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共读:家校协同育人的思与行
2021-12-02张艳芳
张艳芳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开阔眼界、豁达胸怀、陶冶情操、自我观照、修身养性的最好方式。阅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班级家校主题共读是班主任做好建班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班主任以家校共读构建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以主题阅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让班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叩问心灵、深入反思、积极提升。
一、家校主题共读的意义与价值
班级家校主题共读活动,对每一个参与者的影响都是深远且长久的。在主题的引领下,家校双方通过阅读理解教育的真谛,同时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家校育人理念上的一致和育人行动上的同步,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搭建生命共生的“脚手架”。在教师和家长的陪伴下,阅读和分享成为师生、亲子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的重要窗口。在阅读分享中,师生、亲子就成长中的困惑进行讨论,分享感悟。家校主题共读让阅读成为班级成员的重要的生活方式,大家在阅读中和先贤对话,体味先贤智慧,体验人生真谛,浸润品性,滋养心灵。
二是奏响学生成长的“新乐章”。学生思维的发展往往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通过主题共读和分享,引导学生从经典书籍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三是凝聚“强国有我”的正能量。家校主题共读让班级和家庭充满书香,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学生在正能量主题的共读中产生共鸣、学会感恩,从小树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
二、家校主题共读的实施原则
1.把握学生发展关键时期。
相关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的主题引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素养。我们倡导的主题共读,是根据学生某一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或发展的需求,选择同主题的书籍,师生、亲子共同阅读,共谈感悟。此外,我们倡导家庭的生活化阅读,如“亲子同逛书城”“跟着书本旅行”等,以生活化的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教师要结合教材,分年段探索不同的共读方式。低年级共读以“爱”和“陪伴”为主题,强调阅读分享和亲子记录,突出兴趣培养。中高年级共读可采用微论坛、画思维导图等方式,突出对话,在对话中进行头脑风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家校主题共读的实施路径
1.多角度分享,在共读中明确责任。
教师要立足学生成长目标,优化推荐书目。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教师示范引领,家校携手优化。
家校定期开展分享活动,多角度分享阅读中获得的力量和智慧,尤其突出父母的分享,如《爱的教育》和《窗边的小豆豆》中对爱的理解、《小王子》中对爱与责任的感受、儿童诗《挑妈妈》中对被遗忘幸福的补全。父母们通过阅读,对爱和陪伴有了全新的理解,他们的理解在殷切目光里闪烁,在会意一笑的对视中跳跃,在不经意间抚摸孩子的手指间流露。通过多角度的阅读分享,全职妈妈蜕变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再缺席,做一个让孩子骄傲的妈妈”,甩手掌柜式的爸爸也成长为“树立孩子榜样,参与孩子成长”的模范家长,他们在读书中明确自己的责任。
2.多层次开启,在共读中学会感恩。
教师可根据班情,组织班级主题共读活动。例如:我们开展“小手和大脑”主题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有关手的各种文体的主题文章,了解手的构造与重要性,领会“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的道理;我们组织“春天与音乐”主题阅读,学生分组收集分享有关春天的歌曲,诵读与春天有关的经典诗词,在吟唱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我们开展“声乐传情,献给妈妈的音乐”主题阅读,学生们用琴声传递妈妈的温暖,用诗歌朗诵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3.多方位优化,在研读中厚植家国情怀。
我们通过家校联动,优化班级和家庭的阅读环境,除了阅读区域和阅读书目的配备,还突出主题文化的营造,以文化引领厚植家国情怀。我们积极开展“跟着书本旅行”活动,结合课文内容,选择孩子想去的地方,在“旅行中阅读”。例如:六年级我们学习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后,组织学生去鲁迅故居实地走访,真实感受鲁迅先生伟大的民族气节,触摸文字背后强大的民族力量。我们开展新闻时事拓展阅读,在学生观看“神十二”相关的新闻报道后,继续阅读拓展,深入了解“神十二”到底有多神、天问一号探测器如何在火星着陆,深刻领悟“北斗”“嫦娥”“悟空”等浪漫卫星名字背后的文化传承,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铿锵誓言中体会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班主任通过班级主题共读,引导家长和学生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升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家校双方在共读共享中共情共赏,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班级和家庭都成为有效的“德育场”,激励学生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