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遂昌县竹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思路

2021-12-02叶杨成王卫东李成惠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竹业遂昌县竹炭

叶杨成,王卫东,李成惠

(浙江省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浙江,丽水 323300)

遂昌县位于竹子自然分布中心区域,竹林经营利用历史悠久,在竹林培育方面,据《遂昌县志》等文献记载小忠冬笋在明清时就一度成为朝廷贡品,素有“小忠贡笋”之美誉,并作为浙江最具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成为《舌尖上的中国》首集主推食材;近年来在省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遂昌县启动了以竹产业为主导的三仁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将园区作为高效经营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的主阵地,研究、示范和推广由分区式测土推荐施肥、水分定量管理等构成的竹林高效经营体系,先后成功创建省级现代林业园区4个,建成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程度高的生产示范基地7.3万亩。在科技带动下,园区经营水平和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毛竹覆盖冬笋早发技术监测点冬笋平均亩产量超过500公斤,最高亩产886公斤,并实现了“一年四季有笋采”的技术应用实效,树立了浙西南竹林高效经营成功的典范。在竹林利用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遂昌鸟笼厂和新路湾罐头厂为代表的一批笋竹生产企业悄然崛起,并在短期内得到迅速发展,1991年遂昌鸟笼厂销售额达338.7万元,90年代全县出口水煮笋连年超过1000吨,1994年销售额达623万元;进入21世纪,我县竹材加工利用趋向多样化,竹炭、竹胶板、竹地板等加工企业开始成为竹材加工的主要产业,文照竹炭、碧岩竹炭、晨峰模板等一批竹加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遂昌县竹产业进入了一个产业发展高峰期。2011年后随着国内竹产业的整体滑坡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遂昌县竹产业特别是竹加工业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时期。

1 竹产业发展优势

遂昌是浙江省竹产业重点县,省现代化竹业经济发展试点县,全县现有竹林面积35万亩,其中毛竹林33万亩。

1.1 基础优势

竹林培育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先后创建了省级竹子科技现代园区、小忠冬笋特色示范基地、三仁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竹子主导产业示范区、石仓原生态竹笋精品园等5个现代竹产业园区,有1个竹业初加工集聚区,1个深加工小微园,1个竹炭产业集聚区。

1.2 政策优势

先后出台竹产业提升专项政策、生态工业30条、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政策、惠企资金奖补兑现办法等推动竹产业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

1.3 人才优势

仅竹林培育领域就先后培养4位正高级工程师,以及有20多个高级林业工程师。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服务遂昌建设,先后出台了遂昌史上最优、力度最强的人才新政22条以及“天工之城”集聚人才意见,使得遂昌的人才洼地效应明显。

2 存在的问题

2.1 一产方面

主要表现在毛竹林失管面积较大(接近三分之一),并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竹笋基地缩减,以春笋为主的竹笋采挖量大幅减少,毛竹年均留竹量增长(30%以上);竹材价格低迷、利润下降,毛竹采伐每100公斤利润由2009年的56元下降到不足20元,距道路500米以上远山基本无利润。竹林收入下降明显。

2.2 二产方面

竹加工业不发达,企业萎缩严重。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环保治理严格,废水处理、竹炭窑清理等问题,加重了企业生产成本;其二产业链不完善,粗加工废料循环利用价值低。精加工企业少,不能有效吸纳粗加工产品;其三企业生存困难。大部分粗加工企业经历拆迁重建、整改等一系列过程,土地、厂房及设备等投资较大,销售成本较高,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也造成企业拖欠竹农毛竹款现象。

2.3 三产方面

笋竹农旅结合有一定的基础条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但采摘、挖等娱教结合项目少,设施落后,发挥仍有限;由于竹笋规模企业缺乏,市场不规范,虽然“小忠龙藏”竹笋品牌有一定的知名度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

3 促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

3.1 做优一产

3.1.1 理清资源布局 把毛竹资源布局和需求结构规划清楚,把开发利用的功能价值谋划明白,按照“宜竹则竹、宜林则林”的原则,对全县33万亩毛竹分区分类分级进行生态公益林管理、生态控制和修复、规范培育和管理。

3.1.2 育强经营主体 引导农户抱团发展,以竹林资产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必要时引入两山集团、强村公司等有实力的主体,实现装备和技术的升级,增强经营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3.1.3 做实服务支撑 用好现有技术骨干和科技下沉指导力量,发展中药材仿野生栽培林下经济,大力推广“一亩山万元钱”经营模式;把采伐等社会化服务纳入服务目录,推广应用高效实用技术,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利用既有扶持政策精准布局完善竹林道等基础设施。通过上述举措打造笋材优质原料基地,提高林地综合效益,解决竹林经营水平和效益偏低、生产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绩效不高等问题。

3.2 做强二产

竹材价格偏低,主要是因为初加工企业工艺落后环保不达标而大量关停,竹加工产业链条断裂,导致竹材需求量少、销路不畅。

3.2.1 补上初加工短板 在既有的三仁竹制品集聚区和北界、应村等初加工点基础上,根据全县毛竹林分区分类分级的结果,综合考虑运输成本、场地条件等因素,按照就近原则,坚持环保高标准,充分利用竹业重点乡镇闲置学校、厂房等场地,在不破坏地表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业主为主体”的投入模式,布局建设污染可控、绿色高效的初加工分解点和小微区,以解决本地笋、竹等原料的出路问题。

3.2.2 做强延伸产业链 通过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招大引强,解决精深加工企业少、缺乏骨干龙头支撑的问题。目前引进的佳禾竹业,生产户外竹地板材年产值达1.2亿元。正在落户我县的浙江普士佳奥植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竹纤维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20亿元,年均消耗25万吨竹材,专业生产生物法高新材料及军工、食品、药品用植物增稠剂和添加剂。通过开展竹产业示范园区和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引导深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利用现有产业政策支持佳禾竹业、利民药业等龙头企业、优势企业,改进技术工艺、升级生产装备,在目前已有的竹炭、即食笋、建筑板材、淡竹叶粉、竹叶黄酮等较丰富的产品体系基础上,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提升价值链,解决创新能力不强、研发平台薄弱、产品丰富度不够的问题。

3.3 做活三产

重点做好文化和康养两篇文章。发挥遂昌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氧吧”优势,以三仁畲乡笋竹小镇和竹炭文旅小镇建设为核心,结合竹山道路,合理规划建设竹林徒步线路、康养基地,多点布局竹林民宿(点)、网络竹园、鲜笋采挖基地和活竹酒认养基地等。目前,已建成3个竹林徒步示范基地,3个竹旅融合康养基地,坑口村鲜笋采挖、鲜竹酒品评等笋竹旅游活动开展已经有良好的基础。同时开展了“天工巧匠”竹篾编织技能大赛,挖掘“竹编画”等传统文化,以及竹炭烧制、竹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等展示体验活动,利用在建的网红直播经济,展示以“竹观光、竹体验、竹养生、竹购物”为主的全方位竹文化。解决产品附加值不高、销路不宽不畅的问题。

总之,遂昌有发展竹产业的良好基础,到2025年,培育省级竹业龙头企业2家,创成1个竹产业示范园区、1个创新服务综合体,建成3个竹产业初级加工小微园,打造2个竹子特色产业小镇、10个竹林融合康养基地建设,力争实现国家级竹业龙头企业零突破。

猜你喜欢

竹业遂昌县竹炭
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举办多方利益相关者研讨会推动竹业发展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浙江遂昌县红星坪村:从负债2万元到创收30万元的乡村振兴路
竹炭绿植除甲醛 靠不靠谱?
新荷初绽
中小竹业企业财务风险原因和对策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顺昌县岚下乡竹业现状与发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