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2021-12-02李现胜
李现胜
(山东省临朐县政务服务中心 262600)
近年来,猪伪狂犬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各地不同规模的猪场都有流行发生。目前,在养猪生产中,猪群单纯感染猪伪狂犬的病例在兽医临床上逐渐减少,混合感染的病例在养猪生产中广泛存在,给广大养猪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具体生产实际,现将该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等作简要概述,使广大养猪从业者作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杜绝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不断提高养猪效益。
1 病原特点
猪伪狂犬病毒在病毒分类上属于疱疹病毒科、猪疱疹病毒属,该病病毒粒子直径为150~180nm,形状为圆形。病毒囊膜是病毒粒子的最外层,其表面有8~10nm 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在疱疹病毒科中,伪狂犬病毒是抵抗力比较强的一种,在常温8℃时能存活44~46d,在25℃的食物、树皮上能存活8~32d。让该病毒保持稳定需要保持pH 在4~9 之间。该病毒对氢氧化钠敏感,用浓度为0.5%~1%的氢氧化钠能将其迅速灭活,对脂溶剂如氯仿、乙醚及紫外线照射非常敏感。
猪伪狂犬病毒的血清型只有一个,但不同毒株在生物学特征和毒力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
2 流行特点
猪伪狂犬病大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温暖的季节也偶尔发生。
伪狂犬病毒的存在非常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该病毒不仅对猪、绵羊、牛、犬和猫等易感,还对多种肉食动物和野生动物易感。在畜牧生产中,一些貂类特种经济动物饲喂含有伪狂犬病毒的内脏、骨头等下脚料同样会引起大群发病,造成大批死亡。在实验室饲喂的实验动物中最容易感染的是家兔,其次是小鼠、大鼠等。猪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是猪,该病的重要传染源是带毒猪、病猪及带毒鼠类;在畜牧生产中,一些动物发病大多与接触猪、鼠有很大关系;一般感染猪伪狂犬病毒的动物除猪以外,其他被感染都会造成死亡。
猪伪狂犬病毒的传播主要靠已感染的猪对外排毒而感染健康的猪群,其中在该病传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与感染伪狂犬的猪接触的工作人员及养猪场用的器具等,空气是猪伪狂犬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在畜牧生产实践中,有的牛群在已发生猪狂犬病的猪场周围放牧后不久会发病,通过这一实例可以证明空气是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病毒在猪群中通过鼻分泌物传播,有的还通过精液和乳汁传播。
3 临床症状
感染猪伪狂犬病毒的毒力、感染量及感染猪的年龄,在猪伪狂犬病毒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中幼龄猪感染猪伪狂犬病毒后,临床症状和病情最为严重,死亡率最高。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发病时症状比较轻微,一般容易恢复。根据猪的年龄阶段将该病分为新生仔猪、断奶仔猪、母猪、公猪4 种类型。
3.1 新生仔猪发生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新生仔猪发生本病病情最为严重,死亡率最高。15 日龄内的仔猪在发病前没有任何预兆,最初整窝猪在吃奶、精神等各方面表现很正常,然后突然发病,高烧,体温高达41℃以上,仔猪出现昏睡、全身发抖、无力吃乳,出现上吐下泻,呈现顽固性腹泻、机体脱水严重、蹒跚运动不协调,用磺胺、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无效果;一般病程3~5d 是本病发病的最高峰,严重的仔猪死亡率达100%;有的表现神经症状,最典型症状是两只耳朵不对称。
3.2 断奶仔猪发生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咳嗽、张口呼吸、打喷嚏、流鼻涕等,发病严重的猪会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上吐下泻、屡泻不止等。一般来说,动物用身体蹭痒是除猪以外的动物特有的行为;近年来,随着猪伪狂犬病的大面积流行,有的发病仔猪在病程前阶段表现蹭痒的异常行为,足以证明猪伪狂犬病毒在流行过程中病毒毒力增强的原因;该年龄阶段的仔猪在兽医临床上发病率一般在30%~40%不等,死亡率一般在20%左右。
3.3 母猪发生该病的临床症状
母猪返情,屡配不孕,母猪的返情率高达90%以上,严重的母猪造成不育症,甚至要淘汰掉;任何胎次的母猪感染该病毒后均可发病,一般该病多在冬末初春寒冷季节多发,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妊娠母猪发病后会导致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其中在发生的病例中主要以产死胎为主。
3.4 公猪发生该病的临床症状
公猪两侧睾丸肿胀透明,以后逐渐萎缩,最后导致丧失配种能力。
4 病理变化
仔猪在3 日龄内突然发病死亡,剖检症状一般不明显,有时仅见脑膜表面充血、出血,肺水肿、出血和坏死点。脾脏、肝脏等实质胜器能看见灰白色的坏死小点,其直径大约1~2mm,肝肾最具特征的是红黄色坏死灶,中央呈灰白色或黄白色,周围有红色晕圈,肾脏出现针尖状的出血点;腹泻严重的病例剖检发现不同程度的胃炎和肠炎。母猪感染后可逐渐发展成为溶解坏死性胎盘炎。
5 鉴别诊断
该病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症状等能作出初步诊断,准确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最终作出诊断结果。同时要与常见的母猪繁殖障碍类的疫病作对比,如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布鲁氏杆菌病等相区别。
5.1 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
在兽医临床上诊断猪伪狂犬病最可靠的办法是病毒分离鉴定,在多个实质器官中,扁桃体和脑组织作为病毒分离的病料最好,其次是鼻咽分泌物。病料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接种家兔,根据家兔表现的临床症状可作出判定。
5.2 应用切片诊断
本办法是将患病猪的扁桃体和脑组织冰冻切片或压片,然后用免疫荧光直接检查,该方法诊断速度快、准确率高,在短短几个小时就能确诊,本方法对出生日龄不大的仔猪比较实用,一般来说,日龄较大的猪对该法不理想,最好选择病毒分离鉴定效果好。
5.3 用PCR 诊断方法
将患病猪的脑组织、扁桃体或鼻咽分泌物作为病料进行扩增基因,从而进行确诊。该办法的优点是敏感、批量检测大、速度快、特异性强,能进行活体检测,非常方便。
5.4 应用血清学的方法诊断
诊断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方法很多,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中和实验,该方法敏感性、特异性最好,但该方法的缺点是技术条件要求高,时间比较长,所以一般用于科研机构的实验室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也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时间短、批量检测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另外,乳胶凝集试验因具有易操作、检测时间短等独特优点,近几年也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
6 防控措施
6.1 预防措施
在养猪生产中,预防该病没有理想的兽医临床药物,目前,对猪群净化,尤其是对种猪群实施全面净化是最理想的手段与措施。其主要措施包括供给营养全面的饲料;做好消毒工作,保证猪舍清洁卫生,杀灭传播媒介;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种猪群体的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进行免疫接种。对本地区、本猪场周围进行疫情评估,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经调查摸底,本养猪场周围区域没有发生该病的情况下,仔猪可以在30 日龄后应用灭活苗接种1 头份;如果本猪场频繁发生该病,需要仔猪在出生3 日龄时用弱毒苗进行滴鼻;如果本场和周围发生过猪伪狂犬病的猪场应在20~24 日龄进行接种弱毒苗1 头份。繁殖母猪要根据本场实际情况确定免疫程序,一般在产前一个月用灭活苗或弱毒苗免疫一次比较好。
6.2 控制措施
应用药物防控伪狂犬病无效果,一般建议用抗病毒的中药如黄芪多糖等拌料喂服,能大大提高机体免疫力,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素,同时用几种不同的消毒剂间隔交替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会有一定的效果。
在兽医临床上针对混合感染病例,需要在采取紧急免疫接种的同时采取对症治疗与辅助性治疗措施,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7 小结
归结以上所述内容,猪伪狂犬病是当前严重威胁我国养猪业的一种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当猪场的饲养条件发生急剧变化时,猪只自身对外界疫病的抵抗力就大大下降,或者生产管理措施不到位,都会造成猪伪狂犬病的广泛流行。为确保建立一个健康稳定的猪群,养猪从业人员必须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定期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如果猪群一旦感染猪伪狂犬病,必须及时隔离、消毒,选择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药物进行预防控制,防止该病大面积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