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馆藏纸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

2021-12-02张晓霞

艺术品鉴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二氧化氮纸张馆藏

张晓霞

一、纸张的由来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随着纸张的出现,人类文明的传播获得了全新的方式。我国古代作为丝织品大国,古代人民将上等的蚕茧进行抽丝处理,次等的蚕茧则采用漂絮法的方式制造出丝绵,将丝绵制作完成后将剩下的残絮制作成纤维薄片,通过晾晒后可以进行文字的书写,这就是造纸术的起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东汉蔡伦在这一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蔡伦通过实践将树皮、麻头以及渔网等材料经过一系列处理最终造成纸,这就是古代纸张的由来。

造纸术的出现为我国的文化传承奠定基础,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还是人民长期劳动经验的产物。长期以来,我国不断地发掘出大量的纸质文物,其中记录下了我国非常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及各时代发展的情况,对世界文化交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古代造纸材料来看,纸张属于有机物,其主要成分之一为树皮;由于树皮长时间在土层中会出现腐烂分解,尽管事先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处理,但由于时间太长,纸张长时间受到潮湿空气、水流的侵害甚至被一些昆虫所啃食,纸张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损坏。不少考古学家为了保护纸张文物的出土,历经千辛万苦、克服种种困难。因此,馆藏纸质文物的保护尤为重要。

二、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影响因素

(一)空气

馆藏纸质文物一旦接触到空气就会受到空气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影响而受到损害。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以及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在流通过程中会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相互结合,形成酸,恰好是导致纸质出现损害因素中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空气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异常天气发生率非常频繁,比如雾霾、灰尘等,导致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不断的上升。纸质文物在出土后暴露在空气环境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氧化,导致纸张变得更加的脆弱,这不仅会对纸质文物本身造成影响,对其中所记载的问题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据了解,空气中二氧化氮属于当前大气环境中比较严重的污染物成分,同时也是破坏纸质文物的主要因素。二氧化氮具有非常强的氧化性,纸质文物中的文字接触到空气后会出现氧化,从而导致文字颜色出现褪色的现象。除此之外,酸会导致纸质出现酸化影响,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水分子结合恰好会产生算。就此,二氧化氮既会产生酸性又会产生氧化性,成为影响纸质文物的两大重要原因。该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气体的排放,就目前我国发展情况来看无法有效避免,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进行相应的改善。

(二)湿度、温度

在空气不断被污染的情况下,空气中的分子受到热胀冷缩原理的影响,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空气中分子反应速度将不断地增快,其中所产生的化学反应速度也将不断地增快;另外,空气中的湿度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将不断增加,纸质在此环境中会变得越来越潮湿,纸质文物上的文字部分也会出现不断的褪色。越是潮湿的环境其中微生物的生长会愈加的频繁,纸质霉变速度也会更加的迅速,毁坏程度更严重。相反,如果温度较低空气就会更加干燥,纸质也会由于过于干燥而变得非常的脆弱,如此一来不仅会对纸质文物的保存造成严重影响,对于纸质文物的挖掘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纸质文物在为挖掘之前是无法获得有效保护的,周围环境将会对纸质文物造成严重影响。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上有了非常显著的积极发展,纸质文物在挖掘后的保护、修复工作上也获得了明显的进步。

(三)光照

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纸质如果长期暴露在光照条件下就会变得又黄又脆,尽管塑料作为新型材料,但是与纸质一样在光照条件下会变得又黄又脆。由此可见,物品在保存过程中光照的影响非常大。上述情况是发生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处于比较潮湿的环境中,光照条件下物品的氧化程度会不断上升。上述文章中笔者已经就氧化反应对纸质文化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光照中存在许多种类的光线,其中以紫外线的影响最大,紫外线照射情况下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氧化反应,除了对纸张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纸质上的文字也会由于紫外线的照射而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光照对纸质文物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也并不是瞬间停止的,而是在长时间的作用下产生的,就算停止光照,对纸质的影响同样是持续的。因此,在馆藏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过程中,需要避免纸质文物受到长时间的照射,同时在展览过程中也要必须纸质文物暴露在强光直射的条件下。关于馆藏纸质文物的保护其实就是对材料本身的修护与保护,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三、馆藏纸质文物的保护技术与方法

对于馆藏纸质文物的保护,应当根据相关保管、展览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际的调节,保证对馆藏纸质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修复。就此,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就馆藏纸质文物的保护技术与方式进行相应的优化与改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文物库房条件

对于纸质文物的储存库房应当将已经老化或已经受到腐蚀的墙面进行重新地粉刷。库房中应当具备专用的换气设备,保持空调、除湿机24h 不间断的工作,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精密的控制。存放纸质文物的金属柜架隔板应当采用樟木为材料。

(二)更新纸质文物存放设备以及文物保护技术

随着文物保护技术的不断更新与优化,在纸质文物的存放库房中应当增加专用的保护囊匣。在纸质酸碱成分的中和方式上,采用等离子脱酸技术有效延长纸质文物的寿命,采用加固胶修复纸质文物中的纸张纤维、隔绝氧气,起到纸张文物的保护作用。

(三)减少文物发霉、虫害影响

对于库房这能够的温湿度必须不断加强控制,做到精确管理,减少霉菌虫害的滋生对纸质文物产生影响。笔者经过实验与研究后证明,馆藏纸质文物在保护过程中,纸质文物的保存、展览环境应当将温度控制在20℃,湿度应当保持在50%-55%,当温度与湿度控制在这一范围内时,环境中的霉菌将处于休眠的状态,害虫的活动也将明显地处于缓慢的状态。同时,纸质文物保存环境中空气也应当保证清洁度,重点关于霉菌容易滋生的地方,定期进行整体环境的消毒处理,定期采用熏蒸法,做熏蒸杀虫处理。

(四)提高工作人员保护文物及知识能力

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及纸质文物的管理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科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而在纸质文物的保护上稳定文物状态、文化源远流长。其次,在馆藏纸质文物的分类、价值评定以及修复、保存相关管理机制上应当不断的健全与完善,确保科技与管理共同进步。通过文物保护者技能水准以及知识储备量的不断提升,馆藏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方式更加有效,确保馆藏纸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馆藏纸质文物的利用

(一)加强展示,增进距离

由于历史、文物的深奥性,绝大多数人对其有着敬畏之心,对其中蕴含的内涵、知识等也就难以了解。作为纸质文物保存的负责单位,博物馆应当挑选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纸质文物,将其中包含的故事性进行深入的挖掘,将其背后的历史意义以及教育意义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例如:经常举办公益性的馆藏字画展览、古籍展示等,不断提升游客对相关文物的浏览量以及关注程度。另外,定期开展相关的文物大讲堂,拉近文物与人们之间的距离,将古代知识与现代知识相互串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手段,提升馆藏文物的吸引力,增强历史文化的延伸性。

(二)交流互鉴,服务社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对于馆藏纸质文物的开发与利用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馆藏纸质文物的曝光度,使社会大众能够看得到、感受到历史文物。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不断开发出美观、实用的礼品、日用类等文创产品,加强交流互鉴。另外,还可以通过馆藏纸质文化在外地的交流展览,提升馆藏纸质文物的关注度以及影响力,服务社会。通过馆藏纸质文物的有效利用,将我国历史文化传播出去,使得全世界都能够认识到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优秀,同时通过纸质文物的利用,能够大大提升我国居民对古代文化的了解程度,丰富自身历史文化内涵。

五、结语

综上,馆藏纸质文物作为记载历史文明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保护过程中,作为纸质文物的保护者,博物馆应当重视起纸质文物的保护,充分了解影响纸质文物存放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加强对馆藏纸质文物的利用,发挥出纸质文物的真正价值;采取多样化的模式提高纸质文物的展示程度,让社会大众乃至全世界都能够认识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从而积极推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二氧化氮纸张馆藏
倔强的纸张
馆藏
薄如纸张的扬声器
二氧化氮具有独立急性健康危害 浓度升高显著增加死亡风险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土地利用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基于珠江三角洲二氧化氮浓度分析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微型实验
不用一张纸,NENDO就描述出了纸张形态的千变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