结构主义的否定和颠覆,而在艺术领域则表现为对传统结构化艺术的分解与重构。

早在解构主义之前,画家们就开始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创作了,马格利特的《这不是一个烟斗》就是一幅具有解构主义影子的绘画作品。画家打破了传统图文对照的叙事模式,让文字与图像并不相符,他分解了图文原有的关系,使它们产生新的关系,这种矛盾冲突给观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数字技术对叙事性绘画的影响

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 在美国诞生,它的出现让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也让人们的观看方式由现实世界转入到虚拟世界中。数字时代下的图像作品具有易复制性和易传播性,画家们凭借这些特点寻觅到更多灵感的源泉,他们的作品也被广泛运用到电影、动画、广告、网页中。

(一)动态化叙事

传统照相机对连续动作的解析,让逐帧绘画成为动画创作的基底。与复杂的动画作品不同,动态的叙事性绘画主要表现为动态插画、动态绘本等,其中,动静结合成为画家们追求的新目标。

动态绘本《Green Riding Hood》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以动态插画的形式呈现的,观者点击屏幕上的动态角色就会出现新的阅读内容,根据画面上的提示,观者进一步完成简单任务即可推动情节的继续发展。动态绘本既有线性叙事的主要情节,又有观者互动的补充情节,这让观看过程变得更加自由化、游戏化。

(二)长卷化叙事

银幕和屏幕是数字图像展示的基础设备,巨幕技术的出现与成熟,让中国传统以卷轴为载体的叙事性绘画重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推出了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开启了数字技术复原古画的新浪潮。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还原了视觉和听觉,其中潺潺的流水声、叫卖的吆喝声让画面内容的表达变得更为完整、生动。

除了古画复原,长卷式的叙事方式还被运用到新艺术创作上,2018 年的《纳西风情长卷》以“茶马古道”为线索,再现了纳西族当时的风土人情,观者在游移时可以自由选择互动点与人物进行有趣的互动,由此参与到情节的发展中。这种长卷式绘画融合了多种媒介,观者的体验不再是单一的,而是深入的、富有层次的。在未来,科技会让现实与虚拟的距离进一步缩小,艺术家的个性化表达将会变得更为重要。

(三)沉浸化叙事

VR 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三维虚拟环境的仿真系统,VR硬件设备与软件技术的突破性发展,让画家们可以任意穿梭于虚拟空间,为他们的绘画开辟了新的方向。

谷歌的Tilt Brush是一款基于HTC Vive头盔的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绘画的VR 应用,画家们只需带着头盔、拿着手柄,就可以身临其境的在“无限空间”中进行“神笔马良式”的创作。从Tilt Brush 的宣传片可以看出,VR 绘画可以实时跟踪并记录画家们的运动笔迹,就像在现实世界建造东西一样,他们可以用更多笔刷与色彩去搭建属于自己的虚拟世界。

VR 绘画是一种空间化创造,它激发了画家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高度沉浸式体验。虽然VR 绘画还在不断发展中,但相信在不久将来,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会极大突破传统艺术的时空局限性,为叙事性绘画创作带来新的思路。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叙事性绘画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方向。以照相机和计算机的发明为两大分界点,叙事性绘画从故事或信息的简单传递,变化到对动作连续性、色彩流动性、内容解构性的探讨,再进一步衍生出动态化叙事、长卷化叙事、沉浸化叙事等多样化的绘画叙事形式。在当代艺术中,绘画的叙事性已经成为艺术家积极探讨的前沿课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图像时代,科技的发展让绘画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近,绘画创作的不仅是被观看的“绘画”,也是被阅读的“图像”。

猜你喜欢

叙事性观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端午节观龙舟赛
动态
“十七年诗歌”的叙事性分析及其诗学价值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坚守四大立场,突破叙事类文本的解读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