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运营的思维管理班级
——一个信息技术教师的带班之路
2021-12-02袁军
袁 军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在带班过程中,我结合学科优势,用运营的思维管理班级,通过班级微信平台的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担任班主任应该发挥学科优势,用运营思维管理班级,简单来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针对用户的各种个性化、细分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班主任是“教育者”,也是“合作者”,班集体的运营要做到“简单有效”和学会“讲故事”。
一、用简单有效的形式促进沟通
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肩负着建班育人的重任,其采取的管理措施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水平。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有团队运营的能力,能够处理好教师与家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高超的沟通技巧固然是实现和谐顺畅沟通的关键,但是简单有效的沟通形式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沟通工具层出不穷:QQ、微信、钉钉、希沃校园、班级优化大师、晓黑板……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说,如果不能做到使用相对统一的“运营工具”,就会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不到位等问题,执行起来难免会有疏漏。信息技术教师相对其他学科教师而言,在沟通工具的选择和应用培训上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时,也能临时充当“技术客服”的角色。
我认为家校沟通的“简单有效”具体表现在:班级管理与交流的工具应易于使用,有较高的普及率,同时工具应集成多种功能,信息传递便捷,并能够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检测与反馈,能够形成阶段性诊断报告。基于以上分析,我选择了“企业微信(教育版)+微信公众平台”,借助企业微信(教育版)建立起的班级微信群,家长不需要另外下载企业微信,只要把用户信息录入学校的家校通讯录中,即可收发信息,进行相对安全的家校沟通,这样还避免了针对家长群的网络诈骗。同时,基于企业微信的家长群可以实现多种功能:一是通知功能。班主任可以通过企业微信端查看家长的信息阅读情况,确认信息是否传递到位,这样既减少了家长的刷屏信息,为核心信息内容腾出空间,也减轻了家长使用工具了解班级情况的焦虑感。二是收集功能。收集功能可以快速汇总信息,相关信息会被标注为用户名称,教师通过设置填写权限,确保私人信息的安全。三是打卡功能。班主任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还应注重学生的体能锻炼、习惯养成、生活技能培养。班主任可以利用打卡功能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每天3分钟跳绳、每日一件家务、每周一首亲子阅读古诗词……一段时间后将相关打卡数据整理好,放在班级的微信公众平台中,反馈近一段时间来大家的表现,既是总结反思也是表扬鼓励,可以做到“执行有力,反馈及时”。四是直播功能。家校沟通的一个关键点在于,要让教师、学生、家长形成家校共育的“共同体”,大家一起参与,一起成长。企业微信的直播功能可以将家长“云”进课堂,实现家校之间的近距离沟通。
二、用故事传递带班理念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担任班主任,家长最大的担心是: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少,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全面,班级活动组织能力不足。教育的本质是传递爱,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将运营思维运用在班级管理上,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传递带班理念。班主任讲好班级小故事能滋润学生和家长心灵,在引发教育思考的同时,也能形成共识,最终让班级全体成员在思想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实现感性和理性的有机统一。
班级里每天都在发生故事,班主任要用发现善与美的眼睛,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小片段,将平时与任课教师、家长、学生交往的教育情境,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进行分享。我给自己的班级取名“幸福树”,并创建了“幸福柳园的小柳芽”微信公众号,用来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传递我的教育理念。例如:一次收保险回执单时,我发现不少学生的回执单都是手撕下来,歪歪扭扭的,这虽是一件小事,但我知道良好习惯的养成,细节是关键,所以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大事”。于是我从开学前请一位家长给班上学生带包书皮的事情说起,详细介绍了这位家长将包书皮的边边角角都裁剪得恰到好处,做到了“拿来即用”。我将这件小事的前因后果和“回执单事件”放在一起,没有做太多主观的评价,将重点放在“包书皮”的故事上,以图文形式转发到家长群。等到下次收杂志征订回执单的时候,大家都能自觉地用剪刀将回执单剪下。“润物细无声”,有时候一个好的故事比慷慨激昂的大道理更有意义。
在班级微信公众平台上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当一个孩子因病居家学习不能来学校时,我组织学生用纸笔传情,写下对这个孩子的鼓励,孩子因为这次活动,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复学后主动提出为班级分发牛奶;我分享学生大课间滚铁环的视频,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学生在学校运动后,回家吃饭香、身体好,家长们纷纷效仿,班级掀起了一股运动的热潮……
我想,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我除了发挥自身任教学科的优势,还应该联合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将他们的学科优势融入班级管理中来,更好地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这将是我后续重点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