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北地区谷子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2021-12-02任月梅郭瑞锋任广兵朱文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蝼蛄辛硫磷谷子

冯 婧,任月梅,杨 忠,郭瑞锋,张 绶,任广兵,朱文娟

(山西农业大学 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8)

谷子是一种古老的农作物,历史上曾遍布全国各地。在长期耕作和生产过程中,谷子慢慢适应了我国不同地区多变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理生态环境[1],这种广泛的适应性形成了危害谷子的病虫草害种类的复杂性、典型性和多样性。

谷子抗旱耐瘠,是水资源严重短缺情况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选作物。晋北地区降水量少、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谷子种植对土壤要求不高,耐贫瘠、耐干旱,比较适宜晋北地区的气候特点,逐渐成为晋北地区典型的小杂粮作物之一,其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病虫害严重影响谷子的产量,因此,有必要了解谷子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控方法,提高谷子的产量。通过近几年对晋北地区谷子病虫草害调查研究,初步明确了为害晋北地区谷子的主要病虫害,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

1 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1.1 谷子锈病

1.1.1 病害表现

谷子锈病的病原菌为粟单胞锈菌,致病性分化较高,锈病为气传性病害,一般在8 月上旬开始发病高温多雨年份易造成大面积流行,严重地块可造成倒伏甚至绝产。谷子的叶片和叶鞘是锈病的主要为害部位,且在叶片上的表现较为严重。锈菌最初感染谷子叶片两面,且主要在背面会出现红褐色夏孢子堆。当夏孢子堆布满整个叶片时,茎秆柔软,易倒伏,叶片枯死,籽粒秕瘦,甚至颗粒无收。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晋北地区的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 月—8 月,降水量决定当年锈病流行程度,降雨多会加重发病。

1.1.2 防治技术

①种植抗(耐)病品种:防控谷子绣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选用抗耐病品种;②农业防治:田间管理要加强,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在多雨季节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③化学防治:当病叶率达到1%~5%时,用质量分数20%三唑酮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质量分数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喷雾,间隔7~10 d再喷施1次。

1.2 谷子白发病

1.2.1 病害表现

谷子白发病为系统性侵染病害,播种后低气温会导致出苗缓慢,且植株易发病。自谷子萌发到成熟各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萌发过程中被侵染,情况严重时会芽死,造成缺苗断垅。出苗后至拔节前发病,叶片正面会有苍白色或黄白的条纹,与叶脉平行,粉状白色霉菌附着在叶片背面,称为灰背;灰背病株继续发展下去形成白尖;心叶无法展开,变为深褐色,直至枯死,立于田间,称为枪秆;枪秆顶部的叶片纵向分裂为细丝,内部黄褐色卵孢子散落,残留白色弯曲的纤维束,此为白发。病株有些能抽出穗,但发生各种各样的畸形,病穗上面的小花内外颖片伸长,呈尖刺状,不结实或部分结实,叫做刺猬头。在整个发病过程中枪秆中的黄色卵孢子及刺猬头中的卵孢子都可作为来年白发病为害的菌源,故田间发病时应注意及时拔除这些病株。

1.2.2 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2];可以适当推迟播种日期、减小播种深度,幼苗提早出土;发病严重田地每2~3年轮作倒茬。当有白尖和刺猬头出现时应当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物理防治:用55℃温水浸种10 min,再用清水漂洗,去除秕粒,晾干后播种;种子处理:用质量分数80%恶爽菌丹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0.25%拌种,或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

1.3 谷瘟病

1.3.1 病害表现

谷瘟病是晋北谷子产区重要的气传流行性病害,病原菌为灰梨孢菌。近年来,由于推广的品种抗性较差,在部分地区发病趋势逐年加重[3]。谷子生长发育期间都有可能发生谷瘟病,谷子叶片、叶鞘、节、穗颈、穗轴、穗梗等部位均可受谷瘟病的为害,从而引起叶瘟、穗颈、瘟穗瘟等不同症状,其中对谷穗和叶片的为害最严重,且最为常见。附着在谷子种子上或残留在田地的病残体越冬后成为晋北地区谷子的初侵染源。晋北地区属于春谷区,7 月中下旬降水量多,高湿、多雨、寡照易导致叶瘟和穗瘟的发生。另外,种植密度过大、施用氮肥过多、黏土低洼地都可造成发病严重的后果。谷子苗期观察下部叶片有无典型梭型病斑,如有出现,则应在发病初期及时防治。

1.3.2 防治技术

①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选适宜的密度,多雨时节及时排灌,进行深耕时要分层施肥,配合施磷、钾肥,不要偏施氮肥,及时除去病株,每2年轮作;②化学防治:叶瘟病斑出现时,用质量分数为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40 g瘟散乳油500~800 倍液,或质量分数为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喷雾,病情发展迅速的话,间隔 5~7 d 再喷1次。

2 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2.1 蝼蛄

2.1.1 虫害表现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称拉拉蛄。主要有单刺蝼蛄和东方蝼蛄2种,晋北地区以单刺蝼蛄为主,蝼蛄在土里咬食刚发芽的种子或由基部切断谷苗造成死苗,咬食刚出土谷苗根颈部在其断裂处呈现乱麻状。

2.1.2 防治技术

谷子播种后,在幼苗生长期,注意观察有无蝼蛄在地表垄间串行拱起的隧道,拔起被拱谷苗根颈部是否呈乱麻状。当被害柱达到3% 时应及时防治。①灯光诱杀:在4 月—10月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晾干播种;③毒土毒饵:每0.067 hm2用2% 甲基异柳磷粉剂、5%敌百虫粉剂2.5~3.0 kg 或辛硫磷乳油250 L,加3 倍水喷拌在25 kg 细土上制成毒土,撒于播种沟内;或用48 毒死蜱乳油50~100 mL,加适量水拌炒香的棉籽饼、豆饼、麦麸或煮半熟的谷子(晾干)2~3 kg,制成毒饵在傍晚撒于田间诱杀。

2.2 金针虫

2.2.1 虫害表现

金针虫俗称钢丝虫,属鞘翅目叩头甲科,以幼虫的形式在地下吃食种子和咬断谷子根颈,使幼苗死亡,造成缺苗断垅,是谷子的重要地下害虫。

2.2.2 防治技术

在谷子播种出苗至拔节期间,观察有无被害萎蔫的植株,并检查受害柱根部土壤有无金针虫为害,当被害柱率达到3 时,应及时防治。①灯光诱杀:在成虫期可安设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田块虫卵量;②种子处理:播前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晾干播种;③毒土:播前每0.067 hm2用5% 敌百虫粉剂或2%甲基异柳磷粉剂2.5 kg 拌细土30 kg,或每0.067 hm2用48%毒死蜱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250 mL 兑水3 L,用喷雾器喷洒于25 kg 细沙土上,边喷边搅拌,充分拌匀后撒于播种沟内;④药液灌根:质量分数为50%辛硫磷乳油1 000 倍液或质量分数为48%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在幼虫为害期灌根。

2.3 蛴螬

2.3.1 虫害表现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总科幼虫,俗称白地蚕。蛴螬在我国分布广、种类多。主要咬食幼苗根部导致植株萎蔫而死亡。在谷子苗期发现有枯萎植株,并挖出蛴螬后应及时调查被害情况,当被害柱率达到3 时应及时进行防治。

2.3.2 防治技术

①灯光诱杀:由于蛴螬成虫有趋光性的特点,在5 月—8月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虫卵量;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晾干播种;③施用毒土、颗粒剂:每0.067 hm2用质量分数2%甲基异柳磷粉剂或5%敌百虫粉剂2.5~3.0 kg,40%辛硫磷乳油250~300 mL,任选其一,加3~5 倍水喷拌在25~30 kg 细土上制成毒土,撒于播种沟内;或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4~2.6 kg,播种时随肥施入;④药液灌根:用质量分数为30%乙酰甲胺磷乳油800 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在蛴螬为害期灌根。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中低秆品种的培育和推广,谷子种植密度不断增大,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再加上农业上普遍推广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谷子有害生物种群结构和数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

猜你喜欢

蝼蛄辛硫磷谷子
打谷子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苹果中辛硫磷残留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不靠谱的蝼蛄
晒谷子(外一首)
荧光光谱法测定蔬菜中辛硫磷的残留量
辛硫磷对大白菜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地球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