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级挑战:幼儿快乐运动的新动力

2021-12-02周迎新

好家长 2021年6期
关键词:星级玩法挑战

文 周迎新

“如何有效利用园内各种资源,开展幼儿喜爱的户外运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一直是教师们的研究重点。近年来,我园尝试开展跨班性或混龄幼儿户外运动区域游戏,让幼儿在自主规划、自主选择、自由运动的过程中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我们的研究以师幼共同对户外环境资源进行改造、重组与设计为起点,充分利用已有器械,设置“障碍点”;按需增加新的材料,开拓“生长点”;重新规划场地空间,寻找“挑战点”。改造后的户外运动场拥有“足球天地”“平衡飞车”“小小勇士”“运动万花筒”“小小CBA”“蜘蛛侠联盟”“小车速递”“球球大战”“丛林平衡穿梭”九大游戏区域,极大地满足了幼儿快乐运动的需求。

但是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一,有些运动区域只追求丰富、热闹,呈现出游戏性太强而运动能力发展不足的状态。例如,“小车速递”区逐渐演变为“送快递”的角色游戏区。其二,运动练习过于单一,缺少新动力,使幼儿失去了新鲜感和运动积极性。其三,同一运动区域中的发展层次性不足,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来说缺乏挑战性,不能满足其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观察幼儿的运动记录中寻求突破。偶然间,我们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喜欢比赛,所以自行设定了一些挑战目标。于是,经过师幼的共同讨论、设计,源自娱乐节目中的“星级挑战”适时地进入了幼儿们的运动游戏,它使我们每一个区域的设置更科学、层次更清晰,极大地调动了幼儿主动探索、勇敢挑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一、“星级挑战”的由来——源于挑战,体现探究

“星级挑战”是一种策略,一种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策略。这种策略是如何提出的呢?这要从“小小勇士”区说起。

案例:在我们“小小勇士区”中有个走竹梯的游戏。我发现幼儿的运动能力不同,对于器械和玩法的选择也有很大不同。比如,能力强的幼儿乐于走高梯,能力弱的幼儿只敢走矮梯。幼儿的挑战意识不强。

一天,两位幼儿的交谈引起了我的注意。幼儿A:“今天我上了一次高竹梯。”幼儿B:“我拎着水桶过竹梯了。”幼儿A:“你拎几斤?”幼儿B:“2斤。”幼儿A:“那我去拎4斤!”说完,幼儿A去拎水桶了,幼儿B去爬高梯了。接下来我看到,B拎着4斤的水桶晃晃悠悠地走过了竹梯,然后在记录单上记下了自己的“成绩”。同时,他仔细观察了记录单,发现拎着2斤水桶过竹梯的记录有3条,但拎着4斤水桶过竹梯的只有他一个,于是他兴高采烈地向我炫耀着:“老师,你看,我是不是第一名呀?”我点点头:“是的,目前你是第一名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打破你的纪录啊?”旁边的几名幼儿听完,一溜烟地跑去尝试了。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不断地观察着幼儿们的探索,将他们的各种玩法拍下来,和幼儿们一起讨论,每种玩法有多少人能完成。渐渐地,各种玩法的层次性就显现出来了,幼儿们将完成人数多的定为简单的挑战内容,完成人数适中的定为一般难度的挑战内容,完成人数少的定为高难度的挑战内容。我们在讨论时,有的幼儿还提出用电视节目中经常看到的“星级”来表示挑战难度。于是,“星级挑战”就在我们小小勇士区形成了。

“星级挑战”,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不同难易程度来确定星级的一种游戏模式,从一星级五星级,由易到难。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确定挑战的星级数,并通过不断探索与调整,习得新方法,掌握新技能,寻求突破,获得成功。“快乐运动·星级挑战”由“小小勇士区”发起,因运动游戏跨班的特性,很快便在各区域流行开来。

“星级挑战”来源于幼儿的游戏需求,来源于幼儿挑战自我、挑战他人的内在需求。大班幼儿在社会性发展的进程中,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日益强烈,他们渴望玩出新花样,希望自己的玩法能够上榜,他们也乐于挑战不同的“星级”, 每位幼儿都能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为自己选择最近发展区的挑战星级。许多幼儿为了达成“星级指标”,努力练习,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付出了汗水的同时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教师们从另一个角度考量,探索“星级挑战”指标的合理性、科学性,使大家对幼儿运动核心经验的理解更深入了。同时,通过“星级挑战”的量化指标,大家对本班幼儿各方面运动能力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而清晰的了解。“快乐运动·星级挑战”解决了户外运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突破了我们研究中的瓶颈。

二、“星级指标”的形成——灵活增减,凸显层次

“星级指标”是幼儿归纳各种玩法,以难易程度为标准而制定的。在制定时会通过对器材的调整或玩法的增减来凸显层次性。

案例1:攀岩墙属于“蜘蛛侠联盟”区域。墙面上原来有三个相同的木质攀爬梯,对大班幼儿来说毫无挑战性。幼儿们建议要将攀岩墙改造得更加具有挑战性。根据幼儿们的提议,我们改变了运动器材,设置了不同的挑战难度。幼儿们还制作了“1米、2米、3米”的长度标记,根据难度和不同的米数确定了各星级的挑战内容。

案例2:我园的大型滑滑梯上有许多后来增添的设计亮点,如平衡钢丝、吊环、绳索、悬梯等,幼儿将这些设计点进行编号。刚开始,幼儿们会专门针对这些滑滑梯上的“小秘密”设置星级指标。后来,幼儿们通过对这些号码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多样化且难易程度不同的路线。每天,幼儿们根据自己喜欢的路线进行打卡闯关。幼儿在闯关游戏的过程中,会用画图的方式记录在便利贴上,记录自己闯关成功的游戏。我们会根据幼儿粘贴在黑板上的便利贴,总结与发现幼儿的挑战情况。幼儿记录的次数较多,说明这个游戏比较简单,大部分幼儿都能闯关成功。那么,我们会将这个游戏设定为一颗星的指标。幼儿的记录出现次数较少的游戏,我们就将其设定为两颗星的指标。记录的次数很少或者没有记录,说明这个游戏难度很大,只有少部分幼儿能够挑战成功,我们就将其设计为最难的三颗星的指标。就这样,我们根据幼儿闯关成功的难易程度划分了滑滑梯区的星级指标。

案例3:篮球区原来有练习区和比赛区两个区域,且练习区的练习方式比较单一。可是有段时间,大(一)班的睿睿将篮球拍出了许多新花样,他说是在抖音的篮球操里学的。受到睿睿的启发,幼儿们搬来了一些小型器材,自学了抖音里的花式篮球操并开始了练习,后来还自创了许多拍球的方式。他们根据有无器材、拍球数量、拍球的花样动作确定了各类星级内容,轻松习得各种篮球比赛“必杀技”。

三、“星级指标”的变化——螺旋提升,注重过程

我们在设计星级挑战的内容与确定指标层级时,多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目标为基础,以师幼的实践经验为参考,同时也加入了自我挑战的因素。有的估计不足,有的期望过高,也有的产生了一些小偏差。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发现、验证和调整。星级指标的变化调整要基于幼儿对自身挑战能力的尝试与自省,也要基于教师对幼儿运动核心经验的关注与梳理。

案例:平衡飞车区是新开设的一个区域。初学者刚刚踏上平衡车会觉得不稳,所以初始阶段的平衡车“星级挑战”以能否骑稳、能否直线行进及能否转弯折返为指标。跑道成为幼儿们的平衡车自由体验区,运动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较弱或刚开始接触平衡车的幼儿可以在老师和小伙伴的陪同下多次尝试和探索直线行进的方法,渐渐熟悉操控平衡车。

逐渐熟悉车辆平衡性的幼儿们提出了一系列尝试,如S形骑行、转弯骑行以及设置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障碍骑行。S形骑行重难点在于方向的及时转换以及车辆的骑行轨迹,较熟练地完成挑战的幼儿会骑行到跑道的尽头绕行轮胎后折返骑行。而障碍骑行完全由幼儿自主进行创设和尝试挑战。幼儿可以自己选择如平放的楼梯、高低长凳等材料进行组合,设置障碍并尝试挑战。于是,直线行进调整为一星级指标,也就是说基础指标提升了,难度系数提高了。在这一阶段,障碍骑行成了最高的星级指标。

在熟练掌握各项骑行技能后,幼儿们开始进行竞赛游戏,障碍桩、水桶、横杆成为幼儿们设置赛道的主要材料。此时,较有经验的幼儿合作设置赛道,并考虑弯道和路线,增加游戏的竞技性和挑战性。于是,星级指标又一次更新了。

“星级挑战”犹如一股新动力,不断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也不断激发幼儿设计新玩法、制定新目标的积极性。在“快乐运动·星级挑战”内容设计与指标确定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身影。我们也通过幼儿“运动日志”的记录,看到了他们不断积累、不断突破的样子。我们更看到了这股“新动力”对于幼儿整体运动能力提升与运动核心经验提高所起的促进作用。“快乐运动·星级挑战”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到幼儿户外运动游戏开展的科学性和适宜性,关注到幼儿与我们自身运动素养的提高,从而推动我们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向内涵发展。

猜你喜欢

星级玩法挑战
唐DM 智联创享型
新高尔夫 1.4T DSG舒适型
大指挥官 2.0T四驱臻享版
风行T5 1.5T CVT 230T智享型
零跑的新玩法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