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文化服务本地农业现代化策略的研究

2021-12-02高艳荣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民农业

高艳荣

(衡水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1 我国农业现代化现状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现代化专业知识来强化农民素质,进而积极响应相关制度改革,优化农村社保体系、使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最终完善符合社会主义综合发展观的新农村建设过程。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农村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然而,由于部分管理者受其自身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的限制,未能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产生透彻的理解与全面的认识,导致相关农业产业链条仍不够完善。以玉米的种植为例,与之相关产业有畜牧业、加工制造业,涉及牛羊等大型牲畜的饲养,通过玉米秆、玉米叶片等废弃物制造相应的燃料,以及借助高新技术将相关废弃物进行特殊处理,提取其植物蛋白用于特殊衣物、布料的生产。农村的许多管理者囿于其文化水平与思维方式的限制,对新技术不理解、不熟悉,缺乏“产业链条”式的整体思维,在处理农业建设相关问题时总是割裂地看问题,进而无法让不同的农业工作发挥整体的合力。

除此之外,管理者缺乏实践能力,思维观念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现代化建设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自2005 年以来,我国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一政策的推行全面提升了农村人民的文化水平与思想素质,但是仍有部分农村人民在思想上过于守旧,不能很好地接受农业现代化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变革,如对普通话的推广、农产品贸易方式的变革等。这种对新兴事物的排斥导致了农村人民整体素质高下不一,阻挡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综上所述,从现实需求角度分析,培养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能够对各种专业问题、社会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复合型人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可以借助各大高校的帮助,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利用高校文化,为本地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进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动社会发展。

2 高校文化服务本地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1 文化服务平台的搭建有待完善

以高校文化服务于本地农业发展过程,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搭建优质的文化服务平台。部分高校因对“高校服务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理念缺乏足够的认识,或相关经验不足而没有将平台的搭建工作做好。搭建高校文化服务平台,需要遵循以下3个原则。

2.1.1 顺应新形势,进一步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相关体制改革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国家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基于这些政策,搭建高校文化服务平台的过程变得更加简洁、容易。然而,部分高校和农村利用了政策的便利,他们将原本用于平台建设的资金用于自身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相关平台的建设长期无法完成。这种现象对于服务平台的搭建是十分有害的。

2.1.2 领悟新要求,逐步建立改革创新所必须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

高校文化工作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思想素质,对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与相关宗旨有着深刻的理解,进而能够对农村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进行透彻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以传递正能量、主流价值观、宣扬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方式使农民对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产生崭新的认识,

2.1.3 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全面提升高校服务能力

高校在进行文化宣传工作时,需要充分听取广大农民的意见,要在宣传过程中对相关意见进行采集,通过对这些意见进行归纳分析,了解广大农民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及问题中的关键部分集中在哪些地方,进而有针对性地挑选农民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着重讲解、宣传,全面提升高校的文化服务能力。例如,有些农民关心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够为百姓带来哪些实际利益,高校就可以举办“农业现代化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等类型的文化宣讲会,通过普及相关知识与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让农民对农村现代化建设产生全面、直观的了解,明白现代化建设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哪些好处,进而在生活、工作中更好地接受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并为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2.2 返乡大学毕业生人数不足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回乡创业。但是,仍有部分大学生对回乡创业缺少足够的兴趣,不愿意回乡创业,这一现象对于高校文化宣传工作的实施与进行是十分不利的。在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在毕业后直接在所在城市就业,即便想要创业,也不想回乡创业。大学生回乡创业虽然得到了政府的扶持,但是由于乡村整体发展速度较慢(有的村镇教育水平非常不发达,学生想要到最近的学校去上学也要走上半天时间,考虑到子女未来的教育问题,许多大学生只好打消了返乡创业的想法),加上人才流失严重,许多村镇虽然拥有足够的体力劳动型人力资源,但是缺乏拥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适合从事脑力工作的人才。从高校的角度分析,返乡大学毕业生人数不足,是由于高校既没有很好地进行宣传,又没有对大学生进行充分的思想教育,导致大学生一方面不清楚政府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给予了怎样优厚的待遇与巨大的支持,另一方面在思想上没有理解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基本原则与根本目标,不清楚大学生返乡创业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故而缺乏行动决策上的动力,不愿意返乡创业。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许多来自村镇的大学生思想仍比较保守,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够强,仍遵循着老一辈人“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的思想,在人生态度方面缺乏主动性,认为“创业”是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够完成的工作;在思维方式层面上缺少必要的创新能力,对完成创业工作感觉力不从心;在精神思想层面上,缺少“敢作敢为”“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的创业精神。故此,人生态度被动、思维高度不足、精神思想落后是大学生主观上不愿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

3 高校文化服务本地农业发展的相关策略

3.1 加大对高校文化服务农村发展事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文化服务本地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例如,政府可以规范各大高校助力本地农业事业发展的相关指标,规定高校每年必须至少向多少万户农民普及“农业现代化”知识与理论,对达到指标的高校进行奖励、表彰;对未达标的高校进行帮助、扶持,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3.2 对农民进行“农业现代化”基础知识的普及

相关机构应该对农民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农民能够更好地接受高校相关的文化服务。许多农民在思想上缺乏对“农业现代化”的全面认识,因为认识不足,也就很难认可、接受“农业现代化建设”。如果农民对“农业现代化”相关概念缺乏基础性的理解,那么其对于高校提供的相关文化服务就也不能很好地体会、享受。

3.3 全面提升高校学生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与理解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认识到了“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故此,高校应该趁热打铁,鼓励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主动参与“高校文化服务本地农业农村发展”的相关活动,并通过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契合之处,进一步向农民宣扬“农业现代化”为人民带来的便利。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在高校的助力下,进一步完善农村现代化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展望未来,各大高校必将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耕牛和农民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