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日常化理念造就健康美丽人生

2014-05-20高涛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日常化践行理念

高涛

摘要:体育日常化理念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利用到体育的理念来执行自己的生活路线,让自己在每一处日常的行事中都进行体育锻炼,让体育锻炼更好地维持自己身体的存活状态并保持活跃的身心,使自己处于最佳的身体状态及心理状态中,从而让自己活得更健康、更美。基于此,提出一个新观念,那就是日常化体育,并根据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常见病症,提出让高校体育班的青年学生从自己的本专业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感出发,去认识和宣传日常体育理念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践行和指导其他人如何去践行体育日常化理念,从而让整个社会的人们活得更美、更健康。

关键词:日常化;体育;践行;理念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1-0020-02

一、日常化体育理论的提出

早在1973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中国体育的重点是要抓好群众体育。”这个论断可见是高瞻远瞩的。2008奥运圣火传递者、我国著名体育专家王则珊教授提出了一生都要进行身体活动的理念。这个教育的理念是呼吁从事体育工作的人员要从民众健康的理念出发,认真传播、践行一生都要从事体育锻炼的理念,从而更好地让体育服务大众健康。他认为,一个人从小到大都要进行体育锻炼,并接受体育的指导及教育。这个一生指的是从婴幼儿开始直至成年。可见,他的体育理念里提出的体育并非只是学校的事情,而是贯穿到家庭生活和社会人生的问题[1]。

2008年,美国疾控中心向美国发布了它的第一次体育活动需要在美国民众中践行的报告。该报告建议年轻人、成年人、残疾人和那些有长期有健康问题的人,积极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来。报告中指出,无论是什么体育活动,都比完全没有好。2009年,该机构又提出,心脏出现的疾病是美国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该年近六十万美国人死于心脏病。而让人患上心脏的各种疾病的原因是血压不正常。目前,美国医学专家声称由心脏引发的疾病通过正常的运动可以减少。另外,专家还提出体育锻炼不仅能改善人的外表,还可以改善人的健康。因为体育运动有助于减少某些顽固疾病的风险。这些疾病包括引起半身不方便或者心脏功能不正常、骨松弛和二类甚至某些类型的不能治愈的病症[2]。医学专家雪莉·格里菲斯说到对于某些骨痛症或者风湿痛症,运动也会起到很好的减缓作用,因为身体活动也会提高内啡肽的释放率。而内啡肽不仅可以帮助减少疼痛的感觉,还可以帮助人们感到更高兴和平和,从而有利于人的情绪健康。

鲍勃·多特也认为锻炼可以提高人的能量水平。人可以通过增加血液流向心脏和血管,从而改善人的身体机能。另外,他还提到人们可以通过锻炼控制或减轻体重。因为体力活动可以消耗卡路里。消耗的卡路里越多,人就越容易控制或减少体重。而体重的减少就可以降低许多种疾病的危险性[3]。

二、为什么要坚持体育日常化的理念

1坚持体育日常理念化并且执行之,可以使现代社会的病症得到缓解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很多顽疾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锻炼,以防止或者减轻其病症。由于电脑的普及,很多行业都应用到电脑,由此,很多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就出现了。这些疾病看起来不像是绝症那般危险,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引起危险的症状。例如说,颈椎病,如果阻碍到颈部动脉,就可能引起瘫痪甚至死亡的危险[4]。

2坚持体育日常理念化并且执行之,可以预防人体肥胖症,以减少患上心器官的病症以及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

(1)通过体育锻炼,人的神经系统以及心肺功能得以改变。人的器官调节能力如果得到加强,对于外界的不良环境条件就可以做出快速灵敏的反应,保持生命机体的活力。

(2)体育锻炼中的吸氧运动使人的氧吸收或心率更快,增加人的呼吸量。到街上走走、和朋友跳跳舞,或者带小孩去游泳或骑自行车等这些肢体舒展活动,可以帮助构建和加强身体的肌肉组织。加强人体肌肉组织的练习还包括举起重物,或经常进行仰身的动作。

3体育锻炼是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少年正处于人体骨骼生长、肌肉日益发达的阶段,进行身体锻炼可以使关节囊和韧带增厚,并且加强身体的柔韧性。另外,体育锻炼还可以使肌肉纤维变粗,肌肉更加发达,由此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发育就得到了很好的保证[5]。

4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肺活量

一个人的肺活量高,他吸进的氧气的量就多。众所周知,氧气在体内是不能够储存的,而人体功能器官的正常运转需要吸收氧气并且呼出二氧化碳。

以下是2010—2012年在广西钦州市化龙中学补定期见习时,实验得出的数据。

该校是全日制中学。该校有初中生学生约1 000人,其中有560人是外膳生。这些外膳生每天骑自行车回家吃饭。每天他们的骑程往返是10公里。而内宿生在学校食堂吃饭,不得骑车外出。笔者初次到该校见习时是2010年秋季学期的12月份。当时他们男生在进行1500米长跑的期末测评,而女生测评的是800米长跑。

笔者以初中一年级为研究的客体。在初一年级有421名学生,201名是外膳生,其中男生120名,女生101名。在该次1500及800米测评中:内膳生男生1500米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5.5分钟,而内膳生女生800米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3.85分钟;男外膳生1500米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5.3分钟,而女外膳生800米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3.65分钟。这是他们在初中第一学期测评中得出的数据。

第二年,也就是2011年,他们已经上了初二,这时候,内膳生男生1500米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5.24分钟,而内膳生女生800米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3.65分钟;男外膳生1500米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5.05分钟,而女外膳生800米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3.35分钟。

第三年,[JP2]也就是2012年秋季,内膳生男生1500米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4.95分钟,而内膳生女生800米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3.675分钟;男外膳生1500米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4.73分钟,女外膳生800米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是3.35分钟。[JP]

笔者就限定路程的长跑与人体的发展及骑单车这项活动,来检验骑单车这项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肺活量及身体的机能的影响,并进行数据监测。而当笔者参考多年的体育测评成绩时也发现如此的成绩的递比。主要结论如下:(1)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骨骼不断发展,而身体机能逐步提高;(2)普遍来说,男生的平均跑速比女生的高;(3)外膳生的跑速比内宿生的高,尤其是女生表现得更为明显;(4)骑单车这项活动是增强学生肺活量的重要因素。因为除了外膳生可以骑单车外出这项特殊的体育活动外,在校园内他们的体育活动量及活动项目,与内膳生基本是一致的。

要提高人体的肺活量,当然除了骑单车外还有其他的方式方法。例如:第一,经常性地进行扩胸、振臂或者其他徒手操练习;第二,进行耐久性长跑活动;第三,有条件的经常潜水或游泳。另外,进行各种各样的球类活动都可以增强人的肺活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持之以恒,不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6]。

5体育锻炼可以平静心态,活跃身心

(1)人在工作的时候,需要身体也在动,但那不是锻炼,是劳累付出。体育锻炼应该是愉悦的,身心放松的。当一个人紧张的时候,进行多方面的体育锻炼可以得到很好的放松,从而能够很好地缓解工作及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压力感、抑郁感,有利于身体的放松愉悦。(2)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在尽情挥汗后,泡上一个热水澡,人的睡眠就会变得更好,精力更充沛。

三、高校体育在指导日常体育化理念中的地位

大学里面的体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体育专业人才。这些人才进入社会后就直接地面对的不仅仅是广大青少年,还有很多其他各类人群。高校里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如果有这种日常体育化的理念,就可以很好地以身作则,在社会中起到带头的作用。尤其是面向中小学所需要的体育老师,这种理念就尤其重要。因为体育锻炼应该从婴幼儿开始,因幼儿的骨骼发育及大脑发育更需要体育锻炼以增强其功能。所以,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中,就应该执行这样的理念。

四、体育日常化理念在高校学生中灌输的途径

体育日常化理念的执行,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及身心愉悦,并且有利于健康美丽人生的造就。

1高校开设的课程要有新鲜感。要重视课程的设置,尤其是选修课。要增设适应社会上的热门体育运动、切实可行的有利的课程。对于中小学已经很熟悉了的课程,不需要再常规性地进行。如果这种已经很熟悉化的运动课程在高校仍然开设,那么就容易降低学生的兴趣。对于如瑜伽、健美操、滑冰等社会上很热门的锻炼方式,学校要鼓励并且支持其广泛地开展。这是很有社会意义的事情。

2改进选修课的考试制度。不能够只是把选修课当作一类消遣和娱乐的活动来进行,应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育生的术科固然重要,但是理论也是必备的,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就不能够很好地传道授业,也就失去了体育专业用体育服务社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VOA: Science in the News-How Much Exercise Do You Really Need?你真正需要多少体育运动?[Z/OL].2011.

[2]袁秀琴.增强裸关节力量练习六方法[J].田径,2013,(8):24.

[3]陈海波.体育教法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基于一线体育教师的视角[J].中国学校体育,2013,(11):76.

[4]罗光乾.会运动才健康[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

[5]林建棣.青少年体育健身指南[M].北京:长征出版社,1997.

[6]李洪涛.家庭健身教练[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日常化践行理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及其日常化管理研究
公众环境权利的诉求表达:激进化与日常化的内在逻辑解析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日常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新视角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认识论的自然化、日常化与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