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1-12-02杨仕梅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账实盘点国有资产

杨仕梅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妇幼保健院,云南 文山 66309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长久的积累,我国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已形成非常大的规模。因为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履行各项公共服务的重要物资保障,所以要从根本上保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防止浪费,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概述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概念

国有资产是指通过法律确定的由国家支配的所有财产以及相关权利的总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有资产出现资源型、经营型和非经营型三种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属于非经营型这一类。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国有资产的购入单位到国有资产的报废处置结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详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清晰的记录。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加强资产的规范管理,全过程为资产的取得、使用、处置,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也促进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要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就应科学、合理地配置资产,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能够得到维护,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规范性和有效性,对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力度有所加强,但是某些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单位的管理也增加了一定难度。

(一)资产验收及领用不规范

某些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资产管理部门对相关科室领用资产不规范。首先,各科室领用资产程序不规范,导致国有资产质量不符合要求。如资产到货后资产管理员和各科室负责人在没有组织验收、培训就开始擅自领用,因没有经过培训就开始领用,使用人操作不当导致资产质量受损,情况严重的出现资产直接损毁,更无法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其次,资产管理员对资产入账不及时,数据不准确导致信息更新不及时。如资产验收入库后,应由资产管理员及时录入动态管理系统,但是因各种因素没有及时录入,资产管理员也没有及时打印条形码粘贴在资产上,导致动态管理系统就没有及时管控到位,不能合理保证国有资产信息及时更新。

(二)没有明确资产调拨的管理流程

首先,资产管理员在实际调拨资产与《调拨单》规定的资产数量、规格、型号存在差异,无法达到使用要求,影响工作效率。如资产管理员在处理科室之间的内部调拨时不认真核对,第一种现象是实际调拨资产的数量8台,但是《调拨单》规定资产的数量为6台;第二种现象是实际调拨资产规格为FS3073,但是《调拨单》填写资产的规格为FG3073;第三种现象是实际调拨资产型号为M,但是《调拨单》填写资产的型号为L。资产管理员在调拨环节不重点关注实物与《调拨单》是否一致,而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这样严重影响国有资产的工作效率。其次,由于资产管理员未登记实物账,容易导致账实不符、资产丢失和遗漏问题。如某部门需要调拨资产时,资产管理员直接把资产转给相关科室,没有填写《调拨单》,也没有留下任何调拨依据,更没有让资产会计做账务处理,资产没有及时录入资产系统,导致账实不符,账账不符。

(三)没有确保资产安全使用

根据某些事业单位的相关规定,国有资产应当按照规定安全使用,但是有的科室使用时不按规范使用,致使设备寿命缩短。如某设备按标准承担电压的负荷量1500瓦,但是操作员不按标准操作,每次使用都超过1500瓦,致使该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该设备不能满足要求维修或是报废;或者某种设备按规定每天只能使用8小时,但是操作员不规定每天使用高达10小时以上,导致设备提前报废处置,但资产没有达到报废时间,财政局不审批,从而使该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四)无法确保资产盘点正常开展

事业单位应当按资产管理制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每次到各科室进行资产清盘,使用资产管理员不认真清点、查找,对资产使用或存放不清楚,常出现设备找不到,机器没在的现象;或者资产管理员在盘点时登记工作不细致、存在遗漏,导致账实不,这样资产盘点工作不力,不协调,出具年度盘点报告不真实,不准确。

(五)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目前某些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制度不完善,特别在单位使用资产利用方面缺乏监督。如某科室的大批量资产不再使用,直接放入库房闲置着,不上报、不清理,国有资产存在过渡浪费现象。使用科室对国有资产保值以及增值方面缺乏意识,对资产管理不合理的行为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激励约束机制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导致国有资产发生大量的流失。

(六)历史原因遗留的账实不符问题,难以追究责任

由于一些事业单位使用国有资产的特殊复杂性,如体制原因造成历史性问题。原始的一些国有资产账务一直挂着款项,几十年前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又无明确责任人,未及时按程序办理核销手续,导致实物已不存在但是账上仍然有资产,原经办人退休,甚至死亡,现在又难以办理审批核销手续,所以一直挂在账上,导致盘点工作难度加大。

三、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一些制度法规及实际情况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资产的验收和领用管理

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做到合理保证资产完整、安全,保证资产信息及时更新。资产到货后由资产管理员组织验收,合格后进行登记并签字,对于技术复杂或者特殊资产,必须有技术人员或专家参与验收,验收合格后及时入库。根据验收资料做好台账管理,并由资产管理员录入动态管理系统,然后贴上相应的资产条码。在各相关科室领用资产时,应当认真核对资产的数量、规格、型号,同时对于技术复杂或特殊资产要经过培训后方能使用,合理保证国有资产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还要合理保证资产信息得到及时更新。

(二)加强资产的调拨管理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员对相关部门资产的调拨应当严格执行制度的规定。资产管理员在监督各科室之间资产调拨时应重点关注实物与《调拨单》是否一致,如与《调拨单》规定有实质性不同的不予调拨。如果在调拨时发现资产未登记实物的,应及时录入资产系统,并做好台账登记,再开具《调拨单》,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从而加强资产调拨管理,避免国有资产的丢失和遗漏,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也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流程。

(三)加强资产安全使用的日常管理

相关科室在使用资产,应当严格按照制度执行。按照“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制定专人负责本科室资产管理。负责人对科室新增资产进行使用、检查、验收及入科室后的资产台账登记,对报废、损毁、调出资产做好相应的记录。操作人员应当根据设备的使用标准严格使用,不得超标准使用,并做好维护设备日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作。若涉及资产维修或是报废的,根据资产维修、报废规定进行严格把关,不符合维修、报废要求的不予处置,并按审批权限报送审批。这样确保国有资产的使用安全有效,更是确保国有资产报废业务合法合规。

(四)加强资产的盘点管理

事业单位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各科室应当积极配合做好本科室资产盘点工作,并认真核对实物与台账是否相符,科室管理员应该清楚本科所有资产所在的位置及使用情况,做到三方三次进行核对,保证账表、账账、账实相符。确保盘点工作有序进行,也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五)加强资产的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应当引入绩效考核理念,制定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利用绩效对资产管理的考核,有利益资产监督管理,让各科室意识到国有资产的重要性,有效控制大批量闲置资产,如有应当及时上报及清理,杜绝过渡浪费资产,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更有效。

(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

事业单位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要让管理员人员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要做到资产账目清楚、不流失,更要做到使其发挥最大效益。这就要求资产管理部门做好相关科室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要求资产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多交流,多沟通,定期清查资产账目,做到账实相符,账表一致,也避免再出现一些历史性原因导致账实不符的问题。资产管理人员还应当学习一些与资产相关的财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更要应及时更新国有资产管理先进理念确保国有资产在事业单位保值增值。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是一个非常繁琐、严峻的工作,因此要改进国有资产管理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这就更需要部门领导的重视和各科室相关人员的不懈努力。但是,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资产监督,增加资产管理意识,培训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资产管理人员,优化国家资源,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率。事业单位更要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猜你喜欢

账实盘点国有资产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睁眼瞎盘点
村庄货币资金盘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IT资产管理信息化在账实核查工作中的作用
盘点与展望
PDCA循环在医院固定资产账实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2014 年终·盘点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