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功能探析
——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

2021-12-02闫炳文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馆员价值观育人

闫炳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 图书馆,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一、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的背景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同志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2]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青年的主要阵地,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各个部门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育人的全过程,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而贡献力量。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思政育人的重要阵地,在新时代育人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几年学界将思政教育和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相结合,积极探索高校图书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责任担当,但是以内蒙古地区高校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的研究仍处于研究空白。本文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从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的现状、优势潜力和教育功能的实施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探讨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旨在构建一个明确育人主体、育人内容、育人方式、育人对象和育人效果五位一体的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体系。

二、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的现状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5)》总则,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3]但事实上,目前包括内蒙古科技大学在内的很多高校图书馆具备思政教育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作用。首先,从优势方面来说,随着我校图书馆硬件建设的持续投入,我校图书馆可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智能化的服务设备;另外,我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门类较为齐全的馆藏资源,尤其是馆藏特色资源,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的纸质和电子资料;同时学科服务和阅读推广等业务是我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项目,馆员经验丰富,可以在守正性服务中开展潜移默化的创新性高校思政教育。但是我校图书馆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我校图书馆对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认识有待提高,而且参与思政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有待改进。其次,思政工作相关的文献资源受到采购周期等方面的影响,文献更新存在一些滞后性。此外,我校部分图书馆馆员与思政教育相匹配的基本素养和业务能力也有待提高,在开展系统思政育人工作中略显力不从心。

三、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的体系

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功能的实施实际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和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因此,为了解决我校图书馆目前在思政育人方面有待改进的问题,如何构建一个系统而有效的育人体系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文提出育人主体、育人内容、育人对象、育人方式和育人效果五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一)复合型育人主体

大部分人认为高校图书馆馆员是思政育人的主体,但是图书馆馆员如果能够得到其他力量的辅助,形成复合型的育人主体、多元的育人主体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复合型育人主体是指以专业的图书馆馆员为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主体,同时以思政专业教师和高校社团为两个主要辅助力量。首先,专业的图书馆馆员熟悉馆藏资源,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可以为学生提供健康向上、具有启发性的资源,有利于灵活地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推送到广大高校学生中间;其次图书馆馆员在服务中热心周到,从情感和行为方面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政专业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他们会在实践中帮助我校图书馆馆员提高政治素养,做好“把关”工作,会将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推介工作做得更专业、更精准。我校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学生社团,比如,追逐军人梦想的“利剑”、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艺术团、能够“明辨是非”的辩论社等,他们具有积极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见证者和建设者。他们在各类活动中可以帮助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提高沟通技巧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开放综合的育人内容

高校图书馆在思政教育中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厚植爱国主义的情怀。我校图书馆思政教育面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所进行的思政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不断融入国家提出的新的理念和思想,不断在思政教育的映射和融入方面增加新内容。同时我校图书馆的思政教育也具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特点,综合并超越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育人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文化和就业等方面的需求,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情感中认同,使我校图书馆思政育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助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三)混合式育人方式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青年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我校图书馆有必要充分利用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思政教育。线下面对面的活动感染力更强,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比如,我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线下的优势,以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的重要阶段——开学季、考研季、毕业季等为依托,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系,规划大学生活,完成心理构建过程,积极面对不同阶段的生活。我校图书馆还可以将大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爱国情怀、名家名著解读、社会风尚摄影等为主题的活动。另外,我校图书馆可以启动“真人图书馆”项目来充实思政育人体系,因为“真人图书”具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与大学生的探讨、沟通和分享更加有助于学生了解生活在不同阶层或者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的真实状态,帮助学生较为客观地找到自我,树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考虑到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的及时性和青年大学生的参与度,我校图书馆可以不断拓展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熟悉的网络沟通方式,比如微信、微博、校园网、图书馆网站等,使其成为思政教育的阵地和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和积极的思政教育内容。

(四)需要引导的育人对象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是高校图书馆践行思政育人的天然对象。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学习新鲜事物,他们在互联网时代获得了多元的信息,但是在国内外多种意识形态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中,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等方面变得复杂多样;他们对社会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事物的鉴别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他们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要慎重地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办法,提高“四个自信”。高校图书馆育人的目的是培养有家国情怀且能够吃苦耐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

(五)显性和隐性融为一体的育人效果

高校图书馆的思政育人的效果既有显性特征也有隐性特征。有的育人教育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有些效果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隐约体现。无论显性还是隐性的育人效果主要是看我校大学生是否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化后对自身的发展、对周围的人、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比如在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活动中,他们的情操、品行和人格会得到充分的外显。除此之外,我校图书馆对青年大学生的育人效果也可以从学生在社区、工作单位的表现以及外界的评价中有所体现。育人效果是对我校图书馆育人功能的有效反馈,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提供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我校图书馆开展思政育人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系统地规划,也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四、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工作,也是我国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政育人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我校还需要进一步重新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构建和优化适合我校特点的思政育人体系。随着这项工作的持续深入,我校图书馆也会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并积累经验。希望未来内蒙古地区的高校图书馆之间,乃至全国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在思政育人方面加强互相之间的交流,分享创新性育人体系,使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逐步完善。

猜你喜欢

馆员价值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