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策略,让初中物理教学更具实效

2021-12-02福建省厦门市大同中学杨叶娟

青年心理 2021年15期
关键词:凸透镜氧气物理

福建省厦门市大同中学 杨叶娟

随着中学生物理学习需求愈发的多样化,教师也需要加强对具有较强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的探索力度,尝试将更多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相互组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全面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成效,推动落实物理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本研究可为初中物理教学提升实效性,提供相应的教学思路与实践参考。

一、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

(一)巧设问题创造良好情境

在提升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性时,教师首先需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主。利用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性格特点,巧妙设置教学问题并活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教学中,我通过着眼学生现实生活,从居民楼楼道里的声控灯入手,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相关教学微视频,利用其视听元素丰富的特点迅速抓住学生目光,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随后我在该情境下适时向学生抛出引导性问题:“这种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你能不能设计出这种灯的电路图?”在问题驱动下,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调动起来,我还有意识地运用电子白板及相关模拟软件,主动为学生提供虚拟的声控与光控开关、电源等器件,引导学生亲自上机操作,分别在黑暗与光亮环境下进行电路连接,并直接在屏幕中绘制出相应的电路图。通过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情境并设置引导性问题,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设备,学生不仅可以顺利完成物理学习,同时也有助于点燃其学习热情,帮助其快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要点。

(二)联系实际丰富教学资源

除了现有物理教材外,教师需要主动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其对周围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并积极运用互联网等各种渠道,精心收集整理更多内容多元、类型多样的物理教学资源,从而在为学生深化物理学习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也能够达到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提高其学习效率的目的。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中,在教学前我便有意识地要求学生通过翻阅教材、查阅相关教辅材料、上网查资料的方式,收集整理有关阿基米德及该原理的相关信息资料。使得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有效完成预习,对本课知识内容形成初步认知,并由此达到丰富教学资源的效果。之后我要求学生结合其搜集得到的资料在班级中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交流,我则在此过程中适时穿插讲解有关阿基米德及其开展的科学实验小故事,向学生渗透其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借助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大胆猜想假设自主设计实验

在建设高效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学情,围绕相关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想与假设,自主开展实验设计,以有效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物理核心素养。以《凸透镜成像》教学为例,在实验之前,我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物理基础、真实意愿等,引导其自主成立各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小组中结合以往所学物理知识内容,对凸透镜成像特点进行大胆猜想和假设。而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相互讨论,自主设计出验证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方案。在各组制定出实验方案后,我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直接展示规范标准的实验方案设计模板,要求各组学生认真对各项实验方案要素进行核对,如是否所有实验器材均已明确列出、实验方案是否存在项目遗漏等。引导各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主动优化改进实验方案。最后我通过要求联系以往所学物理知识,并与自身生活经验相互联系,在小组中对实验方案可行与否展开进一步分析论证,利用这一方式,在有效提升实验方案完整性、可行性的情况下,使学生学会熟练运用所学物理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二)独立完成实验提升核心素养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并帮助其树立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敢于探索和质疑的良好精神,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以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物理实验探究为主。仍然以《凸透镜成像》为例,在实验操作环节,教师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本组共同商讨制定的实验方案,自主选择教师提供的各项实验材料与设备,并按实验步骤规范完成放置凸透镜与电池、标记位置记号等实验操作。另一方面教师则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实验全过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时为其提供必要的指点,如提醒学生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做好相关实验数据的真实记录。一旦发现有学生存在危险操作,需立即进行纠正。我在该课的实验教学中,则通过运用智能监控装置,对学生整个操作过程进行全程拍摄记录。

在实验结束后,我则通过引导学生以列表及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实验中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根据其获得的实验数据在组内展开讨论分析。在对自身前期提出的凸透镜成像特点的猜想、假设进行验证的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数据,尝试探究其中蕴含的物理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精简地描述实验结论,并通过对比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出正确的凸透镜成像特点。最后我通过运用现有的多媒体、希沃白板等现代教育设备,将教学实录视频直接播放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自身在实验中的表现、存在问题等。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教学实录视频,进行相互评价与自我点评,令学生可以对自我形成全面认知,准确把握自身在物理学习中的优势与不足,以便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三、优化作业设计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设计陷阱习题培育思维能力

适当的习题练习有助于学生强化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记忆,打牢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但为避免陷入题海战术,同时达到提升物理习题教学的实效性目的,教师需要精选习题,并重视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一课中,我先利用教材中已有的案例作为“引子”,随后从例题的“相似性”出发进行陷阱伪装,引导学生活用所学物理知识技能,抽丝剥茧地进行层层深入思考与探索,最终顺利解决物理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中给出例题:“一根粉笔在使用之前与之后的密度基本保持不变,相信大家也都表示认同。那么假设现有一瓶密度为10的氧气瓶,当病人吸入一半氧气后,剩余氧气瓶中的氧气密度是多少?”此时受到之前“粉笔密度不变”的思维影响,有许多学生提出剩余一半氧气的氧气瓶密度仍然为10。对于跳入陷阱的学生,我并未立即直接否定,并指出其错误之处,而是引导学生思考由于氧气并无固定体积,因此瓶装氧气中氧气体积基本等同于瓶容积。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即可得到如果氧气质量减半,则在不改变氧气瓶自身体积的情况下,剩余氧气密度也应当减半即为5。相较于单纯要求学生机械式地反复做题,精心设计此类陷阱题,对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深化学生做题体验与物力学习体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运用思维导图开展课后探究

在初中物理教学结束后,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在回顾以往所学知识内容,并主动将其与新知识进行相互联系下,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梳理出各关键知识要点,使得学生可以由此建立起完整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架构。如在《多彩的光》一章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光作为核心关键词,围绕各小节的主要内容,依次设置光的传播、光的反射等二级分支,并继续对其进行细化。在此基础上使用图形、线条等各种具象元素将各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机联系,由此构建起知识要点清晰、逻辑关系明确的思维导图,从而有效强化学生既有图式并使其能够从中生成新图式。

结束语:在实际开展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调动其内在积极性。根据具体学情与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技术手段,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物理实验设计与操作,引导其自主展开相关思考探究。并在主动优化作业设计,重视发散学生思维下,使其能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由此建设出具有较强实效性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为深化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凸透镜氧气物理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聚焦空气与氧气
只因是物理
凸透镜成像知多少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巩固
小小凸透镜 成像应用多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学好凸透镜 成像点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