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随兴趣,构建班本微课程
——以微课程《你好,毛茸茸》为例

2021-12-02

好家长 2021年9期
关键词:温度计经验图书

文 陈 茜

微课程是指有主题的系列探究活动,它小而灵活,更强调生成性,更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我园地处乡村,自然资源丰富,幼儿对身边的资源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心。作为教师,我们遵循“生活即教育”的原则,落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运用整合开放的资源,引导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促进幼儿养成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良好品质。

一、发现兴趣,开启微课程

万物复苏时节,幼儿总是对身边的动植物感兴趣,每天都会去自然角观察、喂养,感受动植物的生长与变化。

我们班来了一只鸡宝宝,幼儿兴奋不已,围成一圈:“哇,它有名字吗?”“它那么小,叫小小吧!”……新朋友成为幼儿的关注点,他们想给新朋友取个名字。讨论、争辩、观察、抚摸,幼儿发现它身上的毛软且细、多且密。根据这个关键特征,他们为鸡宝宝取名为“毛茸茸”。

兴趣是幼儿成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是他们已有经验的标志,能激发其主动学习的行为。幼儿亲身感知、讨论争辩,发现了鸡宝宝的关键特征,并进行概括。教师敏锐地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开启班本微课程。班本微课程的实施,可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使幼儿获取一定的新经验。

二、整合资源,丰富微课程

(一)家长资源助力课程实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微课程的发生发展中,家园共育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追随幼儿对毛茸茸的好奇心,家长与幼儿一起探究,追寻知识,分享快乐,何尝不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毛茸茸来到教室,幼儿把它放在纸箱里饲养,但随着毛茸茸长大,纸箱里已经住不下了。轩轩提出为它造个新房子。用什么材料造房子牢固?如何造房子?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幼儿查阅资料、询问他人后,决定用木条试试。幼儿画好房屋设计图,迁移已有经验,敲敲锯锯,开始构建房子。房子初步建成时摇摇晃晃的。这时,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改变房子的结构,增强其稳固性。幼儿还邀请木工爸爸来园协助,一起分析房子结构、完善修改,最终在房子中间横向添加木条增强稳定性。

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分析探究,及时寻找帮助,通过家长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课程的实施。

(二)图书资源增加幼儿经验

图书阅读是早期阅读的主要方式,幼儿可以在图书资源中寻找答案,拓展经验。因此,图书资源在微课程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每天中午,幼儿都会把多余的饭菜喂给毛茸茸,细心的幼儿还发现,毛茸茸吃完后还会找小石子或小沙砾吃。“是毛茸茸没有吃饱吗?”幼儿提出疑问。“我家的鸡和毛茸茸一样,也喜欢吃小石子。”“为什么鸡爱吃小石子?”……为此,有的幼儿借助家长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幼儿翻阅相关图书,用表征符号记录下关键信息。在大量的图书信息中,幼儿找到答案:鸡没有牙齿,无法咀嚼,必须通过吃小石子或小沙砾帮助消化食物。

图书资源使幼儿的生活体验得到拓展,为幼儿微课程的学习提供有效支持。有些资源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幼儿通过图书阅读扩大自己的视野,追寻到了答案,同时阅读能力、表征能力、表达能力也得到增强。

三、追随幼儿,发展微课程

(一)解读幼儿行为,发现幼儿需求

“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师应科学解读幼儿行为,发现幼儿在微课程中的学习点,了解其经验与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

暑假过后,毛茸茸长大了,有幼儿怀疑:“这还是毛茸茸吗?”为了验证想法,幼儿拿出毛茸茸小时候的照片与视频进行对比,发现它长高了、毛变长了、体型变大了……经过对比,幼儿猜测:因为毛茸茸吃得多、住得好,所以长得又大又胖。

教师解读幼儿的行为,发现幼儿的进步:学会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进行探究,主动解决问题,还知道了毛茸茸长胖的原因。

(二)提供环境材料,支持幼儿探究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班级环境支持幼儿的探究,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使幼儿在丰富多样的经验建构中尝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或失败,获得来自自身经验的成长感。

散步时,幼儿发现毛茸茸总是扑腾翅膀。毛茸茸会飞吗?幼儿对此展开一番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探究。

隔壁班的鹦鹉成为幼儿的探究对象,为了方便观察,教师和幼儿商议:把科探区搬到走廊上,创设记录墙用稍微修饰的纸板作为底版,把毛茸茸与鹦鹉的照片分别贴在底版上,旁边放上书写材料。幼儿自主分组寻找答案:一组幼儿从外观、动作特点等方面对比观察两者的异同;一组幼儿通过观察鹦鹉,了解鹦鹉的生活习性;还有一组幼儿通过翻阅图书、查阅资料,归纳总结鸟类的身体构造,了解生存环境。一周后,幼儿根据记录墙梳理经验、对比分析,总结出原因:不是所有长翅膀的动物都会飞。鸡属于家禽,长期被圈养,肌肉组织逐渐退化,无法像鸟一样飞。

班级环境、材料与课程互为一体又相互促进,成为幼儿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支持幼儿的经验梳理与迁移,解决微课程探究中的困难。教师创设科探区,引导幼儿从“鸡”出发,展开对鸟类的探究,感受生命的价值,引发幼儿对周边环境与动植物关系的认识,使幼儿学会触类旁通,学会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解决问题。因此,幼儿通过探究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所在。

(三)顺应幼儿疑问,引发深度学习

在班本微课程“你好,毛茸茸”开展过程中,教师科学解读幼儿行为,抓住教育契机,寻找探究点,促进幼儿最优化发展。

一天,幼儿发现毛茸茸在轮胎堡垒上。“毛茸茸快下来!”有的幼儿担心它会摔下来,有的幼儿还自发地为它喊加油。“加油,毛茸茸!”“怎么办呢?我们得帮助毛茸茸!”教师问幼儿:“有什么工具能帮助它下来呢?”幼儿环顾四周,拿来放在户外材料柜里的梯子,架在轮胎堡垒上,但是毛茸茸纹丝不动。苗苗说:“这个梯子洞这么大,毛茸茸踩在上面会掉下去。”“你看这梯子摇摇晃晃的,太不安全。”幼儿又从材料柜拿来了垫子,合作把垫子抬起来,并拿食物“引诱”它,毛茸茸最终“安全着陆”。

如何帮助毛茸茸下来?顺应幼儿的疑问,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自主解决。幼儿的疑问对持久探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一剂良药。教师需要把幼儿的简单问题转变为幼儿亲身感知、主动探究的问题,并了解幼儿的经验与需求,提供有效的支持。

四、有效引领,推进微课程

班本微课程不同于传统教程,它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随机的、多变的、长时间的。教师要在宏观上设计好实施框架,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在实施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站在前一个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巧妙的方式支持幼儿、引导幼儿,帮助幼儿进行新经验建构,并推动之后的微课程研究。因此,教师需要不断的反思与总结,在实施过程中调整目标、方式方法,以支持微课程顺利进行。

幼儿的好奇心与生俱来,教师应捕捉幼儿天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探究欲。教师可以不断增加活动的难度,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

不知不觉,毛茸茸已与幼儿相处八个多月。“怎么没有生蛋呢?”幼儿每天都带毛茸茸散步,锻炼身体,甚至幼儿还抱来一只公鸡,希望它们成为“夫妻”,一起下蛋。多次失败之后,幼儿求助老师,教师适时引导幼儿探究“母鸡下蛋的条件”。

探究过程中的产生的新问题源源不断,亦成为学习的新资源。幼儿参观完养鸡场,得出结论:天气渐渐变冷,毛茸茸不生蛋的原因可能是房子里的温度不够。如何让毛茸茸的房子温暖起来呢?什么温度最适合母鸡生蛋呢?新一轮探究开始了……有的幼儿提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可是温度计如何使用又成为幼儿的困惑。教师在科探区中投放各类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光测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幼儿通过在科探区学习,找到合适的测温方式。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激发幼儿主动思考和再学习,不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生成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推进微课程的持续开展。

追随幼儿兴趣,让幼儿对毛茸茸的探究成为一段充满趣味性与挑战性的学习之旅。在这段旅程中,幼儿积极探索,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体会获取新经验的快乐。班本微课程因为幼儿的投入和发现变得丰富而生动,让幼儿成为真正的学习者和探究者。

猜你喜欢

温度计经验图书
知识快餐店 宇宙温度计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温度计的来历
自制温度计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班里有个图书角
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