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责任制:小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家校协同实践
2021-12-02刘涵婧
刘涵婧
一、小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1.责任感: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培根曾经说过:“责任感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责任感是一个人至关重要的品质,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人生走向。小学生是否能履行自己的责任,是否能珍视生命,是否能对学业有追求都是其是否有责任感的体现,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责任心,他们才能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2.责任感: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国家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具有责任意识决定着他们将来是否能成为具有责任意识的公民,因此小学生的责任感教育至关重要。
二、小学生责任感现状及培养目标
今天忘记带文具、明天忘记带教材、后天忘记做值日……这样的现象在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特别突出,所以老师和父母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慨叹:“现在的孩子做事怎么没有责任感呢?”小学生为什么会缺失责任感?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责任感?我想,我们首先要对小学生的责任做一个界定。责任是什么?康德认为责任是道德哲学的核心,培根则把责任视为整体利益的善。字典上对“责任”的解释是:分内应做的事;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基于以上,我理解的责任是:对来自各方面的任务能勇于承担、敢于负责,所以小学生的责任感就是能自觉地把分内的事情做好的心情。我以为,小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例如:每天能整整齐齐地收拾好自己的书包,他就承担了上学的责任;吃饭时,能主动摆好家人的碗筷,他对家庭就是有责任感的;在公共场合,知道约束自己,保持安静,不大吵大闹,他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社会公民。
三、岗位责任制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
1.班级岗位责任制:培养集体责任感。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师应该让教室里的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在集体中的责任。我在班级里实行岗位责任制,小到饮水机管理员,大到班长,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我还印制了非常正式的岗位聘书,和每个学生签订了聘用合同,发放聘书。小小的仪式感,既能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又能让学生有一种承担责任的压力。
当然,对于教师来说,每个学生的责任承担是否到位,与教师是否能洞察其承担责任的可能性是分不开的。比如:我们班的小武是个玩心比较重的学生,课间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这样的学生如果给他重要的岗位,他几乎不可能胜任,可也不能不给他任何岗位。再三考虑后,我决定聘任他为“电灯管理员”,负责中午大家去食堂吃饭后的关灯任务,这样的责任对于小武来说轻而易举,他也乐在其中。现在,每天只要一开始排队吃饭,他就守在开关前;有时候有同学稍微拖拉一点,他还会说:“你们快一点去排队吃饭,我要关灯了!”小小的岗位培养了学生大大的责任感。
2.家庭岗位责任制:培养家庭责任感。
我曾遇到过家长各种各样的抱怨:“他在家什么都不肯做,连水都要我帮他倒好。”“这么小的孩子,学习已经很辛苦了,其他的事我都会帮他处理好的。”“我是愿意让他承担些责任的,但是爷爷奶奶太宠了,我也没有办法。”其实,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在学校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让孩子成为家庭的主人,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家长要把孩子应该做的事情明确分配给他们,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实际上,让孩子收拾好自己的房间、吃饭时帮助家人摆好碗筷、自己的袜子自己洗……这样的小事就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父母要给孩子一些适当的权利、自由和选择,他才会积极地完成任务,并在履行职责中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我与家庭密切配合,指导家庭建立与班级对应的岗位,父母与孩子签订岗位聘书,定期反馈孩子在家履责的情况。学期末,我们会根据学生在班级和家庭的岗位履责反馈评选“责任达人”,家校协同,共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相信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责任意识,敢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