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贯穿数学史料

2021-12-02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杨志颖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知识情境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 杨志颖

数学是一种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发展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贯穿数学史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让学生体验数学学科是一种多元文化。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贯穿数学史教育,这样才能达到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达到彰显数学学科文化品性的目的。

一、教材中结合数学发展史,增强数学文化色彩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根本。教材中渗透适当的数学史可以增强数学内容的文化色彩,同时还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传承性与融合性。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数学教学要遵从数学史的发生发展规律,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久远。其次,要遵循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适时地渗透。最后,要将数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数学史之于数学教学的价值,早在19世纪就被一些西方数学家所认识。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第二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就成立了数学史与数学教学国际研究小组(英文缩写为HPM)。今天,随着HPM研究的逐步深入,数学史与数学学科教学的结合已成为国际上数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把数学发展史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有利于增强数学文化色彩,这对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将起到促进作用。

二、通过课堂融入数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逻辑性强,学生理解起来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容易让学生认为数学知识枯燥无味。然而,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为学生讲解一些数学发展史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就结合数学发展史让学生感受我国悠久的数学历史文化。如在仰韶文化中出土的陶器中,考古工作者发现当时的先民们就用“I”“II”“III”“IIII”分别表示1、2、3、4,由此可见,我国的数字记法历史悠久,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思想、方法。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考古纪录片,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数字发展的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给学生介绍埃及金字塔,了解金字塔中几何图形的美,并感受埃及人民对数学知识与力学知识的运用。实践证明,数学史料的运用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由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数学史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提高个体认知能力的最好方法是呈现直观的知识情境。”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上生动形象地创设教学数学史情境,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对于应用题教学来说,因为很多题目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此时创设数学史情境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学生都知道赵州桥,其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代大业年间,这座桥是当今存在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在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教学中,贯穿赵州桥这一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名胜,又能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再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时,创设数学家埃舍尔的故事情境,埃舍尔镶嵌图形可以做出很多不规则的图案。贯穿这样的数学史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领悟到数学中蕴含的美,再学习图形的平移或者旋转时就能发现数学图形的美。

四、通过习题引出数学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讲例题与做练习的过程。通过讲例题传授数学知识,通过做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思想方法并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而适时地贯穿数学史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激发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乘法”时就给出这样的习题:用 0,2,3,4,5分别组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你能写出乘积最大的算式吗?在开展这样的练习中,教师可以讲述“铺地锦”这一历史算法。这样,教师就以另一种方式重现了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渗透方式在教材中也可以看到,但是这种融合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很常见的,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地贯穿数学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握好数学史融入课堂的度,努力做到不深不浅、恰到好处,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与数学史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史数学知识情境
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史教学的理论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四种运用方式
数学史对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渗透数学思想的小学数学史实例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