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培育的路径*
2021-12-02广西财经学院发展规划与教育评估中心
黄 敏 (广西财经学院发展规划与教育评估中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财经类大学生的职业方向强调了与其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相关的诚信、敬业等积极品质的培育,因此,优化财经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措施,使之常态化、日常化,对促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内涵要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全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可以通过日常化、形象化、具体化和生活化等方法方式进行培育优化的,它又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日常化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常态化和长效化。日常化是持续不断进行的,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要求,不能突击,不可应付,常抓不懈并建立起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意味着一种观念引领和一种习惯养成。
柳礼泉,陈方芳(2017)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日常生活,要引领并指导人们的生活,最终为人们所认知认同,就须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李辉,任美慧(2014)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就是“找到核心价值观与生活的契合点,做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能够贴近生活世界、影响生活方式、引领生活观念。”从习惯养成的角度看,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思想为指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和扎根于社会成员的日常现实生活之中,真正被其普遍接受、理解和践行,内化为其自觉意识、主动选择和生活习惯,成为其日常的内在生活价值理念和外在行为规范。”(沈建波,2013)。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既是一种观念,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扩展内容,是用于指导实践,使之成为常态的表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个体需求表征
(一)与个体物质文化需求相结合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概括来说,国富民强全面、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和公民个体层面的有机结合。满足个体物质文化需求并不与国家价值目标需求相冲突,相反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从中国历史发展看,在物质文化方面的国家需求与个体需求达到过高度融合,也正是这种融合为不同历史阶段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基础。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需求和个体需求转到了经济领域,“改革”“发展”“共同富裕”成了当时国家和个体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是与个体物质文化需求紧密结合的。
(二)与个体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
随着国家不断的富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量多、样大的特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凝聚了社会公民的一种共识,是获得了公民认可为前提的,它来源于公民对国家制度和国家精神的认可。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了国家精神和个体精神的结合。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国家制度精神来获得社会个体的认可,并使个体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与个体的双重需求,有效反映了国家意志和根本利益,同时也体现了广大公民个体的精神选择和需求满足,极大地实现了“公”与“私”的连续、补充和融合。
(三)与个体心理满足相结合
在个体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荣耀,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它要求个体不断提高思想修养、规范言行举止,抓实个体道德提升;它要求个体做到不说空话,不走形式,不慕虚荣,知行合一,脚踏实地,身体力行,视为道德修养最起码的标准,并持之以恒地贯彻到一言一行之中。当个体的言行获得外界的认可,社会给予一种荣耀的时候,个体需求已经超过生理上的需求,在情感和归属方面得到了满足,甚至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不再是无根之木,它能让个体心理得到满足,并与之紧密结合。
三、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现实挑战
(一)各种思潮的强烈冲击
现今国际形势,各种思潮涌动交汇、纷繁复杂,将人类社会推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新的历史方位。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科技本位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等思潮不断对中国当代大学生带来强烈的思维冲击。在全球经济疲软态势下的贸易保护主义等国际问题,使财经类大学生在与自己专业相对应的贸易、财务、经济等行业的前景产生错误的判断和导向。同时,进入大数据时代,物质消费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各种海淘、电商、微商、网络直播等购物平台,使年轻人的消费渠道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作为这一消费方式的主体,在这种开放的消费环境下,容易表现出消费意识模糊、消费过程随意、消费产品奢侈等现象。
(二)自媒体使用的负面影响
现代自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手机、电脑、平板等网络媒介和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信息,大学生可以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知识,自媒体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的自由。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缺少了现场教学感,不利于师生的沟通交流,师生关系有了一定的异化;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但由于缺乏师生互动,大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透彻,影响教学效果;三是网络平台信息良莠不齐,色情、暴力等不良元素充斥着网络各个角落,大学生“三观”未成形,价值理念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改变,因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明辨能力也较弱,很容易被网络蒙蔽视角,受到外部势力影响和煽动。
(三)财经类高校德育教育的缺位
我国在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都设置了思想政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在高等教育阶段,也开设了一些思政课程,虽然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理论基础,但依然普遍存在知行脱节的问题。一是高校德育课程与大学生认知现实脱节。德育课程都有国家规定的统一版本教材,教师很难根据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特点因材教育。加上普遍存在的大班教学的现象,尽管近年各高校纷纷设置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了德育教育,但依然出现专任教师数量配比不足,师生比不达标的问题。二是高校在价值观教育上与现实生活脱节。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实践主体,都存在表面形式的问题,不能切实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质量,有的高校甚至已经取消了劳动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存在实践脱节现象。三是高校德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仍无法有效结合。国家倡导“全员育人”“课程思政”已经多年了,不少高校取得了成功的实践,但还是存在思政部门牵头进行德育,专业教师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的现象。教师在备课、研讨等教研活动中也较少邀请专业教师参与,专业教师也没有很好地在专业课中对学生进行非专业知识教育的理念,导致大学生在潜意识中也把德育课程和专业知识割裂开来。
(四)财经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自我建构的缺失
一方面,财经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存在认知偏差和困惑,对价值观标准不清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建构存在于表面,被动接受,作为财经类大学生,因为专业的特点,往往会以“货币”作为衡量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工具,导致对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程度较低,没有能内化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也无法有效改进自身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和适者生存观念的影响,促使财经类大学生形成了独立思想和自主意识,在日益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无法有效判断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大学生会更多地优先满足个人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出现知行不合一现象。
四、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新落实和展示,它使大众在生活中获得深刻的价值。财经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构建财经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在深层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获得深刻认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领域,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的具体要求。
(一)以基层党支部引领大学生个人精神追求
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党支部委员会要成为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班级核心”。可以看出,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要求是很明晰的。这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财经类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引领个人精神追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第一,创新高校基层大学生党支部活动内容和载体。在课堂之外,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发挥实践示范效应。一方面,能保证基层大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满足了大学生对活动形式多样性和增加社会体验与情感体验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高校——社会(社区)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吸收更多的优秀大学生进入党组织,发挥先锋作用。如,到社区开展政策咨询、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上门支教服务、组织瘟疫活动、节假日书法画画比赛等文娱活动,能让大学生党员收获一定的工作成就感,形成党支部战斗凝聚力。
第二,构筑大学生党员和基层党支部的交流平台。在高校大学生党员的交流中,通常是党支部到学生党员之间的沟通模式,是单一单向的。大学生党员的特征是年轻化和个性化,要构筑适应大学生党员个性特征的基层党支部沟通交流平台,既具多样性又具时效性,充分掌握和了解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大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偏差,树立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
第三,开展高校学生党员理论的再教育。课堂上的教育在大学生党员中成效有限,基层党支部必须发挥再教育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判别高校学生党员示范能够树立崇高理想的关键。理论再教育也是党员大学生了解、深入社会以及可以展示其才能的实践平台。建立党员示范岗,增强支部影响力。将示范引领的力量释放到大学生的各个入日常生活细节中,如在大学生生活园区设立党员示范岗等。将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日常化,助力党员成长进步。在学生党员中组织开展“一人一评,一事一访,一议一谈”民主评议活动,形成“一次群众测评——一次走访调查——一次谈话教育——一个养成行为评议”的机制模式,有效促进学生党员价值观日常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建设。
(二)以现代化的媒体手段掌握前沿知识
第一,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和思维。顺应自媒体发展的基本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和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向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感,形成一套价值观实践推进机制。让大学生在微信、刷手机的过程中扩大传播范围,与同伴分享榜样故事、生活点滴,能更好地让大学生接受到新价值观的教育和影响,引发共鸣,引导健康成长和发展。
第二,注重现代媒体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应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教育。一方面,将校园媒体和主流媒体相结合,创新高校当前的德育教育环境,扩大第二课堂的层次和范围,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贯穿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轻松、网络化的风格,让大学生乐于接受,也善于表达。另一方面,优化校园环境。做好第二课堂的环境设计,如食堂、宿舍、广场、运动场等场所的人文设计,让大学生产生美的享受,激发向善的情感。
(三)学校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日常化
第一,丰富德育文化内涵,培育教育主体。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要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培育就需要源于生活、融入生活、贴近生活。一是要建立健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二是调整课程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开展小班教学,实现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教学方式,如开展教学小组、帮扶活动等形式。三是做好价值观日常化的评估。设置相应的评估体系,科学严密的评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行为表现。
第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培育校园文化主体。除了注重学校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教学因素外,还应关注非教学因素,包括学校的校风校训、办学理念、校园环境、管理制度、校风校貌等育人因素,要做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拐角都是一处风景。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从而于内心深处促人自觉奋进、自我提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血脉,内化为学生日常思维习惯,外化为学生日常行为。
(四)加强大学生传统家风家训文化熏陶,弘扬家国情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影响着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在任何时代,都要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家教形成和注重家风建设。
第一,家庭成员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帮助家庭成员形成优良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对于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而言,显得极其重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长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长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家庭美德,让晚辈们能够感知到家风的魅力,在良好的家教家风的带动下主动地去传承优良美德;二是要努力营造包容的家庭氛围。长辈充分尊重晚辈的自主权利,允许其犯错,并给予改正的机会,在适当的时候指导晚辈能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三是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现代科技发展迅猛,各类新型产业不断诞生,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提出了更高的适应要求,必须坚持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修养,带动或者影响更多的家庭成员向上向善。
第二,在日常生活当中,注重传承家风家训。家风家训是激发家庭成员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力量,是将核心价值观渗透给家庭成员理念并实现的重要途径。一是继承精华,摒弃糟粕。保留并弘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家风家训,摒除家风家训中失范的、违背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内容。二是探求传统与当代价值观的契合。探寻传统家训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利用符合时代的家风家训教化和感染每一位家庭成员,通过家风家训、家教、故事和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家庭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