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沂蒙精神产生与传承的时代特征及多样化传播形态

2021-12-02杨中举王红坤

临沂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沂蒙精神

杨中举 王红坤

(临沂大学 a.传媒学院;b.美术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这一论断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并首次把“革命文化”与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性强调出来,这是对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应用与发扬,极大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自信,有力抵制了不良价值观对国人的影响,有效反驳了抹黑中国革命史与英雄主义精神的言论。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历次革命斗争中,书写了一部光辉的革命文化史,凝聚了丰富的革命传统文化,对构筑中国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形成的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革命文化的精髓,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与中国力量的核心文化基因。

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集体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与时俱进的先进集体意识与革命文化,其形成、发展、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辉岁月中,也体现在和平年代的建设中;它根植于人民的革命斗争实践、生产实践、生活实践、艺术创造中,也源于党和国家各级政府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是人民性、革命性、时代性、历史性、实践性等多元整合的结果。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沂蒙精神代代相传,形成了政治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文学艺术传播等多样化形态。这种多样化的传承形态是沂蒙精神内涵日益丰富、永葆先进性的重要因素。

一、沂蒙精神产生与传承的时代特征

沂蒙精神深植于沂蒙文化热土,在革命战争年代诞生,由生活在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人文环境中的山东人民集体创造,经由历代党、政、军、民不断丰富与发展,又通过革命斗争、生产生活、艺术创作等多方面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文化渊源看,它继承了山东古老历史文化的因子,孔子、郯子、曾子、荀子、孙子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思想滋养着这片土地,尚德、尚文、尚武在此地并存,仁爱、勤苦、无私、正气、爱国、忠孝等品质在民众身上根深蒂固;从社会历史实践看,它诞生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其内涵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到了丰富。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沂蒙精神,省市县区各级政府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学术界也越来越关注沂蒙精神研究。

(一)战时沂蒙精神的产生及特征

山东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绵延八百里的沂蒙山更是孕育了纯朴、善良、爱国、奉献、无私、勇敢的沂蒙人民,儒家文化的敦厚、爱、礼、仁、忠、孝等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大批为民请命的志士仁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一大代表王尽美就是莒县人,他是沂蒙人民的好儿子,是人民群众中走出的杰出代表,1920年代他在沂水、莒县一带传播革命思想,王敬斋、李清漪等人于1927年在沂水建立党支部,播撒革命的火种。1928年建立沂水县委;1929年中共鲁南第一支部成立。这些组织成立后积极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农民武装暴动,扩大了革命影响。

1930年代,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沂蒙抗日根据地。全面抗战爆发后,山东省委、八路军山东部分主力常驻沂蒙山区,进行根据地建设,建立稳固的战略后方基地,发展壮大了军队,支援了全国抗战。1940年罗荣桓、陈光等在沂南成立的山东战工会是山东省政府的原型,机关报《大众日报》在此诞生,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也设立在这里。罗荣桓、陈毅、粟裕、徐向前、刘少奇等都在此战斗、工作过,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罗炳辉、赵鎛、汉斯·希伯等英雄与13万多沂蒙儿女牺牲在这片沃土上。

解放战争中,沂蒙人民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沪杭战役,支援浙江、福建、广西、云南等地的解放,用行动与血肉之躯创造着沂蒙精神:“在漫长而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沂蒙人民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军队无比爱戴,对革命事业无私奉献。他们用红薯、煎饼养育了子弟兵,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独轮车把革命一程程送往前方,直到‘推出了一个新中国’。在这片土地上,涌现了一批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既有‘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又有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也有无数个把自己的亲骨肉一个个交给国家和民族的‘沂蒙母亲’,还有一大批惊天地、泣鬼神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斗英雄。仅在解放战争时期全区460万人民就有120万人次支前参军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血洒沂蒙、气贯长虹。”[2]对此巨大贡献,陈毅元帅当时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主要是沂蒙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3]65

此外,沂蒙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送儿送夫去战场成为无数老百姓的共识。老人、妇女筹备军需,做军衣、做军粮、抬担架、救治伤员、修路搭桥、掩护同志,支持了大大小小数千次战斗。孟良崮战役、临沂会战、莱芜战役、济南战役以及南下的各场战役中都活跃着山东儿女的身影,他们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杰出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创造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战时沂蒙精神,铸就了含义丰富的革命文化。

沂蒙精神的产生与发展与中国精神的产生与发展一样,需要党政军民的团结协作,需要各级政府的倡导,尤其在战争年代更需要人民军队做保障。

1.党的领导是沂蒙精神产生与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这一核心作用体现在各个历史阶段。党在寻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事业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选择了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选择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也体现在沂蒙精神产生与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早期沂蒙地区的共产党人在此成立组织,1925年中央指派尹宽、王尽美、王翔千、刘俊才、孙秀峰、邓恩铭等为代表的党员在济南成立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之后在各地分别开展党的建设工作,在全省各县区建立了100多个支部。他们广泛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思想,提高了人民的思想觉悟。1938年12月中共山东分局成立后,党对沂蒙地区革命与建设的领导更加有力,组织更加完善,思想宣传、政治动员、政策落实、工作指导更加具体。1939年7月在沂蒙山区岸堤建立了山东分局第一区委员会;之后在一区党委之下又成立了五个地委,五个地委以沂蒙山为中心,形成了有效的组织协调联动;党组织健全后紧紧抓住群众路线这个关键,进行统一战线建设。朱瑞、罗荣桓、刘少奇等都亲自到群众中去做思想工作。朱瑞的《五年工作及今后任务》报告中指出:群众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依靠,故斗争的胜利取决于群众。有了党,人民才有了主心骨,革命思想认识才得到提高,革命目标才更明确,群众才更团结。

2.政权与军队建设是沂蒙精神产生、发展的支柱。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证明:党政军建设三位一体密不可分。战争年代根据地政权的建立、军队的发展壮大,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充分强调军队的作用,这一论断适用于全国根据地建设与革命需要。毛泽东多次指示山东工作的同志要重视军队与政权建设。1940年1月28日,毛泽东在给北方局、山东分局、115师的电报中指示要“把发展武装力量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沂蒙山区的党政领导按照指示,充分利用正规军,发动地方武装,动员青年农民、学生参军,到1940年6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至年底,115师发展到7.6万人,山东纵队发展到5.4万人;建立了战时工作委员会、2个行政主任公署、10个专员公署和79个县政府。在军队支持的基础上建立根据地各级政府,群众有了人身、生活、财产安全保障。在沂蒙根据地,党建立了山东战工会、县、乡、村各级政权。1939年5月中央《关于山东工作的方针》中指出:在政权问题上,应认识到无论是八路军或是地方游击队,如无政权则决不能建立与发展巩固根据地,因此已取得的政权决不应放弃,还应努力争取建立新的县区政权。1942年,山东分局要求设立政府工作部,建立县区与专区政权,由军队干部兼任地方党委书记、政委和机关干部,支持政权建设。

3.科学合理的政策是沂蒙精神扎根群众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抓住土地这个根本,解决了农民土地所有权的问题,这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在统一战线过程中,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自1926年广东农民运动决议提出“二五减租”,到八七会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土改政策,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双减政策虽然在不同阶段有所变化,但始终坚持了下来。沂蒙山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双减运动同样得到了较好的落实,激发了群众参加革命的积极性。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山东根据地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山东分局和战工会减少了3万余人。1941年11月,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发布的《人权保障条例》在以沂蒙山为中心的根据地颁行,得到了广泛拥护。1942年4月,刘少奇到达山东临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坚实的群众工作理念,深入民众调研,仔细翻阅山东党政发展有关材料,全面分析战局态势,作了《群众运动问题》《关于山东工作》等八个报告,指导了各项政策的落实。这些政策为沂蒙精神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和平建设时期沂蒙精神的传承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践行沂蒙精神,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工业建设、商业改造的具体实践。他们拥护社会主义,坚定跟党走,响应国家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良田、兴修水利,到1978年前后全市兴修1300余座大小水库,改造几百万亩岭地、水田、林场,整修国道省道数十条,涌现出一批时代劳模和先进集体。昔日的战斗英雄、支前模范变成了劳动生产的先进人物,他们表现出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创新创造的精神。莒县爱国村,莒南县厉家寨、高家柳沟村等先进村集体都很好地践行了沂蒙精神。1954年秋团省委将高家柳沟村创办记工学习班的事迹经验上报中共山东省委,并抄报团中央书记处。1955年毛泽东编纂《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将高家柳沟村的材料报给了毛泽东。毛泽东看后说,高家柳沟青年团支部做了一个创造性的工作。12月27日,毛泽东对收入书中的《莒南县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创办记工学习班的经验》一文写了长篇按语,指出:“这个经验应当普遍推行……各级青年团组织应当领导这一工作,一切党政机关应予以支持。”[4]这一做法在全国推广,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为典范。1956年前后,厉家寨村大山农业生产合作社通过深翻整地,开展综合水土保持工作,普及良种、改进耕作、开辟肥源、合理施肥、改良农具,保障了农业丰收。1957年10月,毛泽东为莒南县厉家寨亲笔题写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个好例”的题词,极大地鼓励了沂蒙人民。这一时期沂蒙人民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1960年,沂蒙人民交公粮3.6亿千克、油820万千克。为了修建水库,无数人从平坦的山间地搬到了山坡居住。他们用创造性劳动成就与行动,诠释了和平建设时期的沂蒙精神——爱党爱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勇于实践。这是对战时沂蒙精神的传承,也是对沂蒙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三)改革开放时期沂蒙精神的传承特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沂蒙人民在党和国家政府的领导下,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依靠沂蒙精神,临沂人民走出了致富的新路子,开辟了事业的新天地,把沂蒙大地从以农业为支柱的老区,转变成一个生态农业、商业、物流业、工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旅游观光业等多业态发展的经济强市。1978年沂蒙人均年收入为69元,大多数县区为贫困地区,而到了1995年临沂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区中第一个整体脱贫;商业经济从简单的自发的农村式集市,转变为主动创造、领先、成体系、管理科学的300多个专业专门市场。商业等各业发展带来了物流业的繁荣,临沂成为全国闻名的物流之都,物流线路通达全国2000多个县区,并融入了一带一路。2004年,在全国18个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了经济总量过千亿、人均过万元的目标。其后,临沂党政军民继续弘扬沂蒙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科学设计大、美、新临沂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政府有为、民营主力、大市场启动、大城市拉动、产业集群带动、文化强市推动”的战略方针。

在这一过程中,临沂党政军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勇于改革、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各行业都涌现出了大批模范集体和先进人物,他们的创新精神、创业干劲不亚于战争年代的前辈。在1980年代涌现出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典型——宁家沟、九间棚等先进集体,1990年代涌现出了沈泉庄、圪墩村等致富脱贫集体。九间棚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带领全村人民,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谱写了“两个肩膀一双手,龙顶山上写春秋”的“九间棚精神”——“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这一精神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思想大讨论,形成了思想解放、勇于改革、善于实践、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沂蒙精神的传承特征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成为共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科学,供给侧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取得重大成就,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迈进。

勤劳智慧的沂蒙人民,与时俱进,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与中央政策保持一致,先富带后富,共同致富,使改革开放的红利更加公平;他们牺牲个人利益,服务整体利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了一批粗放发展、资源消耗严重、污染严重的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2014年临沂强化污染治理,有几万工人下岗,收入减少,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治污效果突显,企业转产转型成功,工人得以再培训与安置。沂蒙人民普遍认识到仅仅富了还不够,还要富得健康、富得美丽。临沂市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新农村建设成绩突出,美丽乡村不断出现,比如原来落后的沂南县竹泉村、常山庄获得全国十大最美乡村称号,临沭县山里村、莒南县涝坡镇鬐山村也获得美丽乡村称号,费县许家崖乡镇整体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经济业态好、自然环境美、人文环境好、社会环境安已经成为沂蒙建设的共识。2016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中心城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各县区发展、文明城市创建、城乡居民年收入都居全省前列。2017年,全市农业、林业、畜牧养殖、渔业基地大发展,乡村振兴工作成绩斐然。

新时代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沂蒙人民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沂蒙精神的有力支撑,沂蒙人善于、勇于、乐于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够在关键时刻舍小家顾大家,个人服务集体,局部服从大局,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以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探索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新模式,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参与五位一体的建设。无私奉献、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顾全大局、追求理想,为建设美丽家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成为新时代沂蒙精神的重要特征。

以上成就的取得表明,沂蒙精神必须与时代结合、与人民结合、与实践结合才能获得不竭动力,才能不断地得到丰富与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逐步实现,沂蒙精神将会继续展现出时代的光辉,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多样化传播形态:永葆沂蒙精神先进性的重要因素

思想精神的传承往往是多维度的,不仅需要政治的倡导、政府的作为、媒体的引导、组织的推动、教学与研究的传承,也需要文学、音乐、美术、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呈现与传承。艺术具有情感性、娱乐性、审美性的特点,对人的陶冶、教育更生动形象。自抗日战争以来,战斗、工作、生活在沂蒙的历代文学与艺术工作者,创作了大量反映沂蒙精神的艺术作品。在艺术世界里,沂蒙精神呈现得更加生动、丰富、持久、有感染力,更能在群众中播下思想的种子,埋下精神的根子,凝聚起战斗与创业的力量。

在和平建设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和新时代社会经济建设中,山东党政军民继承革命战争年代的做法,有意识地以各种政策与手段宣传沂蒙精神,在各行业构筑了沂蒙精神的新高地,为传播与丰富沂蒙精神提供了政治、政策、组织、制度、宣传、教育等保障。

(一)意见领袖式的政治传播

在沂蒙精神产生与发展的各个时期,国家党政军领导人特别重视沂蒙精神的传播。他们是在革命战争中和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实践中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优秀代表,他们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人民发声,为人民谋幸福,在人民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声誉,他们的意见往往具有强大的引领与号召作用。

毛泽东同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中国红色革命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作出了无数批示,号召全国人民传播革命精神。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平建设年代毛泽东对山东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作过众多指示,多次肯定山东人民的巨大贡献。1938年9月毛泽东发出“派兵去山东”的指示,到12月看到山东党政军民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巨大成就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谈到山东人民对革命军队的贡献时,毛泽东说:四野的主力,三野的一半,二野的一部分,一野还动员了几万兵,都是从山东动员的。而这些兵员大都来自沂蒙山区,这里的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形成了“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无私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高家柳沟、厉家寨的批示,以最高规格传播了沂蒙精神。

另外,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朱瑞、张云逸、迟浩田等领袖与将帅,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评价过沂蒙人民的历史贡献,对传承沂蒙精神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在战争年代,陈毅元帅听说村民无私支持行动后,感慨万端,深情地讲出了沂蒙精神的内涵实质:“为了沂蒙山区的解放,为了革命的胜利,革命老区人民倾其所有、倾其全力,支援我军作战,有多少群众宁肯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把自己的粮食送往前线。现在群众还很贫穷,他们的生活还很苦,我们怎么能白要群众的东西呢?这也是我军纪律所不允许的!这菜钱一定要还!”后来陈毅在登沂山时赋诗一首:“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建国后陈毅元帅曾深情地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这些史实都表现了沂蒙人民与党政军之间“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

1947年孟良崮战役期间,18岁的迟浩田是华野九纵的一个年轻干部,在参加南麻战斗时受伤昏迷,是沂蒙百姓救了他。在群众的细心照顾下他获得第二次新生。解放后他先后八次来寻找恩人都没有找到,村子里的老人告诉他:这里每个村里的人都做过类似救伤员的事,都不记得,就不要找了。迟将军早已把沂蒙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写出了不少歌颂沂蒙的诗作,生动地传播了沂蒙精神。

改革开放后,中央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沂蒙精神的传承,对沂蒙精神的重大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1991年,临沂地区民政局编辑了反映沂蒙精神的《光照千秋——华东革命烈士陵园》[5]一书,邓小平同志听说后欣然为这本书题写了“光照千秋”四字书名,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同年出版,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1992年江泽民同志来山东临沂视察题写了“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号召用沂蒙精神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1999年胡锦涛同志到临沂视察时指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临沂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创立了光辉的业绩,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临沂人民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把发扬革命传统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沂蒙精神。”他的讲话揭示出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2013年习近平同志来临沂考察时说:“这次来沂蒙就是看望老区人民,重温沂蒙精神。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6]习总书记的讲话继承了毛泽东等老一代领导人的观点,指出沂蒙精神已经不单独是区域性的革命精神,而是与其他红色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精神财富,是全国人民的精神财富,要发扬光大。

纵观历代领导人的倡导与指示可以明确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历代领导人不仅是沂蒙精神的传播者,还在很大程度上与人民群众一起成为这种精神的发展者、完善者。

(二)政府、媒体为主体的组织传播

从1990年到2018年,山东省委开展了多次宣传、研讨沂蒙精神的活动,由临沂市政府和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导进行过各级沂蒙精神展览,同时由省委宣传部、各市地宣传部、社科联、文化部门及中央到地方各级媒体、大专院校组织的研讨会也多达十几次,这些对传播、发扬沂蒙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化了对沂蒙精神内涵的认识。

1989年临沂地委宣传部组织相关人员,就沂蒙精神进行归纳,在《临沂大众》(《临沂日报》前身)发表了“发挥老区优势,弘扬沂蒙精神”一文,明确提出了“沂蒙精神”的概念,把其内涵概括为“团结奋斗,无私奉献,艰苦创业,求实创新”[7]。1990年新华社记者李锦到沂蒙山区平邑县九间棚村采访调查,深受村支书刘嘉坤为代表的党员与群众战天斗地的精神鼓舞,写出《九个共产党员九根擎天柱》的调查,引起了宋平、姜春云等领导高度重视,相关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向全国宣传了“开拓进取、团结拼搏、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九间棚精神,成为总结归纳论证沂蒙精神的重要文献与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姜春云把沂蒙精神概括为“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同年11月山东省社科联组织大批专家实地考察、研究沂蒙精神,考察组的成员李玉明等写出了《宝贵的财富 强大的支柱——沂蒙精神考察纪要》,各位专家就沂蒙精神产生的历史原因、社会基础、政治条件,其内涵、本质、特征和现实价值做了深入调研与讨论。1991年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牵头召开首届沂蒙精神研讨会,就上述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并就如何传承、弘扬沂蒙精神进行了探讨;1997年第二届沂蒙精神研讨会集中讨论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挖掘其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拓展了它的研究范围;2002年第三届沂蒙精神研讨会集中讨论沂蒙精神理论的构建与实践价值,结合三个代表研究,强化了其中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提升了理论高度;2004年是115师开辟沂蒙根据地65周年纪念之年,山东省和临沂市党政军各级部门、省市媒体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召开第三次研讨会、成立山东省沂蒙精神研究会、举办沂蒙精神展等13项活动。[3]85-86活动之后时任临沂市委书记的李群在《人民日报》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论进一步弘扬和实践沂蒙精神》,论述了沂蒙精神与时俱进、开放包容、实践性强的三大特点。2005年,沂蒙精神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行,整个展览以沂蒙精神为主线,产生了巨大影响,《沂蒙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沂蒙精神》分别由红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些活动,为沂蒙精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11-2018年,以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山东社科联、临沂市委宣传部为代表的相关部门,先后又举办了六届沂蒙精神研讨会。至此沂蒙精神已经成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三)专家学者为主体的学术传播

一种精神理论的建构、传承与深化离不开学术界的探讨,在学术研究中沂蒙精神理论更完善、更成体系。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在革命战争年代党政军领导人和有关工作人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革命思想,在沂蒙山区则以《大众日报》《山东民主导报》《战士报》《时事通讯》《战时画报》《前卫报》《群众文化》等报刊宣传革命思想,为沂蒙精神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时代基础,而各种演出剧团的活动,更是以生动的艺术形式传播革命思想,让革命的思想和理论变成通俗的形式说服群众、引导群众。学术界对沂蒙精神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进行的,特别是1989年世界局势发生变化,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背景下,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张,国家发展与地方建设都更加需要弘扬革命精神,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在此背景下由政府部门倡导,学术界开始关注沂蒙精神的研究,到今天已经30多年,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这些研究的推动下,沂蒙精神的概念、内涵更加明晰,沂蒙精神与中国精神、中国优秀文化谱系关系更明确,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时代价值与意义更突出,影响越来越大。

另外,不少学者还分别从哲学、社会学、性别研究、社会管理、国家治理、根据地建设、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三农问题研究等角度研究沂蒙精神,建构了相对成熟的沂蒙精神理论体系,为不同行业的群众所了解、所掌握,成为改革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四)师生为主体的教育传播

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阵地,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代的教育方针中都强调思想教育的作用,要求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中国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思想观念与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指导行动,代代相传。21世纪以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更加注重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命题,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24字”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把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自然而然要融入各级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此山东省在沂蒙山区建立了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1处,把数十处革命战争遗址打造成红色旅游线路,对全国党员干部、学生、群众开放,形成了沂蒙精神传播的大课堂;同时,在全省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沂蒙精神传播,临沂大学还结合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专门撰写了《沂蒙精神大学生读本》作为学生的思政必修课教材,培养具有沂蒙精神特质的人才也写入了人才培养目标中。

(五)文学与艺术对沂蒙精神的多样化传承

文学与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重要家园,是表达思想、树立理想信念的重要手段。沂蒙精神感染鼓舞了无数革命者、文学与艺术工作者,他们以多种艺术样式,在不同的时代从不同侧面进行艺术表现、传承,创作了大量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电影、电视剧、纪录片、戏曲、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作品,在多元艺术世界展现、讴歌沂蒙精神。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文艺工作者,都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9]

1.文学传承。文学是最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它以语言文字与情感反映生活、表现生活,主要有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形式,老一辈革命家、作家及建国后不同时期的作家都创作出了不少表现沂蒙精神主题的作品。陈毅、粟裕、肖华、迟浩田等领导人以亲身经历为题材写下了大量诗篇歌颂沂蒙和沂蒙人民。陈毅的《鲁南大捷》《如梦令·临沂蒙阴道中》《孟良崮战役》等以革命的豪迈之情抒写了战斗的峥嵘岁月和英雄主义气概;肖华的《沂蒙反扫荡》《铁道游击队》等真实地抒发了抗战的火热情感;在大青山战斗中牺牲的刘子超生前写的《山东纵队进行曲》以朴素的诗风描绘了战斗的沂蒙山精神;迟浩田的沂蒙三部曲《伟哉,孟良崮》《美哉,沂蒙山》《壮哉,英雄魂》表达了对沂蒙人民的热爱之情、对战友的怀念之情、对沂蒙山的依恋之情。小说创作数量多达百余部,以王力的《晴天》、王希坚的《地覆天翻记》、刘知侠的《红嫂》《铁道游击队》、吴强的《红日》、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等影响较大,这些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京剧、歌舞剧、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广泛传播。报告文学方面有战争年代于冠西的《南北岱崮保卫战》《何万祥》、白刃的《坚持沂蒙山区》、朱瑞的《悼陈若克》、韩希梁的《飞兵在沂蒙山上》等;解放后有李存葆和王光明的《沂蒙九章》、季学坤的《沂蒙脊梁》等。

2.影视图像传承。图像艺术因其直觉性强而具有特殊的传播力量,特别是对一些不识字的根据地军民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生动的图片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不少战地记者拍摄了大量战时作品,反映了全民抗战、支前的壮丽场景,特别是1943年8月创刊的《山东画报》,发表了大量摄影作品,如郑景康等的《刘少奇在朱樊》《日本侵略者放下武器投降》,战地记者张韫磊的《民工支前》《支前小车队》《部队首长与功臣聚餐共祝战斗胜利》等。解放后,随着新中国电影与电视事业的发展,大量反映沂蒙精神的电影与电视剧先后推出,为传播沂蒙精神提供了更加生动的艺术载体。如《红嫂》《南征北战》《红日》《孟良崮》《沂蒙六姐妹》《沂蒙》等。

3.戏曲、乐舞传承。剧场的演出可以拉近观众与演员、题材故事的距离,使得观众参与感增强,也独具感染力。不少艺术家通过话剧和柳琴戏、吕剧、舞剧、歌剧等舞台艺术形式对沂蒙精神进行表现。战争年代山东军民成立了210多个专业与业余剧团剧社,组织新闻工作者、作家、演员对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进行宣传,增加了英雄人物的自豪感、荣誉感,也教育了人民。比较著名的有115师战士剧社、沂蒙国剧社、抗大第一分校文工团、鲁南剧社、鲁迅艺术学校宣传队等,组织演出了《生产大合唱》《马县长》《十八勇士》《回到前线去》《抗属真光荣》等剧目。解放后有京剧《红嫂》、芭蕾舞剧《沂蒙颂》、歌舞剧《蒙山沂水》、柳琴戏《沂蒙情》等。沂蒙山区民风纯朴,民歌资源丰富,诞生了大量红色歌曲如《沂蒙山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跟着共产党走》等,《沂蒙山小调》《跟着共产党走》等还成为中国红色经典,成为中国文化与精神的象征符号。

4.书画与雕塑艺术传承。临沂是书圣王羲之的故乡,这里历代书画名家辈出,王羲之、颜真卿等都出生成长在这里。浓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哺育了大批革命文艺工作者与艺术名家,他们以沂蒙为题材进行创作,在特殊的艺术时空里塑造沂蒙形象、传播沂蒙精神。战争时期的沂蒙艺术工作者,创作了一批书画作品,《战士画刊》《山东画报》上发布了大量及时反映革命的作品;解放后的艺术家们,不忘沂蒙情,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与雕塑作品。如王沂东的《沂蒙新春》《蒙山雨》《古老的山村》等;年轻雕塑家代表孙本龙等创作了系列作品《沂蒙广场红色雕塑》,大部分以沂蒙精神为题材,在城市空间中立体地表现了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成为临沂城市的标志与重要文化名片,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教授舍甫琴柯高度评价为“永恒之美”。还有闻名全国的沂蒙画派画家们“用绘画语言传播和弘扬沂蒙精神”[10],如何乃磊的《情满家园》、陈雷电的《蒙山人家》、张甲有的《沂蒙十月》《摊煎饼》《做军鞋》等。这些创作把伟大的沂蒙精神定格在风格多样的艺术空间里。

综上所述,沂蒙精神是先进的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吸纳了不同时代发展的思想精髓,融入了中国革命精神力量,成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政治内涵、思想内涵的理论;它兼备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可变性与不变性相统一的理论品格;它与时俱进,属于历史、现实和未来,更属于党和人民;它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也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其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沂蒙壮歌》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