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料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2021-12-02

中国饲料 2021年8期
关键词:进出口饲料进口

隋 莉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2165)

1 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1 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推动。英国古典经济学派认为,一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将会对该国家的经济增长带来绝对积极的影响,该学派奠基人亚当斯密认为,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对某一产品绝对优势的生产模式,即对某一种产品有绝对先进的生产能力,无论是在生产技术、生产效率上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时,那么该国家就应将全部精力、财力投入到该产品的生产中,通过专业化生产该产品模式,在满足国内需求后,再通过自由贸易将产品输出国外,销售至全球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如果其他国家都能将产品生产分工明确化,那么世界的发展将会因为专业分工、全球化的进出口贸易模式得到巨大进步。亚当斯密认为,生产力的提高受到专业分工影响,而且在人为制约下,生产率因专业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大幅提高。劳动分工的深度决定了贸易市场的大小,二者互为正反馈关系,而通过进出口贸易的模式,将贸易市场的范围辐射至全球,最大化的扩大市场,从而使劳动分工更加深化,一方面能提升本国劳动市场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因为出口贸易的增加而使本国能获得明显的经济利益。另外,受到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国内剩余产品的价值也能发挥其自身应有的作用,从而得到国民的重视,在激发国民劳动欲望上起到积极作用,通过正确的引导能实现国民生产力、国家利益的双提升。其次,国家层面上的进出口贸易行为的增加,为本国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企业在从事进出口贸易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

普及进出口贸易可以使原本某个国家过剩的资源或生产力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加有效的配比,通过进出口贸易的模式,将生产资源出口到其他国家,或是将本国产能过剩的产品出口至全球,即变相向全世界输出劳力,这对一个国家的均衡、良好发展有积极作用。另外,受到进口贸易的影响,对本国稀缺资源价格的调控也有积极作用。如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粮食作为人们生存的必需品,较低的供给能力与较大的需求缺口相结合,势必导致粮食商品价格越来越高,相应的参与粮食生产的劳动工资也随之提高。而随着国家进出口贸易范围的扩大,通过进口贸易方式可以实现用更为低廉合理的价格获取粮食商品,对本国的经济市场而言,降低劳动工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利润率(李锦梅,2019)。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持续扩大,各个国家可以用更为低廉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本国产品,再通过贸易出口的方式,将本国产品出售至世界各地。从世界范围看,出口贸易行为的增长可以使全世界的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起来,而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数量增加会增加国内对进口商品需求,从而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发展。世界范围内更多国家出口本国商品,各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分工生产各类商品,会使得进出口商品种类愈发繁多,随着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相互协调发展,进出口贸易也会带来更多流动资金,既能填补本国的资金空缺,又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资金集中、技术革新,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生产消耗降低,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进出口贸易能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王昊,2019)。

1.2 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在进出口贸易发展历程中,有悲观主义者认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模式将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其经济愈发低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首先,进出口贸易模式更加利于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具备条件的国家可以通过进口贸易方式用更为低廉的价格进口本国所需的生产原材料,或是进口短期内无法再生而且会对当地生态造成影响的物资,如木材、煤炭等。而发展中国家为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只能被动接受出口贸易,并且对出口贸易中商品类型的选择范围受限制较多。另外,处于世界经济中心位置的发达国家掌握着先进的科技核心技术,而周边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技术水平不够高,自主研发能力相对欠缺,导致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进行进出口贸易时只能被迫接受发达国家提出的条件。对于生产制造业而言,发达国家可以将完整的产品生产销售,而发展中国家只能通过有限的技术水平加工半成品,需要技术成熟的完整成品时再通过进口方式购买。从世界范围视野看,依靠向发达国家出口半成品而获得利益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属国”,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能获得的利益有限,长此以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2 我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现状

2.1 我国进出口贸易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1978~201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受突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该年度进出口贸易额有所下降。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上呈领先态势,出口总额表现尤为突出,我国出口总额已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商品正售往全球各地,中国制造已迈向世界。在我国出口总额已经世界领先的前提下,我国对进口贸易的依赖性较高,我国在将本国商品销往世界各地的同时仍需要引进各国先进技术,以提升我国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总量。我国作为农业资源优渥,经过农业技术革新、农业生产优化,现已成为世界上顶尖的农业科技大国。自1992年来,我国贸易发展呈现逐渐提升的趋势,一方面,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普遍向好,良好的经济发展为对外贸易提供了基础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生产企业的涉猎范围越来越广,能生产的产品类型越发多样,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有更多选择(白明,2019)。

2.2 我国经济增长现状国家经济增长一般是国民生产能力及国家生产总量的提升。在当前经济统计时期,国家经济增长被赋予新的含义,即国民劳动生产总量和劳动生产能力的增加,以价值的形式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一季度)全部收入的结果总数,自1978对外开放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呈现连年上涨状态,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3678亿元,2019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接近百万亿大关,达到990865亿元。在此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以1992年邓小平规划南海后,经济发展速度最为迅猛,全国各地区多种生产企业、加工企业相继涌现,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抓住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机遇,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97年开始,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遭遇了巨大的寒冬,由于当年金融风暴的中心位于泰国,并迅速辐射至周边地区,我国受到该金融风暴的影响程度较为严重,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迅速缩水,导致进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打击,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呈现出明显回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降低,但我国总体经济状况仍旧表现为增长状态。1998年,随着全球金融风暴危机逐渐消散,我国经济发展也随之迅速复苏,进出口贸易得到重新发展。

2020年,受全球性突发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但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对2020年度我国经济研判,2020年度中国GDP有望突破百万亿,达到历史新高,经历严峻的疫情时期,我国经济仍呈现总体平稳向上趋势(张幸等,2020)。总体而言,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总量有过快速发展时期,也遭遇过发展低谷,但总体仍表现为平稳上涨。

3 我国饲料进出口贸易现状

3.1 我国饲料出口维持慢速增长状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国内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发展良好,对饲料产品的需求也较大。目前国内饲料产品的原材料多来源于粮食,粮食经过加工后制作成饲料制品投入养殖市场使用,如玉米、小麦、大豆等。同时随着饲料业的发展,饲料加工技术水平革新,新兴饲料制品逐渐进入市场,如近年来在饲料市场中备受青睐的生态饲料制品,凭借其污染小、成本低的特点,成功在饲料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我国饲料业起步较晚,由最初的手工作坊加工模式逐渐发展至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饲料产品都处于自产自销的模式,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20世纪早期国内的交通不够便捷,饲料产品难以长期保存,导致饲料加工企业大多数选择将产品销往周边畜牧养殖机构,国内的运输销售尚成问题,通过贸易出口销往世界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国内饲料生产水平有限,饲料产品的质量不够优质,即使具备贸易出口至国外的条件,与其他国家的饲料产业相比,我国饲料制品也只能选择打价格战,这对国内经济增长并没有促进作用。在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技术的革新、先进设备的引进、自主研发产品的上线,国内饲料加工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在饲料生产加工方面有长足进步。但技术的革新、生产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我国饲料产品对外出口能力的提升,受到我国畜牧养殖业蓬勃发展的影响,饲料产品消耗能力较高,大量饲料制品被国内消化,对外出口能力自然下降,2007~2017年,我国饲料产品的进口速度增幅超过16%,这远高于我国饲料产品的出口速度。对比饲料产品进口的总量增速平缓,国内目前对饲料产品进口更为依赖(田小伟等,2019)。

在我国饲料进口贸易中,对饲料原料的需求较大。饲料制品对粮食的依赖性较高,国内粮食产量虽然不低,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率极低,除却人口消耗的粮食外,能配给用作饲料的粮食数量较少,并且由于饲料对粮食质量要求不太严格,通过贸易进口能以更低的价格获取到适合用作饲料的粮食,更多的饲料企业愿意选择通过饲料粮食进口方式获取粮食以作为饲料生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而且采用集中进口的方式更利于运输、存储,在提升企业效率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3.2 我国饲料产品进口贸易量增速较快自2010年始,我国饲料产品进口贸易量开始有了明显上升,2010年我国饲料产品进口贸易量为900万t,2018年饲料产品进口贸易量达到4500万t。饲料产品进口贸易量的提升表明我国对饲料产品的需求量在快速增加,造成饲料产品需求缺口增加的原因有三。首先,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随之提高,对日常饮食更加注重营养均衡、健康美味,肉类、蛋类、奶制品类食物的需求量增大,畜牧养殖业的规模也随着市场需求迅速扩张,对饲料产品的消耗量自然增加。其次,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散户的养殖机构能盈利的额度逐渐减少,我国畜牧养殖业逐渐走向规模化,相对于分布零散的养殖户,大型养殖机构对饲料产品的需求量更为庞大,以往自给自足的供给方式难以满足大量的饲料缺口,越来越多的养殖机构选择大量的成品饲料作为日常养殖行为的供给消耗。最后,受到我国保护耕地、保护林地政策的影响,原本的放养模式不再提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养殖机构对成品饲料产品的需求。

4 饲料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饲料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增幅受国内饲料产品需求程度的影响,饲料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又决定了我国对外出口饲料产品的质量水准。我国目前对饲料产品的进口主要来自于饲料粮食方面,在生产饲料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作物,国内适用于饲料生产的粮食作物不能满足饲料加工生产所需的数量,国内饲料加工企业只能选择贸易进口方式,在国外市场购买大量的饲料加工原料。饲料进口贸易为国内市场带来更多的国外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消费行为,同时又能让饲料加工企业有更多的购买饲料加工原料的渠道,饲料加工企业在考虑自身企业受益的同时,选择更优质的饲料原料制品,以保证产品质量。适当的饲料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

相对于饲料进口贸易的增长速度,我国饲料出口贸易量较少。一方面,由于我国国内对饲料产品的消耗量较大,饲料企业生产的饲料制品在国内有稳定且大量的客户使用,在对外贸易方面表现的相对较差。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饲料生产加工水准在世界范围内表现一般,虽然我国已经跃居全球范围内饲料产量的前列,但是在高端饲料领域我国仍旧依赖进口,如生产高端饲料所必须的蛋白添加剂等,国内的自主生产水平仍有待提高。出口贸易量一般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饲料产品出口贸易量的增速缓慢,对我国经济的增长难以起到推动作用。

5 规避饲料进口贸易增速风险,发挥饲料出口贸易作用

5.1 宏观调控粮食价格,为饲料企业在国内购买粮食原料提供可能饲料企业每年消耗的粮食数量巨大,并且由于饲料产品的特殊性,对储存时间的要求更高,饲料企业只能选择每年都新购进一批粮食以备用于生产加工。玉米、小麦、高粱等适用性较高的能量饲料的被需求性很高,在互联网贸易普及下,全球范围内的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越来越多的饲料企业选择在全球范围内进口饲料原料。增大进口贸易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带一定隐患,同时由于国外市场难以监管,对饲料原料的监督检测更为困难,也难以保证进口粮食产品质量达标。我国应重视饲料原料依赖进口的现象,通过对国内市场的宏观调控,进一步降低国内粮食价格,饲料企业可以选择在国内市场购买,同时也降低了饲料企业对进口市场的依赖程度(庄芮等,2019)。

5.2 重视我国饲料行业,为饲料生产加工企业谋划更好发展我国具备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南北地区气候的差异为饲养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全民收入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日常饮食方面表现为对肉类、蛋白类食物的需求日渐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畜牧水产养殖业的消费。基于我国畜牧养殖业的逐渐壮大,对饲料产品的需求越发多样化,对饲料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发严格,我国应重视饲料行业,为饲料加工企业谋划更好的发展。首先,重视生态饲料领域。生态饲料作为近年来新兴的饲料产品,相对传统饲料,生态饲料有更环保、更低成本、更易取材等诸多优点,要提高我国饲料产品的竞争力,在新兴生态饲料领域下足功夫,开发新产品。其次,为了打开我国饲料产品向全球出口的大门,我国饲料企业可以考虑合理的进行联合作业,以达到规避短板、吸纳经验的目的,将各自的优点相结合,研发更为优质的饲料产品,让我国饲料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为我国饲料产品贸易出口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进出口饲料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粤海饲料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对进口代收保付业务的思考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饲料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