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旴江医家陈自明调经助孕学术特色探析及传承*

2021-12-02李冬兰梁瑞宁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5期
关键词:陈氏妇人月经

李冬兰,梁瑞宁(.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3300)

陈自明(1190-1270年),南宋医学大家,字良甫,江西抚州临川人,为旴江医学代表人物之一。陈氏自幼聪慧,三世学医,家藏医书若干卷,陈氏博览医书,汲取诸家之长,继承家传良方。并精通妇、外两科,著有《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等。在所著《妇人大全良方》中对宋以前妇产科学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附以家传经验方及多年医疗实践。为宋以后我国妇产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全书一半多的方子体现了陈氏注重“女子调其血”的学术思想。导师梁瑞宁教授继承旴江医学理论体系,结合现代生殖内分泌理论基础及诊疗手段,运用调整周期,调理气血,达到调经种子治疗目的,对月经病、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治疗。临床收效颇佳。本文将陈氏调经助孕的学术特点及梁师继承与创新陈氏调经助孕的学术思想整理如下。

1 调经特色

陈氏认为治疗妇人病,要先调经。《妇人大全良方》开篇说:“凡医妇人,先需调经,故以为初”[1]。根据《内经》“冲脉为血海,任脉主胞胎,肾气充盛,则二脉流通,经血充盈,月事应时而下”理论。陈氏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形成“女子调其血”的学术思想。

1.1 重视经期将理 经脉行时,最宜谨于将理,将理失宜,似产后一般受病,轻为宿疾,重可死矣。经时被惊则血气错乱,经脉斩然不行,逆于身则为血分、痨瘵等疾。若经期劳力则生虚热,变为疼痛之根。若恚怒则气逆,气逆则血逆,逆于腰腿,则遇经行时腰腿痛重,过期即安也。逆于头腹、心肺、背胁、手足之间,则遇经行时,其证亦然。若怒极则伤肝而有眼晕、胁痛、呕血、瘰疬、痈疡之病,凡此之时,中风则病风,感冷则病冷,久而不愈,变证百出[1]。陈氏认为女子在月经期间,血室正开,应顺应其生理功能,引经血顺势下行,即胞宫“腑”的功能,而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劳伤过度等均可导致气血逆乱,变生诸疾。

梁师在陈氏理论指导下,提出新的“冲任学说”理论[2],其中指出冲脉运行有方向,即“自上而下”,当冲脉盛下注胞宫满则溢,则月经下行,若冲脉运行逆乱则会出现闭经、痛经、经行吐衄血等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1.2 注重顾护阴血 女子属阴,血亦为阴。故陈氏认为女子以阴血为本,当时时顾护。女子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十年,思男子合,亦不调。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之肿或量合而难子。合男子多而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观其精血,思过半矣。冲为“血海”,为“十二经脉之海”;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冲任二脉同起于胞宫,相互交通。女子经带胎产无不以阴血为本,血海充盈,则上为乳汁,下注胞宫则溢为月经。冲任失调,即阴血运行失调。冲任气血调畅方能促成月经、带下与胎孕[3]。阴血亏虚则生燥热,且经带产乳及房劳均可耗伤阴血,因此女子多阴虚内热。故陈氏的四物汤善用生地引自《本草》“男子宜熟者,女子宜生者。”之意。

梁师在临证治疗卵巢早衰,月经过少等病辩证为阴血亏虚时喜用增液汤,常用生地黄或生地、熟地同用。

1.3 倡血虚有寒,注重温补冲任,宣行气血

1.3.1 倡血虚有寒,重温补冲任 陈氏认为妇人室女月水不调利皆与风冷舍于胞中或心经及小肠经候虚损有关。《良方》认为人以气血为本,人之病,先气血受伤,后风冷之气客于胞内,寒伤冲任,损手太阳、少阴之经。而此二经为表里,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4]。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主液,泌别清浊。故女子月经不调均与血脉亏虚或流通异常有关,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宫,为经络之海。然则月水是经络之余,若冷热调和则冲脉任脉气盛,太阳、少阴所生之血依时而下。若寒温失调,经脉则虚,若遇风冷,邪搏于血。风冷伤其经血,血性得温则宣流,得寒则涩闭,血结于内,故令月水不通也。故气血虚而有寒为因,伤及冲任而病月经不调为果。因此陈氏调经用药多偏温热,喜用温药如桂心、干姜、附子、川椒等。

1.3.2 主张宣行气血 气为血帅,气行血亦行。陈氏调经亦重视气血,认为男子调其气,女子调其血,气血宜宣行,其神自清。所谓血室,不蓄则气和。血凝结,则水火相刑。月水如期,谓之月信。不然血凝成孕,此乃调护之畅,其血不来,则因风热伤于经血,故血不通。或外感风寒,内受邪热,脾胃虚弱,不能饮食。荣卫不营,肌肤黄燥,面无光泽,时发寒热,腹胀作痛,难于子息。子脏冷热,久而劳损,必挟带下,便多淋沥,忽致崩漏,或成癥瘕及月经先后逾期或多或寡诸证。

1.4 调经当辨阴阳寒热虚实

1.4.1 治疗月经不调当辨阴阳寒热 根据“寒则血结,温则血消[5,6]”理论选择用药,论曰:经者常候,谓候其一身之阴阳愆伏,知其安危,故其来必以月,太过不及,皆为不调。过于阳则前期而来,过于阴则后时而至。有乍多乍少,断绝不行,崩漏不止,亦由阴阳衰盛,寒热为邪。

1.4.2 对月经不通当辨虚实

1.4.2.1 从虚论治 因失血及燥气伤金可令体虚致血枯,而月水不来。又“肝主藏血”,劳伤过度,血气枯竭,亦月水不来。有伤津脱液,脾胃虚弱无以化生血源等致月水不来者当从虚论治[7]。则但益津液,其经自下也。经水枯竭,则无以滋养,其能行乎?但以益气养血诸药,天癸以行。

1.4.2.2 从实论治 论治妇人盛实月经瘀闭,利之则行[8,9]。如当归散,琥珀散等,同时注重顾护正气,用峻药中病即止。仅桃仁煎(大黄、朴硝、桃仁、虻虫)为纯粹的活血破血方陈氏治疗闭经着重点于虚中有实及寒客冲任上。

1.5 风药治崩漏,重视补脾胃、调肝肾以固冲任陈氏认为:劳伤气血致体虚,风冷之气相乘导致冲任二脉损伤,冲任气虚不能固其经血就会出现经乱无期,乍多乍少,如崩或如漏,或闭经数月后暴下不止诸症。根据脾统血,肝藏血,肾主固摄精气理论,故陈氏重视从脾肝肾论治崩漏。

1.5.1 善用风药治疗崩漏 风药是李东垣继张元素后关于药物气味的理论发展而来的,指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一类药物[10]。陈氏认为“风为动物,冲任经虚,被风所伤,可致崩中暴下”。风性主动,血随风动,且冲任经虚,不能固摄,血不得藏,流不归经而致出血,如独圣散、五灵脂散、荆芥散等祛风治崩方,分别以防风、五灵脂、荆芥单味风药成方,性皆偏温。通过宣畅气机达祛除风冷之气,气血流畅,统摄有序,冲任通盛,太阳、少阴所生之血宣流依时而下,胞宫恢复其正常“藏泻”的生理功能。

1.5.2 重视补脾胃、调肝肾以固冲任 陈氏除善用风药治疗崩漏外,也重视健补脾胃之气、调理肝肾功能治疗崩漏。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脾主统血,脾虚则崩漏出血,治以补脾胃以益气血。冲脉为血海,隶属于肝,任脉主胞胎,属于肾。陈氏认为崩漏的主要病机为冲任虚损,常用党参、白术、当归、白芍、龟甲、龙骨、牡蛎、香附等补脾胃、调肝肾达到调理冲任,使经血依时循行。这些理论均是旴江医学妇科调经治疗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求嗣特色

《妇人大全良方》求嗣门篇首云“疾病既无,须知求嗣”。

2.1 重视基础疾病及夫妇同治《妇人大全良方·求嗣门·陈无择求子论第一》认为不孕症的夫妇双方应视为一个整体,要同步诊治,要排除基础疾病及原发性、全身性疾病。只有在夫妇身体健康无病或原有疾病治愈的基础上,才易孕育后代。

2.2 提倡适龄婚配,优生优育《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11]。陈氏却认为:“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必欲阴阳完实,然后交而孕,孕而育,育而子坚壮强寿。今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阴气早泄,未完而伤,未实而动,是以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子脆不寿。”故陈氏特别强调“合男女必当其年”。指出早婚早育的弊端,强调适龄婚配,子代更健康长寿。

2.3 提出肾虚冲任失调导致不孕《妇人大全良方·求嗣门·妇人无子论第三》:“然妇人挟疾无子,皆由劳伤气血生病;或月经闭涩,或崩漏带下,致阴阳之气不和,经血之行乖候,故无子也。诊其右手关后尺脉浮,浮则为阳。阳脉绝,无子也。尺脉微涩,中年得此,为绝产也。少阴脉如浮紧则绝产。恶寒,脉尺寸俱微弱者,则绝产也。又有因将摄失宜,饮食不节,乘风取冷,或劳伤过度,致令风冷之气乘其经血,结于子脏,子脏得冷,故令无子也。

陈氏提出妇人无子的原因是:“或劳伤气血,或月经闭涩,或崩漏带下,均可导致冲任失调而不孕。右尺浮,或尺微涩,或浮紧,或尺寸俱微弱者等脉象,皆无子。若寒温调摄失宜,饮食不节,乘风袭冷,结于子脏,致寒凝瘀阻不孕。

《千金翼》论曰:夫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血气不调,胎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是以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经言:妇人者,众阴所集,常与湿居。十四岁以上,阴气浮溢,百想经心,内伤五脏,外损姿颜。月水去留,前后交互,瘀血停凝,中道断绝,其中伤堕,不可具论。生熟二脏,虚实交错,恶肉内漏,气脉损竭。或饮食无度,损伤非一;或胎疮未愈,而合阴阳;或行步风来,便利于悬厕之上,风从下入,便成十二痼疾。加上情志疾病,肝气郁结,思虑过度,心脾亏虚,气血不足,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损,不能营养冲任。房劳胎产伤堕均可耗伤肾气,终致肾虚,冲任失调,胞宫瘀阻,不能摄精受孕而致病。

2.4 先调经后种子,重视调理冲任 论曰:夫人求子者,服药须知次第,不可不知。其次第者,谓男服七子散,女服荡胞汤及坐导药,并服紫石门冬圆,则无不效。荡胞汤治妇人全不产育及断续久不产。以之先除子脏结冷积血等痼害,后予紫石英圆补肾养血调冲任助孕。陈自明非常重视冲、任脉等奇经之功能[12]。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具有孕育胎儿的作用,冲任二脉与妇人的经孕产乳紧密相关。陈氏在《众疾门·博济方论》中提出:“凡妇人病,皆由冲任劳损所致”。其“调冲任以助孕

3 梁师调经助孕特色

梁师为旴江医学流派妇科学传人,博览历代医家著述,继承旴江医学精髓,结合现代生殖内分泌学理论,创立“冲任新论”。认为“肾气盛,任通冲盛”是女性生殖生理核心。对“天癸”“任通冲盛”等进行了新的诠释,丰富了中医冲任理论的内容。具体体现如下。

3.1 先调经后种子 通过治疗影响生殖的全身疾病,调理冲任气血,纠正患者寒热偏胜体质,达到阴平阳秘。使“任通冲盛,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经调后根据“任通冲盛”的客观指征指导夫妇同房受孕[13]。

3.2 补肾活血调冲任 梁师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肾主生殖”的理论指导,以补肾活血为主,根据体质寒热,是否挟痰挟湿,有无肝郁脾虚或气血亏虚等调理冲任气血。其中补肾贯穿调经、种子及安胎全程。临证以寿胎丸补肾为主方,配合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益气养血、清利湿热或行气化痰药等随证调治。

3.3 遣方用药注重温补冲任,宣行气血 根据血性得温则宣流,得寒则涩闭,梁师继承旴江医学妇科调经思想,注重温补冲任,宣行气血。梁师在临证治疗寒湿血瘀性月经后期、痛经、闭经患者时常用桂枝、干姜等温性药物温通经脉。同时亦善用水蛭、蟅虫等虫类活血破瘀,通络调经[14]。

3.4 滋肾养血调经助孕 梁师注重顾护阴血,对围绝经期诸症,卵巢功能减退,高龄不孕及月经过少等患者均从滋肾养血入手,用药忌辛燥伤阴,多用知母,麦冬,沙参,石斛,地黄,天冬等甘润滋阴养血之品。梁师在中医妇科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自己多年诊治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临床经验,提出“精亏血少导致任脉虚,太冲脉由衰少渐至竭”是女性生殖衰老的渐进式变化,也是高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导致不孕及不良妊娠结局的根本病机[15]

梁师作为旴江医学流派后人,既继承了旴江医家陈自明调经种子的理论精髓,又结合现代生殖内分泌学理论,发展了新的“冲任学说”。

猜你喜欢

陈氏妇人月经
义宁陈氏家风
被忽视的月经贫困
陈远
林挺
陈氏兄弟
犬人
犬 人
高僧与妇人
爱杀
月经带的改朝换代产品:月经杯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