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春方言数量成分的非强制性轻声现象

2021-12-02唐泽宇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永春谓语宾语

唐泽宇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永春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归泉州市管辖,全县通用闽南方言。县内的不同乡镇之间在语言上有所差别,但是彼此在交流上基本无碍。本文所讨论的是永春县桃城镇方言,桃城镇是永春县政府所在地,方便起见以下皆称之为永春方言。

轻声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在共同语及许多方言中,轻声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也是一种语法现象,受到语义条件的控制[1]。永春方言中动词后的数量成分读作轻声并不是强制性的,它也可以不读作轻声,但两者的语法意义有所区别。本文旨在对这一现象进行考察,说明彼此之间的区别。文章首先对永春方言中的轻声现象进行介绍;然后对动词后轻声与非轻声的数量成分的分布限制情况进行描写;最后,利用沈家煊的“有界/无界”理论来概括数量成分读作轻声与非轻声时的意义,解释两者在分布情况上的差异。本文语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现实生活交谈中提取,一是笔者作为母语者的内省所得。

一、永春方言的轻声

永春方言共有8个单字调,分别是阴平44、阳平35、上声551、阴去22、阳去31、阴入51、阳入甲调35、阳入乙调55。连读时,连读单位中除末字外其他字会发生变调,其中阳平、阳去、阳入甲调与阳入乙调都变为22调,上声变为35调,阴去与阴入调均变为31调,阴平调变调后仍为44调。一个字如何变调只与自身的调类相关。永春方言中的轻声有别于连读变调。在语流中,某个音节或连续几个音节在语句中读得又短又轻,失去了原来的调值,音高受到前字单字调调尾的同化,这就是永春方言中的“轻声”。轻声音节前的最后一个字,除了阳平调与阳入甲调字外,都不发生变调。因此,我们可以将轻声音节视为附着在一般连调单位后的“尾巴”。即使所附着的作为连调单位末字的阳平调字与阳入甲调字在轻声音节前按照一般连调规则发生了变调,但轻声音节仍按照阳平调与阳入调字的本调发生同化。例如,“行过来”“吹过来”“走过来”中的“过来”分别附着在“行”“吹”“走”之后,都读作轻声,又短又轻。“行”“吹”“走”三字的本调调尾依次降低,受其同化,三个“过来”的音高也依次降低。“行过来”“吹过来”“走过来”分别读为[kiã35-22k5lai5] [ts44k4lai4] [tsau551k1lai1]。

林连通、陈章太[2]从句法结构的角度,将永春方言中的轻声分为六类:①名词后缀;②动词后缀;③人称代词宾语;④述补结构中的动词补语;⑤疑问句末的否定词;⑥置于句末的助词。将轻声类别与语法类别相对应,可见轻声是在一个一个的语法单位上发生的。其中的名词后缀、动词后缀以及置于句末的助词皆是作为意义虚化的语法成分而读作轻声。永春方言中句末带否定词的疑问句处于反复问句向是非问句的过渡阶段,句末否定词也是作为意义虚化的语法成分而读作轻声。而③④两种情况则是意义相对实在的句法成分读作轻声。宾语读作轻声仅限于人称代词宾语,而补语读作轻声也有所限制,通常只有趋向补语、数量补语以及“死”“否”“破”等有限的几种形式能读作轻声。

不过,以上分类列举尚不能穷尽永春方言中的所有轻声现象,比如有一类轻声——动词后的数量成分读作轻声——值得注意。这一类轻声与第④类有所交集,但又无法为上面所举的六类完全涵盖,例如(1)轻声音节以黑体标示,下同。:

(1)汝睏三小时则起来(你睡三小时再起来。)

(2)药拢着滴七八滴。(药总要滴七八滴。)

数量词语“三小时”作为动词“睏”的补语,读作轻声,属于④这一情况;“七八滴”作为动词“滴”的宾语,也读作轻声,却是在上述的六种情况之外。

二、数量成分的非强制性轻声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永春方言中动词后数量成分(以下简称为“数量成分”)的轻声是非强制性的。数量成分是否读作轻声与具体的语义、语用相关。

(一)祈使句中的数量宾/补语只读作轻声。当说话人发出某一涉及数量信息的指令,数量信息以句末数量宾/补语的形式呈现时,数量成分须读作轻声。与之类似的是,说话人表达自己对将来的计划时,其中的数量成分也要读作轻声。如果我们刻意将祈使句中的原本读作轻声的数量短语改读变为非轻声的形式,那么句子就会变成了对某一已实现的事态的说明。比如:

(3)a.汝共我提四包。你给我拿四包。

b.汝共我提四包。你给我拿了四包。

(4)a.我汤圆煮十粒。汤圆我要煮十粒。

b.我汤圆煮十粒。我煮了十粒汤圆。

(二)当某个带有数量成分的谓语结构后又跟着一个后续事件的分句(这时后分句中常有副词“则”、“现”等来与前一分句关联),那么这时候数量词语也应该读作轻声。例如:

(5)他哪三四工则倒来洗衫换衫。他待三四天后再回来洗衣服换衣服。

(6)伊水掼蜀桶现行。她提了桶水就走了。

(三)当数量成分前存在表示主观大量的副词“甲”或助词“去”时,数量成分不读作轻声。例如:

(7)我米浸甲三拱噢。我米浸了三杯。

(8)我昨暝走去十环。我昨晚跑了十圈。

(四)在“V+NumP+咯(2)“咯[l]”表示已然,与普通话中的“了2”相当。”这一格式中,当句中的数量成分表示的是数量累计情况时不读作轻声。而当“V+NumP+咯”中的数量宾语读作轻声时表示的却是完成了某一事项,如:

(9)a.我来五工咯。我来了五天了。

b.我来五工咯。我来五天了。

(10)a.我侬倩三其咯。我们人雇了三个了。

b.我侬倩三其咯。我们雇了三个人了。

例(9)a句表示“我”在此的时间已经是五天了。而例(9)b句则给人这样一种感觉:“来待五天”是一项事情,比如说是一个任务,现在“我”把这项事情完成了。例(10)a句表示“我们”雇的人已经有三个了,而 例(10)b句则表示“我们”做出了“雇三个人”这一行为。

(五)“几+【量词】”与“两+【量词】”作宾/补语时,读作轻声与否有不同的意义。“几+【量词】”读作轻声时,表示一个不定少量。而当其不读作轻声时,它就是一个疑问代数量词语,用于疑问句中。如:

(11)a.我头先碗共汝洗几垛咯。我刚才给你洗了几个碗。

b.我头先碗共汝洗几垛咯?我刚才给你洗了多少碗了?

(12)a.汝提几其去。你拿几个走吧。

b.汝提几其去?你拿走了几个?

例(11)a句中的数量宾语“几垛”读作轻声,表示不定少量,全句是个陈述句;例(11)b句中的“几垛”不读作轻声,是个疑问代数量词语,全句是个疑问句。例(12)a句中的“几其”读作轻声,表示不定少量,全句是个祈使句;例(12)b句中的“几其”不读作轻声,作为疑问代数量词语,全句是个疑问句。

“两+【量词】”作宾/补语,如果读作轻声那么它既可能是实指,也可能是虚指,表示不定少量,与读作轻声的“几+【量词】”的意义差不多。当它不读作轻声时,它只会是实指。比如:

(13)a.伊姜掘两垛去。

b.伊姜掘两垛去。

例(13)a句既可以表示“他挖走了两块姜”,挖走的姜的数量是确确实实的两块;也可以表示“他挖走了几块姜”,挖走的姜的数量不确定。例(13)b句表示的挖走的姜的数量则只会是确定的,是确确实实的两块。

(六)动词后数量成分是否轻声还会造成句中的副词的语义指向的不同,比如:

(14)a.我济水则啉蜀杯噢。我这会儿才刚喝了一杯水。

b.我济水则啉蜀杯噢。我这会儿水才喝了一杯。

“则”(3)“则”与普通话的副词“才”对等,在一些地方这个词也被记作“才”。“则”表示主观小量,投射到动程上,就表示动作刚刚完成。出现在例(14)的a、b两句中,但是语义指向却不同。例(14)a中的“则”语义指向整个谓语结构,与“济”(“这会儿”之义)搭配,表示动作刚刚发生;而例(14)b中的“则”语义指向数量短语,表明在说话人看来自己喝的水的量少。

若从(一)这一现象来看的话,似乎可以说数量短语轻声与否造成的区别是未然和已然的区别。诚然,在一定的语境下,数量成分如果读作轻声,那么其所在的句子通常会让人觉得是指向将来;数量成分如果不读作轻声,那么就会让人觉得其所在的句子表示的是已然之事。比如施事主语为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如(3)a与(4)a)或者没有施事主语且缺乏其他物理语境、上下文语境的情况下,数量成分读作轻声与否似乎会让人觉得彼此之间存在着未然与已然的对立。但是在其他的语境下,比如句中出现了时间成分或者语气词“咯”时,这时候彼此之间就不存在已然和未然的对立了。比如(14)a与(14)b中都出现了时间成分“济”,于是两句话很明显表示的都是已然之事,而无未然与已然的对立。

若从(三)(六)两种现象来看的话,似乎可以认为数量成分读作轻声时,数量信息就不是焦点信息;而当数量短语不读作轻声时,数量信息就是焦点信息。当数量成分不读作轻声时,整个句子的焦点确实是独独落在数量信息上;但是当数量成分读作轻声时,整个句子的焦点也可能是独独落在数量信息上的。例如:

(15)汝即过卜倒来几工啊?你这次要回来几天?——我倒来哪三工。我回来住三天。

上面的对话中的“三工”是答语中的新信息,是该答句的焦点,但它仍读作轻声。可见非轻声数量成分与轻声数量短语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焦点与非焦点的对立。

三、从“有界/无界”理论看数量宾语的轻声现象

李讷、安珊笛、张伯江曾提到动态的叙述和静态的说明这一对语用上的对立。他们在文中提到有语气词“的”的句子是静态的,而没有语气词“的”的句子则是动态的[3]。使用了语气词“的”的句子,谓语所表示的动作具有无终点性,是无界的,这样的句子是非事件句;相对地,没有语气词“的”的句子是事件句,其谓语所表示的动作在时间上是有界的。沈家煊提出动作的“有界”与“无界”的分别:“有界动作在时间上有起始点和终止点,无界动作没有起始点和终止点或者只有起始点没有终止点”[4]。数量短语读作轻声与否之间的区别就是动态与静态、有界与无界的对立。数量宾语不读作轻声时,是对动作的数量的说明。这时候把动作从时间线条上抽离出来做了一个平面的展示,动作自然就没有终止点,因此是无界的;而当数量宾语读作轻声时,是对处于时间线条上的动作的扫描,数量对动作设定了一个界限,动作是有所终止的,因此是有界的。

(14)a、b两句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动态的叙述,而后者是静态的说明。在(14)a这句话中,说话人向听话人叙述了当下前后发生的一件事:我喝了一杯水。而在(14)b这句话中,听话人显然已经知道说话人喝了水,说话人在向听话人说明这件事的相关信息——喝了多少水。其次,在上一节中也已说明了,这两句话中的副词“则”语义指向不同,在(14)a中它指向整个谓语,而在(14)b中只指向数量宾语。“则”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才”,是个表主观小量的副词,主观副词“则”的语义指向的不同反映了两个句子的语义重心的不同,(14)a的语义重心为整个谓语所代表的动作信息,而(14)b的语义重心则为宾语所代表的数量信息。因此,我们可以说(14)a、b两句话的区别在于前者为对动作的叙述,后者为对动作细节的说明。

这一区别反映了数量短语读作轻声和数量短语不读作轻声的两类谓语的区别——前者为陈述性谓语,是对动作的陈述;后者为说明性谓语,是对动作特征的说明。因此,在“V+NumP+咯”这一句式中,如果数量宾语读作轻声的话,表示的是动作之已然;当数量宾语不读作轻声的话,“咯”表示的就是动作数量情况之已然,即数量累积至多少。

在普通话中,表达祈使、计划的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常常采用“V一下”或动词重叠式,这都是典型的有界动作的表达形式(4)沈家煊认为重叠式与“V一下”形式表示的动作有界性最强,称为定时动作。;而在永春方言中,表达祈使、计划的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则一般要在后面添上一个“咧”才能成句,它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一下”(5)“咧[l]”应该是永春话中“蜀下[tsit24-2131]”合音后声母进一步弱化为流音的结果,“咧”还有一个变体[ts],这是声母未弱化的形式。,这也是典型的有界动作的表达形式,如:

(16)空调开咧。开下空调。

(17)行较好势咧。走好一点儿。

可见,在汉语中表达祈使、计划时通常采用有界动作的表达形式。因此,在永春方言中,表达祈使和计划的句子里的数量宾语应读作轻声,此时整个谓语表示一个有界动作。如:

(18)水接半桶来。接半桶水来。

(19)我倒来带三工。我回来住三天。

“对连续事件的叙述总是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事件与事件之间要有界线,人就是这么来认识世界的,也就按这样的认识用语言来描述世界。”[4]两个分句表达的是一先一后两个事件,则前一个分句中表示的事件应该有一个终止点,采用有界动作的表达方式。因此在跟随着一后续事件的谓语中,数量宾语也应该读作轻声。李如龙曾提到闽南方言中的一种句法:“在连谓句里,两个谓语一先一后,前一个动作的完成体在泉州话里用‘动词+嘞(对应永春话中的“咧”)’”表示。”[5]这里所讲的句式与跟随着后续事件的谓语的数量宾语读作轻声的句式是异曲同工的。这一句式中的“V咧”相当于“V+【轻声数量短语】”,都指向结果,表示的是一个有界的事件,如:

(20)我碗洗咧现去。我碗洗了就去。

(21)伊坐十分钟就去上班咯。他坐了十分钟就去上班了。

疑问句本身就是将动作从时间维度上抽离出来,询问其中的数量信息;其谓语所表示的动作是无界的。因此,此时数量宾语“几+【量词】”就不读作轻声。当“几+【量词】”表示的是约数时,数量信息是模糊的,那么整个谓语就不会是对某个动作的数量信息的静态说明,此时谓语就是对动作的动态的陈述。因此,此时的“几+【量词】”就读作轻声。当数量宾语“两+【量词】”不读作轻声时,整个谓语是对动作的数量信息的静态的说明,此时要求数量信息应是明确的,因此此时的“两+【量词】”就不会表示约数;而当数量宾语读作轻声时则没有这种限制,因此此时的“两+【量词】”既可能表示的是一个确数,也可能表示约数。当谓语中出现了表示主观大量的“甲”、“去”时,句子很明显是个语义重心位于数量短语的说明性的句子,谓语表示的动作是无界的,因此此时的数量宾语也不应该读作轻声。

四、结束语

总之,对于永春方言中存在的“V+【轻声数量成分】”与“V+【非轻声数量成分】”的对立,可以用“有界”与“无界”的对立来概括。“V+【轻声数量成分】”这一结构在意义上具有有界性,它代表了一个完整的动作过程,其中轻声数量成分对V所代表的动作起到了有界化的作用; 而“V+【非轻声数量成分】”这一结构在意义上具有无界性,其中V提出了一个动作,而非轻声数量成分只是对这个动作的数量信息进行说明。因此前者代表了动态的有界动作,后者代表了静态的无界动作。与非轻声的数量成分相比较,轻声的数量成分既有数量这一实在意义,又有有界化这一虚义,语义虚实相伴而有所虚化,这正与它语音上的弱化相称。

猜你喜欢

永春谓语宾语
非谓语动词
从太空俯瞰地球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用法精练
短句—副词+谓语
永春“逐火把”激情上演
宾语从句及练习
探访“中国香都”永春达埔
5种野菜的烹调方法
非谓语动词
小议宾语补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