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下固体物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实践探索

2021-12-02杜袁鑫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专业课程思政

杜袁鑫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流人才为目标,从而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同时,习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因此,要不断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高校为发展目标,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身落实到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中,让高校学生对中国道路、理论和制度充满自信。 现如今,在加速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新时期下,我们更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饱含“思政味道”,突出全面育人,让立德树人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固体物理融入思政教育的优势与必要性

固体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自然学科,不仅涵盖与物理密切相关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此外,作为基础学科的固体物理学科具有授课学时较长以及授课面较广的特点。因此,该学科在成为实施思政教育的载体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基于此,我们更有必要发挥其思政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的物理知识,还要注重在专业课程中加入对学生科学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既加强学生专业素养,又加强学生在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自豪感方面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二、当前固体物理中思政教育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已经在专业课程中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然而真正地让课程思政扎实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现“落地生根”,还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一方面,大多数专业课的授课教师认为自己的作用在于传授专业知识,对学生的价值导向与自己无关,甚至认为关于思想政治理论的相关课程占用了专业课的时间,这种在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专业课在实践过程中缺乏了关于育人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本就“难懂、难学”的固体物理,多数专业教师在讲授中,难以挖掘出固体物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无法自然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实现自然科学与思想政治的相辅相成、协同促进。这些普遍问题不仅存在于固体物理课程,也是多数理工科课程中思政教育难以突破的关键因素。

三、固体物理协同思政教育的实施方案

(一)深挖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的结合点,“无痕”融入思政元素

若是没有对学生的正确价值引导,专业课程的教学就会失去方向、失去灵魂,从而导致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以及价值方向的引导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会相互割裂甚至会相互冲突。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的结合点,培养全方位一流人才。与此同时,也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生搬硬套,强行植入,这样不仅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可能起到反向作用。为此,需要教师能够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在适当的物理专业知识背景下,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入一些思政元素,在无形中教育学生,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笔者就自己在固体物理教学中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点进行分享:比如,在介绍准晶的概念时,我们不仅要从专业角度为学生讲解何为准晶,我们还可以介绍准晶背后的科学家,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谢赫特曼。我们可以着重强调他坚持真理、不畏强权、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并教育学生形成勇于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品质品格。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引申,介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郭可信院士。当谢赫特曼受到权威质疑的时候,一项研究成果为他提供了有力支持,这项研究成果是来自中国的郭可信院士的研究成果。在一次关于准晶体讨论的国际学术会议上,郭可信先生曾批评说,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鲍林将“准晶”一词斥为废话的这一观点,郭先生基于自己的实验观察,批驳了“准晶”实际上是“孪晶”的说法。郭院士不畏权威、坚定科学真理的态度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好榜样。再比如,在介绍晶体缺陷时,我们不仅要给学生说明缺陷的分类和形成,更应当给学生讲授缺陷的用途。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缺陷是不好的,缺陷会导致晶体排列不再完美。然而,缺陷的形成在某些情形下,有助于材料性能的提升。比方说,硬铁磁体、硬超导体、高强度金属等材料,它们技术性能之所以强或硬,都依赖于材料中某种缺陷的运动。由此联想至学生的思想教育,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存在“缺陷”,然而我们不能自怨自艾,要努力将自己的“缺陷”转化成“优势”,积累正能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打造浸入式思政教育

传统的固体物理教学方式以线下的课堂讲授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沉浸式课堂,则可以通过组织观看雪花结晶各种形态的视频、郭可信院士的生平介绍等视频这样的显性方式和互动、讨论等隐性手段,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物质或精神环境,给学生带来沉浸式体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因此,我们在固体物理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引入了沉浸式课堂模式。

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学习通等线上软件阅读专业材料,如某些物理学前沿的探索内容,物理学家的传记和物理学者对物理学领域某些问题的见解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为学生们做榜样。同时,在线下的教学环节中,我们通过讨论课、讲座课等多种途径丰富固体物理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教学形式,通过营造课堂的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心灵的触动,为其带来思想上的启迪,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乐于自主思考的习惯以及敢于独立创新的精神。

(三)加强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发挥专业教师的示范性

开展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最为关键。根据2020 年 6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的“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我们可以采取教学团队的模式,采用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的方式,通过集中备课,对现有的固体物理教学大纲进行调整,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紧贴现实、紧跟形势,做到让学生愿意听、喜欢听。通过举办思政课堂的经验交流会、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课堂、网络在线参加思政课堂的教学会议等方式,发挥专业教师的示范性,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同时,我们还可以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引领其他教师,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真正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养成和价值引领三维一体,同步协作,将立德树人工作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